缅甸怎么抓泥鳅
Ⅰ 怎么捉泥鳅
1.笼捕法
鳅笼用竹篾编成,笼长30厘米,直径9厘米左右,笼口装有能进不易出的倒须,另一端出鱼口直径约2厘米。捕鱼时,把泥鳅喜食的饵料团块装入鳅笼中,并堵住进鱼口,将笼沉入集鱼坑中,每隔1小时左右起笼一次。不要间隔时间太长,以防止笼内泥鳅过多窒息而死。野生泥鳅多采用此法捕捞。在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季节均可作业,但以水温在18-30度时捕捞效果较好。
2.网捕法
把网片铺设在注水口附近的鱼溜底部,然后注入新水,流水会诱集鱼群,可定时起捕获鱼。或把网沉入底部,再将泥鳅喜食的沉性鱼饵投在网中,把网拉起既可捕获。也可在排水口设置三角网排放细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此法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水反复捕捉。
3.排干池水捕捉法
将池水排干,使泥鳅随水流入水沟中,用抄网抄捕,最后用铁丝制成的网具连淤泥一并捞起,除掉淤泥,留下泥鳅。为了不使鳅体受伤,应尽量徒手捕捉。
4.香饵诱捕法
晴天傍晚时,将池水慢慢放干,待第二天傍晚再将水缓缓注入沟凼中,使泥鳅集中到鱼坑中,把炒香的米糠及其他泥鳅喜食的饵料放在网具内,泥鳅味觉敏锐,闻香后钻入网具内而被捕获,此法多适于在稻田等水体捕获。在5-7月期间以白天下袋较好,8月份以后晚上下袋较好。
Ⅱ 捉泥鳅有哪些方法
“赤手空拳”捉泥鳅河岸边草根旁是泥鳅的乐园。当然泥鳅是很聪明的,它们总是住在洞里,而洞口都是用泥巴封上的,只留出一个小小的孔眼。掀开泥巴“门”,便会看到圆圆的洞口,迅速伸手进去,趁它没回过神,掐住泥鳅腮,一提就出来了。捉出来后放在提前准备好的水盆子里即可。
用捕鱼小网兜抓泥鳅在捕鱼小网兜里放入诱饵(蚯蚓、剩饭菜什么的都可以)。捕捉泥鳅时,最好选择坡面较小、水草稀少、靠近进水口的浅水域。
下网时一沉到底,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它们会傻傻地聚集在进水口。此时收起捕鱼小网兜,泥鳅就乖乖就范了。
说起捕鱼小网兜,制作步骤如下:
用钳子或竹篓捉泥鳅夜幕降临时,点燃火把,拿上钳子和竹篓,去稻田里捉泥鳅。扒开稻田,如果看到有什么东西在摆动,就用火把靠近看一018看,倘若是泥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钳子夹起来,放进小竹篓里。
此外,也可以单独用小竹篓捉泥鳅。这是有一定讲究的,竹篓的入口如水瓶子大小,在入口处设置一些倒刺。天黑时,将一些蚯蚓当诱饵装进小竹篓,放于稻田里,泥鳅就会过来吃。等泥鳅进来后,才发现再也出不去了。如此,便能守株待兔,等到天亮之后,便能捉到满满一竹篓子泥鳅。
但是在稻田里捉蚯蚓要小心啊,偶尔还会碰到泥蛇。虽然它没有毒,也不大咬人,但冷冷的手感,着实让人心头一惊。
Ⅲ 泥鳅怎么抓
泥鳅的捕捉主要有 网捕法,笼捕法、聚捕法和挖捕法等几种,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1.网捕法:先把密眼网布置在鱼沟、集鱼凼等固定的投饲场所, 冉投喂饲料引诱泥鳅聚集摄食,然 后反网迅速提出水面即可捕得大 量的泥鳅。亦可在排水口外设置好 网袋。此法在厦秋季节可捕获稻田 中约60%左右的泥鳅。 2.笼捕法:鳅笼用竹蔑编成,长的30-40厘米, 笼口直径约8-10厘米井附有能进不易出的倒须。使用时,把炒香的糠等加水调成团状装进宠内,将笼置于水底,每隔l-2小时起笼取鱼,效果也不错。
3.聚捕法:秋冬季节,泥鳅已钻泥越冬.上述两种办法已无法凑效。但可以在深秋季时节把稻草、玉米填或麦草等扎成大捆,再用粗棒捅过几个洞,预埋入稻田的集虫凼、鱼沟的泥中,使其只外露一小部分。随着水温的渐渐降低,大量泥鳅会纷纷钻进其中越立。 捕鱼时,只须将稻草、玉米秆或麦草成捆轻轻提起 再向锣筐中倾倒即可。
4 挖捕法:秋季在稻田中顶设几大堆有机肥,(尤以牛粪、鸡粪为好)。到了秋冬季节,泥鳅会聚集在堆肥底部肥底部及其四周,因为此处温度稍高,食料又丰富。冬天挖天这些堆肥,即可捕得大理的泥鳅。
Ⅳ 如何抓泥鳅与如何养
稻田养殖的泥鳅,一般在水稻即将黄熟之时捕捞,也可在水稻收割后进行。捕捞方法一般有以下5种。 1.网捕法:在稻谷收割之前,先用三角网设置在稻田排水口,然后排放田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此法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水,反复捕捉。 2.排干田水捕捉法:在深秋稻谷收割之后,把田中鱼沟、鱼溜疏通,将田水排干,使泥鳅随水流入沟、溜之中,先用抄网抄捕,然后用铁丝制成的网具连淤泥一并捞起,除掉淤泥,留下泥鳅。天气炎热时,可在早晚进行。田中泥土内捕剩的部分泥鳅,长江以南地区可留在田中越冬,次年再养;长江以北地区要设法捕尽,可采用翻耕、用水翻挖或结合犁田进行捕捉。 3.香饵诱捕法:在稻谷收割前后均可进行。于晴天傍晚时将田水慢慢放干,待第二天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入坑溜中,使泥鳅集中到鱼坑(溜),然后将预先炒制好的香饵放入广口麻袋,沉入鱼坑诱捕。此方法在5—7月期间以白天下袋较好,若在8月以后则应在傍晚下袋,第二天日出前取出效果较好。放袋前一天停食,可提高捕捞效果。如无麻袋,可用旧草席剪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将炒香的米糠、蚕蛹粉与泥土混合做成面团放入草席内,中间放些树枝卷起,并将草席两端扎紧,使草席稍稍隆起。然后放置田中,上部稍露出水面,再铺放些杂草等,泥鳅会到草席内觅食。 4.笼捕法:是采用须笼或鳝笼捕捞。 5.药物驱捕法:通常使用的药物为茶粕(亦称茶枯、茶饼,是榨油后的残存物,存放时间不超过2年),每667平方米稻田用量5—6公斤。将药物烘烧3—5分钟后取出,趁热捣成粉末,再用清水浸泡透(手抓成团,松手散开),3—5小时后方可使用。 将稻田的水放浅至3厘米左右,然后在田的四角设置鱼巢。鱼巢用淤泥堆集而成,巢面堆成斜坡形,由低到高逐渐高出水面3—10厘米。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而定,巢面一般为脚盆大小,面积0.5—1平方米。面积大的稻田中央也应设置鱼巢。 施药宜在傍晚进行。除鱼巢巢面不施药外,稻田各处须均匀地泼洒药液。施药后至捕捉前不能注水、排水,也不宜在田中走动。泥鳅一般会在茶粕的作用下纷纷钻进泥堆鱼巢。 施药后的第二天清晨,用田泥围一圈拦鱼巢,将鱼巢围圈中的水排干,即可挖巢捕捉泥鳅。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可直接上市,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鳅继续留田养殖。若留田养殖需注入5厘米左右深的新水,有条件的可移至他处暂养,7天左右待田中药性消失后,再转入稻田中饲养。此法简便易行,捕捞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且无污染(须控制用药量)。在水温10—25℃时,起捕率可达90%以上,并且可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但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是用茶粕配制的药液要随配随用;其次是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药一定要均匀地全田泼洒(鱼巢除外);此外鱼巢巢面必须高于水面,并且不能再有高出水面的草、泥堆物。此法捕鳅时间最好在收割水稻之后,且稻田中无集鱼坑、溜的;若稻田中有集鱼坑、溜,则可不在集鱼坑、溜中施药,并用木板将坑、溜围住,以防泥鳅进入
Ⅳ 捉泥鳅的窍门是什么
泥鳅的肉质非常鲜美,而且营养也很丰富。但是捉泥鳅却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它的身体滑溜溜的,徒手去抓的话很容易就被它躲掉了。因此今天我就来教教大家几种捉泥鳅的方法吧!
01、首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须笼了。在须笼中放上泥鳅爱吃的东西,比如说田螺,蚯蚓什么的,然后将须笼放入水中,就可以静待泥鳅进笼了。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收笼了。
02、如果是大型的养殖场的话,还是采用拉网捕捞比较方便。做一些香味很重的饵料,引诱泥鳅来进食。趁它们进食的时候,就可以起网了。
03、还可以采用叉把去叉泥鳅。这种方法通常在晚间进行,因为通常这个时候泥鳅都休息了。带着火把去田间叉泥鳅,成功率还是挺高的。但是现在的稻田间已经不常见泥鳅了。
04、秋冬季是枯水期,那时候就只能挖泥鳅了。如果是秋冬季河水才开始枯竭的话,泥鳅通常会在河沟的沿岸。如果是夏末就开始枯竭了,那么泥鳅会在河沟的低洼处。
笼捕泥鳅是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将笼设置在养殖泥鳅的池塘、稻田、浅水沟等水体中,在笼内放上泥鳅喜食的饵料,诱惑泥鳅进到笼内而被捕获。笼捕泥鳅的工具有 须笼和黄鳝笼,方法简单,效果好。须笼是一种专门用来捕捞泥鳅的工具。它与黄鳝笼很相似,用竹篾编成,长30cm左右,直径约10cm。一端为锥形的漏斗 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cm。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穿有带子。黄鳝笼里则无聚乙烯布。在泥鳅人冬休眠以外的季节 宠捕均可作业,但以水温在18C~30C时捕捞效果较好。捕泥鳅时,先在须笼、鳝笼中放上有可口香味的鱼粉团,炒米粉糠、麦麸等做成的饵料团,或者是煮熟 的鱼、肉骨头等,将笼放人池底,1~2小时后拉上笼收获一次。拉须笼时,则先收拢袋口,以免泥鳅逃跑,后解开袋子的尾部,倒泥鳅于容器中。这种捕捞方法, 晚上的捕捞效果比白天好。一般一个池塘多放几只须笼或鳝笼,连捕几个晚上,起捕率可达60%~80%,捕获泥鳅的质量好。如果在作业前停食一天,捕捞效果 更好。
Ⅵ 抓泥鳅办法有几种
一、笼捕
除了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均可采用此法。一般选用须笼或黄鳝笼捕。须笼是用竹篾编成的,长30cm左右,直径约10cm。一端为锥形的漏斗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cm。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穿有带子。鳝笼里则无聚乙烯布。
在水温18~30℃时,捕捞前停食一天,且在晚上捕捞,效果较好。先在须笼、鳝笼中放上可口香味的饵料团,如炒米粉糠、麦麸等,或是熟肉,将笼放入池底,1小时后,先收扰袋口,拉上笼,后解开袋子的尾部,收获一次。采用这种捕捞方法,放10~20只/亩须笼或鳝笼,连捕几个晚上,起捕率可达60~80%。
当然,也可利用泥鳅的溯水习性,笼内无需放诱饵,将笼布放在进水口处,进水时水流冲击,在笼口周围形成水流,泥鳅即溯水进入笼内而被捕获。一般半小时至1小时收获一次。
二、张网捕捉
1、笼式小张网:该网一般呈长方形,在一端或两端装有倒须(或漏斗状网片装置),用聚乙烯网布做成,四边用铁丝等固定成形,宽40~50cm,高30~50cm,长1~2m,两端呈漏斗形,口用竹圈或铁丝固定成扁圆形,口径约10cm,放4~8只网/亩。方法同笼捕。
2、套张网捕捞:在有闸门的池塘可用此法。网具由网身和网囊两部分组成,多数用聚乙烯线编织而成,网目大小在1cm左右,网口大小随闸门大小而定,网长则为网口径3~5倍。在泥鳅冬眠前夜间捕捉最好,作业时,将套张网固定在闸孔的凹槽处,开闸放水。若池水排不干,起捕率较低,可以再注入水淹没池底,然后停止进水,再开闸放水,每次放水后提起网囊取出泥鳅,反复几次,起捕率可达50~80%。
三、拉网捕捞
在泥鳅摄食旺季,可用捕捞家鱼鱼苗、鱼种的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捕捞泥鳅。作业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然后将香味浓厚的饵料做成团状的硬性饵料,放入食场当饵,等泥鳅进食场摄食时下网快速收网,起捕率高。
四、敷网捕捉
1、罾捕:一般在水温18C~30C,泥鳅吃食旺盛的季节进行。罾用聚乙烯网片做成,面积1~4㎡,网目1~1.5cm;捕捞泥鳅苗,则用聚乙烯网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罾诱,预先在罾网中放上诱饵,将罾放入养殖水域中,一般放8~10只/亩。放罾后每隔0.5~1小时迅速提起罾一次收获泥鳅;另一种方法是冲水罾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布设好罾,罾的大小一般为进水口宽度的3~5倍。然后从进水口放水,以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待一段时间后,迅速提起罾而捕获泥鳅。
2、食场敷网捕捉:在泥鳅摄食旺季,作业时要先拆除食场水底处的木桩,然后布好食场面积的3~5倍的敷网,在原食场处投饲,引诱泥鳅进网摄食,待绝大多数泥鳅入网后,突然提起网具而捕获泥鳅。这种捕捞方法简便,起捕率高。
五、鳅袋捕捉
此法多用在稻田内。选择晴天白天,先将稻田鱼溜、水沟中的水放净,等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在袋内放些树叶、水草等,并放入饵料,泥鳅到袋内觅食,即可捕捉。
六、干塘捕捉
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小,而未钻泥过冬的秋天进行,或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剩余时,采用此法。干塘捕捉若有少量泥鳅残留,则可找到泥鳅钻泥所留的洞,翻泥掘土将泥鳅捕获。泥鳅钻入淤泥中的洞,圆形或椭圆形,一般成鳅洞径1~2cm;洞深随泥鳅的大小、淤泥的厚度、水温等变化,一般夏天洞深20~30cm,冬天30~50cm。掘洞时手指并拢,双手各距洞左右20~30cm,相对垂直插入到适当的深度或碰到硬的底泥时,双手手指向内弯曲,各前进一掌距离。然后两手用力向上翻开所掘泥土,泥鳅即在该块裂开的泥土中而被抓获。若泥土硬可直接寻洞用锄头、铲子等翻土挖。
Ⅶ 抓泥鳅用什么方法最好
泥鳅的捕捉主要有 网捕法,笼捕法、聚捕法和挖捕法等几种,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1.网捕法:先把密眼网布置在鱼沟、集鱼凼等固定的投饲场所, 冉投喂饲料引诱泥鳅聚集摄食,然 后反网迅速提出水面即可捕得大 量的泥鳅。亦可在排水口外设置好 网袋。此法在厦秋季节可捕获稻田 中约60%左右的泥鳅。 2.笼捕法:鳅笼用竹蔑编成,长的30-40厘米, 笼口直径约8-10厘米井附有能进不易出的倒须。使用时,把炒香的糠等加水调成团状装进宠内,将笼置于水底,每隔l-2小时起笼取鱼,效果也不错。
3.聚捕法:秋冬季节,泥鳅已钻泥越冬.上述两种办法已无法凑效。但可以在深秋季时节把稻草、玉米填或麦草等扎成大捆,再用粗棒捅过几个洞,预埋入稻田的集虫凼、鱼沟的泥中,使其只外露一小部分。随着水温的渐渐降低,大量泥鳅会纷纷钻进其中越立。 捕鱼时,只须将稻草、玉米秆或麦草成捆轻轻提起 再向锣筐中倾倒即可。
4 挖捕法:秋季在稻田中顶设几大堆有机肥,(尤以牛粪、鸡粪为好)。到了秋冬季节,泥鳅会聚集在堆肥底部肥底部及其四周,因为此处温度稍高,食料又丰富。冬天挖天这些堆肥,即可捕得大理的泥鳅。
Ⅷ 泥鳅怎么捕捉
要多给我加分哦
1冲水法
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2诱捕法
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3干塘法
冬季,水温降至15℃~12℃时,泥鳅就会钻入池塘底泥中,只能干塘捕捉。先把水排干,将池塘、稻田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便于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还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泡于稻的沟、坑中,待油菜秆透出甜质香味,泥鳅闻而易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捕捞方法
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
冲水捕捞:即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具提起,使泥鳅被捕获。
食饵诱捕: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待泥鳅诱入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获一定数量的泥鳅。
干池捕捉:当秋后水温降低到15℃以下,泥鳅便逐渐钻入池塘底泥之中。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一般先将塘水抽干,后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而进行人工捕捉,或将含鳅淤泥挖入铁筛,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Ⅸ 抓泥鳅的方法
捉泥鳅的方法
1、冲水法
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2、诱捕法
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Ⅹ 河里怎么抓泥鳅
1、选择好小河沟,一般选择农村灌溉实用的小沟渠,不能去大河,很危险。
(10)缅甸怎么抓泥鳅扩展阅读:
一、泥鳅的营养价值
1、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美味又滋补,还易获得,价廉物美。
2、泥鳅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人体抗血管衰老,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应用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
二、泥鳅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