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黄玉的纹是什么

缅甸黄玉的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21 05:05:21

❶ 缅黄是什么材料

缅黄是一种缅甸的黄玉,质地细腻通透,看上去有一定的光泽感。缅黄玉有不同的雕刻花纹,不同的款式可供选择,黄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产地分布于全世界,有巴西、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长波紫外荧光一般无至中,呈橙黄、黄、绿色等,短波则较弱。黄玉也被称为黄晶,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与黄玉类宝石相似的宝石矿物是碧玺、赛黄晶、红柱石、磷灰石,海蓝宝石。

❷ 黄玉的特性

黄玉属一般宝石,其成分为含氟的硅酸盐,硬度为8,相对硬度较高,和水晶类似,按照分类严格说,算是半宝石,常见颜色有无色、粉红色、黄色及蓝色等。容易和黄玉相混的常见宝石主要有水晶、海蓝宝石、碧玺及玻璃仿制品等几种,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黄色水晶。实际上,除了黄玉更为柔和,略具绒状外观的特征外,肉眼下两者极难区分,这也是为什么黄色水晶在市场上可引致人们对黄色黄玉价值怀疑的根本原因。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集 合体,它真正的学名叫硬玉。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分辨出着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又因它颜色不均匀,有时在浅色的底子上,伴有红色和绿色色团,颜色之美宛如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
至于说他们都是不是有传说中的各种作用,科学上只能解释一半,传统上对各种宝石都有较好的评价,因为他们的形成都是千万年,集聚日月天地精华,往往伴有和谐的能量,对人应该是有益的!

❸ 黄玉的区别特征

黄玉属一般宝石,其成分为含氟的硅酸盐,硬度为8,常见颜色有无色、粉红色、黄色及蓝色等。容易和黄玉相混的常见宝石主要有水晶、海蓝宝石、碧玺及玻璃仿制品等几种,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黄色水晶。
黄玉与水晶的原料区分较为容易。黄玉的柱状晶面上有纵的条纹,而水晶则是横的条纹。而对末镶嵌的饰品,比重(手感)也可作为区分的依据,黄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黄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黄玉有“坠”手的感觉,水晶则较轻。当然,黄玉宝石的光泽柔和,而水晶的光泽则较“冷”,尖锐,依此也可区分。肉眼区别黄玉与碧玺,最重要的是碧玺有较强的二色性,而黄玉除粉红色者外,其他色的黄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玺的双折射强,往往可见双影。
蓝色黄玉与海蓝宝石的区别 ,一般情形是较为困难的,可以作为参考的特征是:蓝色海蓝宝石往往带些黄绿色的色调并具轻微的二色性, 比重较轻。黄玉具柔和光泽和较大比重。确切鉴定要用折光仪等来测定。
玻璃与黄玉除光泽和偏光性不同外,黄玉是天然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觉,而玻璃则是“温”的。在放大条件下,黄玉有时可见到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气液包裹体,而玻璃内往往含圆球形的气泡,这点可作为辅助证据。

❹ 黄玉是什么玉很罕见吗产自哪里

黄玉,矿物学家也称之为黄晶,是含氟硅铝酸盐[1]矿物,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的音译。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黄玉还是黄晶,都会和我国珠宝界原有的一些宝石的称呼相混淆。在我国,黄色的和田玉(软玉)长期被称为黄玉,尤其是在考古界;而黄晶又和水晶中的黄水晶容易相混。
•中国古籍中用“黄精”、“黄雅姑”、“黄雅虎”、“木难”等称呼黄宝石,但这些词泛指所有黄色宝石,包括黄色蓝宝石、黄色绿柱石等。据说,佛经中记载的黄宝石是现今的橄榄石。
•黄玉的英文名可能源自红海扎巴贾德岛(Zebergad),该岛旧称“托帕焦斯(Topazios)”,意为“难寻找”,因该岛常被大雾笼罩不意发现而得名。也有一些权威人士认为是由梵文Topas(火的意思)衍生而来。
•黄色是三大基本色之一。由于它和宗教的关系,人们相信“黄色”象征着和平和友谊。于是黄玉就成了“友谊之石”。
•在中国,“黄色”是皇家独占的颜色,是王权的象征。皇帝的龙袍是明黄色;受宠的臣子被赏赐黄马褂;皇帝出行要打杏黄旗等等。
•由于宗教和皇室的关系,某些宗教用品也用黄色。至今佛教的信徒朝拜时背的香纸袋还是黄布做的。
•以黄色为基本色的黄玉,表达了人们渴望友爱、友好相处的愿望,符合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平友好共处的原则。
•欧洲人传说金黄色的黄玉能把美貌和智慧带给佩戴的人,所以父母总给子女买上1~2件黄玉饰品,表达父母的“希望”。因此黄玉也被称为“希望之石”。

黄玉的故事传说

•《圣经•新约》里记述了一个与黄玉有关的“施洗约翰”的故事。故事说:耶稣最喜爱的门徒约翰就分封王希律•安提帕娶了弟媳希罗底一事,曾严厉责备希律王说:“你娶了兄弟之妻,这是悖理的!”这令改嫁后的希罗底恼羞成怒,极力鼓动希律王杀掉约翰,以报羞辱之仇。可是由于犹太百姓都吧把约翰看成先知,希律王不敢杀他,只是把他送进了监狱。
•希律王有个叫撒罗米的女儿,为希罗底所生。女儿以其美妙的舞姿深得父亲的宠爱。一次,在希律王的生日宴会上,撒罗米翩翩起舞,希律王酒兴大发,分外高兴。酒醉醺醺的希律王对女儿说:“不管你问我要什么,我都给你。哪怕是国土的一半,我也在所不惜。”女儿说:“太好了,不过我要问问母亲,看看我应要什么。”说着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从希罗底处匆匆回来的女儿站在希律王前说:“我要约翰的人头,愿父王立刻把施洗约翰的人头放到盘子里给我!”希律王感到十分为难,便拿出一些珍贵的宝石送给女儿并说:“我有像老虎眼睛般的黄色黄玉,像野鸽眼睛般的红色黄玉,还有像猫眼样的绿色黄玉。”希律王想以此说服女儿放弃要施洗约翰人头的要求。可女儿按照母亲的旨意执意要约翰的人头,不改初衷。希律王迫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夸下海口,不好反悔,只得吩咐卫兵到狱中取来约翰的人头。
•这个黄玉和约翰人头的故事告诉人们黄玉的宗教地位。它是希律王非常珍爱的宝石,但在希罗底阴险复仇心理的驱使下,珍贵的宝石也未能保住约翰的人头。
•古人认为,黄玉的太阳般光辉能给人以温暖和智慧。许多古老的民族把它当作护身符。据说,佩戴它能使人消除悲哀,稳定情绪,增强智慧和勇气。在黄金饰物上镶一块黄玉挂在颈上可以避免邪气、驱赶妖魔。
•东方的古印度人喜欢按照“纳瓦拉特那”风格制作金指环和银指环(九宝),以象征吉祥如意。其中九宝就有黄玉制品。
•黄玉还被认为有药用价值。国外古代传说黄玉粉末泡酒可以治疗气喘、失眠、烧伤和出血等。我国古迹《吕氏春秋》中有“夏季服黄玉”之说。《天工开物》中的“木难”、“酒黄”都是泛指黄玉。相传古希腊国王曾把一颗重168ct的黄玉当作钻石镶嵌在自己的皇冠上,由此显赫一时。
•据传说,在古印度战场上,一位军官把一颗黄玉放到因受重伤和缺水而生命垂危的士兵嘴里,从而使士兵自我感觉伤痛有所缓解,争取了治疗时间,最终使士兵生命得到了挽救。
•现今,黄玉(和黄水晶)被作为11月生辰石,象征友爱和希望。

黄玉(topaz)常用的处理和优化手段

1.辐照
蓝色托帕石大多数是由无色托帕石先经辐照处理,然后再加热处理,去除黄、褐色调产生的。这种改色方法比较理想,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令人讨厌的问题,即残余放射性。托帕石的残余放射性半衰期大约为100天。因此经改色处理的托帕石,不能马上投放市场,厂家一般存放1年以上(三个多半衰期,此时托帕石的放射性已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才出厂,因此佩戴改色的托帕石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改色蓝色托帕石的蓝色能保持多久一直是珠宝界及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褪色模拟实验及近5年置于阳光下曝晒实验表明,其仅褪色2%—3%,也就是说在50年内是无法看到其会明显褪色。
2.加热
世界上绝大部分托帕石产自巴西,巴西和巴基斯坦等中亚地区出产的黄色调托帕石经过加热可以成为粉红色、红色。
3.涂层处理
无色托帕石经PVD表面涂层处理(Physical Vapor Desposition),可成为蓝绿色、多色(如同万花筒一样)、红色等。

物理结构

黄玉(Topaz)
Al2[SiO4](F,OH)2
黄玉又是含氟硅铝酸盐矿物,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颜色有多种多样,一般为黄、蓝、绿、红、褐等浅色,有玻璃光泽,有的无色透明。黄玉的颜色在阳光长时间曝晒下会发生退色。黄玉可作为研磨材料,也可作仪表轴承。透明且漂亮的黄玉属于名贵的宝石。
产地:巴西、斯里兰卡、美国、中国
化学成分:含Al2O3--56.54%、SiO2--33.22%、F--17.61%、F与(OH)的含量是不固定的,形成使得温度越高,F的含量也越高。
结构:属正交晶系。
密度:为3.49-3.57克/立方厘米。
硬度(莫氏硬度):8
象征意义:富饶和虔诚
颜色:浅黄到深黄
矿物成分:含水的铝硅酸盐
光泽:玻璃光泽
目前珠宝业在研究使用物理蒸汽沉淀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在黄玉上形成二氧化钛薄膜,从而生产彩虹色黄玉。

黄玉即托帕石,英文名称为Topaz,英文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红海的一个小岛的旧称"托帕兹",另一种说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来,有"火"的意思。这个极具异国情调的名字,似乎已经诉说了这一宝石代表的神秘。托帕石的矿物学名称为黄玉,又称为黄宝石。
黄玉为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Al2[SiO4](F,OH)2,成分中F和(OH)的比值变化不定。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形态多呈斜方柱状,柱面常具纵纹,集合体形态为柱状、粒状、块状。颜色为无色、淡黄、深黄、棕色、天蓝、粉红、红、淡绿和褐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619-1.627,双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多色性清楚。硬度8,密度3.49-3.57克/立方厘米。解理发育,性脆。在长、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颜色的托帕石显示不同的荧光。依据颜色,一般可分为酒黄色、无色、蓝色、绿色、红色托帕石。其中上等的深黄色者最为珍贵,颜色越黄越好。其次是蓝色、绿色和红色者。
世界各地都有黄玉出产,最重要的宝石级黄玉产地是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这里的黄玉有黄色、深雪梨黄色、粉红色、蓝色及无色等;斯里兰卡也是较重要的产地,它的黄玉主要为蓝色、绿色和无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产蓝色和黄色的黄玉。
中国的广东、新疆、云南等地产大量无色的黄玉,经中子辐射,电子加速器轰击、Co60照射及加热的方法处理,可变成漂亮的天蓝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辐射改色的黄玉会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时间(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饰用宝石,否则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黄玉黄玉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云英岩和高温热液钨锡石英脉中。世界着名产地有巴西、俄罗斯的乌拉尔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黄玉可作轴承及研磨材料,质佳者可作贵重宝石。中国内蒙古和江西等地出产黄玉。
在西方人看来,黄玉可以作为护身符佩带,能辟邪驱魔,使人消除悲哀,增强信心。用托帕石的粉末泡酒,则可以治疗气喘、失眠、烧伤和出血等症。我国对黄玉的认识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黄玉是一种色彩迷人、漂亮又便宜的中档宝石,深受人们喜爱。国际上许多国家定黄玉为“十一月诞生石”,是友情、友谊和友爱的象征。
黄玉属一般宝石,其成分为含氟的硅酸盐,硬度为8,常见颜色有无色、粉红色、黄色及蓝色等。容易和黄玉相混的常见宝石主要有水晶、海蓝宝石、碧玺及玻璃仿制品等几种,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黄色水晶。实际上,除了黄玉更为柔和,略具绒状外观的特征外,肉眼下两者极难区分,这也是为什么黄色水晶在市场上可引致人们对黄色黄玉价值怀疑的根本原因。
黄玉与水晶的原料区分较为容易。黄玉的柱状晶面上有纵的条纹,而水晶则是横的条纹。而对末镶嵌的饰品,比重(手感)也可作为区分的依据,黄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黄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黄玉有"坠"手的感觉,水晶则较轻。当然,黄玉宝石的光泽柔和,而水晶的光泽则较“冷”,尖锐,依此也可区分。
肉眼区别黄玉与碧玺,最重要的是碧玺有较强的二色性,而黄玉除粉红色者外,其他色的黄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玺的双折射强,往往可见双影。
蓝色黄玉与海蓝宝石的区别 ,一般情形是较为困难的,可以作为参考的特征是:蓝色海蓝宝石往往带些黄绿色的色调并具轻微的二色性, 比重较轻。确切鉴定要用折光仪等来测定。
玻璃与黄玉除光泽和偏光性不同外,黄玉是天然晶体,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觉,而玻璃则是"温"的。在放大条件下,黄玉有时可见到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气液包裹体,而玻璃内往往含圆球形的气泡,这点可作为辅助证据。
黄玉具柔和光泽和较大比重。
黄玉

黄玉首饰选购要诀

(1)选购黄玉首先应注重颜色,鲜艳纯正的酒黄、橙色黄玉均属佳品。
(2)宝石加工应规范明亮,不能有裂纹、瑕疵或崩边。
(3)应询问颜色是天然还是辐射改色。
[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按Al2[SiO4](OH)2计算,SiO2 33.4,Al2O3 56.6,H2O 10.0;F可替代OH,理论含量达20.65%。F:OH为3:1~1:1,随黄玉生成条件而异:伟晶岩型,F含量接近于理论值;云英岩型,OH含量增大至5~7%;热液型,F与OH的含量相近。
[结构与形态] 斜方晶系,a0=0.465nm,b0=0.880nm,c0=0.840nm;Z=4。晶体结构系由O2-、F-、OH-共同作ABCB的4层最紧密堆积,堆积层‖(010)。Al3 占据八面体空隙,成[AlO4(F,OH)2]八面体连结[SiO4]四面体。
斜方双锥晶类,D2h-mmm(3L23PC)。柱状晶形。常见单形:斜方柱m、l、j,斜方双锥n、o、p、q,平行双面c、b等。柱面常有纵纹。常呈不规则粒状、块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 无色或微带蓝绿色,黄、乳白、黄褐或红黄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完全。硬度8。相对密度3.52~3.57。
偏光镜下:无色,二轴晶( )。2V=44~66,Ng=1.616~1.644,Nm=1.609~1.637,Np=1.606~1.635。干涉色低,通常为Ⅰ级灰—黄。
[产状与组合] 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和高温气成热液矿脉中。
[鉴定特征] 柱状晶形,横断面菱形,柱面有纵纹,解理完全,高硬度。以此可与类似的石英相区别。
[工业应用] 透明色美的晶体可作宝石,名托帕石,为中低档宝石。深红色者品质最佳,价格昂贵;其次为粉红色,蓝色和黄色;无色者价值最低。尚可作研磨材料、精密仪表的轴承等。
黄玉是在高温并有挥发组分的条件下形成,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 产于花岗伟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云英岩和高温热液钨锡石英脉中。透明色美的黄玉则是高档宝石原料。巴西是世界上优质黄玉的产地,1940年在巴西发现一个黄玉晶体,重240.25千克,清澈透明,完美无瑕。俄罗斯乌拉尔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产因含 Cr而呈玫瑰红色的黄玉。世界上绝大部分托帕石产在巴西花岗伟晶岩中,包括各种颜色的品种,最大的晶体重达117kg。另外,斯里兰卡、美国、缅甸、乌拉尔山脉、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有宝石级托帕石产出。我国的托帕石产要产于内蒙古、江西、新疆。在十七世纪,葡萄牙国王王冠上的Braganza钻石(1640克拉)曾被认为是最大的钻石,现在已证实它是一块无色托帕石。

❺ 黄玉如何鉴别

当和田玉不再以白为美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它独特的魅力了吗?非也!

记得和玉大叔曾经说过,和玉大叔最为看好的未来市场追捧热点,可能并不是羊脂白玉,因为羊脂存世太少且流通价格太高,不是特别容易再把价格提升一个档次,而目前最有希望接班羊脂白玉的,反而是黄玉,黄玉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和田玉,由于黄玉的致色方式不太一样,有些是白玉带一点黄,有的是沁色,还有少数的是非常“熟”的黄玉,这种变换的颜色成就了黄玉另类的美,正是因为黄玉巨大的升值空间,目前在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家开始使用黄玉髓来冒充黄玉在市场上销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去区分呢?今天和玉大叔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黄玉和黄玉髓到底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从成分上来说,这就完全是两种东西,首先说我们平时在市场上看到的黄玉到底是什么呢?黄玉是含氟硅铝酸盐矿物,常产于花岗岩和流纹岩的孔洞中,是这些岩石受热喷出的蒸汽时形成的,也叫黄晶,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这也是和田玉的基本特征,那就是主要组成部分是透闪石;那么更亮晶晶的黄玉髓又是什么东西呢?黄玉髓其实属于石英中的一类,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能亲戚是海滩上的沙子,所以说这哥俩长的虽然像,可完全不是一个姓啊!

从价值上来说,前面和玉大叔也提到了,目前黄玉在整个和田玉市场上属于一种少量供应的状态,从整体存量上来说是不太多的,所以在整个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也是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而作为市场上非常容易找到的石英类产品,黄玉髓在玉髓中也不算很难见到,其实是产量很大的东西,而且受到整个玉髓价值的影响,黄玉髓的市场行情发展较为缓慢,从价值上来说,这也是黄玉与黄玉髓的区分点之一。

还有就是颜色了,虽然都叫“黄”,不过黄玉因为致色方式的不同,有很多的颜色种类,不同的颜色种类和细腻度还不一样,对价格的影响也会比较大,相比较黄玉髓来说,黄玉髓的颜色一般是比较单一的,我们一般市场上用来仿冒黄玉的黄玉髓都是呈现出偏橙黄色的,所以说长得像黄玉的玉髓也是不太容易的,从颜色这一点上来说玉髓就已经输了。

今天和玉大叔只是从比较简单的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两种玉,其实市场上黄玉最大的对手并不是玉髓,而是所谓的金丝玉,为什么要用“所谓”呢?由于大叔之前还没有写过新疆金丝玉的文章,更多的考量的是因为大叔完全不看好这种本地产的西贝货,发文的话可能会触及某些商家的利益,所以文章一直都在酝酿但是没有动笔,无论如何,优质的好货总有出头露面的一天,就像这段时间影视圈非常火的潘粤明,雷佳音一样,玉石也是如此,我们的玉友在收藏的过程中不仅仅会遇到黄玉一个品种,其他的玉种,相似的品种也太多,真假难辨的情况也十分泛滥,所以要想购买到自己满意的玉石,还得小心谨慎,和玉大叔会陪伴大家一路前行。

❻ 黄玉,到底是什么

黄玉的化学成分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红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轴晶,正光性。常见晶形柱状,柱面有纵纹。

常见无色、淡蓝、蓝、黄、粉、粉红、褐红、绿色等颜色。玻璃光泽,透明。一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密度3.53g/cm3左右,折射率1.619~1.627。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长波紫外荧光一般无至中,呈橙黄、黄、绿色,短波较弱。

无特征吸收光谱。晶体内常见二相、三相包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液态包体,矿物包体,负晶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产地分布于全世界,有巴西、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


(6)缅甸黄玉的纹是什么扩展阅读:

黄玉的名字由来

黄玉的英文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红海扎巴贾德岛(Zebergad),该岛旧称“托帕焦斯(Topazios)”,意为“难寻找”,因该岛常被大雾笼罩不意发现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来,有“火”的意思。

中国古籍中用“黄精”、“黄雅姑”、“黄雅虎”、“木难”等称呼黄宝石,但这些词泛指所有黄色宝石,包括黄色蓝宝石、黄色绿柱石等。

据说,佛经中记载的黄宝石是现今的橄榄石。它有着田黄一般的色彩、翡翠的硬度,与和田玉等软玉相比,硬度更好、透度更高、色彩更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玉,也有人称为皇玉。

黄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藏和买卖,被人称做"黄蜡石"。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已到几千乃至上万元每千克。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玉



❼ 托帕石(黄玉) Topaz

黄玉,也称托帕石,是历史悠久的宝石之一,以黄色最着名而曾称为“黄宝石”。

黄玉的英文名称Topaz,是18世纪用于描述德国萨克森地区黄玉的。它呈美丽的黄色、透明又坚硬而受人喜爱。有人认为,Topaz一词衍生自红海上曾盛产橄榄石宝石的Zeberged岛,它的古称Topazios是“难寻找”的意思。

事实上,古希腊、古印度久已用黄玉来制作各种首饰;古印度象征吉祥如意的“九宝”首饰中就有黄玉。由于人们认为黄色象征和平、友谊,黄玉从古至今都被作为11月诞生石以示人们友爱相处的愿望。

一、托帕石的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黄玉或黄晶

化学成分:化学式Al2[SiO4](F,OH)2。式中F 与OH 的替代,形成温度越高,替代量越大,一般F:OH为3:1~1:1。Al3+可被微量Fe3+、Cr3+、Ti4+、Fe2+、Mg2+等替代,这些替代一方面使黄玉中有了色素离子,又可因异价替代导致结构缺陷而产生色心。以F为主的称F型黄玉,OH含量较多的称OH型黄玉。

晶系及结晶习性:斜方晶系,常呈柱状、短柱到粒状(图16-9-1)。柱面上常有平行c轴的纵纹,可作为定向加工的标志之一。

光学性质:颜色多样,有无色、蓝色、黄色、橙色、紫色、粉色、红色及白、灰等色。黄色又有雪莉酒(sherry)色、米黄色等不同的黄色。

多色性依体色不同而不同。美丽的颜色常在c轴(垂直解理面)方向上(也是最大折光率方向)。

折射率变化较大,一般为1.609(Np)~1.627(Ng)±0.010。折射率变化既与F-和OH-的比值有关,又与替代Al3+的色素离子有关。含氟高者折射率低而密度高。双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透明,玻璃光泽。

图16-9-1 黄玉的理想晶形

紫外荧光一般较弱,长波下可显橙黄色(酒黄、褐和紫色者)或弱的黄绿色(蓝和无色者)荧光,短波下更弱,含铬的雪莉黄玉在长波下有橙色荧光。

黄玉无特征吸收谱线,含痕量铬的或经热处理改色的粉红色者在682nm有弱吸收线。

力学性质:黄玉有一组平行底面的{001}中等到完全的解理,断口贝壳状,解理面发育处兼有阶梯状断口。摩氏硬度8,密度随含氟量增加而升高,一般值为3.53±0.04g/cm3

黄玉耐酸蚀力虽低于绿柱石,但仍可用HF清洗,即与任何酸在短期内无反应;长期浸泡,可部分溶于硫酸。热稳定性较低,至400℃已有变化反应。

显微特征:宝石级黄玉一般内部干净,包裹体少,通常可见面状分布的细薄的气液包裹体,甚至有两种不混溶的、不同成分的液体共存于一个包裹体中,也有三相包裹体。气液包裹体平行柱面排列成行,平行c轴延伸,是黄玉中特征的包裹体景象之一。

不同产地、不同颜色的黄玉还可有其他客晶,如针铁矿纤晶、饼状磷灰石、黄色硫黄晶粒、板状独居石、纤状角闪石族矿物(如阳起石石棉)、粒状菱面体方解石、钠长石、板钛矿、白云母、萤石、锰铝榴石、电气石、石英、赤铁矿等。其中某些可指示其成因。

黄玉中常见解理纹,并可见平行斜方柱的折角状生长线;极少见有明显的色带。

二、托帕石的类型

商贸上宝石级黄玉按颜色划分如下品种:

(1)雪莉黄玉:黄玉中最重要的品种,以雪莉酒的颜色,即西班牙等地产的浅黄或深褐色的葡萄酒)命名。包括天然和处理的不同深浅的具黄、褐主色调的黄玉,甚至含褐色组分的橙色、橙红色者。其中最昂贵的是橙黄色黄玉,称“帝王黄玉”,浅橙黄色、金黄色的也属此范畴。罕见的“天鹅绒般”色调柔和的褐黄到黄褐色以及橙色、橙红色的黄玉也备受青睐。

(2)蓝黄玉:包括色调深、浅不同的蓝色品种。商业上将改色蓝黄玉分为“美国蓝”(鲜亮的艳蓝色)、“伦敦蓝”(亮的深蓝色)和“瑞士蓝”(淡雅的浅蓝色)。不同产地的天然蓝黄玉色调深浅有所不同。

(3)粉红黄玉:指粉、浅红到浅紫红或紫罗兰色的黄玉。主要是由黄、褐色黄玉经辐照与热处理而成。色较深的天然粉红黄玉最受欢迎,但数量极少,也有由无色黄玉处理成的,但多带褐色调。稳定的红色组分总是与铬相关,并有其特征吸收线。

(4)无色黄玉:过去用为钻石代用品,曾被称为“奴隶钻石”。现在是改色石原料,很少直接作琢件。

三、托帕石的评价

黄玉的评价从颜色、透明度及净度等来考虑。色浓的优于色淡的、透明的优于半透明的,肉眼观察无脏绺是基础。公认的最好颜色是粉红黄玉和雪莉酒色,前者罕见而更珍贵。巴西产的黄玉中,最贵重的是带红色调的橙黄色“帝王黄玉”,而市场价格最高的是紫红色的,其次是粉红、雪莉酒色的,再其次是蓝、黄色的。

蓝黄玉是大众化的、最流行的中低档宝石品种,也是蓝宝石、海蓝宝石最好的代用品。尤其是改色蓝黄玉可弥补天然蓝黄玉色淡的不足、而且价格仅是深色海蓝宝石的十分之一。

一般黄色的黄玉与黄水晶质地相当,以致黄水晶也借此挤入11月诞生石的行列。

四、合成托帕石、优化处理托帕石及托帕石仿制品

黄玉的优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加热和辐照改色。据研究,黄玉中粉到紫色来自致色离子铬,其他黄、蓝等色是来自色心。色心致色的黄玉过热往往会退色,有些甚至光照下也退色。

(1)辐照:常产于伟晶岩中的不含OH或OH含量极少的F型黄玉为无色、淡蓝或褐色。经辐照(如γ射线、高能电子、原子反应堆产生的中子),无色变为褐-绿色,再经200℃或更高温度的热处理可得蓝色黄玉。这些光照下稳定的蓝黄玉过热会恢复到辐照前的颜色。

OH含量大的(可大到与F近l:1)OH型黄玉为黄、酒黄、金黄及粉红、红色等,也有无色的。其无色、浅黄色品种经辐照可变为橙黄或橙红色。它们在自然光、灯光下颜色稳定,过热也恢复原色。

含铬黄玉本身可呈粉红、红或紫红色,天然褐色含铬黄玉可能是受天然射线辐照所致。凡经辐照呈褐或橙红到红色的含铬黄玉,受热或光的作用都能转为稳定的粉—红—紫罗兰色。

巴西产的一种发青色的黄色黄玉在辐照后变黑褐,受日照又回到原色;若幅照前先作适当热处理,则可辐照呈金黄色而稳定于日照下。

(2)热处理:热处理能破坏色心导致颜色改变。天然或辐照致色的褐或橙色黄玉都在加热处理后变为稳定的粉色或带粉色调;黄、绿或褐色的黄玉热处理后变成无色或蓝色;蓝色的过热会变成无色。这些改后的颜色在日照下是稳定的;再经高能辐照,若产生色心又恢复原有颜色;但黄、褐色色调的浓淡与再辐照前的可能会不同。

许多黄玉在受热到200~400℃,只需几小时就失去其褐色组分,转变为无色或其他色彩。转变的色彩与原成分及色心稳定性相关。如蓝色黄玉,不论是天然还是人工辐照产生的蓝色,加热到450℃都变无色;其蓝色还可借人工辐照恢复。改色蓝黄玉变色温度则因原石特征和改色方法而异。一种带“钢铁般”黑蓝色的黄玉,只需短时间加热到230℃即可使其色彩变柔和。

托帕石的仿制品主要是玻璃和塑料。它们与托帕石通过偏光性、二色性、折射率、密度及包裹体特征易于区分。

五、托帕石的鉴定

黄玉的鉴定主要涉及黄玉与外观相似的其他天然或人工宝石的区分以及天然黄玉与处理改善黄玉的鉴别。

无色及黄色黄玉与同颜色的水晶和玻璃外观易相混,可借偏光性、折射率区分。彩色黄玉易与碧玺、红柱石、黄水晶、磷灰石、海蓝宝石、绿柱石、金绿宝石、锆石及合成尖晶石相混,要综合色彩(多色性)、折射率及双折射(重影现象)、密度、解理等特征作针对性判别。如对于碧玺,色淡的碧玺琢件双影明显,色深的多色性与吸收性不同于黄玉;而对海蓝宝石从折射率或密度都可区分。若为裸石,黄玉的密度明显不同于上述几种宝石,应作为可信的区分依据。对于合成尖晶石,当偏光性有异常时,其折射率值明显不同于黄玉,比测密度更合理。与黄玉折射率相近、也易混淆的一些较罕见宝石品种还有赛黄晶等,若为裸石,仍首选测密度区分;若已镶嵌,只有详细检测折射率和双折射及确定光性符号才能区分。

鉴别黄玉是否经过人工处理(主要是辐照改色)具有一定难度。

不同颜色的天然和辐照改色黄玉的鉴别有不同的区分依据。天然红色黄玉极罕见,改色红黄玉有“砖红”色彩时有很强的暗樱红—蜜黄二色性。对于呈褐色者,辐照改色的褐色黄玉折射率相当于无色天然黄玉,为1.61~1.62,而天然褐色黄玉为1.63~1.64。蓝黄玉的鉴别标志主要在热发光光谱上,不同辐射源改色的蓝黄玉,热发光峰位及强度有所不同。但由于热发光试验常会损伤宝石琢件或改变其色彩、色调,一般不作此测试。有实际意义的是残留放射性检查。黄玉的残留放射性来自其中Fe、Li、Be、Ge、Ga、Ti、Mg、Mn、Nb、Ta、Cs、Zn等杂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达两年多。上市的商品应保证残留放射性低于70 Bq(这是我国“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对日用工业品,如夜光手表和玩具等的允许放射性上限,美国、香港等地的标准还要低些)。放射性残留限制标准是国家强制标准,严格的“残留”商检应在专门实验室逐粒进行。

六、托帕石矿床产状、产地简介

宝石级黄玉主要是伟晶-热液成因的,变质成因的局限于个别产地。

(1)伟晶-热液型:大多数F型黄玉产于伟晶岩,形成于气成热液期与热液期;OH型黄玉一般产在云英岩、脉岩中,也是气成热液期与热液期产物;岩浆岩裂隙、晶洞中产出的以及热液脉中的,主要是高温热液期产物。

(2)变质型:主要是接触变质和热液蚀变形成的。在富气液挥发分的岩浆组分浸渗于接触带的石灰岩或在变质的沉积岩、火山岩系等能“封存”气液的部位,形成气液蚀变矿物组合时,在富铝部位会出现宝石级黄玉。

黄玉也是稳定性很高的矿物,上述两种类型原生矿的次生砂矿床中也产宝石级黄玉。

大量宝石级黄玉是作为稀有金属矿或绿柱石、电气石等宝石矿的副产品开采的。世界各大洲都有着名的黄玉宝石产地,如巴西、美国、墨西哥、德国、法国、俄罗斯乌拉尔、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尼日尔爾利亚、马达加斯加、中国等。

我国的宝石级黄玉产于许多省、区。内蒙古产无色、浅色黄玉,透明度高,晶体大;新疆产淡黄、金黄、橙黄色黄玉,透明度高,有大晶体;甘肃产淡黄、酒黄色及无色者,半透明或透明;四川和福建发现有可用的宝石级黄玉,有无色、玫瑰红、酒黄、浅褐黄等色,透明度好;湖南有无色、略带天蓝色者;广东产无色、米黄色、带蓝、稍带粉的黄玉;许多无色石质地优良,可作为改色原料。

❽ 缅黄是什么玉

缅黄是一种缅甸的黄玉,质地细腻通透,看上去有一定的光泽感。缅黄玉有不同的雕刻花纹,不同的款式可供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黄玉佩戴。

黄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产地分布于全世界,有巴西、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长波紫外荧光一般无至中,呈橙黄、黄、绿色等,短波则较弱。

黄玉也被称为黄晶,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与黄玉类宝石相似的宝石矿物是碧玺、赛黄晶、红柱石、磷灰石,海蓝宝石。

(8)缅甸黄玉的纹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选择玉石的时候要注意辨别玉石的质量,可以从玉石的透明度进行观察,在灯光下玉石比较通透,则说明玉石的质地比较好。如果在灯光下玉石看上去比较浑浊,则说明玉石的质地并不怎么好。好的玉石上手摸起来的感觉非常细腻,有一种凉凉的舒适感,质量不好的玉石摸起来没有这种感觉。

天然形成的玉器会有一定的杂质,有的玉石的纹理分布的并不是那么均匀,错综复杂的分布才是自然形成的玉石,如果玉石上面的纹理分布均匀、有条不紊,则说明是人工合成的玉石。

❾ 黄玉是什么样子的玉石

化学成分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红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轴晶,正光性。常见晶形柱状,柱面有纵纹。常见无色、淡蓝、蓝、黄、粉、粉红、褐红、绿色等颜色。玻璃光泽,透明。一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密度3.53g/cm3左右,折射率1.619~1.627。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长波紫外荧光一般无至中,呈橙黄、黄、绿色,短波较弱。无特征吸收光谱。晶体内常见二相、三相包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液态包体,矿物包体,负晶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产地分布于全世界,有巴西、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1]
中文名
黄玉
外文名
Topaz
所属学科
结晶学与矿物学
快速
导航
名称由来

鉴别

区别

宝石加工

成因类型
晶体参数
组成(wB%):按Al2[SiO4](OH)2计算,SiO2 33.4,Al2O3 56.6,H2O 10.0;F可替代OH,理论含量达20.65%。F:OH为3:1~1:1,随黄玉生成条件而异:伟晶岩型,F含量接近于理论值;云英岩型,OH含量增大至5~7%;热液型,F与OH的含量相近。
斜方晶系,a0=0.465nm,b0=0.880nm,c0=0.840nm;Z=4。晶体结构系由O2-、F-、OH-共同作ABCB的4层最紧密堆积,堆积层∥(010)。Al3 占据八面体空隙,成[AlO4(F,OH)2]八面体连结[SiO4]四面体。
斜方双锥晶类,D2h-mmm(3L23PC)。柱状晶形。常见单形:斜方柱m、l、j,斜方双锥n、o、p、q,平行双面c、b等。柱面常有纵纹。常呈不规则粒状、块状集合体。[2]
名称由来
黄玉,矿物学家也称之为黄晶,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的音译。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黄玉还是黄晶,都会和我国珠宝界原有的一些宝石的称呼相混淆。在我国,黄色的和田玉(软玉)长期被称为黄玉,尤其是在考古界;而黄晶又和水晶中的黄水晶容易相混。
黄玉的英文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红海扎巴贾德岛(Zebergad),该岛旧称“托帕焦斯(Topazios)”,意为“难寻找”,因该岛常被大雾笼罩不意发现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来,有“火”的意思。
中国古籍中用“黄精”、“黄雅姑”、“黄雅虎”、“木难”等称呼黄宝石,但这些词泛指所有黄色宝石,包括黄色蓝宝石、黄色绿柱石等。据说,佛经中记载的黄宝石是现今的橄榄石。它有着田黄一般的色彩、翡翠的硬度,与和田玉等软玉相比,硬度更好、透度更高、色彩更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玉,也有人称为皇玉。
黄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藏和买卖,被人称做"黄蜡石"。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已到几千乃至上万元每千克。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其实,不是所有的黄蜡石都可以被认为是黄玉,只有达到玉石级的黄蜡石才称"黄玉"。[2]
鉴别
与黄玉类宝石相似的宝石矿物是碧玺、赛黄晶、红柱石、磷灰石,海蓝宝石。
碧玺的比重(3.03—3.25)比黄玉的比重小,可用二碘甲烷重液将它们区分开,碧玺?漂浮在二碘甲烷重液上面,而黄玉则下沉。在放大镜下,通过台面,可见到碧玺有明显的;小面棱双影,而黄玉的双影弱。碧玺的二色性明显。除粉红色和棕黄色黄玉的颜色比碧玺颜色深外,其它颜色的黄玉都比碧玺颜色浅,两者颜色不完全相同。
赛黄晶的比重(2.99—3.01)比黄玉的比重小,两者可用二碘甲烷区分开来,赛黄晶、浮在该重液之上,黄玉则在重液中下沉。
红柱石(比重3.17)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上浮,可与黄玉区分开。而且红柱石有很强的·多色性,比黄玉的多色性明显得多。
磷灰石的比重(3.17—3.23)比黄玉的比重小,用二碘甲烷可将两者分开。磷灰石为;一轴晶。
海蓝宝石的折射率(1.566—1.594)和比重(2.6—2.9)比黄玉小。海蓝宝石为一轴;晶。常见到黄玉有解理。[3]
区别
当玻璃的折射率和比重与黄玉相近时,则两者的鉴别特征是:玻璃为均质体,在正交偏光镜下全消光,尽管有光性异常现象,但与黄玉的二轴晶非均质体的消光现象有明显不同。玻璃无双折射现象和多色性,为单折射率。玻璃中含有圆形气泡,气泡边界突出,而黄玉中有两相或三相的包裹体。[3]
宝石加工
黄玉的流行款式为祖母绿形琢型和圆多面形琢型。在加工过程中,因为黄玉有平行底面的解理,所以,必须注意定向切割,以防切磨面与解理面平行,难以进行打磨和抛光。合理的取向是将切磨面与解理面呈12。一15。交角。由于黄玉解理的存在,在镶嵌时也要小心,以避免损坏。从颜色来看,紫红色的黄玉价格最高,质优者,价格昂贵。其次是粉红色,棕黄色、蓝色和黄色。无色黄玉价格最低。黄玉中常含气一液包裹体。干净的黄玉不多见。含包裹体多者价

❿ 怎么鉴别黄玉

黄玉的颜色应该是一种原生色,主要是三价铁至色。从产量上来说,是和田玉里一个相对较少的品种,一般大块料很少见,大多颜色偏绿色,呈绿黄色,颜色很正的黄色料,不多见。这种料质地细腻,油润性好,但原料很容易有裂,加工出成率较低。

原生矿籽料黄玉如被沁色,其色泽则变为略偏暗的褐黄色或褐红色,非常细腻、均匀,局部常见有红色或黑色的色斑。原生矿山料黄玉和籽料黄玉是二种最正宗的新疆和田黄玉,尤以原生矿籽料黄玉最名贵。

(10)缅甸黄玉的纹是什么扩展阅读:

黄玉化学成分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红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轴晶,正光性。常见晶形柱状,柱面有纵纹。常见无色、淡蓝、蓝、黄、粉、粉红、褐红、绿色等颜色。玻璃光泽,透明。一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密度3.53g/cm3左右,折射率1.619~1.627。

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长波紫外荧光一般无至中,呈橙黄、黄、绿色,短波较弱。无特征吸收光谱。晶体内常见二相、三相包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液态包体,矿物包体,负晶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产地分布于全世界,有巴西、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6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7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195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0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5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0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4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8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5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