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佤邦鲍有祥有多少部队
① 鲍有祥的人物经历
坤沙之后,鲍有祥成为“金三角”新霸主
佤名陆棒(lok: pang),尊称达棒,佤族,1949年9月19日生于昆马新寨一个开明头人家庭。其父鲍兴嘎(艾嘎),其兄鲍有义、鲍有良、鲍有华。鲍有祥在少年时期在家务农,主要是放牛,也做点小本生意。
1959年7月,鲍家突遭国民党军邱鸿斋部抢劫,鲍兴嘎屡遭追捕,全家畏而奔往中国避难,迁居沧源县岩丙寨。当年9月,鲍有祥就读于岩丙小学,“有祥”一名为当地老师所取。1961年4月,全家迁回昆马。这时鲍有祥已长大成人,1964年结婚,当年4月,其父鲍兴嘎去世。
王丽是鲍有祥的秘书。她的朋友指点我们,可以在王丽面前开任何玩笑,但千万不能指责鲍总,否则会招致她的狂怒。几乎所有的佤邦人,对鲍有祥,都有对革命领袖那样的敬畏之情。
旁人告诉我,在佤邦,不能称呼任何一个老板“×总”,那是犯政治错误的。佤邦只有一个“总”,就是书记鲍有祥。至于佤邦联合党副总书记肖明亮,一定要加上“副”字,就是“肖副总”。
因不堪忍受国民党邱鸿斋部反动部落武装的欺压,鲍于1966年开始与堂叔鲍三板,同乡魏尼门、李六勒等秘密组织反抗组织,1967年7月3日成立昆马游击大队,鲍任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主要负责武装组织工作和军事指挥。1967年11月率队前往中国雪林进行军事训练,半月有返回昆马根据地。1969年9月,游击大队接受缅甸共产党的领导,整编为人民军4043部队(即后来的4243营),鲍任一连连长。1971年1月,部队改编为501营,鲍任副营长。1971年3月成立502营,鲍任营长,并率部参加了解放新地方的战斗。1974年1月,鲍提升为683旅副旅长,1975年9月任缅共中央中部分局副司令兼参谋长。1984年4月23日,由缅共三个营,克钦独立军三个营,SPP(掸邦进步党)两个营组成民族民主阵线,鲍任阵线总指挥至1986年。其间,鲍支持制定了着名的“4·13联合军事计划”。1985年7月,鲍当选为缅共中央候补委员。1989年4月17日,鲍与赵尼来一起组织领导了脱离缅共错误领导的武装起义,成立了佤邦联合军,并出任联合军司令。
1989年11月,鲍参加了在果敢召开的佤邦联军、果敢同盟军、掸东同盟军、新克钦民主军、SPP五个武装力量联合阵线会议,正式实行联合后,鲍出任总司令。1990年,缅甸联邦政府委任鲍为边境监察总署署长。1996年2月,鲍当选为佤邦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至今。1996年12月,鲍代表佤邦政府参加了联邦政府在首都仰光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
他和赵尼来是佤邦各族人民最尊敬和爱戴的人民领袖。在佤邦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和企业共投资5亿元人民币,并提供大量技术支援力量,帮助“金三角”地区发展替代植物,昔日的40万亩罂粟地已变成了稻田和橡胶园。
禁种之后,鲍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变成“旅游的金三角”、“经济的金三角”,甚至是“梦想的乌托邦”。
② 缅甸佤邦历史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佤邦第一个阶段:1967年以前的几千年。
是佤邦漫长的历史阶段。这段历史是原始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的变革阶段。鬼神支配着人们的思想,世袭的山官、头人统治整个社会,其表现形式是部落制度。整个佤邦分为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佤语叫“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外来武装势力的干预,佤邦境内出现了布来吴、岩帅、永和、岩小石、扎跌等部落武装组织(称自卫队)。这些武装组织和部落之间互相残杀械斗,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佤邦在历史上曾为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但多数时期为分散在各地的众多头人部落,未有统一的政权出现。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区脱离原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从地理上讲,佤邦远离缅甸联邦政府,使政府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权失控。从1948年开始,佤邦各族人民被国民党领导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后出现了四家游击队后开始削弱了国民党的势力。1969年缅共利用佤邦地区是联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区,又控制了佤邦20年。佤邦在1989年脱离了缅甸共产党的错误领导,在当年的5月份就与缅甸联邦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从此走向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WaState)这一名称。
第二阶段(1967—1989年)
在部落混战、各族群众处于暗无天日的危难时刻,佤邦许多有识志士勇敢地站出出来。他们认识到,要拯救处于水火之中的人民,必须推翻反动的部落制度。必须组织革命的武装力量,以实现佤邦的统一和和解。
1966年6月,以鲍有祥、鲍三板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昆马游击队。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龙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岩城游击队。
1968年,以鲁兴国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户双游击队。
1969年2月以赵尼来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绍帕游击队。
这些游击队的出现,鼓舞了人民求解放的愿望,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传递情报,队伍发展迅速。但这些游击队组织都是自发的、分散的。对统一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游击队领导人不谋而合地意识到:必须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赵尼来、鲍有祥、鲁兴国、岩肯等领导人加强了联络,经过很多曲折,找到了缅甸共产党。以诚恳的态度请缅甸共产党来领导游击队闹革命。
1969年三月,缅共代表来到绍帕、户双,7月到昆马、岩城。缅共代表与游击队领导经反复协商,密切合作,对各游击队进行了整编。以户双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缅甸人民军东北军区4048营,以绍帕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4049营,以昆马游击队的基础,成立了502营,以岩诚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501营。
部队成立后,组成了江东指挥部。指挥部成员有:周昆系、郭志明、杨福康、鲁兴国、郭志、赵尼来、鲍有祥等人。指挥部成立后,70年4月30日解放了勐冒(新地方)、随后解放了营盘、邦腰、金厂等地。根据东北军区的命令,4048、4049部队到外区域作战,501、502部队留佤邦地区作战。 1971年11月,佤邦的部队和民兵群众参加了滚弄战役。
1972年3月,缅共东北军区总部迁到勐冒,进驻佤邦的部队有4045、4046、4047、3035、炮营等。本年底,佤邦境内大都获解放,北佤南佤实现了统一。1973年解放了勐波地区,孟延地区的大部分及勐宁等地区。1973年4月,东北军区总部迁到邦康,1978年7月中央总部也迁到邦桑,直到1989年4月16日。
缅甸共产党在佤邦地区20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农民为基础;以军事为中心;以农村包围城市、赢得战争、夺取政权为方针路线,解放了佤邦、统一了佤邦,使佤邦人民摆脱了部落统治的桎梏与枷锁,佤邦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20年来,缅共除以上部队编号外,还先后组建了2旅、5旅、8旅、683旅、685旅、768旅、859旅、12旅、6旅、7旅、48师、68师等部队编号。在地方,还广泛地成立了民兵,各县成立了县大队。武装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军、主力军三结合体制。 在地方政权方面,组建了北佤县、南佤县、景北县、邦伞特区。
佤邦民兵缅共在佤邦20年,为佤邦办了20多所学校、5个医院,动员群众修了干季公路300公里,搞了部分开田挖沟等农田水利工作。
1985年9月9日,缅共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赵明同志,被选为中央委员。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缅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内部发生了许多问题:根据地越来越小,阶级斗争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领导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十分顽固。大民族主义、宗派主义日趋明显,干部中培置亲信,拉帮结伙。连年战争,群众生活逐年下降,部队供给短缺……对此形势,当时许多中下层干部提了许多改进意见,但缅共主要领导听不进,还加上“反党”帽子。在这种情况下,3月11日,原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彭家声在果敢宣布脱离缅共领导,成立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
在对待和处理果敢问题上,缅共内部有两种主张:一是和平解决,二是军事镇压。主张军事镇压的占了上风。他们组织了指挥部,命令当时任北佤县县长、12旅旅长的赵尼来和当时任中部军区副司令员的鲍有祥,率部队前往镇压。他们俩人都是主张和平解决的干部。在这即将发生兄弟互相残杀的危急时刻,赵尼来、鲍有祥左右为难,一边是上级领导,不执行军令不行;一边是20多年同一战壕的战友,不忍心互相残杀。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们最后决定:脱离缅共领导。这就是震惊内外的《4.17》事件。
第三阶段:和平建设时期(1989—1999年)
1989年4月17日,佤邦举义旗,脱离了缅共错误领导,组建了佤邦联合党、佤邦联合军。5月18日和政府对话,达成停战协议。4月17日是佤邦历史上一个里程碑。从此佤邦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新时期。
③ 鲍有祥的介绍
鲍有祥,现任缅甸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佤邦联合党总书记。
④ 佤邦军是哪个国家的
佤邦联合军(United Wa State Army)简称:佤联军,正规部队总数约3万人左右,总部设在邦康,在南方的泰缅边境设有一个军区:171军区,为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
佤邦联合军(缅甸第二特区),是从缅共领导下的缅共人民军中分离出来的民族地方武装,现已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总部设在邦桑(现改为邦康)。邦桑是原缅共中央和缅共东北军区所在地。1989年4月,当时的缅共中央候补委员赵尼来和鲍有祥策动兵变,将缅共中央领导人驱赶到云南孟连县的孟啊,终止了缅共在佤邦的一切活动,宣告成立缅甸国家团结党(后改为佤邦联合党)和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后改为佤邦联合军)。
佤联军辖区由北至南分成两部分。北部辖区位于掸邦东北部,萨尔温江以东,北纬22°一23°和东经98°一100°之间。东北面与中国临沧地区耿马县和沧源县,思茅地区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接壤,边境线长502公里,在中缅边境145至210界桩之间,西北与果敢同盟军控制区(掸邦第一特区)相邻,东南是掸邦东部同盟军控制区(掸邦第四特区),西面至萨尔温江,南面是缅政府控制区。掸邦第二特区的北部辖区包括邦康、龙潭、南登3个特区和景北(勐冒)、景南、勐博和温高4个县,约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
南部辖区(即南部171军区),指挥官魏学刚,政委鲍有义,副政委岩崩龙,副参谋长、军训总监李文。南部是泰国,东部隔湄公河与老挝相望,东北是第四特区和缅政府控制区,西北是拉祜族民族武装控制区和缅政府控制区,西南部是蒙泰军(坤沙残部)控制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又从北部南移近6万人。缅甸军政府还将原蒙泰军所控制的近1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划归佤联军南部军区管辖,使南部军区的面积增至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6万。
⑤ 佤邦军为啥有中国人
因为靠近中国边境,他们的祖先就是中国人。
佤邦联合军一支战斗队:悍卫佤邦不受外来侵犯,为佤邦和平建设保驾护航,严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
她又是工作队: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任务;她也是生产队:积极开展部队生产,提高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还要积极参加地方的建设。
(5)缅甸佤邦鲍有祥有多少部队扩展阅读
佤邦军成立于1989年4月17日,由原缅甸共产党鲍有祥领导的部队分离出来的地方民族武装组成,原名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1989年11月4日改为现名。
现有9个旅,其中北佤4个旅,南佤5个旅,有正规军约6万人,预备军约500,000人,总部设于邦康。
⑥ 缅甸交火是他们自己国内的交火吗和其他国家也没有牵连
缅北内战,以1946年到现在。缅北四州,原为中国领土,1946年,英国归还中国,蒋介石拒绝,英国便托管于缅甸。从此,开启了七十年的缅北内战。
个中历史复杂,缅北四个特区,全是华人地区,用汉文,讲汉语,使用中国移动通信,邮编为云南行政码,车牌号为云南牌,中国式管理,中国式军事化,誉为山寨版的袖珍中国。
曾经要求回归中国,中国政府从毛伟人会见果敢同盟军领袖彭家声时就明确表示过。现缅北有四个武装队伍,分别是果敢同盟军,主席彭家声,四川人,约4千人。佤邦联合军,主席鲍有祥,云南人,约3千人。掸邦民主同盟军,主席林明贤,海南人,约七千人,克钦联合军,无固定主席,约一万七千人。全华人武器,全中式装备,缅甸有五十万正规军,可以剿灭他们。但缅甸政府不敢,他们的身后有十几亿华人同胞,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打打可以,不能过分。
他们是明朝的逃难亡民的后代,是中国远征军抗日英烈的后代,是国民党39军李弥的部下。这是一个困局,中国政府即不能收回,也不能让他们独立,亏欠太多,只能安抚。
⑦ 10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呢
缅甸作为中国一个邻国,与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历史上缅甸也很强大,历时7年的清缅战争,清朝并没有占到便宜,这是干隆皇帝临死前很遗憾的一件战事。近现代以来,缅甸也是世界上内部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该国独立前及独立后,内战就从没有停止过。有时短暂停止是下一场大的冲突酝酿。
我国电力部门就曾支援过佤邦电力建设,而且佤邦主动要求中国同胞来投资。而反观果敢人,他们虽然认为是中国人,但有时他们也屈从于缅甸人。在果敢近百年的战争中,有许多中国人的势力在这里打打杀杀,都想当老大,彼此并不是十分团结。有时面对缅甸政府军攻打时,一些人更多想到的是自身利益,没有一种团结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这种认同感缺失,也影响着果敢同盟军的战斗力和发展。不过果敢同盟军也没有实力与政府军对抗,这是实际情况。
⑧ 缅甸佤邦联合军为什么都是中国装备
一:他们来源于解放战争时期呗打散的国民党部队。属于中国人分支!
二:和中国紧密所以全是国产装备。
三:佤邦联合军是佤邦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在佤邦联合党绝对领导下的,肩负着保卫佤邦、建设佤邦的武装部队。
佤邦联合军一支战斗队:悍卫佤邦不受外来侵犯,为佤邦和平建设保驾护航,严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她又是工作队: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任务;她也是生产队:积极开展部队生产,提高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还要积极参加地方的建设。
1989年4月,先后组建了417师、418师、420师、421师、214师、独立团、炮团、警卫团。5月份又组建了525师。1996年420师、525师合拼为171军区。地方上,各县组建了县大队(勐冒县组建了629团)和民兵营。现任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为鲍有祥,副总司令赵忠丹、岩伦,总参谋长赵忠丹,副总参谋长再三、李老二、田建明、赵岩忠、岩荣。佤邦联合军总部设于邦康市。
据2009年8月29日的媒体报道,佤邦联合军(UWSA)已加入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的战事。其他同政府军达成停火协议的少数民族组织也可能加入战局。
2011年4月18日,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为庆祝和平建设二十三年举行盛大阅兵,进行了大量武器装备的展示,据悉其现已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
⑨ 缅甸主要民武有哪些,果敢同盟军、佤邦、克钦军到底怎么分
在东南亚地区领土最大的国家就要属缅甸了,这个国家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经历了近六十年的殖民地生活,一直到1945年。尽管缅甸从英国独立出来了,摆脱掉了殖民地的身份,但是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依旧弥漫着硝烟。由于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多到你完全想象不到。
在薪水这一方面,由于缅甸这一国家并不是特别发达,所以总的来说普遍的工资水平也没有特别高。克钦军每个士兵的月薪大约是五十到一百元元人民币,而瓦邦军的会更高一些,大概有前者的两倍。不仅如此,每个月还有大米可以领取。这样看来还可以从士兵的状态来看是属于哪一个民族武装部队的,毕竟吃的好的总会比吃的不那么好的,状态更好一些。
⑩ 佤邦联合军的历史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是佤邦联合军建军节。原定名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由于形势需要,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四日,改名为佤邦联合军。 佤邦联合军是佤邦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在佤邦联合党绝对领导下的,肩负着保卫佤邦、建设佤邦的武装部队。
佤邦联合军一支战斗队:悍卫佤邦不受外来侵犯,为佤邦和平建设保驾护航,严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她又是工作队: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任务;她也是生产队:积极开展部队生产,提高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还要积极参加地方的建设。
1989年4月,先后组建了417师、418师、420师、421师、214师、独立团、炮团、警卫团。5月份又组建了525师。1996年420师、525师合拼为171军区。
地方上,各县组建了县大队(勐冒县组建了629团)和民兵营。
现任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为鲍有祥,副总司令赵忠丹、岩伦,总参谋长赵忠丹,副总参谋长再三、李老二、田建明、赵岩忠、岩荣。佤邦联合军总部设于邦康市。 2015年2月9日,彭家声领导下的果敢同盟军在缅甸掸邦果敢地区同缅甸政府军士兵引发冲突,随后双方爆发激烈交火,21日,妙吞吴中将在首都内比都举行新闻发布会,点名了佤邦联合军等5个缅甸民族地方武装,称他们也参与了攻击缅甸国防军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