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最大黑帮是哪个
㈠ 世界各国在缅甸的势力扶植有哪些
缅甸从二战后就开启了军阀混战模式,尤其是北部,西部的很多少数民族区域,如克钦邦,果敢,掸邦等,都有自己的军队和大帅,一个个都是土大王。而缅甸中央一直在征讨,因此,战乱不断,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这个国家之所以如此多的军阀主要是原因就是利益驱使,再就是国外势力的暗中扶持,当然还有就是缅甸国内民族众多。
㈡ 世界上公认最强的4大黑帮组织,其中哪一个是其国家承认的合法组织
这个世界上面既然有警察队伍的出现,同时就会有黑帮组织的出现。世界上的各种力量都是相互限制,相互制衡的。有黑就有白,有正派的人物,那么就会有反派的人物。黑帮组织是一个电影和电视剧都会用的到的一个形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也会有黑社会的存在。不仅有而且黑帮组织而且还非常的多。世界上还有公认最强的4大黑帮组织。中国有1个,帮众达90万,且无人敢惹。
最后一个就是中国的洪门,这个帮的帮众人数达到了90万,没有人敢惹他们。虽然说是黑帮,但是他们为孙中山民主革命捐过钱。其实最初创立的宗旨是爱国家,爱民族。
㈢ 缅甸小勐拉谁是老大
楼主:提的这个问题好像回答起来有点矛盾啊,你所谓的【老大】是指像国内哪里黑社会的还是官道的啊。如果要是黑社会的吧,我个人认为缅甸小勐拉没有老大,如果你要说官道的话,谁官大谁有钱,谁就是大哥。
㈣ 为什么缅甸总是经常发生内战
缅甸内战不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缅甸的土地上存在着太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对于利益的分配始终没有达成统一,因此缅甸核心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长期发生战争。
由于缅甸北部都是高原、山地,缅甸政府的军队始终没法彻底消灭这些盘局在复杂地势里的武装力量,在内战后期,西方列强和印度的不法分子也对北部的少数民族力量投入了金钱、装备上的支持,面对这样的局面,缅甸军队始终没有拿下内战的胜利。
㈤ 金三角黑社会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以“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㈥ 缅甸小勐拉谁是老大
林明贤。
勐拉(Mongla),又称小勐拉(为了区别于云南的勐腊),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首府,位于缅甸东北部,比邻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现为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控制,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近十年来,勐拉吸引了二三十亿的投资。”西双版纳州政府经研中心主任熊国璋说。而投资的主要方向,就是博彩业。短短十年时间,掸邦高原层层群山簇拥着的小山村勐拉成长为一座“梦幻般”的、以博彩业为经济支柱的“国际性”城市,淘金者、投资者蜂拥而至,成了这个城市最常见的居民。
㈦ 缅甸定都仰光已经150年时间,后来为何要迁往闭塞荒凉的内比都
缅甸要迁移到那比度是有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美国会攻打他。
缅甸首都搬迁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镇压缅甸北部少数民族的武装团伙和毒品团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克伦族和卡亚族在内的少数族裔已组成军事力量,以争取自治和改善生活条件,与缅甸中央政府的对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位于缅甸,老挝和泰国边界的金三角地区的黑帮组织也使军政府感到头疼。
㈧ 世界上最大的黑帮是哪个
全球七大最厉害黑帮:
罗斯切尔德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了这个星球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身名显赫的名字上。而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切尔德的。"
其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着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着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创始人
㈨ 缅甸最大武装势力有哪几支能对技缅军
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
㈩ 缅甸金三角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盛县位于昔日着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自从替代种植政策推行后,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有关部门还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一译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罂粟并非金三角地区的原生植物,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与这个地区的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正是由内外政治势力的影响,才导致鸦片经济的不断强化和发展,最终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帝国之一。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的日益严重。从历史、地域、毒品数量和毒品质量的发展上看,我们可以交将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发展简单地分为几个阶段:殖民时代(以1954年奠边府战役的结束为标志),国民党残部时代(大至为1950年代10年时间),越南战争时代(跨越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的时间)、坤沙时代(1980年代前后10多年时间)、坤沙后时代(坤沙投降到现在):从鸦片主产地域的变化看则是:老挝时代、泰缅边境时代、缅北边境时代;从数量上看是毒品的种植面积和鸦片的产量的跳跃式的增加;从质量上看则是毒品种类的不断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的“鸦片王国”过渡到“海洛因王国”和“冰毒王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