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古代是怎么说话的

缅甸古代是怎么说话的

发布时间: 2022-05-17 12:09:58

① 缅甸人说什么语言

使用缅甸语为缅甸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区。使用人口约2800万。仰光话是现代缅甸语的标准话。

缅甸的首都是仰光(Yangon),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缅甸语既然是缅甸的官方语言,这就说明了缅甸语翻译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还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国际应用

缅甸联邦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壤,两国的共同边界有2100多公里。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和睦相处,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中缅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缅甸联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0多个民族(1983年缅甸政府公布缅甸8大主要民族外,还有其支系,总共有135个民族),主要的民族有:缅甸族、掸族、克伦族、若开族、克钦族、钦族、孟族(亦译“汶族”)、克耶族等8大民族。

缅甸族人数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68%。缅甸语是缅甸族的母语。1948年缅甸联邦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后,新宪法规定缅甸语为缅甸联邦的通用语。现使用缅甸语的人口约5400万左右。

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文献最为丰富的语系之一。汉藏语系(Sino—TibetanFamily)早期称为“印支语系”(Indo—ChineseFamily),也有的称为“藏汉语系”(Tibeto—ChineseFamily),现通称为汉藏语系。汉藏语系一般认为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壮侗语族在国外有的称为侗台语族或台语族。

最早提出这一谱系分类法的是李方桂先生,他在《中国的语言与方言》(1937年)一文中就提出汉藏语系分汉语、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的论点。

② 缅甸掸族是用什么语言沟通的

掸族约有人口250万人,分布较广,聚居掸邦地区的占62%。掸族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同中国古代的百越有着密切的族属关系。早在公元前后缅甸就有掸族居住,至8世纪大体形成今日的分布状况。掸族自称为“Tai”,与中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印度的阿洪族是同一民族。由于受佛教的影响,95%以上的掸族人都信仰佛教,与缅族、孟族等佛教民族在文化上有惊人的相似,是佛教文化传承的主要民族之一。掸族传统文化节日基本上都与佛教相关。最隆重的节日是浴佛节,也称“泼水节”,过泼水节时,人们会与水共舞,欢乐嬉闹,非常具有民族风情。各地掸族都会在泼水节期间举办一定规模的庆祝活动。欣艳新年舞蹈是缅甸人民在泼水节所跳的舞蹈,在这友善和问候的节日里,人们相互嬉闹,相互泼水,意味着洗掉旧年的脏污,迎接多福新年的到来。

③ 缅北很多地方讲汉语,是因为古代属于我国控制的吗

缅北一直都同中国有非常深的渊源,其实,缅北也居住着非常多的汉族人,在这些地方,遇到讲汉语的人是丝毫不奇怪的。

这些都是懂得打拼的人,从古代搬到缅甸后,他们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非常地安心,他们开始在他们生存的地方安居乐业。

这些地方都曾经是在中国的管制之下的,也是获得了中原王朝的鼎力支持的,可惜随着中原王朝内部出现问题,中国也丧失了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可是,不少汉族人也在其中生存了下来,一部分的人还是非常能打的,这使得他们的权益是要保障的,比如哪一个曾经叱咤一时的毒枭,就常常在缅甸地区活动,他们靠的都是实力。

④ 缅甸北部居然很多人讲西南官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南官话在华分布

各主要方言区城市使用方言比例

现如今很多地方方言都被普通话威胁,像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等弱势方言。这些方言在今天基本被普通话同化了。比如厦门现在很多小学就进行闽南语教学。在这些方言惨淡的当下,只有西南官话还有跟普通话平分秋色的资本,而且还在不断壮大。西南官话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方言自然也是语言),使用人数超过2.7亿,远远超出其他方言几条街。甚至在国外还被定义为官方语言更重要的是,它简单,不像吴语区,隔一条街就不能理解,所以吴语正在走向不断灭亡的地步,而西南官话的调主要是阳平,隔着几十万平方公里都可以无障碍交流,所以这样的语言就会发展壮大,逐渐吞并其他地区的小语言。

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当时经过投票决定谁是普通话基础方言。西南官方以一票之差败给了北京官话。北京官话52票,第三的是吴语46票,粤语以25票获第四,其他的11方言种方言得票较少。这也可以看出西南官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亚于普通话。

西南官话的语法系统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一致性,它跟随普通话一同发展,现代汉语书面语一切现代化成果都能为之所用,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所以不存在例如吴语、闽语、客语那样的书面文字化及语文现代化的问题。西南官话词汇中只有与普通话不同的说法,而较少规范汉字中没有的独特方言字,中国现行的字典、词典都能直接为西南官话服务。西南官话可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

⑤ 古代没有普通话,那不同地区的人是怎样交流的呢

这个问题,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清,都是个不小的麻烦。比如明代的洪承畴等福建官员到了朝堂上,一口“鸟语”让皇帝到北地官员几乎崩溃,当然,这些福建官员的内心多半也是崩溃的。

再说点实在的,所谓无利不起早,古代汉语的官话有两个文化推广大使,一个是官吏,一个是商人。想上进,学官话,想满世界做生意,学官话,都不用考级鞭策的。

⑥ 缅甸的古代史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 缅甸是着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制成贝叶经。正如李商隐诗中提到“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在缅甸5300多万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缅甸的每一个男人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因此,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缅甸成为旅游胜地。 缅甸
缅甸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当时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已有人类居住。将缅甸划分成“上缅甸”和“下缅甸”是英国殖民统治后的人为划分。相传西元前200年骠人(Pyu)进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并掌控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两世纪之后孟族来到锡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缅甸人接管骠河流域并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国王(King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于1044年建立,为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以小乘佛教为国教。阿奴律陀国王相继征服掸族和孟族,也不断扩展领土。在阿朗西都国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时,小乘佛教逐渐成为主流,并在13世纪初期达到顶盛。当时建造的3000馀座寺庙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统治者忽必烈率领元军大举入侵而结束了蒲甘王朝。此后,缅甸进入了掸族时期。 东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缅人莽应体(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统一缅甸,成立东吁王朝而自称为王,并于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后莽应龙(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与实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Ayutthaya)交战而耗尽了资源,最后因勃固城于1599年被阿卡族占领而迁都阿瓦(Ava)。东吁王国最终在1752年没落。1753年,缅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现,赶走当时攻占阿瓦的孟族人,并建立大光城。 贡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国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专制时期,因其多次企图入侵泰国的野心,使得当时占有印度的英国不免忧心缅甸可能造成的威胁。 殖民时期(1885年-1948年) 英国和缅甸间的紧张局势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两次的英缅战争中达到高峰。英国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均获得胜利,最后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称为下缅甸。在英国人进入缅甸后,上缅甸的经济也显着好转。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的英缅战争,此时英国将缅甸纳为印度的一省,并将政府设于仰光。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的交通和教育获得大幅改善。英国人致力开发水路,使得无数蒸气船得以航行于依洛瓦底江。铁路和道路也获兴建和改善以弥补水路的不足。此时,大量的印度移民涌入导致劳工廉价,造成地方经济受到威胁。因此缅人开始产生对印度人的仇视,以致在1930年爆发反印度人的暴动。 1936年,在英国统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选举中,巴莫博士(Dr.BaMaw)当选为英国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国创建一套独特的缅甸宪法,同意缅人可以控制自国内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的缅甸执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渴望独立的昂山将军(Gen.AungSan)组织了缅甸独立义勇军,1942年他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1943年,巴莫与昂山等人受邀访问日本,他们回国重组缅甸政府,昂山成为国防部长。1944年,昂山开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国一方,并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对抗日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缅甸独立是有效的。战后的缅甸仍受英国控制,昂山则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继承人德钦努(ThakinNu)继续领导独立运动,在英国议会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认缅甸独立之后,于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缅甸联邦。

⑦ 缅甸人会说中国话吗

少数人会,缅甸人主要说缅甸语。

缅甸语是缅甸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区。使用人口约2800万,在泰国、孟加拉、美国等也有少量分布。

仰光话是现代缅甸语的标准语。缅甸语既然是缅甸的官方语言,这就说明了缅甸语翻译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还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7)缅甸古代是怎么说话的扩展阅读

缅甸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个重要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数约有2500万。它是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通用语。它的书面语从公元1058年镌刻的缅文“雷德谢碑”算起,已经有九百多年历史。

缅文是拼音文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记载。从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缅甸语言在近一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各方面都起了不少变化。其中,辅音韵尾的变化就是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

对缅甸语中的辅音韵尾变化作了一些研究,发现缅甸语中辅音韵尾的变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与汉语以及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变化规律极为相似。对缅甸语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找出缅甸语言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研究亲属语言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⑧ 中国在古代是如何称呼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的,与哪些海上贸易

一、中国古代对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称呼:

一)柬埔寨:Cambodia

中国古称:扶南 / 真腊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来源:元代称“甘孛智”,明代转音为“柬埔寨”,为“山地之国”。

二)泰国:Thailand

中国古称:堕罗钵底 / 暹罗

来源:公元6世纪,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堕罗钵底国。“泰国”泰语中为“自由国度”,“泰族”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国的傣族。

三)缅甸:Myanmar

中国古称:掸国 / 骠国 / 蒲甘

来源:掸国,骠国,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对它的称呼。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四)马来西亚:Malaysia

中国古称:柔佛 / 马六甲

来源:Malay 是亚欧大陆最南端的半岛。生活在这个半岛上的人,又称为 Malay 人。后来把整个东南亚的所有群岛,统称 Malay 群岛。柔佛为 Malay 半岛古国。

五)新加坡:Singapore

中国古称:淡马锡 / 星洲

来源:公元8世纪,这个海盗猖獗的海岛曾叫Temasek(淡马锡)。Temasek,爪哇语“海市”之意,由于季节的影响,海运的船舶经常云集在此,所以逐渐成为一个船舶停泊的商端口。

六)菲律宾:Philippines

中国古称:吕宋

来源:菲律宾群岛的主岛就是吕宋岛。1543年,西班牙占领了这里,便以西班牙国王 Philippe 的名字命名。

七)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中国古称:爪哇 / 三佛齐

来源:爪哇和三佛齐都是印度尼西亚最着名的古国。Indonesia,希腊语中“大海上的群岛”,意为“千岛之国”。

八)印度:India

中国古称:婆罗多 / 身毒 / 天竺 / 信度 / 忻都

来源: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起一个国家,于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婆罗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这条河就是着名的印度河。

后来“信度”这个地名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印度河流域开始,又包括恒河流域,渐渐的席卷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九)孟加拉国:Bengal

曾用名:East Bengal 东孟加拉 / East Pakistan 东巴基斯坦

来源:本是印度的一部分。Bengal 是印度最大的民族之一,聚居在恒河下游,于是就把这片区域称为 Bengal,首府加尔各答。Bengal 的宗教信仰极其复杂,西边的多信印度教,东边的多信伊斯兰教。于是变一分为二,东西分治。

十)尼伯尔

中国古称:泥婆罗

来源:在当地的尼瓦尔语中,Nepal 意为“崇山之中的国家 ”。

十一)不丹:Bhutan

自称:竹域

中国古称:主域 / 布噜克巴

来源:不丹的梵文意思为“西丵藏终端”。自称为“竹域”,意为“神龙之国” 。

十二)斯里兰卡:Sri Lanka

中国古称:锡兰

来源:Sri 是该国的自称,即“神圣”之意,Lanka 是“光辉灿烂”之意 。

二、中国古代海上贸易:

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之前,中国已同近海国家有了贸易往来。汉代商船已远达印度东南海岸,并同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贸易关系。

魏晋时期,北方曹魏同日本、江南孙吴同印度支那半岛诸国也经常有贸易往来。南北朝时期,中国同沿中印航线各国的贸易更为频繁。

隋唐时期,中国商船的远航已由印度半岛延伸至波斯湾。中国同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等国的贸易颇为发达。唐代同日本、朝鲜的贸易也十分活跃。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更加繁荣。

明代,郑和七次出使“西洋”,遍及今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包括孟加拉湾及其沿岸,印度半岛,阿拉伯海及其沿岸的30多个亚非国家,中国船队直达东非海岸。这一壮举,使中国古代官方贸易达到高峰。明中叶后至清代前期,中国海外贸易因“海禁”和“迁界”而走向衰落。

(8)缅甸古代是怎么说话的扩展阅读: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2017年04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联合南京、宁波、江门、阳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丽水等城市进行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

⑨ 缅甸语对中国叫“得佑”,“得佑”在缅语中的本意是什么

缅甸称呼中国人为“德由”(Tayok)

这个词最早是元代开始使用的,1285年《信第达巴茂克碑铭》称元世祖忽必烈为“德由皇帝”。

蒲甘王朝(公元849-1287或1297)末代国王被称之为“德由披敏”(因为害怕中国人而逃跑的国王)

这个词的来源有不同说法:

1、英缅殖民地专员、首部现代标准缅甸史书作者亚瑟·潘尔(Arthur Phayre)认为“德由”来自中文“突厥”, 13世纪入侵缅甸的蒙古军队中有大量的突厥战士。 (《缅甸史》,1883年出版)。

2、法国汉学家伯希和(1878-1945)认为“德由”一词形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伯希和的说法是根据他对蒲甘王朝江喜陀国王时期《勒道佛塔碑铭》的研究。)

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吴玉颖(Goh Geok Yian)认为 “德由”一词来自“大月氏”或者“唐兀惕(西夏人)” :(2010年2月《东南亚研究杂志》)

由于缅甸本身古代史料缺乏,所以现在他们自己也搞不清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⑩ 为什么说缅甸古代文化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佛塔文化”

缅甸,这片被称为“佛教之国”的神圣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全国到处佛塔林立,被誉为“佛塔之国”。

在这个金色的国度,宁静柔缓又略带神秘,数不尽的金碧辉煌的佛塔,绝美的日落余晖之下光芒万丈,祥和平静的僧侣,善良淳朴的人民,在取景框中都能轻易组合出令人动容的画面。

佛文化早已深入到缅甸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而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那条雾露河的神奇宝藏了——这是佛的暗示还是自然的馈赠?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佛,如今是翡翠的模样。

汉语中“缅”表示遥远的,而“甸”在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所以“缅甸”的意思是“遥远之郊外”,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这片土地的称谓。

官方语言为缅甸语,曾受英国殖民,也有很多懂英语。89%的缅甸人信仰佛教,其他则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以及部落民的拜物教(原始宗教)。

它是蒲甘第一座大庙,也是至今最优雅美丽的佛教建筑,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孟族式样的建筑同时带有北印度的风格。

到乌本桥参观游览的最佳时间是黄昏时分,这里是观赏落日的最佳地点。看远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渐变为深红,最后一缕夕阳慢慢消失在天际间,感受这里宁静祥和的气氛~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5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5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17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9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3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58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3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6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4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