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茶叶出口到哪里

缅甸茶叶出口到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5-17 09:34:14

A. 缅甸有哪些城市

仰光(Yangon)原首都和现最大城市,地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缅甸内外海陆交通的总枢纽.有12条内河航运线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仰光港距海口仅34公里,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缅甸全年进出口贸易的80%的货物都经过这里.全国的铁路和公路干线都汇集于此.市区总面积约352.86平方公里.仰光自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高达百米,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整个高塔用20516张金片贴住,形成了昼夜金碧辉煌的外观.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缅甸迁都后,拥有500多万人的仰光将作为直辖市,继续发挥它商业之都的经济中心作用.
勃生(Pathein)重要港市,伊洛瓦底省省会,是西南门户,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左岸,南距河口120公里.东距仰光约150公里.人口14.4万人(1983).历史悠久的大米贸易中心.有机械制造、造船、金属加工、碾米、制陶、锯木等工业部门.所产缅伞颇有名.出口以大米和柚木为主.万吨轮船可以进出;有铁路东北行,在礼勃坦附近与仰光-卑谬铁路接轨.70年代又修建了通往仰光的高级公路.
内比都(Naypyitaw、Nay Pyi Taw)现缅甸联邦首都,是缅甸中部山区的一个战略重镇.内比都以前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现人口约80万人,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内比都坐落在缅甸中部锡当河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北依山势,南望平川,铁路从其境内通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周围都是丛林山区,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内比都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内比都曾是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现今被军政府软禁的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的父亲)发动独立战争的军事要冲及共产游击队大本营.主要居民为缅族,另有掸、克钦、克伦、克耶、德努、勃朗、勃欧等少数民族杂居于此.
曼德勒(Mandalay)全国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中部地区的军事重镇.曼德勒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海拔76米,人口458万人,地处中部干燥区,扼守伊洛瓦底江;雍笈牙王朝于1857年兴建的新首都,故都位于现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古皇城和城楼.工业有茶叶包装、丝绸纺织、酿酒、玉石琢磨、铸铜和金箔工艺等,还有造船、食

B. 中国出口到缅甸茶叶缅甸收多少关税

  • 这个要问缅甸当地的客户或者缅甸当地的清关代理公司才能知道。

  • 不过想要得到他们比较准确的估计,你就要提供给他们很详细的产品信息,比如产品说明书之类,好让他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HS编码。

  • 只有确定HS海关编码(也叫税号)之后,才可以确定税金如何。

  • 为什么要问国外,因为HS编码只有前六位世界统一,六位之后是各个国家自行划分,所以在实际中经常会遇到国外给了我们一个8位或10位的HS编码作为我们归类的参考,但是我们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就会发现,经常会找不到这个HS编码;

  • 同理,我们发给国外的8位或10位HS编码,国外客户在他们本国的HS编码体系里也找不到。这都是因为各国的本国子目不同所致。

  • 所以,在不同国家之间,当告诉对方HS编码时,只需要告诉前六位就行,因为只有前六位各国一样,六位以后属于本国子目,只适合本国使用。

C. 有的人说缅甸的茶叶也有的是普洱茶,有什么区别吗

谢谢邀请。
单从定名来说,这个说法应该就是一个不严谨的说法,所谓的缅甸普洱茶可能和我们常说的云南普洱茶采用同样的树种,同样的工艺制作,但是严格定义来说,缅甸普洱茶不是我们常说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定义是采用云南特定区域内的大叶种晒青毛茶制作的,这个特定区域肯定是不包括缅甸的。
除去这个定义,可能所说的“缅甸普洱茶也是普洱茶”更多的是指茶青原料同茶种,工艺同工艺吧。
我是爱喝茶的涤烦子,欢迎茶友多多交流。

D. 孟连县到缅甸有哪几个出口

孟连县到缅甸只有一个口岸,即孟连(勐阿)口岸。
勐阿口岸地处南马河与南卡江的汇合处,以南卡江心为界,江东岸为我国,江西岸为缅甸。海拔偏低,平均只有500米;是一个盛产水稻、甘蔗、橡胶、菠萝、香蕉、蕃木瓜的亚热带边沿坝区,这里的水稻一年两熟。勐阿又名"芒允",傣语意为被水分开的坝子,口岸区共有常住人员约4000余人。这里历来是中缅边民往来探亲和互市的重要口岸,原在励阿西北的笼海渡口设有木船,提供边民往来。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双边互市逐渐繁荣,从原来在绿树丛林中的商业经贸市场,转变成如今的规范化、统一化市场,勐阿的边民互市主要以当地的民族土特产品、民族手工艺品、中外时装、食品、家庭用品等为主,每逢赶集日,这里都热闹非常。
在出境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可以乘车从勐阿通过国境口岸大桥,到缅甸佤邦邦康市作边境跨国旅游,这里两个国家的市镇,仅是一江之隔。缅甸佤邦邦康市已开发开放的有购物市场、百货商场、赌场、水上游乐团,在柒涂山,建有4000平方米的风景旅游区,称为“来凉旅游山庄”。
孟连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是我国与缅甸、泰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拥有勐阿、芒信、腊福、公信、富岩、班顺六条陆路通道。其中勐阿、芒信两条通道为指定通道,分别设置了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武警联检机构。
勐阿通道距县城51km,位于勐马镇勐阿村陇海小组旁。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首府所在地邦康市隔江相望。是云南省重点通道之一,是普洱市进出口贸易量最大的通道。从邦康市经丹阳、腊戌、曼得勒可达缅甸原首都仰光,公路里程约1300km;从邦康市经勐波、勐拉、景栋、大其力可达泰国米塞,公路里程约500km。
芒信通道距县城31 km,位于芒信镇芒信村。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勐波县贺岛区接壤。其经济通道从贺岛经色勒、勐拉、景栋、大其力可达泰国米塞。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简称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辖的自治县,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为省级开放口岸。
孟连县东接澜沧县、北临西盟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相连,国境线长133.399公里。截至2012年,孟连县辖3乡3镇,面积为1893.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127870人。
孟连系傣语谐音,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有“边地绿宝石”、“龙血树故乡”的美称。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主要有孟连大金塔、孟连宣抚司署、勐马温泉、腊福大黑山风景名胜区等。

E. 东盟各个国家的茶文化

多年来,我国对东盟茶叶出口均保持在6,000-8000吨左右,出口金额在1,000多万美元。新加坡为我国绿茶对东盟出口数量最大市场,缅甸其次,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对菲律宾和柬埔寨均有出口。我国对东盟红茶出口主要为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我国特种茶对东盟各国出口依次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菲律宾。

东南亚国家茶俗
东南亚主要的饮茶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这些国家人民,受华人饮茶风习影响,历来就有饮茶习俗。饮茶方式也多种多样:既有饮绿茶、红茶的,也有饮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的;既有饮热茶的,也有饮冰茶的;既有饮清茶的,也有饮调味茶的。

1、新加坡喝茶呈现多元。当地大部分人为华侨或华裔,因此他们也很爱饮茶。农历新年,一盅清茶,佐以橄榄,称为“无宝茶”,寓意恭喜发财。喝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即使是在五星级宾馆喝茶,也常常会用茶叶袋泡的大壶茶来待客。除了中国茶和英国茶之外,新加坡特有的“长茶”——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然后泡茶人把奶茶倒进罐子里。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当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边品茶,边欣赏精彩的倒茶,心情也会变得轻松。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肉骨茶——就是一边吃肉骨,一边喝茶。肉骨,多选用新鲜带瘦肉的排骨,也有用猪蹄、牛肉或鸡肉的。烧制时,肉骨先用作料进行烹调,文火炖熟。有的还会放上党参、枸杞、熟地等滋补名贵药材,使肉骨变得更加清香味美,而且能补气生血,富有营养。而茶叶则大多选自福建产的乌龙茶,如大红袍、铁观音之类。吃肉骨茶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人们在吃肉骨时,必须饮茶。如今,肉骨茶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食品,肉骨茶的配料也应运而生。在新加坡、以来西亚,以及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的一些超市内,都可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肉骨茶配料。

2、缅甸和泰国有着极具特色的“嚼茶”。嚼茶的食用方法是,先将茶树的嫩叶蒸一下,然后再用盐腌,最后掺上少量的盐和其他佐料,放在口中嚼食。冰茶也是这些热带国家的饮茶习惯。泰国人喝冰茶: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舒适。泰国腌茶——泰国北部地区,与中国云南接壤,这里的人们有喜欢吃腌茶的风俗,其法与出自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样,通常在雨季腌制。腌茶,其实是一道菜,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又因这里气候炎热,空气潮湿,而用时吃腌菜,又香又凉,所以,腌茶成了当地世代相传的一道家常菜。

3、缅甸缅族人饮食习惯:饭后有喝咖啡或热茶的习惯,不过他们爱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叶拌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搅拌后冲成怪味茶饮用)。

4、马来西亚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等多民族国度,传统喝的是"拉茶"。拉茶是传自印度的饮品,用料与奶茶差不多。“拉茶”是各族人们共同喜爱的茶饮料——先将红茶泡好,滤出茶渣,并将茶汤与炼乳混合,倒入带柄的不锈钢铁罐内,然后一手持空罐,一手持盛有茶汤的罐子,将茶汤以约一米的距离,倒入空罐,接着是倒回来又倒过去,倒来倒去七、八次(为了均匀茶汤,让茶与奶彻底融合,并增加水的活性,营造口感的滑顺感),由于茶汤在运动的过程中,两罐距离忽而由近到远,忽而由远到近,与“拉面”的动作有几分相似。

5、缅甸人精神上受印度文化影响,佛教盛行,物质上则受中国文化影响。喝茶的习惯相信是从印度或中国传来。缅甸人很喜欢喝茶,早午晚餐都在茶座/茶餐厅解决,一天喝上三五次的茶是常事,生活非常悠闲。除中国茶以外,当地的缅甸茶是锡兰茶叶加炼奶,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盘盛着,口味很甜。

6、印度尼西亚的冰茶——在一日三餐中,印度尼西亚人民认为中餐比早、晚餐更重要,饭菜的品种花样也比较多。但他们有个习惯,不管春、夏、秋、冬,吃完中餐以后,不是喝热茶,而是要喝一碗冰冷的冰茶。凉茶,又称冰茶,通常用红茶冲泡而成,再加入一些糖和作料,随即放入冰箱,随时取饮。

7、越南的玳玳花茶 越南毗邻中国广西,饮茶风俗很有些与中国广西相仿。此外,他们还喜欢饮一种玳玳花茶。玳玳花(蕾)洁白馨香,越南人喜欢把玳玳花晒干后,放上3-5朵,和茶叶一起冲泡饮用。由于这种茶是由玳玳花和茶两者相融,故名玳玳花茶。玳玳花茶有止痛、去痰、解毒等功效。一经冲泡后,绿中透出点点白的花蕾,煞是好看;喝起来又芳香可口。如此饮茶,饶有情趣。

F. 勐海茶厂的大事记

勐海是云南西南的一个县,这里原先是车里宣慰司(土司中级别较高的)的领地,这里有成片的古茶林。由于缺少文献的佐证,这些茶林的种植者和种植年代有些模糊。
●1910年,清政府帮助车里土司平定了勐海土司和勐遮土司之间的内讧,同年,汉族商人张堂阶在勐海开设了勐海历史上的第一个茶庄。当时,勐年产茶叶不足两千担(每担相当于50千克),全部运往思茅加工。1923年以后,由于经缅甸、印度进入西藏的茶路的发现,很多人到勐海设立茶庄,压制茶叶后直接出境。
●1939年初,刚成立的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派遣范和钧、张石城两先生赴勐海(当时叫佛海)调查茶叶产销情形,并筹建年产5000箱机制茶的实验茶厂。
4月,由云南省财政厅投资的“云南思普区茶叶实验场南糯山(当时南糯山归车里县管理)制茶厂”成立。
1939年4月1日,范和钧、张石城由昆明出发,经大理、保山、腊戌、仰光、景栋等地,最终于1939年5月26日到达佛海。
8月1日,南峤(在今勐海县勐遮)农场场长李升(字茂堂)率本公司技工25名赴佛海工作,月底到达。同月,招收9名本地学生进入进厂。
9月下旬,制茶十八日,计制成白茶一种,红茶三种,绿茶二种,砖茶二种,藏销紧茶一种,老青茶三种,合计得一千一百七十斤。
1939年10月14日,范和钧离开佛海,茶厂由张石城代为管理。
●1940年1月1日,“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正式成立,范和钧任厂长。
1940年2月27日,第二批工人、学生、职员队伍四十余人抵达佛海。
1910年1月,由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认垫新滇币二十六万元,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及云南富滇新银行各认垫新币十二万元,成立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范和钧暂任经理。
佛海实验茶厂生产红茶 93担,绿茶39担,圆茶400担(委托同昌号和玉溪人陈玺加工)。另外,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生产紧茶1000担。
●1941年,佛海茶厂主要生产红末茶,同时,佛海茶厂和佛海服务社大量收购私商紧茶,从1941年秋到1942年春,收购紧茶超过一万两千担,部分运到葛伦堡销售,部分被炸,部分疏散在勐海各茶庄。
●1942年,由于日军攻入缅甸,佛海茶叶出境通道被阻,同时,日机轰炸佛海,佛海茶厂大多数员工撤退,茶厂进入保管期,厂方物资由佛海服务社李拂一负责接收,刀国栋、周光泽等留守。
●1943年,佛海茶厂生产高档白茶318市斤。
●1945年,李拂一将部分1942年存留的紧茶卖给马鼎臣的鼎兴号。
●1946年,佛海茶厂1942年所收购的紧茶数千担被售与思茅恒盛公,后者将这批茶全部销往西藏。
●1947年,佛海茶厂留守的职员周光泽,利用佛海茶厂的油印机开办《佛海旬刊》,共出版10期。
●1950年3月,佛海县临时人民政府接管佛海茶厂。茶厂共有:三层楼房一幢,二层楼房两幢,25千瓦发电机一台,18千瓦发电机一台,24千瓦发动机一台,2千瓦电动机一台,牛力发动机一台,烘茶机两台,切茶机一台,牛力揉茶机一台,平圆机一台,冲床、车床等多种。
●1951年,省茶司派王兴、杨秉葵、唐庆阳等筹备恢复佛海茶厂的生产,王全面负责,杨负责行政,唐负责业务。1952年正式开工生产,少量加工红茶;大量收购青毛茶,同时收购私商洪记、可以兴、云生祥等茶庄生产的紧茶交省公司销售。公司名称为:“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九月十四日,由中国茶叶总公司统一注册“中茶”牌商标,注册证号为第8071号,并要求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此商标,佛海茶厂的产品除藏销茶品外,都使用中茶牌商标。1984年以前,勐海茶厂全部出口茶和大部内销精致茶均须调至昆明,由“省茶司”再行分配转调。
●1953年9月,茶厂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同年接管了主要生产红茶的南糯山茶厂。由于公司业务、人事管理并不一致,因此,勐海茶厂很长时间没有正厂长,只有负责人,(副厂长中的一员),这些负责人中有:刘国栋、胡杰、严振儒、周培荣等。由于当时全国的国营茶厂统一使用“中茶”商标,勐海茶厂作为中国茶叶公司的业务下属单位,茶厂名称的更改并不一定反映在包装上,旧的包装和图章仍可以使用。
●1954年4月,佛海茶厂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茶厂开始加工紧压茶、绿茶。
●1956年2月,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中国茶叶公司改为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云南侨销圆茶和青毛茶均调广东省茶叶公司出口或重新拼配。
● 1957年,茶厂改隶云南省商业厅经济作物局。茶厂改革制茶机具,加工能力猛增。
●1958年,勐海茶厂为解决运输难等问题,开始将勐海县调运公司内部的毛茶原料经过蒸软压成大方块运输,昆明、下关茶厂收到原料后再复蒸解块。
●1959年,勐海茶厂开发出“勐海方茶”、“普洱方茶”、“勐海沱茶”、“勐海砖茶”等新产品。
●1961年1月,更名为“勐海县茶厂”。新茶路1号现址和老茶厂自由街和平路8号同时使用。同年,中国茶叶出口公司改名为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
●1963年1月,茶厂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
●1964年,勐海茶厂副厂长周培荣参与了云南省在勐海进行的云南大叶种茶全面测定和用云南大叶种制做高品质红茶的技术研究。
●1966年,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成立。
●1967年,将心脏形的紧茶改为长方砖形,使用中茶牌商标。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专营茶叶出口业务。茶厂又更名为“勐海县茶厂”。
●1972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成立。我们所见到的“云南七子饼茶”大多是这一时期以后的。
●1974年,生产普洱茶(熟茶)6担,以后逐年增加。当时,由于发酵技术的原因,勐海茶厂的高级别熟散茶(如三四级、五六级茶)因汤色、老味等指标达不到外商要求,因此,以“云南青”名义出口。
●1976年,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文件为勐海茶厂普洱茶规定了如下七个茶号:云南七子饼 7572 7682云南普洱茶74092 7 云南青(茶) 74342 74562 74782。昆明的7581砖,7663沱、7763砖等茶号也在这一文件中给以规定。这里,散茶第三、四位、紧压茶第三位代表原料等级;散茶第五位,紧压茶第四位代但表茶厂,昆明茶厂1,勐海茶厂2,下关茶厂3,普洱茶厂4。
●1978年,普洱茶(熟茶)的加工量跃居各精制茶之首。这一年,勐海全县共加工精制茶27797担,其中绿茶3675担,红茶7403担,紧压茶(普洱生茶)6936担,特种茶(普洱熟茶)9783担。
●1982年,更名为“勐海茶厂”。周培荣去世。如果以范和钧为第一任厂长,周培荣是文革后被任命的勐海茶厂的第二任厂长。
●1983年,云南七子饼茶获省优质产品、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同年,唐庆阳被任命为第三任厂长,并于年底退休。
●1984年,邹炳良接任勐海茶厂厂长,为勐海茶厂的第四任正厂长。
●1985年,勐海茶厂应香港南天公司要求,创制出8582(生茶)、8592(熟茶)两种新茶号。
●1986年,普洱茶10级、8级分获省优称号。
●1988年,勐海茶厂在八达、布朗山开辟两个万亩茶园基地,为以后勐海茶厂的原料供应打下很好的基础。同年,勐海沱茶获全国营养食品“熊猫杯”银奖。
●1989年,“大益”商标注册成功,作为茶厂自主品牌开始了海外市场推广。勐海茶厂此举是对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要求属下各茶厂使用中茶牌商标时必须缴付使用费的一个对策。同年,普洱茶散茶79562、79092、79102获省优称号。
●1990年,勐海沱茶、普洱方茶等获得省优称号。
●1992年,“宫廷普洱”被授予云南名茶称号。
●1993年,勐海茶厂重新调整、规范了各茶号普洱茶的拼配比例。1993年以后,政府组织的茶叶评奖渐渐被各种协会、活动组委会等所组织的评奖所代替,勐海茶厂获得过众多的金、银、铜奖,不录。
●1996年1月,“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公司(茶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始多种经营,投资啤酒厂、玩具厂等领域。
●1996年~1998年,卢云任厂长
●1998年10月~2002年,阮殿蓉任厂长。
●1999年,勐海茶厂获绿色食品和有机(天然)食品双认证。
●2002年~2004年,郑跃任厂长。从2000年到2004年,勐海茶厂的产品丰富而多样,很多产品是经销商订制茶,部分还是来料加工茶,这使得大益茶的辨认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
●2004年10月,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全面接手勐海茶厂。
●2005年 11月25日,勐海茶厂率先在西双版纳州取得食品生产质量安全(QS)许可证。
●2006年1月1日,勐海茶厂全面启用包装防伪系统。

G. 当今遍布五大洲有多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稳定地出口茶叶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其中: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详细请看: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爾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加国、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

中西部: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玻利维亚(3)

东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

H. 世界哪一个国家的茶叶产量最多

茶叶总产量最大国家是印度。

世界主要的茶叶产地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次是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这三大洲也有一定数量的生产,但相对于亚洲和非洲来说少得多。据相关的统计表明,2004年各洲的茶叶产量计算,亚洲、非洲的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7%,其中,亚洲占81%,非洲占15.6% ,南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茶叶产量所占比例很少。 各大洲主要的产茶国如下:在亚洲,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家,上述的四个国家茶叶产量占亚洲茶叶总产量的81%;在非洲,茶叶产地分布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国,这五个国家所产的茶叶占非洲茶叶产量的91%,在美洲,以阿根廷为主要的产茶国家,其茶叶产量占美洲茶叶总产量的87%。
除中国这一茶叶主产区外,目前世界上还有五十多个国家生产茶叶,最北可达北纬49度,位于前苏联,最南可达南纬33度,位于南非。世界茶区在地理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6区。
东亚茶区的主产国有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居第四位。日本茶区主要分布在九州、四国和本州东南部,包括静冈、琦玉、宫崎、鹿儿岛、京都、三重、茨城、奈良、九州、高知等县(府),其中静冈县产量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45%。
南亚茶区的主产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所产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4%总出口量的50%。印度产量占世界首位,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三位。印度的茶区分布在北部(包括东北部)和南部,北部又分为阿萨姆茶区和西孟加拉茶区:阿萨姆茶区是印度的主要茶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0%以上;西孟加拉茶区主要分布在杜尔斯附近,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南部茶区主要分布在马德拉斯和喀拉拉(爪盘谷、交趾),气候与北部相比,较为暖和,全年无霜,可终年采摘茶叶。斯里兰卡地处印度半岛东南,是一个热带岛国。全岛地势以中部偏南为最高,茶园多集中在中部山区,主产区为康提、纳佛拉、爱里、巴杜拉和拉脱那浦拉,其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77%,茶叶产量占全国的75%。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印度阿萨姆邦和孟加拉邦之间,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锡尔赫特和东南角的吉大港以及位于上述两区间的帖比拉,其中锡尔赫特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
东南亚茶区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茶叶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其中印度尼西亚产量最高,越南、缅甸次之,马来西亚较少,其他几个国家产笙则很少。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温度高、降雨多、湿度大的特点,全年几乎无寒暑之分,终年可采收茶叶;茶区主要分布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大岛上,其中海拔2000米左右的爪哇岛产茶最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早雨季明显;茶区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中部、南部也有少量茶区。马来西亚因靠近赤道,终年炎热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茶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20米的加米隆高地。
西亚和欧洲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前苏联和亚洲的土耳其、伊朗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4%。前苏联茶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在黑海沿岸的克拉斯诺达尔等地也有少量茶区。土耳其茶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的里泽地区。伊朗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式气候,雨量较少,寒暑变化剧烈,不适宜种茶,仅西部山地和黑海沿岸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故茶区主要分布在黑海沿岸的吉兰省和马赞撼兰省,其中巴列维和戈尔甘为主要产地。
东非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其中肯尼亚产量最高。肯尼亚有5省12县产茶,主要茶区分布在肯尼亚山的南坡,内罗毕地区西部和尼安萨区,如克里乔、索提克、南迪、基锡、尼耶尼、墨仓加、开里亚加等地。马拉维是东非第二大产茶国,茶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尼亚萨湖东南部和山坡地带,如米兰热、松巴、高罗、布兰太尔等地。乌干达是新兴的产茶国之一,茶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的托罗、安科利、布里奥罗、基盖齐、穆本迪、乌萨卡等地区。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也都是东非主要的产茶国,坦桑尼亚茶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维多利亚湖沿岸,布科巴等地产茶较多;莫桑比克茶区主要集中在南谋里和姆兰杰山区。
中南美茶区的产茶国家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爾尔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其中阿根廷产量最高,约占南美茶叶总产量的70%,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密西奥尼斯山区,在科连特斯等省较为集中。

I. 茶叶出口到哪些国家

最主要的是日韩,港台,东南亚,俄罗斯,蒙古。向欧洲出口只要是红茶,主要出口国是英国和荷兰。满清时期,茶叶出口到英国,在英国很流行,那个时候,茶叶是贵族才能喝到的!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5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5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17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9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3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58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3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6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4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