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目前哪个场口产老象皮
1.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的特征是什么
1、大马坎场口。是缅甸翡翠的八大场口之一,大马坎场口属于冲击矿床,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特点是薄皮、磨圆度好,并且几乎所有原石都有雾层。
2. 缅甸翡翠有哪些场口和特点
一、大马坎老场口的翡翠皮壳较薄,皮壳下必有雾,雾色呈红、黄、黑、白多种,大马坎其中呈红、黑雾的玉石地子灰,黄、白雾的石头质地好。一般是“十雾九有水”,凡是皮壳与黄色(玉)相杂难分的,其玉色偏蓝,并多显现蜂窝状态,大马坎赌石皮壳颜色有褐色,红黄色,灰色,少见腊壳。大马坎赌石几乎都有雾层,多见红雾,黑雾,黄雾。大马坎赌石主要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大马坎位于河流下游,所产翡翠毛料大多比较小块,在3公斤以上的基本是很少见的了
二.帕敢场口是历史名坑,开采时间最早。帕敢赌石皮薄,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水头足,个头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砾石,一般以产中低档,高档货为主。老帕敢(帕敢基)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着名。老帕敢矿山现在开采的深度已经达到20多米,翡翠砾石主要采自砾岩较深部受风化作用较浅的黑色层,产出的翡翠毛料点是外皮较薄且紧密,常呈灰褐、灰黑砂皮等各种颜色,有些翡翠砾石有黑色腊壳。以产高水、高色而着名。
三.莫弯基场口,老场口莫弯基容易出绿色料子,老场口莫弯基赌石表面好像人工作过一样,当然也有人工做过的,很容易混淆,轻易不要尝试。
四.会卡老场口,会卡易出种水、色料、飘花料子,为人们所喜爱。会卡(回卡)老场口赌石毛料,品相好,灯打见水见色(种水佳),料子比较压手话,是难得的老料子。
五.莫西沙场口,熟悉赌石的朋友一般都知道,莫西沙赌石基本都是有料,赌一个涨一个的高水好料,莫西沙经常出高水高种地,现在几乎已经绝迹。
3. 翡翠原石有哪些皮壳
缅甸翡翠原石有哪些皮壳?,如紫色、黑色、白色、暗绿色等,与其内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红色、褐色、棕色等,却与内部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沙型和颜色常常近似自然界的一些物质,人们就将其称为同名的沙壳,如沙壳上有一股股一片片的水锈色,人们就把它称为水翻沙。粗糙皮壳称为粗皮石,细喊沙壳称为细皮石,沙粒似盐的叫做盐沙皮。
翡翠原石有哪些皮壳
翡翠原石皮壳的分别:
大象皮:形似老象皮,浅灰色,皮壳起皱,触摸时手感带刺,这是风化的典型表现?这种皮的石种较好,是原生沙壳,切割后多见半透明的玻璃底,是皮壳中的上等。
老树皮:形似树皮,黄褐色,显褐皱性的干枯,眼看粗糙,手感带刺.切割后多见白水底,含正色者居多,可赌性强.这种皮壳多见出产于大马坎场区.因缅甸有一种当地人称为德乃卡的树,树皮很像这种皮壳,所以人们也称其为德乃卡皮。
白沙皮:皮上沙粒似盐,石种老,皮下有白雾,主要产于老场区马拿场口和新场区的个别场口.除此而外的白盐沙,皮下没有雾,沙粒粗细不分,手感弱.常见脱去白沙有黄沙,是次生沙壳与原生沙壳共生的例证.原生沙壳下若有绿色,大多阳而不阴,翠色浓艳。
黄沙皮:沙粒似盐,显深黄色,石种老.主要产于老场口.其他场口也有出产,最重要的区分是沙要翻得好,有较强的立体感.切割后多见白水底,颜色翠而阳,是上等俏货.若皮上沙粒混乱不均匀,没有规律性的排列,这样的黄沙皮没有雾层,多为糯化底或豆底。
【我每天都会直播讲解翡翠原石知识有兴趣翠友可以来看看,一起交个朋友涨知识】
白灰皮:沙粒被一层石灰粉包裹着,刷掉这层白粉便是白沙,这是表层风化的表现,多出产子老场区,切割后见玻璃底者居多。
脱沙皮:这是双层沙壳,是原生沙壳与次生沙壳共生的典型品种.脱去一层还有一层,颜色多为一层白,二层黄或者红。
老石种:主要场口在东郭.黄沙切割后多为白水底,有阳豆色.红沙切割后,多见擂化底,有正色,但偏暗。
黑乌沙皮:颜色灰黑,沙粒有粗中细三类,粗者多见为粗豆底,细者多见为细豆底,唯中者有糯化底,切割后有的见正色有的见偏色,有白猫凳味足,有的蓝味过甚.若是帕敢或后江场区出的乌沙皮,细豆底居多,绿色黄味足;莫罕和南奇场口的糯化底居多,绿色偏蓝.这四个场口出的乌沙都有蜡壳,其他场口出的黑乌沙有蜡壳者少见。
铁锈皮:铁锈皮为黑黄,它可以出现在不同颜色的沙壳上,一条条宽窄不等,有的是片状走向,有的是块状.铁锈壳如果沙粒适中,翻得有力而规整,切割后底和色都好,不怕底灰,只怕无色,一经有色,色必是又翠又水。
铁沙皮:铁是指沙紧,多见为土白色,切割后为细豆底或糯化底.这是一种少见的老种右。
4. 缅甸翡翠矿口都有哪些
缅甸十大场口:1、后江场口:后江场口分为老后江与新后江,两个场口均产于河床冲积沙中,老后江玉产自冲击层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一般的体积都比较小,很少超过0.3KG,种水以及底子都非常不错,是满绿翡翠的常客。
2、帕敢场口:历史上最出名的场口之一,开采历史长,帕敢玉皮薄,颜色主要以灰白、黄白为主。玉石的质地与种水也是很不错的,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大小不一。
3、会卡场口:皮壳杂色,灰绿以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以及种水底子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有针对性,但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有绿的地方水头一般都不会差。这里的料子大小差异悬殊,最大的甚至达到千万克。
4、麻蒙场口:麻蒙场口的原石就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石头,一般的乌砂翡翠原石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个场口,黒乌砂种水底子都很一般,夹杂着黑丝与白雾,整体色调偏蓝。
5、大马坎场口:大马坎场口所盛产的原石皮壳较厚,灰色且皮肉相杂,皮壳下必定有雾,通常呈现红、黑和黄三种雾,这就让大马坎的料子增添了许多可赌性。
6、抹岗场口:该场口内的料子皮壳较粗,呈现灰黄或者灰白色,但是种水与底子都称得上一流,瑕疵与杂质也比较少,但是产量少之又少。
7、自壁场口:该场口盛产蓝水花,水底均佳,也有少量的绿花玉料产出,腾冲出名的绮罗玉便产自该场口。
8、龙塘场口:以黄砂皮和灰白鱼皮为主,大部分水底都好,高料产地,但产量也是较少。
9、马萨场口:属新厂玉,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10、目乱干场口;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玉为主,一般在一块玉料上有紫、红及淡翠并存,但裂纹多。
5.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是什么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分别是:大马坎场口、帕敢场口、莫西沙场口、木那场口、会卡场口、后江场口、莫湾基场口、南奇场口。
1、大马坎场口
大马坎场口是缅甸翡翠的八大场口之一,大马坎场口属于冲击矿床,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特点是薄皮、磨圆度好,并且几乎所有原石都有雾层。
2、帕敢场口
帕敢场口的原石以种好、底好、色好而久负盛名,而帕敢场口的原石分为山石和水石,其中山石以黑乌沙为佳,具有颗粒细密、手感强的特点。而水石皮薄,大多都有透感。
3、莫西沙场口
莫西沙场口以出产最上乘玻璃种翡翠而闻名,这个场口出产的翡翠多为玻璃地,有色的翡翠非常少,但是一旦出现有色的翡翠,很可能是少有的精品。
4、木那场口
木那场口是帕敢场区着名的老场口之一,这个场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料而闻名,不仅出产帝王绿、阳绿色、黄杨绿色等极品颜色的翡翠,还曾出过阳绿满色玻璃种。
5、会卡场口
会卡位于香洞场区东南,这个场区的面积极大,各个开采场口都集中在河流两边,其中包括了展噶、磨东、枪送、玉石王等多个场口。
6、后江场口
后江场口位于砍底县城东越40公里处,它是唯一不出砖头料的地方,出产的翡翠原石大部分为色料,并且基本不出大料,多为几两至几公斤的小件。
7、莫湾基场口
莫湾基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特点块度小的比较常见,并且经常产出豆绿、瓜绿,也有皮下绿、油青色,偶尔会有水头好的满绿高翠或团块状高翠帝王绿色。
8、南齐场口
南齐在古代河流区下游,这个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几乎没有公斤料,石头都有种,并且南齐场口的地质环境含铁高,因此南齐场口的翡翠原石经常会形成底色。
(5)缅甸目前哪个场口产老象皮扩展阅读:
缅甸翡翠的特点:
1、多种质地
缅甸翡翠是一种多晶体宝石,它的晶体颗粒大小、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翡翠透明度和内部结构的不同,有的透明如冰、有的密实如瓷。所以缅甸翡翠的质地种类多,虽然都很美丽,但是不同种类的玉质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2、色彩丰富
缅甸翡翠主要有绿、红、黄、紫、白、蓝、黑七种颜色,呈现出绚丽缤纷,五光十色的特点。另外,缅甸翡翠的这些颜色可以同时出现在一块翡翠上,这是缅甸翡翠独一无二的特点,其它宝石不具备这一特质。
6. 翡翠赌石的皮壳类型有哪些这些皮壳都有什么特点
1、砂皮赌石:赌石皮壳上有明显的风化砂粒,有的用手都可以擦掉,红、白、黄、褐、灰、黑各种颜色都有。根据颜色的不同常见的有:黄砂皮赌石(1)黄砂皮:指黄色的砂皮子。其中,黄盐砂皮是黄砂皮中的上等货,有黄色如食盐状的皮壳。所有场口都有黄砂皮。所以,黄盐砂皮的翡翠产出,场口很难区分。黄盐砂皮只要沙粒翻得均匀,就是好货。经常出现高绿翡翠,是高色翡翠存在最多的皮壳特征。白砂皮赌石(2)白砂皮:指白色的砂皮子。其中,白盐砂皮是白砂皮中的上等货,有白色如食盐状的皮壳。白沙皮和白盐砂皮主要从缅甸马那、莫格叠、莫西撒等场口产出。经常产出玻璃种、冰种翡翠,是高级种水料存在最多的皮壳特征。 水翻砂皮赌石(3)水翻砂皮:关键是要看其砂是否翻得均匀,多数呈水锈色,少数呈黄黑色或黄灰色。 杨梅砂皮赌石 (4)杨梅砂皮:表面的砂粒似熟透的杨梅,暗红色,所有场口都有产出。铁砂皮赌石(5)铁砂皮:外形像鸡皮,看上去有坚硬感,数量不多,所有场口均有产出。 东郭脱砂皮赌石(6)脱砂皮:表皮容易掉砂,多呈黄色或红黄色。主要产于东郭。其他场口也有产出,但数量不多。 黑乌砂赌石(7)黑乌砂:表皮乌黑并有一层蜡壳覆盖,所有场口几乎都有黑乌砂产出,但质量最好的是帕敢和南奇场口的黑乌砂,也是高色翡翠存在的皮壳特征。 2、细皮赌石:赌石皮壳质地细腻,光滑,红、白、黄、棕、褐、灰黑各种颜色都有,比较常见的有:大象皮赌石(1)老象皮:灰白色,看似老得起皱,粗糙,形如象皮。看似无沙,摸着糙手。多有玻璃种、冰种翡翠产出,帕敢场口产出最多,是上等种水料存在的皮壳特征。 黄梨皮赌石(2)黄梨皮:皮如黄梨.微透明。如果皮壳含色,赌涨率很高,是上等翡翠石料的皮壳表现。 洋芋皮赌石(3)洋芋皮:皮薄微黄,形如洋芋,有透明感。产自大巴坎,那莫,邦凹等场口。 灰皮赌石(4)灰皮:表皮如石灰,去除石灰皮层一般出现白沙皮。老场口都有产出。 笋叶皮赌石(5)笋叶皮:黄白色,薄皮,有透明感。大马坎场口产出最多,其他老场口也有产出。 腊肉皮赌石(6)腊肉皮:皮红黄如腊肉,光滑有透明感。产于雾露河沿岸的阶地。 得乃卡皮赌石(7)得乃卡皮:皮厚如同得乃卡树皮,含色,易赌涨。产自大马坎,莫格叠等场口。 田鸡皮赌石(8)田鸡皮:表皮如田鸡,皮薄光滑,无沙有蜡壳,有透明感。 铁锈皮赌石(9)铁锈皮:表皮有铁锈色,一片片、股股,产自东郭场口,大多数底灰。如果高色就能盖过灰底,看不出灰的感觉。 3、粗皮赌石:皮厚质粗,各种颜色都有,可以看到矿物的粒状结构,结构疏松,透明度低。所有场口均有产出。
7. 请问缅甸现有几个玉石场口分别是什么
缅甸场口有27个。
分别是:老帕敢、回卡、育马、仙洞、南英、摆三桥、琼瓢、香公、莫洛根、兹波、格银琼、东郭、那莫邦凹、宪典、马勐湾、帕丙、结崩琼、三决、桥乌、莫洞、勐毛、苗撇、东莫、大谷地、四通卡、马那、格拉莫。
这其中最着名的场口是:老帕敢、回卡、大谷地、四通卡、马那、格拉莫。
(7)缅甸目前哪个场口产老象皮扩展阅读
了解翡翠行业的都知道,缅甸虽然翡翠加工很一般,但是缅甸胜在料子多,原石多啊。缅甸翡翠矿区主要都位于缅北勐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整条上游约长250KM,宽15KM,总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而这三千多平方千米的地,却开出过无限奇迹,价值数不胜数。
这里的每个矿山每个坑口所产出的翡翠原石都有自己的特色,表皮、质量等都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判断原石的场口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8. 缅甸翡翠的坑口哪个好
1、后江 (也称坎底):
分老后江与新后江,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新后江的皮较老后江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
3、会卡 :
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4、麻蒙(也称乌砂):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5、打木砍 (也称刀磨砍):
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 ,也较名贵。
6、抹岗 (也称抹岗):
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 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7、自壁 (又称次卑):
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即产于此坑。
9. 怎么正确的辨别翡翠原石的皮壳
根据皮壳判断:皮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部特征,一般情况下,皮厚、结晶粗、皮粗、结构松散、裂隙大且多的话,翡翠内部质量也不会好,但也有例外。反之皮壳表现则内部质量相对会好。一般情况下皮壳呈现白色,说明石头成份较纯,含有绿色成份几率不高;黄色、褐色、黑色皮壳含绿色成份几率较高。
皮壳类型:皮壳大致可分为三类,沙皮子、细皮子、粗皮子。 沙皮子:皮壳上有风化沙粒,感觉用手都能擦掉,什么颜色的都有,颜色不同又有叫法。 细皮子:皮壳质地细腻、光滑,什么颜色的都有,颜色不同又有叫法。 粗皮子:皮厚又粗,可以感觉甚至看到一粒粒的晶体,结构疏松,透明度低,也是什么颜色都有。
昆山市千灯镇国翠贸易商行产品不仅款式新颖,富于变化,经过多道工艺精雕细琢,紧紧跟随国际潮流,采用最新、最前沿的时尚设计,致力于打造首席品牌的顶级形象。更多问题欢迎立即加入直播间,参与互动免费领原石!
10. 场区与场口
怎样依据皮壳判断石头
皮壳,即玉石的外皮。除了部分水石和劣质玉石没有皮,其它玉石都有厚薄不等,颜色各异的皮壳。看皮壳,是判断玉石场口的主要依据。不同皮壳的不同表现决定了其内部质地的不同。玉石皮壳的颜色有的随土壤颜色深浅浓淡,但也有杂色而居的情况,这就给识辨具体场口带来很大难度。这里介绍比较常见的16种主要皮壳的特征和场口,为大家开展交易打下牢固基础。
黄盐沙皮
山石,大小不等,产量丰富。黄色表皮翻出黄色沙粒,是黄沙皮中的上等货的表现。几乎所有场口均有黄盐沙皮,因此很难辨认具体场口。要注意的是:好的黄盐沙皮其表层的沙粒仿佛立起来,摸上去很象荔枝壳。此类石头种好。黄盐沙皮壳上的沙粒大小不至关重要,重要的是匀称,不要忽大忽小,否则其种就会差。如果皮壳紧而光滑,多数种也差。新场区的黄盐沙皮没有雾,种嫩。
白盐沙皮
山石,大小均有,是白沙皮中的上等货。主要产地在老场区的马那,小场区的莫格叠。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白盐沙有两层皮,表面是黄色,经铁刷刷后呈白色,但不影响其种。新场区也有少量白盐沙,有皮无雾,种嫩。
黑乌沙皮
山石,表皮乌黑,产量丰富。主要产在老场区,小场区的第三层。小件头居多。其中后江和莫罕场口的黑乌沙略略发灰,也称灰乌沙。老帕敢的乌沙黢黑如煤炭,表皮并覆有一层蜡壳,称黑蜡壳。莫罕、后江、南奇也有黑乌沙容易解涨,是抢手货。但必须善于找色,因蜡壳盖着沙,不易辨认,须仔细寻找。有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蜡壳沾在没有沙皮的皮壳上,就显得很硬,不容易掉;有沙的地方蜡壳容易掉。还有,个别的放到水里一泡,就容易掉壳,这多是后江石。
水翻沙皮
山石,表皮有水锈色,一片片或一股股,少数呈黄黑色或黄灰色。大多数场区均有。老场区以勐湾场口的黄乌少也带点水锈,很相似。要特别注意,其沙是否翻得匀称。回卡的水翻沙皮子很薄,可以借助光线透过皮子照色。
杨梅沙皮
山石,大小不等。表面的沙粒像熟透的杨梅,暗红色。有的带槟榔水(红白或红黄相间)主要场口为老场区的香公,琼瓢,大马坎场区的莫格叠,马那也有少量。
黄梨皮
山石,皮黄如黄梨,微微透明。含色率高,多为上等玉石料。
笋叶皮
半山半石,黄白色,皮薄,透明或不透明。大马坎最多,老场区也有。
蜡肉皮
水石,皮红如蜡肉,光滑而透明。产于乌鲁江沿岸的场口。
老象皮
山石,灰白色,表皮看公老得起皱,粗糙。看似无沙,摸着糙手,但底好,多有玻璃底。主要产自老帕敢。
石灰皮
山石,表皮似有一层石灰,用铁刷可刷掉石灰层,露出处沙。该石种好,主要产自老场区。
铁锈皮
山石,表皮有铁锈色,一片片或一股股。主要产自老场区的东郭场口。但要注意,多数底灰,如果是高色,就能胜过底。
得乃卡皮
山石,皮厚,如同得乃卡树皮。含色率高,容易赌涨。主要产地为大马坎场区的莫格叠。
脱沙皮
山石,黄色表皮容易淖沙料,有的慢慢变白,有的仍是黄色。种好。主要产地为东郭和老场区。
田鸡皮
山石,产自后江场区,种好,产量丰富。表皮如田鸡皮,皮薄,光滑,多透明,无沙,有蜡壳,易掉。
洋芋皮
半山水石,皮薄,透明度高,底子好。多产于大马坎场区的那募邦凹场口。
铁沙皮
山石,底好,外形类似鸡皮沙,但看上去分外坚硬。数量不多主要产于老场区。
上述16种皮壳的表现,均为较常见的并已为人们所确认的好的玉石皮壳的表现。要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需细心的观察、熟悉。石头的表现是极其复杂的,就像人的面容,很难找到两块完全一模一样的玉石。同时,尚有大量表现不规则的皮壳。对这类皮壳的玉石要慎重,除个别较好,多数质量较差。此外,还有几种劣质玉石很容易同上述玉石混淆,曾令不少商人倾家荡产,这里也作扼要介绍,以便区分。
不倒翁
产于缅中印边境的喜玛拉雅山下。特点是水色好,看公纯净,没有质,有的出黄沙皮,有的外表很像大马坎,么格叠的石头。此种玉石的硬度仅有5.5左右,不属于翡翠,但很多人辨认不清,造成巨大的损失。鉴别的方法是:滤色镜下呈浅红公。熟练者肉眼可看出种嫩,有皮没有雾。
绿壳
意为生长在土层表面的石头,整个石头全是绿色,颜色也好,但水份太干,没有底,不能取料。买者往往因看中其绿而上当。有点像91年场口,有秧有皮,皮外就见绿,硬度也够,但比生差。数量不多散布较广,老场新场都有。
姜
类似黑乌沙,八十年代初期,台湾曾有不少人将其黑乌沙买进,造成重大损失。其松花表现很好。各种形状都有,色味高。辨认特点是其皮肉不分,不论怎么看,怎么切,都是没有底。鉴别要点是没有蜡壳,黑乌少有蜡壳。石头表面不翻沙。按其表现擦其色却总觉得其色还在里头,找不到根。
水沫子
产地不明。硬度不够,特征是色好,但色里有汽泡,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秧比较多,但细小如粉。有皮,硬度不够用钉子划得动。
拔龙
外表如水石,表皮以黄色为多。主要产地老场区的江边。有色,有皮,有秧,但内部有汽泡。其它情况同水沫子相似。
关于皮壳的情况介绍,《宝石鉴定法》有如下论述: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翡翠原料多是河订里的翡翠大砾石,也称之为仔料,由于这些砾石历漫长的风化搬运作用,所以表面上均有一层与内部特征不太相同的外皮,也称之为璞。
由于一皮相隔,内部玉质的优劣很难推测,所以行家称买仔料为“赌货”。实际上,翡翠行家已经从观察皮的特点推测内部质量,取得丰富的经验,所以对翡翠仔料的仔细观察十分重要。
粗皮子,皮呈黄色、土黄色、火黄色、棕黄色、黄白色。皮厚质粗,可以看到矿物的粒状结构。行话称之为土仔、新坑。此种料透明度低,硬度低。
细皮子,皮呈红褐色、黑色或黑红色。有的象烟油,有的象栗子皮,有的象红枣,有的象树皮色,虽有浅色的,但深色较多。表上皮光滑如卵石,皮薄、坚实、靠近皮的内层有一薄的红层。这种皮的内部玉料质地细腻,透明度好,坚硬,被称之为老坑。
沙皮子,细皮砂粒性的外皮称沙皮子。皮的特点介于粗皮子和细皮子之间,也称之为新老坑。这种皮的内部玉料质量变化较大。
《翠钻珠宝》中则是这样说的:
翡翠原料一般分为两类,即山料和仔料。山料,就是没有风化外表皮,而多为原产地新开的翡翠原料,这种没有外皮的翡翠在南方被称为新山。
仔料,就是具有风化外表皮,多产于河床,残坡等处,经自然的滚磨搬运而成为砾石头的翡翠原料。这种具有具有外皮的翡翠在南方被称为老山。
在仔料之中,根据翡翠质量,表皮的粗细细程度而分为水仔、土仔和水仔返沙三种。
仔料都有一层粗细厚薄不同的外皮,而且这外皮具有不同深浅颜色,这是由于在地表经风化浸蚀而形成外皮时,各自内部所含的杂质不同,外部的地质环境不同,所以外皮的颜色也多样化。翡翠外皮的基本颜色有白色、黄色、棕色、褐色、灰色和黑色。一般色泽淡,颜色的界线也并不明显,而常常表现出为:淡白色、灰白色、黄白色、浅黄色、土黄色、米黄色、暗黄色、棕黄色、黄褐色、灰褐色、黑褐色、灰黑色、香灰色、棕红色、红褐色、暗红色、黄红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