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有多少羌人
A. 缅甸各势力与中国关系
缅北六大武装
1、掸邦武装
掸邦拥有超过360万人口,占缅甸人口总数的7%,信仰佛教,从300年前起就长期与缅甸中央政府发生武装冲突。掸邦武装最多时曾有100只武装,其中最出名有3只,第一是掸邦军(SSA),上世纪70年代,成为缅共最有利的同盟军。
第二个为掸邦联合革命军(SURA),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与残留缅甸国军联合,从事搜集情报,走私毒品活动。
第三个是掸邦联军(SUA),其规模最大时,拥有超过2万武装力量,装备有萨姆7型防空导弹,迫击炮等武器。虽然其主力14000人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但现在仍有相当力量在缅北活动。
2、佤族武装
佤族生活在缅甸阿佤山一带,靠近中国滇西南。该民族在1967年以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数十个世袭部落首领统治整个社会。60年代,缅共来到佤邦建立根据地,大批佤族青年加入缅共军队,从而缅共为佤邦培养出大批军政人员。
1989年4月,缅共中部军区副司令鲍有祥,第12旅旅长赵尼莱突然包围缅共中央总部,成立佤邦联军。
佤邦联军地盘与中国云南的沧源县,耿马县,澜沧县,孟连县等接壤,总面积大约有3万平方公里。佤联军的路线是: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实现民族自治和大佤邦的战略构想。
佤联军现在可以说是缅北最大的武装力量,主要军官包括,田家新,李老二,陈祥,赵岩祥,魏学荣,扎老布,李祖烈,赛堂,三不勒等等,拥有5个师级部队,超过2.5万军队,装备有地空导弹,120毫米,100毫米,82毫米迫击炮,75毫米无后坐力炮,4管高射机枪,53式轻重机枪,56式自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轻机枪和M-16步枪。
佤联军还办有4所军事学校,并重金聘请解放军和台湾退役军官担任教官训练部队。改变过去缅共陈旧的作战方式。
3、果敢武装
果敢特区面积5200平方公里,果敢人最早是在1661年在反抗清军的最后一战,失败后流亡缅甸的明军及其家属。1942年,日军侵占缅甸后,果敢自卫军与日军作战百余次,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OBE勋章。果敢民风强悍,素有九反之地的称谓。
现在果敢最大武装是果敢同盟军,最早为1989年脱离缅共的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彭家声部队。果敢同盟军控制面积较小,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2万,武装力量在2000人左右。
4、克钦武装
克钦是缅甸第六大民族,人口125万,与中国境内景颇族是同一民族。
克钦独立军,现在控制区域1万平方公里,人口10万,克钦在其控制区实施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制度,现拥有7000武装力量和5000名民兵,实力仅次于佤联军。
为获得武器,克钦武装想尽办法从印度,缅甸,泰国走私M-16步枪,M-24冲锋枪,M-79型火箭筒及子弹。
克钦新民主军,该武装最早为1989年,缅共第101军区部分部队改编而成,驻地在中国云南怒江州,保山地区边境外,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4%,拥有大量珍贵木材。其武装力量包括1500名常备军和民兵,武器包括,54式手枪,56式自动步枪,75毫米无后坐力炮,82毫米迫击炮和马克辛重机枪。
5、克伦族武装
克伦族拥有超过400万人口,分布在克伦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为远古古羌人集团较早南下的一支,与中国汉族同源。
克伦族自古代起就与缅甸中央政府作战,英国殖民缅甸期间,又协助英军进攻缅军。二战期间,更是在英国帮助下,猛烈进攻亲日的昂山将军领导的缅甸独立军。
克伦民族解放军(KNLA)
始创于1945年,目前控制区域1.3万平方公里,人口13万。军事力量包括7个旅6个直属营等7000人。
6、克耶解放军
成立于1949年7月,是一支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治为理想的反政府武装。现在其主力近万人已经接受民族和解。泰缅边境但仍然在其控制区(泰缅边境)进行武装割据,自我管理。
B. 缅甸有多少个少数名族
缅甸人口约5000万 。1983年,缅甸政府宣布,缅甸境内共有135个民族
缅甸的主要民族共有8个,即缅族、克伦族、掸族、若开族、孟族、克钦族、钦族和克耶族 。缅族是缅甸的主体民族,其他为缅甸的少数民族。
但按照目前我国学者和世界上大多数学者的意见,缅甸民族大约有50个。缅甸政府实际上是把上述8大民族支系内的所有民族全部按照独立的民族来计算的。
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可分成三大语族:即属于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属于汉 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和汉泰语族。
属于孟高棉语族的民族有孟族、佤族、布朗族、德 昂族等。
属于藏缅语族的民族有缅族、若开族、克钦族、钦族、克伦族、克耶族、那加族 、傈僳族等。
属于汉泰语族的民族有掸族、布朗族、勃欧族等。
C. 羌族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很多的,后继民族有很多:
中国:羌族、藏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景颇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等。同时汉族中也有很多羌人血统,姜尚、秦始皇都有羌人血统。
缅甸:缅族(三千五百万)、克钦族(景颇族,一百五十万)、克伦族(近五百万)、克耶族(二十余万)、钦族(一百余万)、若开族(二百六十万)、爱伲族(哈尼族,五万)、僳僳族(三十万)、崩龙族(德昂族,二十万)、拉祜族(五万)等。缅甸总人口约为五千五百万---六千万之间。羌人民族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印度:今印度阿萨姆邦的诸民族,约二千余万人。
泰国、越南、老挝等国也有少量的羌人民族。
D. 羌人的民族历史
姜姓始祖为炎帝,其最初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姜”、“羌”、“氐羌”《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也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区,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区获得空前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着名的部落集团之一。
“羌”、“氐羌”。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殷商甲骨文中记录了大量有关“羌”和“羌方”的活动,意为奴隶。
甲骨文关于“羌”和“羌方”的记载中,从活动情况看,商代羌之疆域广大,大致据有今甘肃省大部和陕西西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一带,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着名族群有“北羌”、“马羌”等。其经济生活仍以畜牧业为主。后羌人加入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联军。 氐羌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逸周书·王会解》说“氐羌以鸾鸟”。孔晁《注》云:“氐羌,与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矣’。”如是,羌是大名,氐是羌中的一种,因羌的种类很多,所以称氐为“氐羌”。据顾颉刚考证认为,氐羌同为姜姓,即同出于炎帝。童书业更进一步论证:“‘姬姜’似即‘氐羌’。‘姜’之即‘羌’……‘姬’之即‘氐’。”如是,氐羌实为共同种,盖其后进,是有此称。至汉晋以后,氐羌逐渐分流,成为介于华、羌之间的又一民族。
戎、羌戎。周文献中常以戎概称西方非华夏文化圈内诸族。如《礼记·王制》:“……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又《大戴礼记·千乘》载:“……西辟之民曰戎,劲以刚。”考戎当为炎黄族群之后进者。顾颉刚认为:“晋、秦诸国周围都是戎、狄。”这就是说在今山西、陕西南省境内生活于戎、狄文化的,远较生活华夏文化的为多……戎里也有姬姓的,也有姜姓的,使我们知道姬姜诸姓本出于戎。见于史载的“戎”族群,先后有“犬戎”、“姜氏之戎”、“允姓之戎”、“申戎”、“陆浑之戎”和“义渠”等。从发展水平上说,他们是介于姜、羌之间的类型。任乃强指出:“羌语中,适于耕种的河谷叫戎……羌与戎的区别,就是牧与农的区别。 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
中国:羌族、藏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景颇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等。
缅甸:缅族(三千五百万)、克钦族(景颇族,一百五十万)、克伦族(近五百万)、克耶族(二十余万)、钦族(一百余万)、若开族(二百六十万)、爱伲族(哈尼族,五万)、僳僳族(三十万)、崩龙族(德昂族,二十万)、拉祜族(五万)等。缅甸总人口约为五千五百万---六千万之间。羌人民族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印度:今印度阿萨姆邦的诸民族,约二千余万人。
泰国、越南、老挝等国也有少量的羌人民族。
E. 缅甸的第一大民族缅族居然起源于中国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座邻国,它有着猖獗的毒贩,也有着遍地宝石,更有着佛国之称,这里就是缅甸。然而缅甸这个名字,并不是自古以来的叫法,在中国的历史书中,缅甸汉朝时期被称之为掸国,唐朝称它为骠国,宋朝称之为蒲甘,直到明朝开始才称它为缅甸,这个古名,缅甸一直沿用至今。
这个国家夹在中国、印度两国之间,自古以来深受中印两国的影响。那么,这个国家又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历史,这个国家的民族又是由何而来呢?

缅族人
在逃命的过程中,有一支名为白狼羌族的羌人队伍,几经波折终于到达了现在的缅甸。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与当地的土着结婚生子,逐渐演变成了这里的缅族人。所以在这个民族血液中,至今还流淌着一部分羌族人的血脉。
现在的缅甸,有闻名世界的军政府,有世界三大毒品产地之一的金三角,也已经成为了备受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在这里融合,在这里发扬光大,也让曾经的蒲甘,成为了现在的千佛之国。
F. 缅甸与羌族
不给分不干
算,告你吧,your是汉人
G. 缅甸总共有多少个民族
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
H. 缅甸有哪些民族
缅甸人口约有5141.9万人,68%为缅族。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克伦族、孟族、克钦族、克伦尼族、钦族、若开族,另外,人口中还有华人、印度人、孟加拉人。官方语言为缅甸语,也有为数不多的人懂英语和汉语。
1.缅族
缅族起源于古代氐羌集团,是中国古代羌人部落的南下分支。西汉时期至隋唐时期,生活在川藏甘交界及其以南地区的白狼羌是最初的原始缅人。白狼羌为战国前后南下的牦牛羌部落的一支,分布在今两川一带,历史上曾多次慕义归化内属,且曾独立立国。东汉初年起,白狼羌就与中原王朝有过联系。隋唐时白狼(羌)为吐蕃所灭,“其地没于吐着”。目前,缅族分布在缅甸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及三角洲地区。历史上缅族先民有过三次大的迁徙,唐善战争使得白狼人从7世纪中叶起便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白狼人或内迁中原,或臣服于吐蕃,或南逃滇中。内迁和臣服者最终均为汉藏两族所同化,南逃滇中的白狼人在洱海一带生活了约半个世纪后,由于蒙舍诏的统一入诏行动和唐与南诏的天宝大战而无法安生,于8世纪初继续南下,沿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太平江、瑞丽江河谷通道于9世纪前后进入缅甸境内。缅族的文化较为发达,缅族是缅甸最早产生文字的民族,产生了缅文书面文学,最早普及教育。缅语是缅甸全国的通用语,同时也是缅甸的官方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或缅彝语支)。美丽的伊落瓦底江是缅甸第一条大江,全长为2170千米,从北向南贯穿缅甸全境,是缅族文化的摇篮,也是缅甸文化的摇篮。勤劳勇敢的缅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伊落瓦底江畔,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创造了缅族的历史,也谱写了缅甸的历史,并在骠族和孟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缅族文化,也就是缅甸文化。缅族人受教育的程度高于缅甸其他民族。
缅族人注重礼节,日常见面都要行合十礼。缅族人有很多崇拜的图腾,如白象、狮子、妙声鸟、榕树和番樱桃树的树枝等,缅族人称番樱桃树的树枝为番樱桃花。在古代,远方的战士出征或凯旋,缅族的姑娘都要为战士们献上这种番樱桃花。缅族最具特色的工艺品是金线绣。金线绣的工艺非常细致和巧妙,匠人在棉布、天鹅绒、衣服等日用品上用金丝绣上各种花纹和图案。在缅甸封建王朝时期,金线绣服极为华贵,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穿。现代,在戏剧、阿迎舞演出时,演员也要穿上金线绣制的服饰。在缅族的重大节日里,缅甸姑娘都会穿着金线绣服表演节日的歌舞。另外,缅族传统服饰筒裙也是用金线绣制的,这种服装深受缅甸妇女的喜爱。
I. 缅甸羌族
种族研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没听说有人去做检验,但从历史学角度看,东南亚和南亚一些高山民族与羌族确实存在很大联系,古羌族的很小一支是现在羌族的后裔,大多数转化为了其他民族的后裔,或者产生了新民族,羌族学者承认他们的民族容易分裂!
J. 缅甸有哪几种民族
缅甸人口有约5390万(2015年),68%为缅族。 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9%)、克伦族(7%)、孟族(2%)、克钦族、克伦尼族(1%)、钦族(2%)、若开族以及华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缅甸官方不承认华人、印度人、孟加拉人为法定少数民族。
缅族是缅甸的第一大民族,人口约3400万(2004年估数),占缅甸总人口的65%。缅族在全缅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是缅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即人们所称的“缅甸本部”。
缅族在缅甸7个省的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在极少数民族邦中也有广泛分布。缅族是缅甸的主体民族,在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起着主导作用。缅族人属蒙古人种东南亚分支,个头不高,肤色呈棕色,讲缅语。缅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是一种孤立语,语序和虚词的地位非常重要。
(10)缅甸有多少羌人扩展阅读:
缅族有9个分支,即缅(巴玛Bamar)、土瓦(Dawe)、丹老(Beit)、约(Yaw)、耶本(Yabein)、克都(Ka)、格南(Ganan)、萨隆(Hsalon)和蓬(Phon)。
缅族在缅甸的历史上,先后三次统一了缅甸,对于推动缅甸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缅族在缅甸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远比其他民族发达,对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影响。缅族主要从事农业耕种,种植水稻技术较为先进,此外,还种植棉花、花生、豆类、芝麻等作物。
缅语有7种方言,各方言间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缅语通行缅甸全国,是缅甸的国语。缅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创立于公元11世纪末、12世纪初,由辅音字母与元音符号相拼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