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清朝为什么收复缅甸

清朝为什么收复缅甸

发布时间: 2022-05-02 22:02:00

㈠ 缅甸最鼎盛时期,为何与清朝,进行了长达7年的轮战

我们总结一下缅军的战术,擅长游击战和丛林战,拥有大量进口火器。因此,在作战中,反而是清军屡屡吃亏。与缅军相比,清朝从开始之初,对缅军的兵力、装备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凭着盲目自信、匆忙开战。开战之后,对缅军的战术很不适应。再加上火器上的差距,以至于自身的伤亡居高不下。

傅恒从前线回来以后,根据缅军的情况,提出了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等一系列建议。不过,干隆皇帝并不在意,认为“骑射乃立国之本。”两个多月以后,50岁的傅恒去世,留在了妻子和福康安。关于干隆与福康安的故事,最终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㈡ 1762年,干隆为何与缅甸开战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为何会铩羽而归呢

清朝与缅甸的战争,总体而言,清军表现的还可以。不仅阻止了缅甸吞并泰国,一统中南半岛,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力量,而且还拖垮了缅甸。只是由于连续几任清军统帅对缅军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盲目自大。再加上缅甸的恶劣气候让清军忍受不了,这才导致清军没有达到干隆皇帝的战略预期。

㈢ 清朝缅甸战争

清朝干隆年间发生的对缅战争,是因为当时缅甸刚又重获统一,想要与中国争夺现在边界一部分地区的势力和资源的控制权,缅方率先对清政府守军发动了袭击,并进入辖区骚扰。清政府为反击,先后两次调动军队深入缅甸境内。缅甸的中央势力主要是在缅甸南方,清朝军队要长途经过各部族分立布满山林的缅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又没有得到当地部族的足够帮助,两次出兵都因疲病交加而不得不撤退。幸而当时暹罗进攻缅甸,并表示臣服清政府,所以缅甸无暇威胁边疆,维持了之后的长时期和平。

㈣ 为什么清朝收服不了缅甸

清朝为什么征服不了缅甸?

首先,自云贵高原往西和往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疆域很少突入到东南亚,首要原因就是地理和气候因素。

在东南亚,由于气候、山地地形等原因,交通不便,一直是支离破碎状的,至今东南亚和印度东北部都还是世界上民族最多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别说缅甸,中原王朝实质性掌控云南也是在元明之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中原王朝无法轻松越过云贵高原。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北上的过程中沉降在缅甸北部,所以这片区域降水量一直很充沛,再加上东南亚炎热的气候,毒虫和微生物就先于人类成了这里最早的主人。直至今日,缅甸都是全球疟疾高发区,比常年喝恒河水的印度还高。

其次,清朝时期建立的贡榜王朝是缅甸历史上少有的扩张性王朝,先灭了西边的曼尼坡,又在干隆年间攻打暹罗和老挝,甚至攻破暹罗国都阿瑜陀耶城,致使阿瑜陀耶王朝灭亡。

地形造就气候,气候又影响植被,你再强盛的王朝也拿它没辙,所以就会出现清军虽然在清缅战争中一度占有战术优势,但还是解决不了疾病和后勤问题,再加上对手是个远在中原核心区的小霸王。

而且,这次战争中,清朝的军事装备也不占多大优势,缅军所用的西洋武器比清军先进,清军损失数万,耗费了一千万两白银的军费,不可能靠国力硬压倒对方。所以只能讲和。

但是说句公道话,清朝在战术层面没有获得胜利,但是在战略上获得了胜利,至少维护了东亚的朝贡体系,震慑了周边小国,将缅甸重新拉回了朝贡体系。

清军的进攻,也在一定战略上配合了暹罗的反击,造成了暹罗的崛起,从此东南亚出现缅甸和暹罗二强的局面,不再是缅甸一家独大。

㈤ 干隆时代远征缅甸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结局怎样

清初,中国和缅甸之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建立起正式的官方联系,但两国地域毗邻,民间来往很是频繁。干隆十八年,通过与缅甸关系较密切的云南茂隆厂主吴尚贤的介绍,两国开始有了交往,清政府允许缅甸使节来华,这是两国之间正式接触的开始。但这良好的开端却由于不久发生的缅甸内乱而中止。从干隆二十年起,缅甸军队不断侵扰清朝耿马、孟连等土司。干隆三十年,缅军甚至进犯云南九龙江橄榄坝,入据车里城。云贵总督刘藻遣兵征讨,因指挥失宜,反为其败。干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清政府又派大学士杨应琚自陕甘移督云南。杨应琚到任后,指挥军队击退了缅军的进犯,收复了失地。但杨应琚却因此而傲慢轻敌,贪功启衅,他白普洱移驻永昌后,致书缅甸国王,声言将率大军数十万征讨,要缅甸投降。于是缅甸起兵迎战,双方战事再起。清军数战不利,缅甸军队乘机进扰云南。干隆帝闻讯大怒,诏逮杨应琚至京,赐死。干隆三十二年,派将军明瑞分兵五路征缅。战争之始,清军连战皆捷,进展很快,已逼近缅甸国都阿瓦(今缅甸曼德勒),但毕竟是孤军深入,粮草不继,终于在第二年二月兵败退回,明瑞也自尽身亡。

清军惨败的消息使干隆帝甚为震惊,他见军情紧急,“必须重臣前往督率调度”,于是授傅恒为经略,阿里衮和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经办征伐缅甸事务。干隆三十四年二月,傅恒率满、蒙兵一万三千六百余名出征。临行时,干隆帝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希望。

这一年三月,傅恒抵达云南,四月到永昌、腾越察看情况,着手进行战前准备。他得知缅军防守“专恃木栅”,而“清军向来用寻常枪炮攻取,无济于事”,就“访闻茂隆厂一带有善造大炮之人,将来进兵时兵弁各带铜、铁一斤,遇攻栅时随时暗铸大炮,出其不意”。他还聚集众将,商讨进兵方略。鉴于过去明瑞将军专由陆路进兵,缅方得以集中兵力防御,而遭败绩的教训,傅恒决策水陆三道并进。因缅甸都城阿瓦在大金沙江以西,若由东路锡箔江进,则阿瓦仍隔江外,于是定议一路由戛鸠江(亦名兰鸠江,或槟榔江)出河西,取道孟拱(今缅甸密支那之西)、孟养(今缅甸密支那),直捣阿瓦,此为正师;一路由伊洛瓦底江东岸,经孟密(今缅甸杰氻)夹江南下,这是偏师:另一路则由伊洛瓦底江水路,顺流而下,先造船于蛮莫(今缅甸八莫),以沟通前两路军的联系,壮大声势,并兼及供应两军所需。

但是要实现水陆并进的方针,首先要解决船的问题。早在傅恒未到云南之前,干隆帝就曾有造船的打算,并派副将军阿里衮去经办此事。但阿里衮以“边外峡行湍险,舟楫不通,沿江亦无办公所奏止”。随后,傅显与佐三泰又奉命前往察勘实情,“所言与阿里衮等同”。这样,造船之事只好暂且搁下了。傅恒抵滇后,详细地察询当地居民,获知蛮莫附近的翁古山树木较多,而位于此山旁边的野牛坝,气候凉爽无瘴气之害,是建造船只的好处所,于是傅恒就派遣傅显督工运料,并令湖广未的工匠造船。不久,一批船造成了。干隆帝闻报很是高兴,特颁旨嘉奖,作诗《造舟行》以壮此举。

㈥ 清朝明明国力远超缅甸,为何又铩羽而归

在边疆的官员上报错误,导致干隆以为只是简单地剿匪,所以并未认真对待,加上边疆军队军纪涣散,根本不懂得如何作战,导致铩羽而归。

㈦ 中国古代为何征服缅甸,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呢

中国只濒临了一个大洋,那就是太平洋。如果中国的船只要到波斯湾进口石油,那就必须要绕道马六甲海峡,但是马六甲海峡受制于他国,使得我国的石油安全颇受威胁。这就引起我们思考了,中国的云南距离印度洋只有470公里,隔着一个缅甸。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将缅甸纳入版图,开拓印度洋呢?

一,汉朝的开拓

我们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在西南的开拓历程,才能知道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向印度洋靠近的。在古代,西南地区就是一片山高谷深、森林密布的瘴疠之地,无法穿越。先秦时期,人们不知道“西南夷”的存在,更不知道印度洋的存在。就算是武功赫赫的秦朝,也未能登上云贵高原。

西汉时期,来自于印度的诱惑终于让汉武帝有了开拓西南的野心。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巴克特里亚)见到了蜀地的物产,询问才知道,这些物产是从身毒(印度)转运而来。张骞将这事告诉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试图打通到印度的交通,派遣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人出使西南夷,寻找通往印度的道路。

综合以上内容,原本元朝曾经将疆域推进到了印度洋周边,可惜明朝未能控制这一带,最终被东吁王朝统一。东吁王朝又和明朝战争,使得云南的面积大幅度缩水。清朝建立后,收复了木邦等地区,但是在末期还是被英国占据。如此,大家就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这个线索了。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