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吴三桂和缅甸哪个厉害

吴三桂和缅甸哪个厉害

发布时间: 2022-05-02 02:47:12

⑴ 同样是藩王,吴三桂、耿精忠与尚可喜谁的官最大

我们分别来说说这三位

吴三桂

吴三桂投降清廷十几年间,从山海关,打到云贵,缅甸,消灭了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清廷给予他极大的权力,吴三桂不仅独承方面之任,而且在一切军事活动中也"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

吴三桂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也就是说有军事管理和人事任免的权力。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晋爵亲王,兼辖贵州。其世子吴应熊也选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直到这时吴三桂的权力和地位达到顶峰,吴三桂最厉害的地方是他手下还有十几万能征善战的军队。

故吴三桂在当时官当的最大了,实力最强,尚可喜最富有,耿精忠生活最奢靡。


⑵ 明朝其实是被缅甸灭掉的,是缅甸国王把永历皇帝送给清朝吴三桂的,最后灭掉明朝的其实是缅甸

从狭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政权灭亡。永历帝流亡缅甸,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次年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永历十六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永历帝在昆明遭绞死,终年40岁。死后庙号昭宗,谥号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清干隆年间上谥号出皇帝。但真正把明朝灭掉的应该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⑶ 吴三桂哪里来的勇气,敢用三万兵马对抗强大的八旗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昆明誓师,痛骂满清“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号召大伙“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干坤”,宣布起兵反清,而后迅速占领南方各省,耿精忠、尚之信、郑经、王辅臣、孙延龄、布尔尼等纷纷响应,此为史上着名的“三藩之乱”。在此,我们不谈吴三桂为何造反,也不谈他为何失败,要说的是吴三桂那来造反的底气?要知道,吴三桂当时的直属兵马就3万,耿精忠、尚之信更少,区区9000而已。反观大清朝,八旗被誉为“满万不可战”之劲旅,这是王朝核心武装力量。此外,大清还拥有全国财富,而吴三桂能够控制(不包括盟友)的地盘就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大清经济实力碾压吴三桂。

综上所述,吴三桂起兵之初,虽然所部兵马只有3万,但他却有足够的信心击败满清,这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也是对时局的自信。可惜,拥有如此一副好牌,吴三桂居然只想当清朝版的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即可,目光如此短浅,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会失败了。

⑷ 清朝时期的吴三桂为什么不攻打缅甸而反清

1、当时清朝皇帝康熙采取削藩的政策,这样对吴三桂集团的势力是致命的打击。
2、吴三桂反清,也是幻想能够打下江山,自己成为一代开国之君。

⑸ 明末清初吴三桂为何不攻入越南自立为帝

吴三桂在云南的小日子其实非常爽,他为了向清廷表忠心,甚至连前明的永历皇帝都给诛杀了。因此康熙朝的四大辅政大臣,对吴三桂很放心,加封他为亲王,让他永镇云南。

既然得了平西王的爵位,又有了永镇云南的地位,而且手握云贵两省的军政大权,他为什么还要去什么缅甸、越南呢?留在大清难道不香吗?

此时的吴三桂,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诸侯。他在地方上不仅拥有绝对的军政大权,而且连财权、选官权也被他所控制。此外他每年还要伸手跟康熙要大量粮饷,为什么?因为云南还有很多南明余孽需要清除,这些人马都必须要养着。

当时清朝国库每年的收入中,有一大半都要被吴三桂拿去用掉,这让康熙皇帝头很大啊。这不是养了个诸侯王,这是养了个祖宗啊!为此削藩这才展开的。

两手准备,老奸巨猾。

吴三桂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始终和清廷之间有隔阂,为了防止将来清廷的新皇帝卸磨杀驴,吴三桂必须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这个道理是后来才想起来的,因为顺治时期,清廷对吴三桂很好,为了表忠心,吴三桂甚至连永历皇帝都给杀了,杀完以后他就后悔了,因为他得罪了天下所有支持明朝的人。

这个时候他开始为自己考虑后路,跟着清廷的确没错,但是如果哪天清廷的皇帝过河拆桥了,那他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吴三桂在康熙刚登基开始,就大量索要兵马钱粮。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南明的残余力量还有很多,如果不派军饷,那他的军队就会解散,这些地方很有可能会再次落入明军的手里。

清廷对此也是无能为力,云贵地区已经成了吴三桂的地盘,如果安抚不好,说不定吴三桂会起兵发难。为此康熙朝的四大辅政大臣都很惯着吴三桂。

清朝国库的大量收入,都交给了吴三桂,吴三桂这十多年养心蓄锐,不仅变得富裕了起来,而且兵强马壮,终于有了和清廷一较高下的实力。就算不造反,清廷也对他无可奈何。

总结:年纪大了,志向就短浅了。

这天下本该是吴三桂的,人家起兵反清的时候,声势浩大,清廷完全不是对手。南方全境都已经落入吴三桂等三藩之手,而且陕西、甘肃也在吴三桂旧部王辅臣手里捏着。

可是这个时候吴三桂饮马长江,他就是不过长江了,为什么?因为年纪大了,志向短浅了,这才给了康熙逐步反击的机会。

所以说,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去做,岁数大了,就很难再有雄心壮志去做了。诸如曹操也是一样,年轻的时候没能一统江山,老了以后就越混越差了。

⑹ 鳌拜和吴三桂谁厉害,他俩交过手吗

鳌拜和吴三桂都很厉害,他们没有交过手。

1、鳌拜: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八年,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

2、吴三桂:

吴三桂在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崇祯十七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6)吴三桂和缅甸哪个厉害扩展阅读:

就吴三桂方面说来,在南明政权尚未消灭之前,他与清政府命运相连,必须拼死作战。他在镇守云南后实行了以下措施:在政治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对于辖下的各级官吏,他选用自擅,各省员缺,时亦承制除授,谓之西选。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

与此同时,他还以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效劳。他还招纳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编为忠勇五营、义勇五营,加紧训练。

此外,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讼牒、命盗两案,甲兵居其大半。

⑺ 吴三桂真的很厉害么

吴三桂一生官位显赫,叱咤风云,但他仍然是一个不幸的人。不要说因为背叛明朝被人一直目为“汉奸”,就是在清一朝,因为最后的反水,在满人看来,无疑也是最大的叛逆。可站在吴三桂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个大冤枉。尤其入清以后,虽然待遇不错,但总体上他是被人豢养着。这就像一头雄狮,你把他放在一个牢笼里,同时却不断地给他突破牢笼的力量,他哪有不冲出去的?所以,当别人用鄙夷的眼光来看吴三桂对待主子的反复无常时,我常常会感到一种无尽的悲凉。在历史环境的压力下,就算康熙再英明,吴三桂也不可能不反。只是这其中的况味没有几人能懂罢了。
��满清入关之后,吴三桂一直是清廷最厉害的棋子。当是时,满汉间的隔隙依然存在。虽然满清已经具有强大的武力,但汉人的抵抗亦自剧烈。用汉人去号召汉人,招降纳叛,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一度被重用。顺治定下北京之后,即授予吴三桂平西王之册印。吴三桂果然未负顺治之望。先是跟随英亲王阿济格出征陕西,讨伐李自成。一路胜利连连,尤其西安一战,“三桂督兵奋击,斩首数万级”。并一直追击李自成到湖北,直至自成“走死”。顺治八年,明桂王朱由榔在南宁称帝,时时派兵出击川北诸县。顺治命三桂率军讨伐。这实为平定西南之序幕。吴三桂一路过关斩将,偕同其他将领攻城略地,战功卓绝。至顺治十六年,西南基本平定。朱由榔败逃缅甸。此时,朝廷诏下,令吴三桂镇守云南。
��吴三桂功劳巨大,顺治给他的回馈也是巨大的。每次吴三桂立下功劳,顺治都给予十分丰厚的犒赏。李自成覆灭那一年,顺治赐吴三桂绣朝衣一袭,同时将其晋升为亲王,并让其出镇锦州。三桂除了辞去“亲王”这一称谓外,对其他似乎并不满足。他上书又谈了许多条件,比如要求增拨饷银,给手下升官等,可能是开国之初,急需人才,顺治一一满足了他的条件。到得镇守云南,吴三桂的权力更是无限扩大,朝廷让他“总管军民事。谕吏、兵二部,云南将吏听三桂黜陟”。这当然是满清当局在当时情势下一种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客观上对吴三桂形成了一种“纵容”。吴三桂拥有了空前的权力,同时也为日后的造反、灭亡埋下了“前因”。
��可惜的是,清廷对吴三桂纵容并没有停止的迹象。顺治驾崩后,康熙对吴三桂的要求仍然是言听计从。特别是康熙元年,明帝朱由榔被吴三桂从缅甸抓回绞杀后,吴三桂的权力更是如日中天。康熙不仅下诏让其称“亲王”,而且还让他兼管贵州。这一来,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地域上,都极大地拓宽了吴三桂管辖的边界。这种纵容,实际上正慢慢把吴三桂逼到的“反”的边缘。吴三桂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呢?从管辖范围来看,云南、贵州两省都是他的地盘,两省的总督、巡抚都受他节制;从用人权来看,吏部、兵部不得掣肘。一个地方官位空缺了,三桂有权派官,他派的官叫“西选”之官。魏源在《圣武记》里说:“西选之官徧天下。”这可能说得有些过了,但说吴三桂控制了整个西南的官员任免权,则大抵是符合事实的。从财权看,西南富庶之地,吴三桂在那里挖盐井、开金矿,与周边诸省搞贸易,又不用交税给朝廷,自然是富得流油。更可笑的是,朝廷因为他镇守边关,每年还给他数千万饷银,搞得周边省份颇多怨言。对于吴三桂权力边界的无限延伸,朝廷的官员并不是没有察觉,当时就有许多官员弹劾他,但朝廷可能还要倚重于他,不仅不怪罪吴三桂,反而把那些弹劾之人狠狠地处理一番。这实际上已是一种严重的“骄纵”。在这种宽松环境下,吴三桂的人权、财权特别是军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的欲望也逐渐膨胀。
��此时,吴三桂已经站在了“反”的边缘。这就好比一个人,你成天地让他身居高位,天天让他饫甘厌肥,突然在某个日子,你让他这一切都化为乌有。而他,却有着反抗的实力,他能不反吗?康熙十二年,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康熙已经拥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也许是觉得可以动一下那些飞扬跋扈的藩属了。恰好,吴三桂这一年试探性写了个奏折,申请撤藩。朝廷议论良久,不敢答应他的请求。唯康熙果敢,下特旨准许三桂撤藩,并派出钦差大臣经理撤藩事宜。吴三桂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纸试探性奏折居然弄假成真,又不甘心到手的荣华富贵如此轻易地失去,只好仓促起事,反了清朝。这后来的故事,读者已是十分清楚。无非是几经周折往还,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继承他的反清事业,最终也是失败而死。
��考察吴三桂一生,我们发现,他自始至终都在走着满清为他预设的命运。他如此顺利地拥有高位重权,只是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然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似乎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改变。一旦你身上再也无利可图,面对声势浩大的皇权,你又能蹦跶什么呢?我想,即使不反清,吴三桂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吧!

⑻ 鳌拜与吴三桂谁厉害

没交过手,真正的大人物是不需要真刀真枪格斗的。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个人格斗能力肯定是很强的,而吴三桂是着名将领,是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不出意外单打格斗肯定不是鳌拜的对手。

⑼ 为了追捕永历,吴三桂领清军进入缅甸。缅甸不堪一击,为何不乘机占领该国这样中国就能达到印度洋了

缅甸当时是明朝的属国,永历帝流亡缅甸,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次年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
这相当于深度投降了。
再说,后来干隆也对缅甸开战过的。

⑽ 明朝末年,能不能依托云贵川三省攻取缅甸偏安成国

我们先说明末清初具备这个条件动机或者可能性的大约有三类:明朝沐王府、南明以及吴三桂。沐王府是没动机也没能力;南明可能有能力,但是没有动机;吴三桂是有能力没有动机。所以说明末清初时期,地方政权能够依托云贵川三省攻取缅甸偏安成果这个恐怕很难达到。此时正是缅甸东吁王朝的莽应龙、良渊王、阿那毕隆执政时期国力强盛,虽然中间有过反复到吴三桂时不敌但是吴三桂根本没有攻占缅甸偏安成国的动机和想法。

此时吴三桂既有兵权又有财力,如果真的攻打缅甸只要不占据大清版图估计清朝不会反对。此时缅甸东吁王朝处于衰落期,正好是吴三桂机会。等再往后百余年贡榜王朝兴起的时候清缅战争爆发清朝都不能轻松获胜,那个时候就没有机会了。但是吴三桂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起兵目的还是要在中原和清朝死磕然后建立政权。吴三桂自私自利的个性导致其缺乏群众基础和支持,以西南一隅抵挡全局坚持八年后最终身死国灭。

小结:

所以说明末清初,中原势力是有可能在缅甸偏安建国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绝大部分势力在允许的时候都没有把在缅甸偏安建国作为首选。等到类似永历帝朱由榔事不可为时,为时已晚。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6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