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远征军有哪些将军
1. 1942年牺牲在缅甸的远征军师长
戴安澜将军
1942年5月26日,赴缅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重伤牺牲
2. 中国缅甸远征军有几位总司令
1942年总司令是罗卓英,实际的指挥官是杜聿明将军。
1944年反攻,从缅北反攻的总司令是郑洞国,下面两个师的指挥官分别是廖耀湘和孙立人;
从滇西反攻的总司令是卫立煌。
不过个人最喜欢孙立人的这句话:“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活埋。今后都这样办。”
3. 中国赴缅印远征军的高级将领都有谁
卫立煌——远征军代司令长官(未到任)。
宋希濂——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黄 杰——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代总司令。
罗卓英——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
杜聿明——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
王凌云——远征军第二军军长。
甘丽初——远征军第六军军长。
张 轸——远征军第六十六军军长。
郑洞国——新一军军长,
叶佩高——198师师长。
戴安澜——200师师长
孙立人——新38师师长
廖耀湘——新22师师长
4. 1943年中国远征军出击缅甸,远征军都参加了那几次战役
1942年春,日军进攻缅甸。为粉碎日军的进攻,应英美盟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于1942年3月上旬出兵缅甸,投入作战。中国远征军下辖第5、第6、第66军,约10万兵力,其中第5军为当时中国惟一的机械化军。
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机械化第5军第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的指挥下千里跃进,开抵缅甸南部重镇同古。这个师立足未稳,便与日军第55师团在同古城外围发生激烈战斗。日军不断增兵,以4倍的优势兵力合围同古城。中国远征军援兵受阻,第200师孤军奋斗,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奉命弃城突围。
同古之战后,中国远征军调整部署,准备在缅甸中部平满纳地区与日军主力决战。但是,在西路作战的英军一路败退。4月16日,英军主力7000余人在仁安羌油田附近被日军包围。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挺身而出,率部救出英军。为感谢中国军队的解救,英国女王向孙立人将军颁发了“帝国司令”勋章。
由于西路英军败退和东路中国军队失利,平满纳决战计划流产。中国远征军北撤,计划在曼德勒地区作最后决战。但是狡猾的日军迂回包抄,攻占滇缅公路重要枢纽腊戍,切断中国远征军归国的退路。中国远征军被迫放弃曼德勒会战,分多路撤退。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部从缅北向云南瑞丽方向撤退时,遭到日军伏击,戴安澜身负重伤,于5月26日在缅北茅邦村殉国,年仅38岁。戴安澜英勇殉国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哀悼,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也撰写挽诗致祭。
杜聿明率领的第5军军部及新22师廖耀湘部穿越缅北丛林,向印度撤退。官兵们在险恶的丛林中挣扎了近两个月,历尽千辛万苦,饱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于7月底退至印度。
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部队,翻越缅甸中部山脉,辗转进入印度境内。
其他几路撤退部队也都惨遭重创。据统计,中国远征军共损失5万余人,其中多半是在撤退途中死于饥饿和丛林病害。
中国官兵发誓要打回缅甸,重开滇缅公路,报仇雪恨。为此,中国政府将退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残部整编为新1军,代号“X”部队。郑洞国将军奉调赴印出任军长。其后,中国政府在云南组建了中国远征军Y部队。
1943年下半年,世界大战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盟军开始战略反攻。根据开罗会议决定,中国远征军X部队投入反攻缅甸作战。返身杀回缅北的中国官兵,沿着当年撤退时留下的斑斑血迹奋勇向前,节节推进,连克孟关、孟拱、加迈等缅北战略要点,全歼精锐的日军第18师团,重创第53师团。与此相呼应,中国远征军Y部队也从滇西奋勇出击。1944年5月中旬,由卫立煌、宋希濂等将军指挥的Y部队2个集团军近20万人,渡过怒江,分别向松山、腾冲、龙陵等日军据点发起雷霆般的攻势。
缅北、滇西战场连成一片,炮声震天,杀声撼地,立时成了二次大战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大战场。
然而,缅北重镇密支那的攻城战却打得极为艰难。日军负隅顽抗,城池久攻不下。1944年7月,史迪威将军委派郑洞国将军指挥攻城,郑军长选择在7月7日这个有号召力的日子发起总攻,中国官兵同仇敌忾,奋勇争先,突破城防。之后,步步为营,掘壕推进,最终攻占缅北战略枢纽密支那。
中国远征军X和Y部队,一路沿中印公路从缅北往回打,一路由滇缅公路往外突。两路大军相向而行,奋勇冲杀。1945年1月27日,两路中国远征军部队终于在缅北重镇芒友胜利会师。至此,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宣告胜利结束。
5. 中国远征军有哪些主要将领
中国远征军的主要将领有:史迪威、戴安澜、陈明仁、杜聿明、卫立煌等。
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至印度,称中国驻印军。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1945年4月撤销。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
作战成果: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
中国军队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远征军伤亡总数达6.1万人。以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为例,战斗动员人数为4.2万人,伤亡总数达2.2万人,超过总兵力半数以上 。缅北反攻战中,中国远征军及驻印军参战兵力共计307281人,马匹15037匹,驻印军伤亡人数高达12729人 ,滇西远征军达40000余人。
在缅北战役中以驻印军为例,从1943年10月驻印军由利多反攻起,至1945年3月乔梅中英会师,攻击线路约70000余公里,克复缅北50个城镇,击毙敌官兵27699人,伤敌官兵42760人,俘敌395人。
据日本厚生省救援局1950年的调查,日本在缅甸所投入的兵力达303501人,而损失兵员达185149人(不含空军),日本每日新闻社出版的《一亿人的昭和史》之《日本陆军史》别册中记,日军在缅甸战场总共投入兵力230800人,战死160400人,战死率69.5%,接近其所投入总兵力的七成 ,中印缅战场确实牵制和消灭了日军的重要武装力量,对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远征军
6. 二战时入缅作战的中国将领是谁
戴 安 澜,安徽省无为人,国 民 Dang将领!1942年一月入缅作 战!五月牺 牲,七月运回国 内,葬于芜湖赭山公园!殁年岁!被周 恩 来评为“黄 浦之英,民 族之雄”!今年七月七日,戴将 军幼子携家人前往芜湖赭山公园祭祀!相关信息可以上网查询,谢谢,望采纳!
7. 抗战时期国军远征缅甸的主要将领有哪些功勋如何
远征军大家看的主要就是第五军、新一军和新六军。要说将领远征军里上校团职的就算高级将领了。比较出名的你也知道的。什么杜聿明。邱清泉。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齐学启。戴安澜。其实团职有很多英雄比如郑笈莛。黄景升。李鸿什么的你可以了解了解的。
8. 在缅甸指挥远征军抗日的最高指挥官是谁
美方是史迪威将军,中方有卫立煌,陈诚和杜聿明将军
9. 中国远征军共几次赴缅甸作战及每次最高指挥官是谁
先后共两次。
第一次:1942年2月16日,第5军以第200师为先头部队入缅。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思令长官,由中缅印战区参谋掌史迪威指挥。
第二次:1943年2月1日,陈诚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思令官,1943年冬,陈诚因病辞职,由卫立煌接任远征军思令。
10. 二战期间,赴缅甸现场的中国远征军,扬名国际的常胜将军
第一个就是孙立人 。英国女王亲自授勋 ,被邀请访问美国 。
卫立煌 ,他的戎装照片也登上美国 《时代》月刊的封面 。
郑洞国 ,所有的美国将军对他尊敬有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