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水泥路在哪里

缅甸水泥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5-01 08:24:33

‘壹’ 缅甸的死刑一旦判定,为何执行那么快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之后,刑罚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死刑是所有刑罚中最为严厉的,因为这剥夺了人的生命,所以只有是最大的恶行才能够是判处死刑,像叛国罪,杀人罪等等,而且就算是判处了死刑,也会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进行执行,像中国的古代死刑的执行都是要等到秋后才会进行处决,而现代社会对于死刑就更加严谨,从死刑的判决到死刑的执行中间至少也会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如果是重大案件这中间的时间会更长,可是在缅甸触犯了死刑之后,从判决到执行只有几个小时,这是为什么呢?

缅甸佤邦所在的区域是国际贩毒泛滥的重要区域,也是世界毒品的重要产地,为了获得国际的经济援助,缅甸佤邦政府已经向全世界宣布要在2025年之前毁掉所有的毒品种植基地,在管理的范围之内严禁毒品存在,而这是第2次延迟目标时间,这也给佤邦政府上上下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对于禁毒缅甸佤邦政府也就自然是视为头等大事之一,对于在佤邦境内贩毒的人员,那自然是要加以严惩的,毕竟这是牵扯到自己的国际声誉,牵扯到经济援助,

‘贰’ 缅甸穷么

缅甸比较穷。

数据显示,2019年前5个月,中国一共有26万游客到缅甸游玩。对于中国人来说,缅甸的第一印象就是贫困。但在80多年前,缅甸在亚洲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富裕国家。最大的悲剧不是缅甸从富裕倒退到贫困,而是这一切几乎是缅甸人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缅甸的人均GDP就已经很高了,达到了七百多美元,当时在世界也是算很高的了,甚至已经接近现在的水平了!

缅甸的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可耕地面积约1800万公顷,尚有400多万公顷的空闲地待开发,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成左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和黄麻等。

缅甸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2016财年缅甸出口大米150万吨,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2017/2018财年前十个月(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缅甸出口大米282万吨,出口额达8.76亿美元。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缅森林覆盖率为45%。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手持黑伞的僧侣,全国僧侣有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

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已缩短为7天。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出家手续十分简便。因此,在缅甸有出家容易,还俗也容易的说法。

‘叁’ 云南百花岭的景点概览

至今芒宽还留有三条古道遗迹。其一为百花岭古道:这是着
名的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中从高黎贡山百花芒宽古道:从芒宽村后西面延伸,从芒宽直到腾冲界头,是一条悠久的人行古道,约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
其三为灰坡驿道:是从西亚到腾冲的一条古道。据考证,灰驿道开发于明朝中期。灰坡驿道貌岸然不仅把边疆和内地紧紧连接,也是一条通往中亚的国际通道。西亚古丝绸驿道上留下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至今还在使用的古老桥梁就在芒宽,这是芒宽烫习村怒江上屹立着的双虹桥,这也是怒江上至今留下的最古老的铁索桥。
而今这三条古驿道运输的功能虽然已经丧失殆尽,成为历史,但却可以成为人们寻古控幽的景点。三条古道皆横穿高黎贡山,沿途山脊陡峭,蜿蜒盘旋,曲折跌宕,无数石阶深印着马蹄痕迹,上有古柏苍松,一有潺潺溪流,美景应接不暇;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生物的多样性给古道带了勃勃生机
百花岭鱼塘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家家户户白墙青瓦,村头巷尾均为水泥路面。刘社长一家热情款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新鲜的玉米浆、怕哈(傣菜)煎鸡蛋、暴腌肉、新鲜蕨菜。 在高黎贡山内保存有公元前四世纪着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古道从成都出发到昆明、大理、保山,翻越高黎贡山,经腾冲到达缅甸、印度、阿富汗。它比北方丝绸之路要早200多年的历史。丝绸古道路宽1.5—2米,路面全部用石块砌成。
从百花岭开始,顺着山路蜿蜒而上,便是南方丝绸之路高黎贡山段。
跋涉在古老的驿道,往日繁华喧嚣的古道成了一部无言的史书。踏着爬满翠绿苔藓的石板,摩挲脚板的是不知飘零了几千年的落叶,苔藓与落叶掩盖了古道昔日的传说。
偶尔能看到石板上嵌入的半圆形马蹄印,间或还能拾到锈迹斑斑的马掌,似乎还能触摸到厚重有历史的一页:一队队马帮在马锅头和马帮汉子的吆喝下,走过险象环生的古驿道,把文明和希望一站站传递下去。

‘肆’ 景康属于缅甸哪个特区

景康属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南板地区。

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北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来接壤,东与老挝相邻,西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相连。总面积4952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辖勐拉、南邦、色勒三个地区。

第四特区即原缅共“八一源五”军区,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相对最少。于1989年4月19日宣告脱离缅共领导,成立了“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百军政委员会”,下设“军事委员会”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

(4)缅甸水泥路在哪里扩展阅读:

1、运输

为配合勐瓦电站建设,掸邦第四特区于2016年开通了勐拉至靖康的第二条道路。

截至2019年6月,共有15条主干道641公里(其中禁毒期间联合国援助的碎石路12公里),其中90%以上的主干道采用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除主干道外,共建成农村公路网500公里。

1999年,第一座大桥——大宾南雷河大桥建成。南雷河上的第三座桥是南雷河上的曼干桥。南雷河第四座大桥为泾阳大桥,2014年1月20日开工,2014年8月6日竣工。

2、矿产资源

来庚矿产锡。

班别矿(东吉市)发现于1963年。主要生产钢铁,生产能力63吨。

此外,蒙药、京东、毛麦、靖康等城市也出产铁矿石。海盐、嘎、兰河等城市产铜,而萨尔温江则互产黄金。

掸邦各地产锑、云母,和平市产锰,来友、锡伯、南玛、南奔、东吉、蒙东、蚌八井、嘎罗、大吉等市产煤,蒙古、蒙米、蒙苏等地产各种宝石,掸邦有许多未发现矿物的地区。

‘伍’ 写云南怒江的作文

行,一直以来,我都只愿意记下一些美好的经历。所幸的是,每次出行,总能碰上许许多多淳朴善良的人儿,他们是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唯一一次,是2002年夏天,走完三峡后,我们去了奉节的天坑地缝,回县城时,遭遇刁民,同伴被殴,后来逃命似的离了那座即将被淹的古城。现在,偶尔记起还有些后怕。也使我曾想写一篇“奉节县里无好人”,但最终放弃。这并不好,我知道。但很难改的了。

2005年春,我去了高黎贡山、怒江。终于见到了那条百转千回、碧玉一般的大江,和生活在江边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象天山的星辰,不经意从我头顶的天空掠过。

1.匹河 深半歌声

因为想上废城知子罗,我们决定中途在匹河下车。时近黄昏,天空飘起了微小雨,我不自觉地裹紧衣服。车站对面有间简易的旅舍,放下行李,走过冷清的街道去寻吃食,然后回到旅舍歇息。

拥挤简陋的三人房,室内光线阴暗,被褥又湿又重,幸好我们都带了睡袋。没有其他旅行者,整个二楼就我们三人。因为放假,老板娘的孙女外孙女也来外婆家玩。十来岁的年纪,快乐美丽得象两只蝴蝶,不停地在两层楼间楼间窜上窜下。

“我们今晚做服务员,有什么事叫我们好了”两位小姑娘脆生生地说。

于是便和她们聊天,在哪上学,学习好不好,会唱歌跳舞不,有没有漂亮的民族服饰等等。一个说,怒族服饰没有,但有藏族的。刚说完,蹦蹦跳跳下楼拿了藏族头饰上来。同伴戴在头上一试,果然美丽生色了不少。

不久老板娘也上来了。她是一个黝黑壮实的妇人。话极多,我们刚放下行李她就絮絮叨叨叙说她很惨,男人早死、小儿子也不在了什么的。初听我们有些戚戚,听多了就有些不对滋味。萍水相逢,我还是愿意告诉你或听你讲一些美丽高兴的故事。

听说怒江边有温泉,便向老板娘打听车讯,她说全镇只她儿子有车,三十元来回,一分不少。找到她儿子,一个黝黑壮实的三十多岁男人,少言寡语,外形有些蛮横慑人。我们后来放弃去泡温泉。

没有冲凉房,一个同伴想泡泡脚,便对老板娘说:“请帮我拿个面盆好吗?”

盆子拿上来了,还未放好,一个小姑娘:“这是尿盆呢”

老板娘赶紧喝斥,连说不是,又说洗干净了。同事花容失色,待她转身,马上将其弃置在门外。

后来老板娘又来向我们兜售几样粗制的怒族工艺品,我们委婉地推辞,她耐心极好,大清早又上来,我们只有苦笑。

夜深,怒江水在窗外潺潺地流淌,我蜷缩在匹河镇一间简陋的旅馆里,辗转反侧,不知几时睡去了。

清早,被窗外几声尖历粗壮的歌声惊醒。同伴更是一夜未眠,说天没亮,老板娘就在窗外高声唱歌,歌辞她一句听不懂,整夜骇怕不止。

这个奇怪的老板娘,她的遭遇也许叫人同情,她在夜半歌声中叙说什么呢?我猜不出。我情愿她抛开以往阴郁的往事,把自己和旅舍打理得干净舒服一些,让过往旅客感到温暖。

2.丙中洛 丁大妈的笑

当我们风尘仆仆来到丙中洛,又马不停蹄赶到重丁村,终于看到了大妈的家。之后,这个精明瘦弱的老太太颇让我们郁闷。

丁大妈家有一个大大的院落,中间有一个花坛,种着一些玫瑰之类的花草。院子里还有两条狗,大的叫花花,一个是花花的儿子。

花花和儿子先在门口迎接我们,一个老太太跟了过来。她就是丁大妈了。大妈约摸六十多岁,精明瘦弱,能耐利索。问过丁大妈房价,楼上双人间60元,楼上三人间45元。我们要一间双人间,因为三人间不带洗手间,晚上上厕所要穿过院院去到五十米外,还有狗。丁大妈死活不松口,一直磨了半个多小时,在她外孙的说合下,才勉强同意我们住楼上。

谁知这样一来,丁大妈就对我们没好脸色了。晚餐时,同伴想吃鸡,去厨房点菜,想问一下鸡的价格,丁大妈很直爽,毫不客气地说:鸡你们是吃不起的。我们只笑笑,不说什么。

饭后和丁大妈的外孙聊天,他十七岁,他在昆明读大专,假期回丙中洛帮外婆打理生意。我们问起明天去秋那桶的事宜,又说起请向导,丁大妈在一旁说:请向导是要钱的。

次日早餐,我们决定试试丁大妈家有名的石板粑粑,一种在石板上烙的食品,类似烧饼,粑粑有5元和8元两种规格。未开口,大妈说,你们要5元的,八元你们是吃不起的。

后来,丁大妈的外孙带我们去了秋那桶,一路风光无限,翠玉般的溪水,洁白的雪山,碧绿的田地,美丽的村庄,还有热情友好的山民。中午时,我们在秋那桶男孩的舅父家花五十元点了一只鸡,开餐前有同伴就猜鸡会不会缺胳膊少腿呢。等鸡上来,果然少了一只翅膀一只腿,呵呵。

天黑时返回丁大妈家,有贵客临门。原来是某军分区的领导。因为是老乡,被邀与他们一起吃饭喝酒,菜肴很丰盛。饭后燃起了篝火,还请了当地文工团的人来唱歌跳舞,丁大妈也热情地加入队伍,大声地歌唱,手舞足蹈。她是真的高兴,笑意荡漾在脸上。连花花母子兴奋得不停地转圈。

次日,我们在薄明的晨曦中离开丁大妈的家,付房租时,丁大妈表情淡漠,脸上带着疲惫,她已早起忙活半天了。这个瘦弱的老太太也是不易,六七十岁年纪,还和老伴打理那么大一摊生意。如果她不那么利势,给普通旅行者多一些笑容,会更可爱一些。

3.贡山,最可爱的人

从秋那桶回到丁大妈家时,有贵客临门。饭后燃起了篝火。军分区首长高兴起吹起葫芦丝,言谈中流露出对家乡无比的自豪和热爱。他一身普通的旅行服,举止温和,亲切有礼,一点没有高官的架势。后来我们还欣赏了他拍摄人物风光图片,怎一个精彩了得!

陪同人员中有位怒江州武装部的参谋,四川达州人,三十来岁,威武英俊。他当时坐在我旁边,和他聊起当地的风土人情。聊到高黎贡山,独龙江,后来说到巡边的战士:

原来高黎贡山的另一侧就是缅甸,在几百公里的中缅边境上,高山深谷间,立着几座国界碑,这是国土的重要标志。我一下想起三年前,在帕米尔高原的红其拉普口岸,看到边防战士身着单薄的衣裳挺立在风雪中的场景。这些年,身边老乡经常带着年青的战士顶风冒雨,攀山越岭去巡查界碑。在雄伟陡峭、峰峦起伏的高黎贡山上,道路险阻,崎岖漫长,战士们忍受着高寒和虫蛇的侵袭,常常徒步几天都难得遇见一人,“老乡,战士们苦啊,许多才十八九岁的年纪”他动情地说。

我深深地理解。

夜色中,我抬头望向远山,虽看不见高黎贡山的剪影,但我知道,她一直在那里,沉默、圣洁、美丽。我的眼前慢慢现出一幅图画:在深深的怒江大峡谷,高黎贡高高的山崖上,一队年青的战士,在风雪中艰难地跋涉,云雾深处,是巍峨挺立的国界碑……

当城市的青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的时候,年轻的边防战士把热血和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西部边陲。他们是当今世界最可爱的人。

4.独龙江,最后一个纹面人

想去怒江,最想的是去独龙江寻纹面人。但到贡山才知,独龙江早在十月就大雪封山禁入了。好在身边的老乡告诉我,现在丙中洛和县农业局还可找到纹面人。

老乡又说,独龙族居住在独龙江两岸河谷中,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一些家庭全部财产加在一起不足五十元,全家人只有一条裤子,出门只好换着穿,他说:“看得你想哭呀……”

独龙江族人口较少,目前约有5500人。其纹面习俗由来已久,一种说法是:从前,藏族、傈僳男青年常到独龙山寨抢亲,为了自卫,女孩不得不纹面毁容防止被抢。纹面的年龄最小6岁,最大31岁,通常为12岁。图案一般为蝴蝶形。

丁大妈特意煮了药酒,老乡劝我们一定要喝一杯。他说,当地傈僳族、独龙族女人生了小孩都要喝这酒,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干活了,还从来不会得风湿。我用舌头舔舔,一股极辛辣酒味,微苦。为了不拂老乡好意,憋着气慢慢喝完了。心想当地女人也够苦的。

第二天天未明,搭了顺风车回县城去寻纹面人。最后望一眼晨雾袅袅中的丙中洛,恍如在梦幻中一样。汽车在县农业局门口停下,司机帮我们卸下行李,问到纹面人的家,才告别离开。

我们敲开的一间小小平房的门,入内,好一阵才看到了火光中她的脸。典型的蝴蝶图案。她当时正在屋中烤火,房子简陋破旧,墙壁很黑,壁上挂着几只鸡鸭类的干制品。我们说明来意,拍了几张照片,她问我们要50元钱,后来讲到15元,我们说会把照片寄给她,她有些怀疑,小声说以前也有人说寄回给她,但没收到。我请她放心,并认真把她的姓名记了下来。

她叫董翠莲,是独龙族最后一个纹面人。生于是1953年,丈夫是县农业局职工。她曾作为独龙族形象大使、最年轻的纹面女,参加过2000年台湾少数民族博览会,还去过日本。尽管这样,同大多数独龙人一样,她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

独龙江纹面女目前只剩下十余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当某一天,那些刻着蝴蝶图案的面孔再已寻不着时,我们会不会怅然如失呢?

5.从贡山到福贡,那个不知名的TAXI司机

从贡山到福贡,一过十二点就没有班车。于是我们走到街口拦的士。

一辆夏利停下来,车主是一个年青的男子,三十来岁,五官端正,看起来蛮老实的样子。一问价格,只比坐班车多二十来块,二话不讲,我们把行李转了车的后背箱里。

车子启到,沿江而行。公路多弯,我们的身子不时随着车身左偏右倒。有些紧张。司机叫我们不要怕,又问:“你们赶时间吗?”

“不赶”

“那我慢慢开,安全第一。”

窗外是碧玉般的江水,江岸上散落着傈僳族的民居。凡是民居集中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到一座桥,有的铁架桥,多数是悬索桥,正午的阳光把桥的影子投在江面上,一个妇人正牵了幼小的孩子走过晃悠悠的桥面。若只有零落几户人家,一定会在附近看到两根溜索,一头高一头低,过江的人随身带一只滑轮,上面有长长的铁钩,身子用绳索捆了挂在铁钩上,一松手,人便如脱弦的箭飞了出去。千百年来,两岸居民全靠这条铁索往来。每看到江对面出现零落的房舍,我常常会把眼睛睁大一些,期望可以看到有人正飞驰而过,而我的愿望常不会落空。有一次,两个大男孩刚飞过江,看到我们惊异的目光,对我们露出自豪的笑。

司机一路和我们闲聊。他是四川人,三十多岁,二千年来怒江,先做些小生意,后来买了的士开。他说起老家年迈的双亲,不自觉地露出对家乡的思念。问他想回去吗?暂时不想。他说,这边人好呀,非常好,虽然穷,但会拿家里最好东西招待你。水也特别好,清甜甘美,一点杂质都没有,家里煮开水的壶用了几年,一只水垢都没有。

他问我们去迪麻洛了吗?答没有,因为没有翻越碧罗雪山的准备。司机表示遗憾,说迪麻洛的藏族少女特别漂亮,特别有两位简直如天仙一样。还说最美的那个少女与一外来的人相恋,后来才发现那人竟是有家室的,女孩很痛苦,终于精神失常。唉。

车过迪巴底,看到路边卧着一男子,背兜斜放在一侧,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依在一边,不住地用手拉大人的衣服。我有些不解,问司机,他说,快过年了,准父亲出门喝醉了,倒在路边。我说,睡在路边好危险呀!不睡在路当中就好了!司机说,他还说怒江人普遍SHE酒如命。以前政府发了扶贫款,一定要看着他们去买回生产物资,否则就会被他们偷偷去买酒了。

不知过了多久,司机突然慢了车速。我猛抬头,看到前方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突然从路边平房中冲出,叉着手挡在公路正中。他是那么小,直到车子在他前面一米处缓缓停下,我才看清他连走路都不稳,却一幅无知无畏的神情。旁边的奶奶慌忙过来把孙子拉到一边,又对司机歉意的笑,司机也不恼,只笑:这小子!

车到石月亮观赏点,司机停车让我们拍照。路边有个售卖小工艺品的小摊,一个年青的傈僳族姑娘立在一边,旁边还有两个买煮鸡蛋和薯仔的老妇,阳光下风霜的面孔。不远处摆着一株盛开的兰花,早听说怒江出产名贵兰花,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回到车上,司机说:你们帮老乡买些鸡蛋和小工艺品吧,她们太不容易。又说,我们是老实人,也不劝你买名贵兰花什么的。买些零食小工艺品,也算支持贫困山区。我觉得他说的很是,有些羞愧,赶忙下车,买了一些鸡蛋和竹制的茶杯。

继续行,阳光不时照在怒江两岸的山上,照在山坡上的屋瓦上,照在翠玉般的江面上。当巴吉古村灰色的屋瓦和金黄的油菜花映入眼帘后不久,福贡县城就越来越近了。终于,这位善良的士司机卸下我们,调转方向,我们甚至来不及问他的名字,他已经消失在黄昏的福贡街头。

6.巴吉古,溜索

洗去一天的征尘,一身清爽出了宾馆房门,天已经不早了。向前台服务员问明巴吉古的方位,叫了一辆三轮摩托,急急跳了上去。

车夫是个年青的傈僳族男子,三十来岁,同大多数怒江峡谷的男子一样,已不能从服饰上分辨出了。摩托转回去载客,又中途停下来加油,眼看太阳已落在对面的山坡上,我有些急了,连声催促,司机却只是嘿嘿笑。

十多分钟后,巴吉古村的屋瓦和油菜花映入眼帘。车还未停,看到前面小路上有人正向江边走去。跳下车,跑上前,“请问你们要过江吗?”年轻的小夫妻转过身,微笑点头。“可以带我过去吗?”“好的!”于是我回头付了车费,乐颠颠地跟了下去。

走近江边,便看到两根长长的溜索,高悬于碧玉般的江面上。年轻的男子走向我,他个子不高,但面容英俊,眼神明亮。他先帮我系好绳索,在腰间打了一个结,我看那个结并不怎样牢靠,仿佛随时可以脱开的样子,心有些慌。“这样行吗?”“行的!”他说着很快帮自己系好了。接着把滑轮放在溜索上,叫我过去。我走过去时,双腿有些打颤。

滑轮的下端有条长长的铁钩,男子先帮我把腰间的绳结挂在铁钩上,又把自己的结也挂上去。然后指导我调整身体重心向下。大概看我有些紧张,年青的傈僳族男子说“不怕,看着我就不怕了”他说过完,腿一蹬,我们就飞出去了,只听到耳边刺耳的摩擦声。

开头有些怕,于是抬眼看他,江风吹起了他的头发,英俊刚毅的脸庞。他对我微笑,是那种从容纯净、让人心安的的笑容。我的心一下了踏实下来。于是放开眼,只见两岸青山一江碧水飞快地掠过。

快近对岸时,因为溜索有些平,要靠人力爬过去。当男子用力攀爬时,我只能悠闲地看着脚下百转千回的江水。

抵对岸,男子要再过去接行李,我停下来拍照。有村民带着柴禾在两条溜索间来来回回,小小的身子下面悬着大捆长长的竹枝,夸张地像蚂蚁搬家,让我不由地笑了。

又一阵摩擦声响,我赶紧连按几下快门,对面年青的妻子带着才几个月大的小孩飞过来了。近对岸时,小孩哭了,我赶过去。抱起他,给他糖吃,小孩笑了,眼睛黑亮亮的。很快男人也过来了。我给他们拍全家福,照片上的一家三口,朴素英俊、美丽大方。他们邀请我去家里坐坐,我真想跟他们去呀,但夜幕已降,不得不忍痛放弃。他们又从背兜里取了两块大大的粑粑,坚持要送给我。

在风清水冷的怒江边,我看着两块大大洁白的过年粑粑,感受到怒江峡谷人民的热情友善,有一阵说不出话。等我回过神时,我记下了他的名字:云南福贡县上帕镇施底村 此战福。

返程的溜索很陡,此大哥送我过江。这时我已一点都不怕。还没过足隐,就已飞了过去。

摩托司机还在对岸等我。过油菜田时,回头望向江边,惊见此大哥正在凌空飞驰的溜索上远远向我挥手。于是,我在暮色四合的怒江峡谷,在返程摩托的突突声里,脑中不停地浮现这幅图画。时至今天,也不时会想起来。

7.废城知子罗

为了上废城知子罗,一早我们从福贡出发,中途又在匹河下车。

清晨,阳光温暖地照着地面上的风景。一条狗懒洋洋地卧在墙边,墙壁上有“怒河族乡你”的宣传画。走过行人廖落的街头,见人就打听有无上知子罗的车。答复是:有辆农用车,早上七点从山上下来,下午三点才返回。逛到汽车站附近,远远看见夜半歌声中那个壮实的妇人,煞有介事坐在旅社门口,等着过往的旅客上厕所时收费。

有辆双排小货车刚好有空,年轻的司机答应一百元载我们去知子罗。象怒江峡谷的大多数山民一样,他个子很矮,憨厚中透着真诚朴实。出发前他在街上的小店买了两个包子,我们也跟着去买了三个。

车子启动,沿着怒江上行,不久开始爬山,路面崎岖坎坷,车子象在浪里一样,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我们不免为坐在前排副驾驶坐上的某男士担心。他是司机的小儿子,刚刚两岁,手里拽着啃了一半的包子,嘴角还粘着包子屑,就这么丁点大个人,却始终有模有样地端坐晃晃荡荡地车里,象个不倒翁一样。司机说,孩子在家没人带,一岁多点,就跟他一起出车了。

途中看到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年纪,背负着沉重的柴木,吃力地在山坡上跋涉,惹人怜惜。近老姆登教堂时,司机停下了车。

几个人聚集在村头的小买部前,一个人正在墙壁上写“农家乐”的广告。不远处的坡坎上,有人赶着牛只下来。我们走向老姆登教堂的方向,回望对面的高黎贡山,在迷蒙的晨曦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近教堂的路边有扇花门,已经拨向一边,教堂前的平地上种着杂树和花草。老姆登教堂的十字架在蓝色的天幕上分外醒目,同样醒目的“神深爱世人”的题字。同伴很喜欢,叫住一个在近上玩耍的小男孩来问,他却飞快地转身跑远,不一会儿又带着另两个女孩出现了,原来搬援兵去了。大些的小女孩普通话说的不错,她告诉我们,村里昨日有人结婚,花门是为他们搭建的,这里普通的农人结婚,都要携了手穿过花门走进教堂,在神圣的上帝面前宣誓。女孩又说,明天是周日,附近的村民都要来教堂里做礼拜,我们今天运气不好,什么节目也没有。

车继续上行,渐近山顶,转过一片烈士陵园,向南望过,远处的缓坡上出现许多的楼房,最醒目的就是一个六角亭阁,亭前的广场上有一群火鸡在追逐嬉戏。离六角亭不远,公路变成了水泥路面,两旁是粗大的梧桐树,梧桐的叶子都已凋落,冬日的阳光毫无遮拦的照在空寂的街道上。时近中午,街上行人廖落,一侧的房屋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断壁上依稀还有maozhuxi录或wenhua革命的标语。

登上六角亭,放眼望出,雄伟的怒江大峡谷在眼前展开她全部的壮丽,江水如玉带缠绕,从遥远的天边一路逶迄而去。抬头,透过斑驳灰暗的屋瓦,是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皑皑雪峰。更远处,层峦叠嶂,莽莽苍苍。

知子罗原是碧江县城,因为山体滑坡,县城迁到六库以后,这里逐渐冷落,昔日的农民成为废城的主人。曾经热闹一时的街市,如今显得寂寞空落,只有偶而从近处房中传出孩童的嬉笑声让人感到生命的鲜活。一两个农人牵着牛只慢慢走过,走远,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活在废城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个温暖的冬日午后,天空中有奇异的云彩。我踯躅在废城知子罗街头,面对着沉默不语的雪山,就这样想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兴废。想着繁华落尽,物事人非,只有青山依旧,绿水长

‘陆’ 缅甸人的风俗习惯

缅甸有14个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着27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墠邦省东枝Taunggyi,因为海拔高所以气候凉爽,加上莱茵湖的魅力,使它成为近年来缅甸最吸引人的避暑胜地。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只,游湖的马达船船身很长,船头高高翘起,重心落在后半段,观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个人;当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们由湖北岸的良瑞码头进湖去,长长水道上一路迎面而来的船只多是载着湖中浮田出产的蔬果,还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柒’ 广西真的有网传的那么穷吗

广西并没有网传的那么穷,他们那里的北海旅游业就十分发达,靠近缅甸那边,进出口贸易发达

‘捌’ 我国最“尴尬”的国界线,买菜上厕所都要出国,这是哪个地方

在我们神奇的世界上,总会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比如在那片被人称之为死亡三角洲的神秘的加勒比海,又比如在那广阔的非洲大陆上出现的原始人类,又比如在那些高山之巅、海洋之底、冰雪之下所不为人知的神秘物质和生物,这许许多多令人忍不住感叹称奇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映发生。

结语

中国和缅甸之间有这么一条神奇的国界线,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对待外国始终都坚持着包容和和平友好的相处原则,也基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如果没有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包容和平的外交,可能就不会有这么一条神奇的国界线出现了。所以维护两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才是世界上所有人们的共同心愿。

‘玖’ 昆明至腾冲有多少公里

从昆明至腾冲有637.7公里。

从昆明至腾冲自驾途经杭瑞高速、保腾高速,还可以选择高铁和长途汽车。

腾冲隶属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东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相邻。

(9)缅甸水泥路在哪里扩展阅读:

腾冲的交通:

1、航空

截至2012年,腾冲市境内驼峰机场已开通至西双版纳、丽江、成都、重庆、北京等城市的航班。腾冲机场地处高原山区,位于高黎贡山西侧、距腾冲市城南10公里处的清水乡驼峰村。机场于2007年2月1动工建设,工程于2008年12月完工,机场于2009年1月23日正式通航运行。

腾冲机场性质为国内支线机场,本期以2015年为设计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8万人次需要设计,年货运吞吐量2100吨、年客机起降架次6244架次规划设计。2013年5月1日,国产第一套飞机跑道拦阻系统在腾冲机场开工建设。

2、公路

至2014年,腾冲市通车里程达37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一级公路43公里,二级公路369公里,三级公路19公里,四级公路1846公里,等外公路1471公里。

公路密度64.86公里/百平方公里。腾冲18个乡镇中全部通沥青路;213个建制村中通沥青或水泥路的有89个,行政村通公路率100%,路面硬化率42%。

‘拾’ 哪里有缅甸国家水泥标准

缅甸不清楚,但根据推断应该是采用国标或者JS标准。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6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