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去缅甸的是多少军
⑴ 内战战败后的国民党军入缅甸后的历史
1951年6月至7月,根据李弥部的动向,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先后集中7个团和4个团的兵力,对越境入窜的国民党军数干人实施围剿,在耿马、西盟、孟连、沧源、澜沧等县歼其700余人,余部又逃往国外。
1953年1月,在台湾国民党当局支持下,逃缅国民党军实力曾发展到1.85万人,编为1个总部、1个指挥所、3个军区、4个师及16个纵队,并改番号为“东南亚自由人民反共联军”。
11月以后,李弥总部及第8军、第26军部分兵力共5400余人撤往台湾。在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强大政治攻势下,留缅国民党军残部3000余人回国投诚。至1957年6月,逃缅国民党军仅剩3800余人,而且内部混乱,对云南边境的武装窜扰有所收敛。
1958年8月,逃缅国民党军500余人窜至滇南孟连县至勐腊县附近,进行小股袭扰。解放军昆明军区从5个公安边防团各抽调一部进行堵击围歼,给予其沉重打击。1959年5月,云南边防部队针对逃缅国民党军小股入窜的特点,制定和修改反窜扰作战方案,组织小分队分地区游击作战,粉碎了逃缅国民党军数十次窜扰。
1960年7月,台湾当局给逃缅国民党军空运大批武器装备,其实力扩增至9400余人,又加紧了入境窜扰活动。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解放军昆明军区集中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进行了两次勘界警卫作战,歼国民党军740余人。
此后,逃缅国民党军对云南潞西、镇康、孟连等边境地区进行了8次小股窜扰,遭到云南边防部队的沉重打击。到1966年9月,逃缅国民党军撤往泰缅边境地区,停止了对云南的武装窜扰活动。
1950年至1966年,云南边防部队对逃缅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武装特务进行大小战斗1302次,歼其29800余人,其中俘虏7600余人,迫降16000余人。
(1)国军去缅甸的是多少军扩展阅读
国共内战中,国民党军虽有巨大的优势,最终是还被解放军打败,逃到了台湾。那时候,除了一些沿海小岛还有部分国军残余部队,大陆上几乎是看不到国军的影子了。不过,在云贵川地区国民党还留有一小部分残余部队,他们没有来得及撤退,在无可奈何下只能逃到了缅甸。
这些国军残部逐渐在缅甸境内集合,很快就组成一支三万多人的武装部队,还有个番号国民党93师。蒋介石虽然败走台湾,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从来没放弃过反攻回大陆的念头。这样说来,远在缅甸的93师将会成为国军之后的重要力量。蒋介石甚至还将他们编入正规军,和其他部队一样给他们发放粮食军饷。
虽然国共内战中,国军被解放军打得很惨,但他们到了缅甸,和缅甸军队的实力比起来还是厉害不少的。缅甸军队每次讨伐93师都要反过来被93师教训一顿,缅甸肯定是很不服气,就告到了联合国。对于这件事,蒋介石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说法,只能想办法把这支部队运回台湾。
不过在93师中很多士兵并不愿意去台湾,他们中很多都是云南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梦想着重回家乡。出现这种情况蒋介石也没办法,只能把愿意走的带回台湾,不想走的就丢在当地,并且断绝往来。
虽然留在缅甸的国军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2000人,缅甸军队还是打不过。不过,这支部队没了供给,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他们就做起了毒品生意,成了金三角地区很有名的毒品武装部队。缅甸和泰国的部队来来回回打了很多次都是大败而归,泰国政府没办法只能主动找他们谈判。
⑵ 谁知道国军被打,跑到东南亚的事
国军抗战时曾经入缅作战,也曾经在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大陆战败后,国军李弥残部,编制好象是第八军93师逃入缅甸的丛林,这支部队曾经作为当年的远征军在缅甸战斗过,所以还是受当地人欢迎的.
此后,这支部队辗转于缅泰边境,曾经响应台湾国防部的号召反攻大陆,被打败继续回窜东南亚.此后经费越来越困难,还被大陆与东南亚多国协商追剿,最后只有退入密林结寨自保,为了生存种植罂粟开始毒品经营生涯.
这些成分,再加上当地掸帮武装,在东南亚丛林中从60年代以后纷纷种植罂粟,这一块缅甸泰国柬埔寨几国的边界地带,就成为了所谓亚洲毒品策源地的金三角.
我记得香港拍过一部这样的电影,有刘德华等主演,主题歌是罗大佑唱的,反映的就是这支孤军的一些事情.可惜大陆禁演这部电影,很好看的.
⑶ 二战期间中国国民党的远征军去了缅甸回来了多少人
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主要战役关键词: 二战 中国远征军 国军 (1):滇湎路战役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3月至9月,在中日战争中,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省西南部、缅甸·、泰国西北部和印度东北部地区,对日军第15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同苏、美、英及东南亚、大洋洲各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年1月,在美、英两国建议下,设立中国战区(最初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统帅部,3月,日军进攻缅甸(时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守军告急。中国以陆军第5、第6、第66军为主共10万余人组成中国远征军第1路,在司令长官罗卓英指挥下,进入缅甸与盟军并肩作战。 8日,日军第15军在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指挥下登陆仰光,分路北进。一路以第33师团由仰光沿伊洛瓦底江东岸进攻卑缪:一路以第55师团由勃固向仰曼铁路北犯东吁、彬文那,企图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 18日,日军第55师团先头部队在彪关以南与第5军警戒部队接触。第5军骑兵团给日军以奇袭后转移至鄂克春地区。接着日军又发起进攻,经激烈战斗,鄂克春失陷。日军继续向东吁进攻,与第5军第200师发生激战,双方均有重大伤亡。日军一部向右翼迂回,第200师向北转移。此时,第5军新编第22师由黎达誓方向反击,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双方在斯瓦河畔对峙。4月11日,日军第55师团和增援第18师团各一部向黎达誓进攻,经激烈战斗,新编第22师逐次转移至彬文那。日军进犯彬文那地区,被第5军第96师击退。后因右翼英军后撤,阵地突出,第5军各部放弃彬文那向密铁拉、敏建方向转移。16日,日军第33师团在突破英军阵地后,将英缅军第1师及战车营一部包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第66军新编第38师一部驰援,与日军鏖战两昼夜,击毙日军1000余人。 日军攻陷东吁后,以第56师团分向毛奇、雅多进攻。第6军先后在毛奇、垒固、和榜、雷列姆地区阻击日军,并在萨尔温江以东的缅泰边境地区,对日军进行作战后回国。第200师在和榜地区阻击日军北犯,并克复东枝。在转移途中与日军发生激战,师长戴安澜受重伤后牺牲。此后第200师、第96师经腾冲、维西向怒江东岸转移。第5军直属部队、新编第22、第38师经太洛、新平洋转移至印度东北边境雷多地区。 日军于24日攻陷雷列姆后,旋即分两路向腊戍突进,第66军逐次回援,节节失利,日军直向中国国境逼进。此后,退回滇西的远征军与滇西第11集团军各一部在龙陵、腾冲地区对日军实施反击,以一部进入日军后方游击,主力逐次退回怒江东岸,与日军隔江对峙。至9月16日,战役结束。 点评: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
⑷ 三年内战,国军最精锐能打的远征军在哪活动,最后
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总共有两次远征。
在第一次远征中包括3个军:
杜聿明任军长的第五军下辖第200师新22师和新96师;
甘丽初任军长的第6军下辖第49师第93师和暂55师;
张轸任军长的66军下辖新38师新28师和新29师。
以及单独的第36师
第二次远征包括两个集团军6个军:
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
王凌云任军长的第二军下辖第9,76师新33师
黄杰任军长的第六军下辖预备2师和新39师
钟彬任军长的第七十一军下辖第87,88师和新28师
以及36师和200师
第二十集团军(霍揆彰):
周福成军长的五十三军下辖第116,130师
方天任军长第五十四军下辖第14,50,198师
不隶属任何集团军:
何绍周任军长的第八军下辖荣誉第1师,第82,103师
93师
在第一次远征中,孙立人的新38师和廖耀湘的新22师撤退至缅甸,先是组建了新一军,之后又组建了新六军。
在抗战后
新一军下辖新38,38师和第50师
新六军下辖新22师和第14师。
内战时:
第五军在初期和解放军的交战中互有得失,在淮海战役时第五军先后驰援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经两次救援行动第五军遭受重创,最后在陈官庄被围,仅8000人突出重围,之后重建并撤往金门。
第六军在1945年6月被撤销番号,在解放战争当中,第六军多次重建和裁撤,其中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灭大部,军长赵家骧仅以身免。重编后撤往台湾。
第六十六军在先后五次重建,在解放战争中先后两次重建三次被歼灭,分别在鲁西南,河南开封和皖南地区被歼灭。
新一军及新六军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灭,新六军军长廖耀湘被俘虏。
第二军在抗战结束后改编为整编第9师后恢复第二军番号,1949年被歼灭两个师后逃往成都附近,同年12月25日在四川彭城倒戈。
第七十一军在解放战争中在东北参战所部多次被歼灭并多次重整,1948年10月在辽西会战中被歼灭,同年12月在湖北重建,次年11月在广西境内被歼灭。
第五十三军在解放战争中在东北参战,所部多次被歼灭,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围困沈阳,11月残部向东北野战军2纵投降。
第八军在解放战争中首先是参与淮海战役,在陈官庄战役中被歼灭大部,残部逃往福州后重建第八军,后又逃往云南,1950年1月第八军在云南被歼灭大部,残部逃亡滇缅边境。
第五十四军在抗战后被改编为整编54师,47年12月重新编为第五十四军,并未参与大规模战斗,之后主力全部撤往金门。
⑸ 中国远征军是哪年去的缅甸为什么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时间为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第二次入缅时间为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
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主要国际通道,1938年1月,随着战争一步步由东南沿海平原向西南高山地带延伸,国民政府开始修筑险峻的滇缅公路。
在中国全面抗战中,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的所在地 ,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 ,从而组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5)国军去缅甸的是多少军扩展阅读
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
1940年6月,日本乘英国在欧洲战场身处困境之机,胁迫英国关闭了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滇缅公路,英国被迫妥协,与日本签订了封路协定,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阻止日本攫取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 。
1940年9月23日,日军从陆路和海陆路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完全切断了中越国际通道 。中越、中缅国家通道被切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
1941年,日本陆相东条英机为了彻底扼杀中国对外运输,纠集了相当于10个师团的兵力,东起浙江宁波,南迄雷州半岛,发动了一连串的海上封锁作战。
2月4日切断香港到韶关的运输线,3月3日攻占雷州半岛,3月底占领并破坏汕头、潮州一带港端口,4月中强行登陆福州附近的马尾地区。4月19日占领浙江诸暨,封锁了从宁波到温州最后的缝隙,中国海上通道被完全封锁。中国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⑹ 国民党退到缅甸多少部队
1950年4月有两个团退往缅甸境内:
278团,团长谭忠。
709团,团长李国辉。
两个团共计约1700人。
他们在中缅边境逗留了二十多天,人数增加到约3000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年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有很多失踪人员留在了这里,见到国军特来归队。另一方面是其他零散溃散的国民党军也陆续越境,见到有比较大股的溃兵便来相投。这3000人仅仅是军人的人数。此外他们还有一部分军官带着老婆孩子。
另外,1951年在沧源县成功策反了田兴武的3000民兵。至此,李国辉所部在云南迅速扩大到5000余人。此外,还收编了一些当地武装,在对付缅军围剿时有1万多人的部队。加上家属(很多在当地娶妻生子,达到5-6万人)
⑺ 抗战时期国军远征缅甸的主要将领有哪些功勋如何
远征军大家看的主要就是第五军、新一军和新六军。要说将领远征军里上校团职的就算高级将领了。比较出名的你也知道的。什么杜聿明。邱清泉。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齐学启。戴安澜。其实团职有很多英雄比如郑笈莛。黄景升。李鸿什么的你可以了解了解的。
⑻ 印缅战场国军用了几个师或军
第一次有杜聿明第5军辖戴安澜将军200师廖耀湘新22师余韶新96师。甘丽初6军辖彭壁生49师吕国铨93师陈勉吾暂55师。张珍的66军有下辖孙立人新38师刘伯龙新28师马维什么新29师。
第二次、新一军辖新30师新38师50师。新六军辖22师14师50师(50师先隶属新六后隶属新一。)另还有2军71军53军54军8军等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啊!我中华民族必胜!中国远征军不朽!
⑼ 1949年后进入缅甸境内的中华民国国军部队的经历是怎样的
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民党军李弥残部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民党军残部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93师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民党军残部虽然取胜,但也是惨胜。后联合国决议,国民党残军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没有国籍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所谓“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李弥在台北却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反共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1950年代末,解放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蒋匪,但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民党残部已在滇缅边境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解放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的3300人撤回台湾,但留下了约2500人,企图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1960年代以后共产党已彻底在大陆站稳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返攻大陆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境国民党军残部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国民党军残部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19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现在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反共、为当年的日本法西斯带路的缅奸。这时候,93师残部为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93师残部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93师残部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残部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
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93师残部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进入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美蜜月时期,93师残部大多已经花甲之年。他们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回国。但中国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有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你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终于,败逃滇缅边境近40年的93师残部,成了一支群龙无首的军队。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展、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陆、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
1992年,占据金三角的前国民党残军余部,终于向泰国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战武器。这一条新闻,占据了当天世界各大传媒的显着位置。至此,这个由李国辉兵败大陆溃逃到金三角地区、由蒋介石派国民党中将司令李弥指挥的、曾“反攻云南”、并占领四个边境县城、创造了所谓金三角神话的国民党残军,终于正式解体
⑽ 中国解放战争后国民党军在缅甸的历史及现状
1949年末,国民党第8军在湖南战败之后,李弥退往台湾,将手下的将士丢下不管,一个人跑了。其中,93师一路败退南下,从广西,逐渐退到了缅甸和泰国、老挝的交界处,才安顿下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败退途中,曾经有一个士兵因为实在是饥饿难忍,跑到旁边的庄稼地里,偷摘了农民的红薯,被连长当场枪毙。——谁说国民党军队都是没有军纪的?正规军一样也是很严格的。整整半年的时间里,第8军93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在50年的除夕之夜,终于逃出了共军的追杀,进入了缅甸的领土。在逃跑中,93师和另外一个团、一个师的残部,将不愿意投降共军的7千名士兵和家属带到了异国的土地上。
但是,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军将士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三下五处二,将缅甸军打的落花流水。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军官兵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国军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惨胜。国民党残兵以不足万余之力,硬是打败了印缅联军。彻底在中缅边界站住了,后来联合国决议,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李弥在台北更是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反共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话也有道理,国军打了共军一个措手不及,后来紧急调派3个师数万人,才摆平。此后在昆明成立军区和建设军校,也和当初的缴匪有很大关系。
50年代末,共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蒋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军已经在滇缅边区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共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因此,此次进剿成了追击作战,共军一撤,人家又回来了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的约3300名将士撤回台湾,但还是留下了约2500名将士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60年代以后GCD已经彻底在中国大陆站稳了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返攻大陆的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是留守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插说一段——现在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反共的。这时候,93师的国军将士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国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国军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的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不想加入缅甸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国军和缅共还有支缅分队的共军将士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种植鸦片筹集军费的做法,在中国很流行。进入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美蜜月时期,留守滇缅边区的93师的老兵大多已经成为花甲之年了。他们向祖国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毕竟50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了……但是,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大陆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有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你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终于,留守滇缅边区近40年的93师官兵,成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
他们毕竟都是炎黄子孙,他们每年还在过着春节、端午、中秋,唱着中国的民歌,讲着中国的语言……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展、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陆、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
40年了,他们为了生存,进行着不懈的战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坚忍……
相关资料
去泰国旅游的人都知道,到芭堤雅时被安排参观的一个景点,是“93师泰北民族村展馆”。
国军93师,原系东北军所部,在国内战争中败北,而逃亡金三角地区,最后定居泰北山区,迄已60年了。
馆内陈列图片和文字说明,将60年的风雨历程,尽现参观者眼前,且有实物和模型展示,以直观地介绍他们的艰难困苦。尤其讲解员是该师第三代传人,其声情并茂的讲述,很能打动听众,以致整个参观过程令人感到压抑。
据说,93师后裔已多达数十万人,除部分因战功获得泰藉身份外,多数仍无任何身份,只能圈禁在贫穷山区而不能外出谋生。我曾提问:你们第二、第三代那么多人,都是纯中国人吗?答称:是的。又问:当年当官的带随军家属可以理解,难道当兵的都有家眷可带?答:出国前,在云南等地边境,每个士兵都“找”了姑娘结婚,然后外逃。
时间让繁育已达数十万的华夏子孙,脱离祖国,飘泊在外,寄人篱下。不是有首歌吗?没妈的孩子象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他们甚至连联合国确认难民身份都不可得,境况堪怜啊!
也许,只凭讲解员一面之辞难以足信?然而,你想呀,谁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自曝其“丑”?直觉让我相信那是真的。因此,回来后一个多月来,我心中老挂着这档事,他们毕竟是华裔呀!我想:如果祖国母亲收留了他们,做子女的必更爱母亲。以前在《博客日报》上看到多篇讨论有关爱国的大作,窃以为能大度地接纳流浪子孙回来,是感召人们爱国的有力举措,效果肯定比说教强。
从走进93师民俗村开始,心情就十分沉重。看到村里解说员那一身褴褛的迷彩服;看到那一双年轻的却满是沧桑的眼睛;看到他们不卑不亢的态度;听到他们改不了的乡音;听到他们因为没有国籍而不能上学悲哀处境;听到他们为了获得国籍而为泰国政府卖命的经历;听到他们无数次申请却无能获得一个国籍的心酸…… 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这一群中华民族的后裔,成了没有家,没有国的难民,流落异乡,几多悲苦,他们最大的盼望是祖国早日统一,台湾尽快回归,那一天,他们也就回家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