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发布时间: 2022-04-30 13:46:30

㈠ 如果说征服缅甸有难度,那么中国多次征服越南,却为什么最终也失去了呢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征服缅甸是有难度的,这并非缅甸有多强大,要知道缅甸统一其实正处于中国的北宋时期,可以说非常的晚。

缅甸和越南一样,在中原王朝的眼里,属于一片荒野,一方面这里非常遥远,交通不便,另一方面翻山越岭,和北方草原一样,并不太适合农耕。

当然了,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越南自从独立建国后,并不老实,而是走上了扩张的道路,实力也并不容小觑。

尽管大明可以直接出兵吞并,但其实大明的这种强势是不能持续的,一旦大明羸弱,越南再次反抗走向独立是必然的。

㈡ 为什么中国不收回佤邦

有中国的军事战略
缅甸作为中国一个邻国,与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历史上缅甸也很强大,历时7年的清缅战争,清朝并没有占到便宜,这是干隆皇帝临死前很遗憾的一件战事。近现代以来,缅甸也是世界上内部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该国独立前及独立后,内战就从没有停止过。有时短暂停止是下一场大的冲突酝酿。

缅甸之所以内战冲突不断,主要还是缅甸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因为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上原因,加上英国殖民统治造成的“后遗症”,分布在缅甸边境的地区民族反抗意识很强烈。为了平定缅甸国内民族武装,缅甸也想了很多办法,招抚打压都用了不好使。有些民族武装表面上服从缅甸政府,但不久蓄积能量后又会闹出乱子,因此让缅甸政府很头疼。不过近几年,缅甸政府基本平定了国内民族武装,很多武装势力被收编或者招抚。比如2009年,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果敢同盟军,就在缅甸政府的分化打击下解体,之后果敢同盟军的领导人彭家声虽然露过面,但只是反抗一阵,还没有招抚果敢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蓄积实力。

从缅甸这些民族武装势力来看,当初实力都很强,他们拥有先进武器,能与缅甸政府直接对抗,但后来剩下为数不多武装势力,比如佤邦联合军就是一支很强大的武装,至今仍独立存在,是佤邦自治特区武装力量。虽然名义上与缅甸政府和解,也归附了缅政府,但佤邦联合军至今拒绝被缅甸政府收编整编。为何佤邦联合军敢于拒绝缅甸政府,不仅仅因为佤邦力量强大,主要还有以下这几个因素:

第一,身份认同感不同。
无论是果敢还是佤邦,在古代都是中国领土。佤邦的形成只有70多年。抗战时,英国为了讨价还价打击日本,要求中国在云南把佤邦划为英国在缅甸殖民的土地。而果敢本是中国地盘,后来给了缅甸。佤邦与果敢同属我国西南边疆的汉文化圈,这些地区都有共同汉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是果敢无论族源血统与中国最为密切,但近一百年来的果敢地区战争来看,此地被称为“九反之地”,大大小小战争不断,即使到现在还偶尔还有冲突。从历史上战争来看,果敢人内部构成来源复杂,在战争中有时是敌,有时是友,有时敌友不分。因此,果敢人在主观上的民族身份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现在果敢人虽然都是汉族,而且对中国都有共同认同感,但并没有法律身份,果敢人对缅甸给的法律身份又不认可,因此就没有一种族群共同认可。

而佤邦中佤族也有过血缘、历史、文化等身份与中国分离状态。古代佤邦实行的部落制度,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部落,部落中的土官、头人都是世袭统治,历史上就属于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比如明朝属于孟定府、孟琏司及孟奶府土司,清朝时有些地区脱离土司控制,成瓯脱地。佤邦在历史和文化认同上也深受中国的影响。英国强迫中国把佤邦划为英属缅甸区域,但这种血缘、历史及传统关系没断。只是形式上分开了,但现在佤邦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很强,也很明确,他们认为不是缅甸人。

另外,佤族族群认同感也强,因为佤族占总人口的70%,其他小民族也都能团结在一起,他们平等互助,而且也认为是大家庭中一员。

第二,具有坚定的信念。
佤邦联合军自从1989年在鲍有祥的重新组织下,该武装力量延续了1989年前的信念,鲍有祥在这支部队中师、团、营、连、排等各级都建立相同的D组织,而且制定了联合党章程及法律。佤邦军与果敢同盟军一样,基本上保持全民皆兵状态,但这支军队中无论佤族还其他民族的将士都有着共同信念和理想,基层组织基础牢固。而且在鲍有祥的带领下,联合军还有崇高理想与目标,这些东西并不是虚化的事物,有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领导模式得到联合军上下拥护。有句俗话叫“强大信念很难战胜”,联合军这种团结一致的合力,缅甸军想完全战胜很难,因此,缅甸政在历次想收编该武装时,都被拒绝。

第三,既民主又坚强的领导。
佤邦军与果敢同盟军虽然都于1989从缅北脱离出来,但两者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从果敢同盟军内部来看,虽然有号召力较强的彭家声领导,但彭家声在统治中,却采取任人唯亲的统治,他的兄弟及儿子都在政府及果敢军中任要职,这种家族式统治并不牢靠。而鲍有祥接管联合军后,既采取坚强的统治,也实行民主式管理,不仅有佤族领导,也有其他族的领导。而且各个民族的领导都有着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的下的武装很稳固,缅甸政府军不敢打这样“铁板一块”的武装。

㈢ 纵观中国历史地图,为什么古中国没有将缅甸 越南 老挝这些国家统治过呢.

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所以攻打周围这些小国认为于礼不符,你说的这三个国家中的越南,在秦朝的时候,越南中北部属于南越国赵佗,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据说,远古越南人的两个脚趾相交,因此被中国人称为“交趾”。越南在历史上的称呼几经变更,最早被称为“交趾”。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唐朝时复国,与中国以横山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国明朝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明军顺势占领了越南,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即“安南属明时期”。不过在明成祖死后数年,黎利发动蓝山起义将明军驱逐出越南,但承诺维持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之后,恢复了独立,建立了后黎朝

㈣ 中国历史上为何未能吞并如下国家

可能我的回答有点玄,但他是真实存在的。


龙脉。有山的国家大多有有龙脉。欧洲山脉众多,一个小山脉孕育一条龙脉。有的龙脉强有的龙脉弱。没有山的国家就容易被吞并。英国和日本是海龙,海军强。


龙脉在战争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法国和德国入侵俄国,会遇到历史上最冷的冬天,元朝打日本,会遇到海龙发威。日本侵华战争,会遇到连续8年黄河不结冰。咆哮的黄河让日本根本无法进攻延安。否则你以为日本人为什么不打到延安。


中国的历史版图,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是沿着龙脉进行扩张的。姬轩辕和蚩尤的战争是在东龙发生的。一直延续到周朝。秦始皇,雄才大略,给南下的军队下令,即使国亡也不得归。南下的军队即使秦朝灭亡也没有回去,死死地占据了南龙。而楚汉相争,主要集中在中龙。


之后的历朝历代,始终占据这中国的3大龙脉。否则的话,中国很容易就被分裂成3个国家。


天下龙脉出中国。龙脉产生的气巨大,而分支产生的气小。占据天下气运自然就是国家的国策所在。另外国家占据的面积大小是和科技有关的。主要在于交通和通讯。


在周朝时期,通讯差自然必须分封。到了秦朝,天下造直道,才可以存在郡县制,不过那也存在不了多久。到了唐朝,马鞍马镫的成熟,可以控制庞大的国家。但是唐朝太败家了,北边的契丹族从游牧民族变成了半农耕半游牧民族。没有一个农耕民族是能轻易被灭国的。到了宋朝,没有关键的马场,自然无法打败北边的辽和金。


蒙古的北龙脉壮大,横跨亚欧。但是他不懂龙脉,中国三大主龙脉注定无法被压制,所以明朝出现,而蒙古根据北方和西方无数小龙脉被风格成无数小国。最终由于没有主龙脉而没落。


明朝朱元璋实在是太……说他聪明也好说他愚蠢也好,他派刘伯温挖断天下龙脉,让整个天下只归他一家。结局就是中华大地无龙脉,一旦朱家龙脉弱了,就被外国压制。你无法想象,一个那么庞大的中国,就像一条巨龙,居然被满清,不到10万人的小民族压制整整300年,就是那种美国被墨西哥侵略,并且被统治300年的概念,你能想象吗?朱家挖断中原龙脉,而没挖东北的野龙。导致清兵入关统治中国300年。一直到日俄战争在满清的北龙脉上,伤了满清的龙脉元气,才有汉人的生机。


这就是中国历代版图扩张和龙脉的关系。

***********分割线,上面说的如果你无法接受,下面再回答你的问题*************************

越南当时和苏联签订的是军事协定,是同盟国的关系。就是类似二战期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的那种,就像现在的日美联合防御条约。中国和越南的战争,苏联竟然没有参战实在是在国际上大大的丢脸。当然也是中国退的快,如果不退的话,苏联因为条约是必须向中国宣战的。


中亚地区,我不知道你说的中亚是什么。怎么会没有天险。帕米尔高原,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不周山,你让古代的军队怎么飞过去?如果说的是东南亚,南部的十万大山,如果没有秦始皇的雄才伟略,估计没有一个皇帝有决心能占据南龙,更别说那边越南、缅甸、泰国那么多的小龙脉,你真当龙脉是开玩笑吗?就算占据了,如果没有大决心大毅力,那边也会独立,造反,孕育他们自己的王。历史上也是如此,数次占据,数次分割独立。如果说的是远东地区……那边对于古代的中国有什么用?放牧还是种田?放牧……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种田,那时候的粮食能在那些地方种出来吗?那时候中华大地上还没有那么多人口,自己国家已经够吃了,当明朝不够吃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力打败北方的蒙古和满族了……,至于满清,他们能入关就已经偷着乐了,对于他们来说富庶的中华大地足够他们奴役和享用了,他们还打算要北方寒冷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干什么?


至于日本,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不知道你和日本人打过交道没有。你为他们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他们就点头哈腰,实在是让你很难恨他……另外中国古代估计没有那个朝代绘制过超过大兴安岭的地图吧。没有那边的地图,谁能知道从库页岛进攻?元朝倒是进攻了,日本的海龙脉发威,全沉了。进攻几次沉几次,就没后话了。

************************下面说一点政治和国家的知识,个人愚见**************************

另外国家不是越大越好,要让所有人生活的更好。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看这个国家的土地有多少,不是看这个国家有多少钱。看的也不是所谓的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看的只是一个词语战争潜力。看一个国家老百姓生活的好不好,看的也是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占据了多少的全球资源。在古代,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秦汉隋唐宋元明,都是最强大的国家。哪怕是清朝,葡萄牙和西班牙掠夺了全球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贸易也都全部流入了中国。中国人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资源。无所谓要更多的地盘,他们为的只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只要占据龙脉,占了龙气就可以了。世界上苏醒最早的是中国的秦岭淮河龙脉,其后苏醒的是英国的海
龙。最后苏醒的是美国的安第斯山脉。那些山川地脉所孕育之人,冥冥之中都会有一种使命感,要做出大事的使命感。每当山川地脉所孕育之人被杀,江河必然变红。而且你无论怎么查江河水的物质变化都查不出为什么会变红。


满清结束后,因为中华大地的龙脉还没有复苏,所以军阀混战,直到毛_太祖诞生,从抗日战争黄河8年不结冰,可以看出,中华龙脉应该是承认他是中华大地选出的天子。今天的中国,龙脉逐步复苏,又被挖矿拖累。很难说现代工业好,照我的观点,中国应该封存大部分的工矿,进口矿产,进行加工生产,保护龙脉。否则中华民族的复兴,很可能遥遥无期。


不要小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他里面有着很大的道理哦。西方古代也有八卦的二维图片,但是只有中国流传了古文明。中国的古文化将所有的变化归纳为五行和风雨雷电等变化,是一种精简的极致。这不是简单的现代科学可以做得到的。中国是继承一个高等文明的文化,你学的越多,越发现自己渺小。政治,经济,军事都在其中。我所说的只是涵盖其中一部分理论和概念,不全,除了那张图,其他全是有感而发。现在钻研国学的人太少了。

㈤ 古时候的中国为啥无法征服缅甸,直达印度洋

缅甸作为我们的近邻,在古代时就与我们多有摩擦,有的朝代甚至差点将其亡国。那么,缅甸又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呢?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我们也许可以轻易征服一个地区,但是却难以使其归心。缅甸地势复杂,高低起伏,若是反复离心,征伐的成本会很大,所以采取怀柔政策。

所以,因为彻底掌控云南的苦难程度以及缅甸自身地势特殊的原因,朝廷军队很难政府缅甸,强行为之只会得不偿失,甚至可能一败涂地,故而中原王朝对待缅甸只能采取怀柔政策。

㈥ 古代中国那么强大,为何没有吞并富饶的东南亚

文/寂寞的红酒

东南亚,古称南洋,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块面积辽阔,物产富饶的地域。古代中国国家强大,东南亚像一块肥肉就在中国嘴边,但中国却一直没有吞并它们,只是让它们作为藩属,结果最后白白便宜了西方殖民者。那么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将东南亚纳入版图?

第一,古代东南亚经济落后,居住条件非常差。当地炎热潮湿,蚊虫遍布,瘴气弥漫,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和沼泽,不是居住生活的好场所。宋元时期,岭南地区还比较荒凉,往往被作为流放之地,西南地区甚至没有设置有效的行政机构,一直游离于中央王朝之外。南洋荒僻落后,条件又差,连岭南都比不上,中原王朝当然不放在眼里。中原王朝被认为南洋是番邦化外之地,白给都不愿意要。

第二,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实行的是农业经济。南洋虽然盛产热带物产,但从农业的角度讲,当地山多林密,耕地有限,没有太大农业价值,远不如让其做藩属年年朝贡来的实惠。事实上,东南亚的大开发和农业的大发展也只是近代的事。亚洲东部适合大规模耕种的地方几乎都在中国,要是东南亚和中原一样肥沃富庶,早就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了。在古代,东南亚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要也罢。

第三,地理因素。东南亚和中国虽然山水相连,但从越南到缅甸不是深山丛林就是大河沼泽,加上当地炎热潮湿,热带病流行,在当时缺乏奎宁等有效的抗疟疾药物之前,军队非战斗减员太多,中国移民也不适应当地的环境,伤亡率非常高。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适应,即使在当地生活了千百年的土着人也同样伤亡率很高。因此虽然东南亚稻米一年三熟,但人口少的可怜,开发程度非常低。

第四,古代东南亚部落众多,且桀骜不驯,不容易驯服,统治成本非常高。等到越南、缅甸等形成民族国家后,想吞并和消耗更是难上加难。宋朝、元朝试图收复越南,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明朝虽然征服了越南,但由于占领成本和开发费用太高不得不放弃。明朝在越南可是赔了不少钱,就是拿下越南,明朝也养不起他们。占了这些地方不仅收不到多少赋税,反而要倒贴钱,所以中原王朝哪个都不愿意接盘。

㈦ 中国古代为何征服缅甸,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呢

中国只濒临了一个大洋,那就是太平洋。如果中国的船只要到波斯湾进口石油,那就必须要绕道马六甲海峡,但是马六甲海峡受制于他国,使得我国的石油安全颇受威胁。这就引起我们思考了,中国的云南距离印度洋只有470公里,隔着一个缅甸。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将缅甸纳入版图,开拓印度洋呢?

一,汉朝的开拓

我们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在西南的开拓历程,才能知道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向印度洋靠近的。在古代,西南地区就是一片山高谷深、森林密布的瘴疠之地,无法穿越。先秦时期,人们不知道“西南夷”的存在,更不知道印度洋的存在。就算是武功赫赫的秦朝,也未能登上云贵高原。

西汉时期,来自于印度的诱惑终于让汉武帝有了开拓西南的野心。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巴克特里亚)见到了蜀地的物产,询问才知道,这些物产是从身毒(印度)转运而来。张骞将这事告诉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试图打通到印度的交通,派遣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人出使西南夷,寻找通往印度的道路。

综合以上内容,原本元朝曾经将疆域推进到了印度洋周边,可惜明朝未能控制这一带,最终被东吁王朝统一。东吁王朝又和明朝战争,使得云南的面积大幅度缩水。清朝建立后,收复了木邦等地区,但是在末期还是被英国占据。如此,大家就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这个线索了。

㈧ 中国历代王朝为什么都吞并不了缅甸

从地形图看,中原王朝明明已经控制了云南山区,把最难走的山口都拿到了自己手里,为什么到了平原地形反而停下,不再前进到沿海地区

揭秘发现青蒿素的神秘“523任务”

据说,当时的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向毛泽东提出请中国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随后,亲自布置了抗疟疾新药的研发。

这段故事未见文字记载,但在此后参与抗疟疾药物研发的医药工作者中口口相传。曾参与过中越疟疾疫情调查的军事医学专家方辉(化名。尊重当事人意愿,隐去实名。)告诉记者,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有现实依据的。疟疾在当时的中国也是一种恶性传染病,1969年到1971年是高发年,其中1971年就有4000多万人感染疟疾。

不过,1967年开始的集全国医药科研力量进行抗疟疾研究,确实是发端于“援越抗美”。这项研究由此成了一项带有军事色彩的紧迫任务。

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并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防治抗药性恶性疟疾被定性为一项援外战备的紧急军工项目,以5月23日开会日期为代号,称为“523任务”,一直沿用下来。

古代亚洲人没有青蒿素,没有奎宁(金鸡纳霜是美洲新大陆土产),平民也买不起蚊帐,所以缅北积水地区的蚊虫疟疾无法克服。中原王朝如果强盛,控制高海拔的云南山地不难(起码驻扎下来不回病死),要是企图穿越缅北再击败沿海的文明国家,就算成功也必然出现统治“断裂带”,进而导致分裂。所以紧靠中国的缅甸平原区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㈨ 吞并蒙古好还是缅甸好

第一,蒙古那叫回归,第二,缅甸才是吞并。第三,吞并缅甸比吞并蒙古从战略上很有利,事想,如果吞并缅甸,中国就不只有太平洋,还有印度洋,从昆明兴建一条到皎泊港的铁路,和油气管道,解决马六甲海峡没有问题,到时候经营南海,缅甸,以及巴基斯坦,整个东南亚,印度,亚洲都不在话下。但是想想就行啦,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2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