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不打鲍有祥
A. 缅甸政府在10年前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却不敢动佤邦联合军
因为佤邦联合军他们武装力量相当厉害,已经比缅甸厉害很多。
佤邦,由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区组成,总面积大约有三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海南岛面积,北部在缅甸的东北部,面积有1.7万平方公里,佤邦的南部与泰国交界。
1989年与缅甸军政权达成停战协议,将控制区域设置“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驻地为勐拉。
B. 鲍有祥的人物评价
鲍有祥在缅共从一个营长一路青云直上。1989年,由于“缅共……内部发生了许多问题:根据地越来越小,阶级斗争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领导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十分顽固。大民族主义、宗派主义日趋明显,干部中培植亲信,拉帮结伙。连年战争,群众生活逐年下降,部队供给短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引自佤邦政府文件原文),鲍有祥以兵谏的形式脱离缅共,并迅速与缅甸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拥兵4万,自治佤邦,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武装。随后,他与缅甸政府一起攻打坤沙的军队。1996年坤沙集团投降,鲍有祥得到了原来所有坤沙的地盘,在这一年成为金三角新的霸主。控制区面积扩大70%,被佤邦人称为“南佤”。
C. 鲍有祥的戎马一生
眼前必须考虑的是佤邦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佤邦被缅甸政府封锁,被国际社会制裁,另一方面,在他统治下的烟农因为罂粟越来越穷困。诸多历史、经济、政治问题迫使他一定要禁种。
“我们这个小小的民族,不懂文化,也不懂科学,整天就和土地打交道,种点大烟过生活,越种越穷,这个民族还怎么发展?但他们是为了生存!完全是为了肚子问题。而且大烟是古时候英国人带来的,不是共产党带来的,也不是哪个民族带来的。正因为看到佤邦越种越落后,我才下定决心要在2005年禁种大烟。” 禁烟后怎么办?鲍有祥的回答是:“靠我鲍有祥一个人马上改变是不可能的,我只能是一面做工作,一面往下压,该不种的我就要强行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这几年经过我们的努力,缅甸政府也看了我们做的这些禁毒工作,中国有些地区比较了解我们情况,所以逐步地在帮助我们。”
D. 缅甸佤邦和果敢的区别
现在的果敢已经没有了战争,也在冲刺发展更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果敢人民也找到了发展投资项目的好方法,有了中国网方便百倍,有了支付宝微信出门不用带现金,有了银行卡一年到头的收货积蓄就可以安心的存起来,
果敢和邻国的云南同言同习俗,如果你到果敢来你会发现你对这里的一切你都很熟悉,在这里可以收看到中国的各种电视台,还可以网购哦
流通中国人民币方便又实用。
佤邦位于缅甸的东北角,控制了三万平方公里的领地,是缅甸少数民族武装中,最强的诸侯。然而佤邦南北被割裂成两块互不接壤的飞地。北佤地区以高寒山地为主,毗邻云南、果敢;南佤地区坐落于泰缅边境,土地肥沃、气候温暖,不论是种粮食还是毒品都能丰收。
许多外国人就纳闷了,为什么佤邦这个弹丸之地,还要整出个飞地呢?
▲佤邦南北被割裂成两块互不接壤的飞地
01
筚路蓝缕,以启佤邦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在中国云南沧源县,有一所丙寨小学。人人都称道这里曾经出现了一个终结乱世的英雄,哪怕他现在的国籍是缅甸。
鲍有祥是缅甸佤邦名副其实的主宰,手握党、政、军大权,也是现在夜不闭户的佤邦的缔造者。1949年,鲍有祥出生于北佤县昆马区。那时候佤邦还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偏远山区。
▲鲍有祥是缅甸佤邦名副其实的主宰,手握党、政、军大权
1941年,中国的抗战陷入僵持,为了获得英美国家的物资支持,民国政府在英国人的威逼利诱下把北佤县在内的部分佤山地区划给了缅甸。1957年,新中国出于大局考虑承认了这个协议,解放军得令撤离,鲍有祥在内的佤族人从此成为缅甸少数民族。
没有了解放军,就没有了秩序。当地的土匪恶霸就和国民党留在金三角的残部媾和,为祸一方。
1959年,为了躲避兵荒马乱的世道,鲍有祥一家来到了中国。就在丙寨小学,鲍有祥邂逅了他的中国老师。一年以来,老师对鲍有祥循循教导,不仅给他取了“有祥”这个中文名字,还让他接受了汉文化和中国革命思想的洗礼。
1960年,听说老家稍稍太平了些,鲍有祥作别老师,回到了故里。
1966年3月6日,是鲍有祥一生的转折点。一伙千人规模的强盗洗劫了鲍有祥所在的寨子。强盗们夺走了寨子里家家户户的口粮,掠走了财产,牵去了牛马。更过分的是,鲍有祥的母亲被擒获,头发被生生扯下,极尽羞辱。
▲国民党残部
君子报仇要多久?鲍有祥给出了答案。鲍母的受辱让鲍有祥目眦尽裂。他在寨子外召集了10个人,准备了三把枪,两把刀,潜伏了十九天,觅得守卫松懈的当口,用一顿饭的功夫击溃了这伙千人规模的强盗。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为了护卫桑梓,鲍有祥用缴获的枪支,和一时无二的声望,拉起了一支三百人规模的游击大队,试图在佤山的乱世中杀出一片太平地。
以杀止杀费力不讨好,三年持剑往讨让鲍有祥意识到是时候穷则思变了。1969年,他邂逅了缅甸的共产党(以下简称缅C),受过中国革命教育的鲍有祥毅然决然率部投身缅C。
然而缅C的表现令鲍有祥痛心疾首。一开始,缅C还坚决禁毒、广纳谏言,但是随着三次西征缅甸中央的失利,缅C中央就开始变质。屡战屡败的缅C陷入部队凋零、解放区百姓面有菜色的窘境。为了东山再起,缅C决定以毒养军,在解放区广种罂粟。
尽管中国为首的国际盟友和党内有识之士的大力反对,缅C依然故我,甚至不惜大力肃反,剪除异己。
上峰领导昏庸无能怎么办?破顶草庐,掀之何妨。
1989年4月17日拂晓,鲍有祥带着五百人,缴了缅C中央3000人的械。鲍有祥把昏庸的上司流放,把缅C扫入历史的尘埃。不破不立,给缅C送终后,佤邦——一个崭新的政治实体,被鲍有祥亲手缔造了出来,这一年他四十不惑。
▲三次西征,缅C中央失利
02
毒王千里送人头
坤沙,本名张奇夫,祖籍南京,父亲是汉人、母亲掸族人。1970年以来,他称霸金三角南部,成为世界第一毒品之王。每年全球百分之六十、金三角百分之八十的海洛因市场由他主宰。
佤邦历史上在英国的坑害下种植了大量的罂粟,又与中国仅一河之隔。在坤沙看来,佤邦既是进军东亚毒品市场的桥头堡,又是海洛因的上游产业。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坤沙恶向胆边生。1989年5月8日,坤沙突袭立足未稳的佤邦联合军418师,当场格杀一个营长、俘虏其副营长。
鲍有祥是楚霸王、刘裕一样的人物,哪里容得坤沙来撩虎须。二十个营、炮兵团、独立团,八千子弟兵誓师出发,南征坤沙。
▲毒王坤沙
“每人背三把长刀,我们一起走出寨门。打仗我胜你败,打仗我活你必亡。你变豹子我变虎,你会跳我会飞。你的人多,打不赢我一个好汉。你的山大,我要把他戳穿。”佤族士兵自诩牛的传人,悍不畏死,嘹亮的佤族《古战歌》徘徊在行军的路上。
二十天强行军,穿越了掸族人的五个镇(掸族人也看坤沙不爽,借道给佤邦),向六万坤沙部队发起兵力悬殊的挑战。
坤沙以毒立国,财大气粗,六万部队武器精锐、粮草充沛。获悉佤邦部队劳师远征,他放出大话:“他们来一个杀一个,叫他们有来无回!”
在坤沙的指挥下,部队被排开,分散成110个据点,和佤邦联合军来回拉锯了两年,试图用兵力优势,把佤联军拖到弹尽粮绝。
自以为得计的坤沙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举世皆敌了。由于坤沙的毒品远销亚洲、美洲,美国人悬赏200万美金来买他的人头,泰国边防军也切断了坤沙的后路,缅甸的掸邦更是干脆给佤联军提供充足粮秣弹药。
1990年底,在外援的帮助下,坤沙被佤联军包围了。但是坤沙的部队属乌龟的,在泰缅边境的两个据点抱团,佤联军怎们啃都啃不动。
大军曝于野怎么都不是好事,鲍有祥还指望这支部队荡平坤沙,然后回来建设百废待兴的佤邦呢。1991年,佤联军找到泰国边防军深入磋商,泰国黑虎师的首脑接见了佤邦使者。双方达成协议,泰国提供借道、黑虎师的军服,作为回报佤联军干掉坤沙后,索兰归泰国控制。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佤联军3个步兵营、1个炮兵连化妆成了泰国部队,绕道西边,光明正大地走在泰缅边境一个叫索兰的小镇。
索兰,这个边陲小镇是坤沙的制毒窝点,也是坤沙毒品销往泰国,乃至美洲的必经之路。索兰也让泰军的边防体系如鲠在喉,它像一个钉子一般钉在泰缅边界上,把泰国边防军的据点首尾隔断,不能相会。
佤联军、泰国边防军一致认为,索兰是坤沙的大动脉。当佤联军假冒泰国黑虎师,大摇大摆走在索兰地面上,坤沙兵正在下河游泳。佤兵一刀刺死了麻痹大意的坤沙哨兵,固若金汤的索兰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被瓦解。
失去了索兰,坤沙的部队成了百足之虫,失去供血的坤沙兵越打越少,最终只剩下六千不到的兵力。而佤军大本营又训练出1万2的有生力量,强弱逆转。1995年12月23日,佤联军发动总攻。
短短20天,佤联军围点打援,坤沙集团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率部投降,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佤邦收入囊中。从此,缅甸地图上少了一个坤沙王国,多了一块佤邦飞地。
03
尾声
坤沙的覆灭,极大地震慑了缅甸中央政府,他们与佤邦达成和解,偃武息戈。剪除了敢于向佤邦露出獠牙的敌人后,鲍有祥致力于打造一个路不拾遗、熙熙攘攘的太平佤邦。
▲佤邦街头到处林立着“中国移动”的营业部
河对岸的中原大地,是鲍有祥魂牵梦萦的土壤,他梦想把佤邦打造成中国一样的幸福家园。见贤思齐,在鲍有祥的努力和云南的帮助下,佤邦有了自己的邮政系统,国际友人若想寄信给鲍,只要标注地址——中国云南省思茅市孟连县即可。
中国打给佤邦也是国内长途,而不是国际长途,佤邦使用的是云南思茅的区号“0879”,佤邦街头到处林立着“中国移动”的营业部。
为了团结佤邦各界的力量,鲍有祥不计前嫌,成立佤邦政协、组织两会;为了得到国际认可,鲍于2005年,全面取缔了毒品的种植。
▲鲍于2005年,全面取缔了毒品的种植
鲍还效仿邓公,改革开放,大量外资给佤邦经济增添了活力,来自中国的乌龙茶商人、荔枝商人、甘蔗商人纷纷入驻,手把手带领佤邦农民脱贫致富。佤邦人也买得起电视,办得起学校了。
他们在电视机里看的是胡锦涛、温家宝,上课时读的是人教版教材。佤邦的孩子每周有十几节汉语课、三节英语课、两节缅语课。不知道他们读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段话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佤邦人也买得起电视,办得起学校了。
E. 缅甸军方是亲中还是反中
当然是果敢族武装了 ,因为果敢地区大部分是汉族,在缅甸属于少数民族了,外来做生意的缅甸其他地区的商人比较少,相反,内地的商家倒是挺多,在果敢在部分地区都能收到中国移动的信号,缅甸通信信号覆盖的倒是很少,果敢也一直都是民族自治区,现在果敢族武装的头彭家生以前是果敢地区主席,五年前被政府军赶下台...历史上明朝据说有一支皇族因为战乱来到这里,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自称是皇族后人,不过果敢地区一直被当地的几个大家族控制着。有一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中的,当地的小学课本是在内地买的,书上写的首都当然是北京了,老师教的时候还得现解释...
在东盟国家中缅甸因为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对中国的倚赖也比较大,所以和中国军队的关系还可以.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缅甸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缅甸政府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府。
F. 缅甸和果敢是到底怎么一回事!
事情起因是果敢两个正副司令为了争夺政权,副司令投靠了缅甸政府。
缅甸政府之所以出兵,网上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个人认为毫无战斗力的缅甸军背后还是有美国佬的支持,今天打的是彭家声,下次打的可能就是鲍有祥。
从现在佤邦政府全面开张禁毒工作,从联合国推进粮食计划,从今年的瓦邦二十年周庆所设立的纪念碑(碑上感人肺腑的经典三段题词,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种种迹象表明佤邦在一步步向好的方向改变,政府领导人也在逐渐从善以求改变以往大毒枭的姿态,但是金三角对于世界的危害实在太大。。。
可以说,瓦邦政府面临着内忧和外患,中国政府已经声明不会出兵干涉内政,现在的瓦邦风云变幻,让我们共同关注。。。。
G. 缅甸佤邦鲍有祥的历史,是怎样建设邦康的
佤名陆棒(lok: pang),尊称达棒,佤族,1949年9月19日生于昆马新寨一个开明头人家庭。其父鲍兴嘎
(艾嘎),其兄鲍有义、鲍有良、鲍有华。鲍有祥在少年时期在家务农,主要是放牛,也做点小本生意。
1959年7月,鲍家突遭国民党军邱鸿斋部抢劫,鲍兴嘎屡遭追捕,全家畏而奔往中国避难,迁居沧源县岩丙寨。当年9月,鲍有祥就读于岩丙小学,“有祥”一名为当地老师所取。1961年4月,全家迁回昆马。这时鲍有祥已长大成人,1964年结婚,当年4月,其父鲍兴嘎去世。
王丽是鲍有祥的秘书。她的朋友指点我们,可以在王丽面前开任何玩笑,但千万不能指责鲍总,否则会招致她的狂怒。几乎所有的佤邦人,对鲍有祥,都有对革命领袖那样的敬畏之情。
旁人告诉我,在佤邦,不能称呼任何一个老板“×总”,那是犯政治错误的。佤邦只有一个“总”,就是书记鲍有祥。至于佤邦联合党副总书记肖明亮,一定要加上“副”字,就是“肖副总”。
因不堪忍受国民党邱鸿斋部反动部落武装的欺压,鲍于1966年开始与堂叔鲍三板,同乡魏尼门、李六勒等秘密组织反抗组织,1967年7月3日成立昆马游击大队,鲍任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主要负责武装组织工作和军事指挥。1967年11月率队前往中国雪林进行军事训练,半月有返回昆马根据地。1969年9月,游击大队接受缅甸共产党的领导,整编为人民军4043部队(即后来的4243营),鲍任一连连长。1971年1月,部队改编为501营,鲍任副营长。1971年3月成立502营,鲍任营长,并率部参加了解放新地方的战斗。1974年1月,鲍提升为683旅副旅长,1975年9月任缅共中央中部分局副司令兼参谋长。1984年4月23日,由缅共三个营,克钦独立军三个营,
SPP(掸邦进步党)两个营组成民族民主阵线,鲍任阵线总指挥至1986年。其间,鲍支持制定了着名的“4·13联合军事计划”。1985年7月,鲍当选为缅共中央候补委员。1989年4月17日,鲍与赵尼来一起组织领导了脱离缅共错误领导的武装起义,成立了佤邦联合军,并出任联合军司令。
1989年11月,鲍参加了在果敢召开的佤邦联军、果敢同盟军、掸东同盟军、新克钦民主军、SPP五个武装力量联合阵线会议,正式实行联合后,鲍出任总司令。1990年,缅甸联邦政府委任鲍为边境监察总署署长。1996年2月,鲍当选为佤邦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至今。1996年12月,鲍代表佤邦政府参加了联邦政府在首都仰光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
他和赵尼来是佤邦各族人民最尊敬和爱戴的人民领袖。在佤邦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和企业共投资5亿元人民币,并提供大量技术支援力量,帮助“金三角”地区发展替代植物,昔日的40万亩罂粟地已变成了稻田和橡胶园。
禁种之后,鲍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变成“旅游的金三角”、“经济的金三角”,甚至是“梦想的乌托邦”。
H. 10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
之所以动不了佤邦联合军,主要与这支军队的较高战斗力、管理方式科学,以及后备支撑力量较强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合理的军队领导方式,增强了军队的综合实力。果敢同盟军与佤邦联合军,是由缅甸地区的少数民族组成的两方割据力量,这两支军队的来源都和中国有较大关系。其中果敢区域,在清朝时还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果敢同盟军的组成人员较为复杂,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
因为他们发现中国力量的支持,能够给军队发展带来诸多好处,而果敢同盟军则一直保持着之前独立的想法。这种政治层面上的思想改变,增强了佤邦联合军的后盾力量,才能让他们不会轻易被缅甸政府掌控。此外,果敢同盟军被收编的案例,也让他们更加谨慎起来,通过不断的优化升级军队,来提升综合力量。
I. 十年前缅甸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啥不敢动佤邦联合军丝毫
佤邦联合军和果敢同盟军都是缅甸的刺头,都是从一个大家庭里分离出来的山头。同一所学校毕业的,所以有好多共性的东西,但他们虽然是难兄难弟,但命运不同。一个走了衰运,被政府军清剿没有逃过一劫,另外一个走了好运,茁壮成长。说到最后还是选择政策方针不同。
果敢军虽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想要东山再起,却难于上青天,只能人不人鬼不鬼地躲在深山老林里头苟延残喘,就是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了。
而佤邦联合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显山不露水,却一不下心就做大,成为了缅甸地方武装中的大哥大,让缅甸政府军都头疼不已。
果敢跟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果敢地区有80万人口,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果敢地区原先是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清朝的时候它是中国一部分,后来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割走。特区中的居民其实还是以汉族为主,不过是被后来的缅甸政府给改成果敢族了。可以这么说,所谓的果敢人就是华裔。
果敢不排斥毒品,而佤邦积极参与禁毒。果敢的行为不但让自己失去道义支持也失去民心,而佤邦却因为积极参与禁毒活动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同时获得了不少国际支持。不仅有看得见的资金注入,还有看不见的国家组织对佤邦的认可。
别小瞧了佤邦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它等同于国际组织变相承认了佤邦的合法存在。缅甸政府军对佤邦出手不仅有所忌惮而且师出无名,不能不投鼠忌器,顾虑重重。佤邦现在有点像仁义之师的意思,承担起国际责任,不跟政府添乱,不跟政府搞事,不扰民,不害民。这样的军队哪个统治者不待见,谁会冒险去打一个仁义之师,而且还没有绝对把握能打赢,最后弄得一身骚,岂非没事找不自在?
J. 10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呢
缅甸作为中国一个邻国,与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历史上缅甸也很强大,历时7年的清缅战争,清朝并没有占到便宜,这是干隆皇帝临死前很遗憾的一件战事。近现代以来,缅甸也是世界上内部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该国独立前及独立后,内战就从没有停止过。有时短暂停止是下一场大的冲突酝酿。
我国电力部门就曾支援过佤邦电力建设,而且佤邦主动要求中国同胞来投资。而反观果敢人,他们虽然认为是中国人,但有时他们也屈从于缅甸人。在果敢近百年的战争中,有许多中国人的势力在这里打打杀杀,都想当老大,彼此并不是十分团结。有时面对缅甸政府军攻打时,一些人更多想到的是自身利益,没有一种团结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这种认同感缺失,也影响着果敢同盟军的战斗力和发展。不过果敢同盟军也没有实力与政府军对抗,这是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