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仰光的初中有哪些学校
Ⅰ 承认中国文凭的东南亚国家有哪些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菲力宾,越南,泰国都是承认的.
马来西亚
位于亚洲大陆和东南亚群岛衔接部位的马来西亚由不相连接的东西两块土地组成,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半部;东马位于婆罗洲岛北部,东西马之间隔着南中国海的广阔水域。国土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
马来西亚全境靠近赤道,四周被海洋包围,海岸线总长1000多公里,属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油和锡的重要产地。此外,马来西亚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东南亚地区天然气出口大国。植物总类多达上千种,以热带林木为主。
马来西亚共有11个州和2个联邦直辖市,首都吉隆坡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马来人和其他土着民族占59%,华人占31.3%,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占6.3%,其余为其他少数民族。
在马来西亚,除了被确定为国教的伊斯兰教外,还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一些原始宗教。
马来西亚国民教育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套完善教育体制,即:
学前教育 (2-3年)
小学教育 (5-7年) <注: 包含跳级和国民型小学1年过渡课程因素>
初中教育 (3年)
高中教育 (2年)
中学延修班(简称中6)或大学先修班教育 (1-2年)
高等教育-普通大学生课程 (3-5年)- 研究生课程 (1-5年)
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和中学延修班均设有全国通考制度。在马来西亚,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对小学(6年)和中学(5年)的11年教育实行免费教育,但不是强制性义务教育。从儿童按7岁入小学算起,一直到大学毕业取得学士学位时的年龄通常在22岁左右。
教育机构分类
马来西亚国家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机构主要由两大组成部分:
(1) 公立教育机构——由政府出资或资助
(2) 私立(或独立)教育机构——由私人界出资
在马来西亚,小学和中学大部分都是由政府出资或资助办学的学校;而私立中小学仅占极小的部分。高等教育的范畴包括学历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学士学位课程以及更高的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大学教育
马来西亚现有10所地方国立大学,1所国际大学和1 所高等工艺学院,均设有学士学位课程及硕士、博士学位课程。持有 “马来西亚高级教育文凭” (STPM)和大学先修班文凭或同等学历资格者可申请就读大学。
12所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如下:
1) 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i Malaya (UM)
2)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USM)
3) 马来西亚工艺大学 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 (UTM)
4)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UKM)
5) 马来西亚布特拉大学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
6)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 Universiti Utara Malaysia (UUM)
7) 马来西亚砂劳越大学 Universiti MalaysiaSarawak (UNIMAS)
8)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UMS)
9) 苏丹.伊德力士教育大学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UPSI)
10)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 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IIUM)
11)敦. 胡申翁高等工艺学院 Institut Teknologi Tun Hussein Onn(ITTHO)
12) 玛拉工艺大学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UTMARA)
以上大学除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外,其余11所国立大学都是政府全资大学。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虽是由马来西亚政府建立的,却是以公司的形式运作的。该大学董事会代表所有赞助国家的政府及赞助组织。马来西亚为东道国,其余国家和组织有马尔代夫、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利比亚、埃及、沙特阿拉伯以及伊斯兰组织大会(OIC)。
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
尽管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每年招收8 万名大学新生,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十多年来,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外国大学分校在马来西亚不断增设,以迎合本国和外国学生对高等教育持续强劲的增长需求。
为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远程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在发展远程教育方面,国立大学相继建立起跨国集团,通过远程教学来实现新兴科技基础知识学位课程的传授。1997年私立教育机构(远程教育)条例的通过,为远程教育事业规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准则。
印度尼西亚
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地处亚洲东南部,北与马来西亚、文莱相连;西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为邻;东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弘克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东南与澳大利亚相对;西南与西面临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所辖的海域比陆地大4倍,海岸线总长达3.5万公里。印尼也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群岛国家,素有“千岛之国”的美称。
在自然地理上,印尼可分为4个单位: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马鲁古群岛、伊里安查亚岛。印尼位于赤道两侧,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多雨,各地平均气温多在25℃左右,月温差较小。印尼雨量非常充沛,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近1公顷。印尼的资源、物产极为丰富。其中,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石油产量居东南亚首位,锡矿砂产量居东南亚第二位、世界第三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印尼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热带作物生产国。
印尼民族在马来、美拉尼亚两大种族下细分为300多个民族,爪哇族是最大的民族,此外还有一些外来民族。官方语是印尼语。
印尼人信奉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基督教 、天主教、印度教和佛教。其中,伊斯兰教对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至风俗习惯都有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越南
越南,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地处中南半岛东部,东面与南面临海;北部与中国云南、广西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老挝、柬埔寨为邻。陆地边界总长3920公里(中国地图上距离,下同),海岸线总长3260公里。越南地形狭长,呈“S”形,全国总面积32.9万多平方公里。
越南是个多山的国家,全境3/4的面积为山地、高原,平原主要分布在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区,大多数由河流冲积行成。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风雨多,年平均气温24℃左右,四季不分明,但旱、雨季明显。越南矿藏资源种类较多,现已探明有90多种矿藏,其中储量较多或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有:煤、铁、石棉、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越南气候炎热、潮湿,土地肥沃,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生长。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50多个民族,分为三个语系:南亚、南岛、汉藏语系。主要宗教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高云教、和好教、天主教等。此外,还有道教、儒教影响的残余以及其它宗教。
越南主要工商业城市北方是河内,南方是西贡,中部是海防市,首都河内,官方语
泰国
泰国意即“自由之国”。它位于中南半岛的中部,西邻缅甸;东北界老挝;东南与柬埔寨接壤;南临泰国湾,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除大陆部分外,泰国邻土还包括马来半岛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以及半岛东岸边的部分岛屿。根据自然条件和海拔高度,全国可分为四个经济地理地区:北部、东部、中部和半岛地区,地势自曼谷以北逐渐升高。境内最大的河流是湄南河,自北向南流经泰国中部。
泰国中部是湄南河等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土地肥沃,稻田广布,是泰国的主要产稻区。全国气候可明显分为热季、雨季、凉季。月平均气温22-2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泰国人口6000多万,有30多个民族,泰族占40%;老族占35%;马来族15%;高棉族32%,华人也不少,其他还有若干山地民族。泰国除佛教外,也有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的。官方语是泰语,也通用英语。
泰国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国内的几所知名大学如:国立朱拉隆功大学、国立玛希隆 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法政大学、亚洲理工学院、亚洲科技大学等均开设有国际课程 ,全英文授课,且采用的教材均为欧美原版引进,在教学体系上与国际接轨。相对泰国大学高质量的教育水准,其低廉的费用更是吸引广大学生选择留学泰国的一大亮点。留 学泰国一年的费用总计约为人民币3.8万元至4.2万元。这正在广大工薪阶层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目前,泰国的公立和私立大学共设有356门国际课程,教学质量国际化,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制,其中24所大学里的70个学科有122个本科生课程 ;21所大学里的112个学科有176个硕士学位课程,12所大学里32个学科有58个博士学位 课程。学生可采用学分制。以艾斯普森大学Assumption University(又名:易三仓)为例,它全部采用英文教学,选用的是哈佛、 耶鲁、剑桥等着名学府的教材和课程,学历得到我国和国际上的认可。据介绍,该校目 前近一半的教员是来自欧美、澳洲等过的外籍教师,有两千多名留学生,学校共设94个 学科,其中工商管理、计算机专业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泰国这种双联课程,比学分转移课程更进一步,符合入学资格的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在泰国的大学注册,教学全部采用国外合作大学的教材,并采用两地学习制度,毕业后可获两校的联合文凭。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选择到国外大学继续深造:在校按联办课 程学习1-2年,成绩合格并在就读期间无不良记录者,可由外国联校颁发录取通知书, 然后由这些高等院校及录取的国外联合院校在欧美各国驻曼谷大使馆直接申请办理转第三国签证,办理该签证关键在于学生成绩要符合录取院校的要求,及具有必要经济担保。
泰国的教育制度采取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研究所硕士二至四 年,博士三至五年,与我国类似,因此到泰国留学,学历连接不成问题。泰国在教育部 之外,另成立了大学事务部,该部的功能与我国教育部的高等教育司类似,直接负责学生教育事务。泰国大学事务部承认的大学名单公布在www.inter.mua.go.th 网 University ata Glance 栏目中,可查到各国立及私立大学的地点、成立时间、学生人 数、教职员人数及学位种类。
缅甸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北界我国;西北与孟加拉国、印度为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东和老挝、泰国接壤,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全国地势北高南低,几条大河流都源于我国,萨尔温江上游是我国的怒江;伊洛瓦底江源自我国的龙川江。
缅甸属季风性热带雨林气候,但因地势高低不同以及与海洋远近的差距,全年明显分为三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11-次年2月为凉季。平均降水量3000-5000毫米,降水多为暴雨,7月降水最多。
全国领土面积约6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40多个民族,所有民族在语言方面主要分属三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主体民族是缅族。80%的人信奉佛教。
缅甸首都仰光(缅语意为无敌人)大金塔、和尚、尼姑、佛寺、佛塔众多。有人称缅甸为“万塔之邦”。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地处马来半岛南端。东临南中国海;西朝马六甲海峡;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新加坡由50多个海岛组成,面积640多平方公里。新加坡居于东南亚地区的中心,是重要的港口,城市的海上交通十字路口,正当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交通的要冲,因此它是亚、澳、欧、非四大洲海上交通的枢纽。
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左右。这种气候适合植物生长,故植物资源较丰富,多属热带低地常绿植物。但天然资源和物产贫乏。
新加坡基本上是个移民国家,主要居民由华族、马来族和印度血统的人组成。
政府规定,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主要官方语言,现已成为新加坡各民族的通用语言。
新加坡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分为:中国血统的人大多信仰道教或佛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马来血统的人基本上信仰伊斯兰教;印度血统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人大都信仰伊斯兰教。此外,新加坡还有许多小的宗教团体。
学前教育
3-6 岁的儿童可上幼儿园,提供三年的学前课程(托儿所,K1 和 K2)。各个年级的每日项目包括开发语言阅读能力、基本算术概念、简单的科学常识、社交技能、创造和解决问题技能等学习活动、音乐欣赏和运动以及户外活动。儿童可以学习两种语言,英语和母语。绝大多数可提供可靠的日间照管服务的儿童照管中心(link to ContactSg section)也可为 2-6 岁的儿童提供类似的学前课程。
小学
7-12 岁的学生在新加坡需要强制参加六年制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结束时,学生需要参加小学毕业考试(PSLE),将测验主要课程,例如英语、母语、算术和科学。除了必修的学习课程之外,还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CCA)以及社区参与活动(CIP)。
中学
13-16 岁的学生在新加坡需要参加四至五年制中学教育。将根据学生在小学毕业考试(PSLE)的成绩将学生安排在“特别班”、“快捷班”、“普通班”(学术)或“普通班”(技术)。不同的课程侧重专为满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而设计。在中学结束时,学生需要参加 GCE ‘O’ 级别(特别/快捷课程)或 GCE ‘N’ 级别(普通课程)的考试。鼓励所有学生参加至少一个 CCA。
中学后学校
17 岁的学生可选择参加专科学院和大学预科学院以取得 GCE ‘A’ 级别证书或参加技术学校获得学历证书。GCE ‘A’ 级别考试课决定学生进入本地大学的资格,而技术学校则是认可的准职业学校。在完成技术学校时,获得学历证书的学生可根据成绩接受高等教育。
技术/商业学校
技术教育学院(ITE)为毕业生和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和商业课程,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习课程教授他们技能和知识。具有 GCE‘O’ 和 ‘N’ 级别证书的学生可参加任何 ITE 的十所培训学院的全职技术和商业课程。
大学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颁授技术、科学、商业和艺术学科的学位。具有优秀 GCE ‘A’ 级别证书、技术学校毕业证书或等效证明的本地或国际学生可直接申请进入大学就读。
文莱
文莱萨鲁达兰国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接壤,北临南中国海。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全国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多数居民集中在海边及河流岸边,人口多数为移民。
文莱内地多山,沿海为平原地带,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多沼泽,属热带气候,炎热多雨,无季节之分。文莱盛产石油,号称“浮在石油上的国家”。
居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马来人、当地土着人、华人。官方语是马来语,国教为伊斯兰教。
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部的海面上,是东南亚海岛地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岛国,全国由7107个大小岛组成。
菲律宾各岛多山,海岸多为悬崖峭壁,除吕宋岛中央平原等少数地区外,平原极少。境内多火山,南部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2900多米。农产品有大米、椰子、玉米、烟草等,水产丰饶,鱼类约两千种。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度高、湿度大,多雨多台风,年均降水量4000毫米以上。年均气温约27℃,北部冬季较凉,有霜和薄冰。
菲律宾全国人口6000多万,人口稠密,有90多个民族,100多种语言,都属于南岛语系,国语为他加禄语,也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
Ⅱ 缅甸两家商场发生严重火灾,当地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应急措施
在春天的时候,天气气候相对来讲比较干燥,所以出现火灾的可能性也会比较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否则就非常容易出现危险。最近一段时间缅甸阳光的两家商场就发生了火灾,在这种情况下也引起了不少朋友们关注,虽然有很多消防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挺身而出,但是最终也导致了这两家商场的建筑物已经被烧毁,一直到天亮,仍然没有办法扑灭这一些火。
只有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有着非常充足的消防器械,才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通过这些工具来控制住火灾的发展,同时也能够防止火灾蔓延,这样对于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都能够产生非常大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平静。
另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千万不要冒险使用一些比较危险的豁免,另外在野外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火源,在使用完火源之后,也一定要扑灭明火,防止出现危险,只有大家都提升了防护意识,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生活的安全。
Ⅲ 仰光有哪些华语学校哪些华校
想要
找仰光的话语学校
你们周围
肯定有华人聚集区
问一下别人就知道
Ⅳ 缅甸的大学有哪些详细一点的!!!
主要集中在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另外水布等地也有。
最好是去华人比较少的地区学。可以去曼德勒(华人多),仰光(华人较少)。这两个城市是缅甸主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如果你是缅甸人的话,你必须经过高考(考上10年级)才能上大学。如果你是中国人的话,你可以通过广西或者云南一些学校的渠道过去缅甸大学留学。
Ⅳ 东南亚留学,哪些大学比较好
泰国篇
清迈大学(坐标:清迈)
成立于1964年。包含三个校区,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主校区位于泰国清迈市西郊的素贴山脚下。清迈大学是全市唯一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泰国北部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清迈大学除了为泰北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为外国学生,尤其是邻近中南半岛地区的学生,提供高质素的学习环境。清迈大学以医科和工科出名。
泰国易三仓大学(坐标:曼谷)
着名的ABAC大学又名易三仓大学,始建于1969年,是一所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是全球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它的历史悠久,其创立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01年,法国传教士圣·盖博瑞来到泰国创立了这所教会学校,宣扬对知识和美德的不懈追求。
缅甸篇
曼德勒外国语大学
曼德勒外国语大学(简称MUFL)是继仰光外国语大学(简称YUFL)1996年在下缅甸建立之后,根据国家领导人在上缅甸也应该有此类大学的指示,1997年12月3号应运而生。原建地址在曼德勒教育大学内,后搬迁至现所在的曼德勒大学内。占地面积0.45英亩(1英亩≈4000m²)。
仰光大学
仰光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Yangon)位于缅甸仰光市甘马育,是缅甸最古老、最着名的大学,主要学科是人文学科、理工学科和法律学。
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领导人昂山素季就是仰光大学出来的哦。
印度尼西亚篇
印度尼西亚大学(坐标:雅加达)
建于1946年,是印尼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设有12所学院和一间研究所。该校毕业生,数十年来在印尼政界和社会,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加札马达大学(坐标:日惹)
加札马达大学是印尼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国立大学。加札马达大学是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唯一的第一所大学,位于Bulaksumur的校区,成立于1949年12月19日,而这个名字是1946年3月13日取自Majapahit的总理----加札马达大学。
新加坡篇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为东亚AACSB认证成员、东亚EQUIS认证成员、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Universitas 21 大学联盟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即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是新加坡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其历史可追溯到1955年由东南亚民间发动筹款而创办起来的南洋大学,其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工、理、商、文四大学院,并拥有国立教育学院及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两个自主机构。
马来西亚篇
马来亚大学
马来亚大学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着名的大学之一,也是一所全马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 Raffles)。1949年10月8日这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于1956年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分别设立了两所分院。
史丹福学院
史丹福学院成立于1950年,是亚洲最受人尊敬的私立教育集团。学校教学楼、教室设备齐全,装饰美观,有空调,电脑室、图书馆、展览室、休息室、食堂和咖啡室一应俱全,接待中心和行政办公室。 史丹福学院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庞大及最有影响力的着名学府(综合排名第三位),并已在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在全国设有8间分院(其中在首都吉隆坡有四所,含总院)。
文莱篇
文莱达鲁萨兰大学
(Universiti Brunei Darussalam),是文莱达鲁萨兰国(Negara Brunei Darussalam)唯一的大学,所以当地人直接称呼为“大学”。文莱大学是文莱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心。学校成立于文莱从英国独立当年,即1984年;校园坐落于首都斯里巴加湾 (Bandar Seri Begawan)以北10公里,紧邻南中国海;全校学生3400人左右,占文莱人口1%,与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比例相当。尽管马来语是国语,但文莱中学和大学的授课语言都是英语。文莱绝大多数人会讲英语,但有很重的马来口音。
越南篇
国立河内大学
国立河内大学是越南仅有的两所国立大学的其中一间,位于越南首都河内,是一所综合大学、同时也是各行业各领域的继续教育、研究和应用科学中心,在越南大学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Ⅵ 缅甸有哪些重要城市
内比都(Naypyitaw、Nay Pyi Taw)现缅甸联邦首都,是缅甸中部山区的一个战略重镇。内比都以前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现人口约80万人。
仰光(Yangon)原首都和现最大城市,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缅甸内外海陆交通的总枢纽。仰光自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高达百米,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
勃生(Pathein)重要港市,伊洛瓦底省省会,历史悠久的大米贸易中心。有机械制造、造船、金属加工、碾米、制陶、锯木等工业部门。所产缅伞颇有名。
曼德勒(Mandalay)全国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中部地区的军事重镇。曼德勒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市内有达弗林城堡、故宫、庙宇、寺院以及古老的英国政府大厦等遗迹。郊区曼德勒山海拔260米,山顶庙宇建筑精致,山下白塔林立 山下广场。是缅甸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旅游胜地。文化教育中心,市内设有文理科院校,师范学院,技术中学、美术、音乐和戏剧学校,还有博物馆和现代化医院。当地的缅医、缅药驰名全国。
密支那(Myitkyina)缅甸联邦北部城市,是缅甸北部的边陲重镇,克钦邦的首府,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
东枝(Taunggyi)缅甸东南部城市,掸邦首府。在塔泽以东100公里。人口10.8万人(1983)。市区位于海拔1436米的高原上,气候凉爽,东有林木葱郁的东枝山,西南十数公里处即着名的因莱湖。有铁路支线通塔泽,转仰光-密支那干线,横贯掸邦高原的塔泽-景栋公路也由此通过。
腊戍:缅甸东部重要贸易城市。在曼德勒东北约230公里。人口约4万人,华人和华侨较多,是中缅陆上交通和贸易的中枢。附近产茶、多种有色金属矿及红玉等。铁路通曼德勒;公路南通东枝,北通中国云南,与畹町相距约130公里。
Ⅶ 缅甸有哪些城市
仰光(Yangon)原首都和现最大城市,地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缅甸内外海陆交通的总枢纽.有12条内河航运线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仰光港距海口仅34公里,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缅甸全年进出口贸易的80%的货物都经过这里.全国的铁路和公路干线都汇集于此.市区总面积约352.86平方公里.仰光自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高达百米,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整个高塔用20516张金片贴住,形成了昼夜金碧辉煌的外观.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缅甸迁都后,拥有500多万人的仰光将作为直辖市,继续发挥它商业之都的经济中心作用.
勃生(Pathein)重要港市,伊洛瓦底省省会,是西南门户,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左岸,南距河口120公里.东距仰光约150公里.人口14.4万人(1983).历史悠久的大米贸易中心.有机械制造、造船、金属加工、碾米、制陶、锯木等工业部门.所产缅伞颇有名.出口以大米和柚木为主.万吨轮船可以进出;有铁路东北行,在礼勃坦附近与仰光-卑谬铁路接轨.70年代又修建了通往仰光的高级公路.
内比都(Naypyitaw、Nay Pyi Taw)现缅甸联邦首都,是缅甸中部山区的一个战略重镇.内比都以前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现人口约80万人,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内比都坐落在缅甸中部锡当河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北依山势,南望平川,铁路从其境内通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周围都是丛林山区,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内比都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内比都曾是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现今被军政府软禁的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的父亲)发动独立战争的军事要冲及共产游击队大本营.主要居民为缅族,另有掸、克钦、克伦、克耶、德努、勃朗、勃欧等少数民族杂居于此.
曼德勒(Mandalay)全国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中部地区的军事重镇.曼德勒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海拔76米,人口458万人,地处中部干燥区,扼守伊洛瓦底江;雍笈牙王朝于1857年兴建的新首都,故都位于现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古皇城和城楼.工业有茶叶包装、丝绸纺织、酿酒、玉石琢磨、铸铜和金箔工艺等,还有造船、食
Ⅷ 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怎么样求学校图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好不好,因人而异,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是一所七年一贯中学,上海市重点中学,成立于1963年,直属国家,是建国以后成立的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是国家直属的半寄宿制外国语学校。全校设7个年级:中预(即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外附中目前开设英、法、德、日、俄、西六个语种,是全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学校。其中俄、西两语种2年一次,互相交替。
Ⅸ 许地山简介,急要!
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华生。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1893年2月14日生于台湾省台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窥园里。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户。
许地山三岁随父定居漳州,四岁入私塾读书,由于好学聪慧,成绩优异,在漳州城内被誉为“神童”。辛亥革命前夕,他的哥哥受新思潮的影响参加革命,年少的许地山也毅然剪掉辫子,誓与腐败的清王朝决裂。此后,由于家道中落,许地山便开始自谋生活。他曾在石码眉麓小学当教员,后来又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游行集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冰心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宗教学院任助教、副教授、教授,担任《燕京学报》编委。他同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课,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
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他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着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当天,香港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