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与中国的贸易商品有哪些
1. 中国从缅甸进口什么
缅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贱金属、摩托车及配件和化工产品等;缅甸进口主要商品为原木、锯材、农产品、水产品及热带水果。目前缅甸地区包括文体用品在内的日用商品也主要通过边贸的形式从我国进口。
(1)缅甸的与中国的贸易商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关联法规:本规定所称“贸易真实性”系指进口单位对外支付的或对外承诺的进口付汇,应当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并在规定时间内有对应的货物报关进口或以其他方式抵补,且有关凭证真实有效。进口付汇贸易真实性的审核分事前备案和事后到货报审核查两部分。
进口单位不在“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内的备案类别为“不在名录”;
付汇后90天(不含90天)以内不能到货报关及超过合同金额15%并超过10万美元以上预付货款的备案类别为“90天以上到货”;
2. 中国出口至缅甸产品有哪些限制缅甸有哪些港口是否可直达缅甸港口
基本没有限制,缅甸仰光是最大港口,缅甸MUSE是最大陆地口岸,靠近瑞丽。我们经常在瑞丽出货,昆明--瑞丽--缅甸物流
3. 中缅边境贸易口岸有哪几处
中缅边境贸易口岸包括:
1、木姐
2、雷机
3、拉扎
4、清水河
边境贸易在中缅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滇缅边境贸易又占了中缅边境贸易的绝大部分,目前缅甸在中缅边境正式开通的贸易口岸有木姐105码、雷基、清水河和甘拜地4个口岸。木姐口岸是中缅边贸中的主要贸易点,也是缅甸最大的边贸口岸,贸易额占全缅边境贸易额的70%。
(3)缅甸的与中国的贸易商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缅甸从边境口岸出口的商品中最多的是玉石,其次是绿豆、生橡胶、芝麻、玉米、鳝鱼、芒果、鱼、花生、螃蟹、蓖麻子、腰果等,农产品在中缅边境贸易中的出口形势较好。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对粮食和动物饲料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从而使缅甸向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增,出口价格上涨,出口品种增多,其中豆类和玉米的出口较多,水果的出口也超出了往年的销售量。
2017年8月,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意见》,紧扣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守土固边、脱贫攻坚、服务开放、维护团结、凝聚人心的职责。
以“五个深化、推进五边”为抓手,深化政治引领、推进组织强边,深化“国门党建”、推进开放活边,深化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推进富民兴边,在祖国西南边疆筑起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4. 缅甸市场最最好卖的中国商品
缅甸的食品主要通过泰国进口,因为都是东盟国家没有关税,中国食品在那边竞争力不大。中国产品主要是日用品、电子产品、大型机械、大型汽车、摩托车,还有手机,在缅甸销售比较好,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
5. 中国每年向缅甸进口什么
中国自缅甸进口的绝大部分商品是珍珠宝石、木制品,占中国自柬埔寨进口的84.2%。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国,与2013年同期相比,中国与缅甸双边贸易总额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增幅非常明显,进口与出口增长都呈现良好态势,而进口增速远超出口。2014年,在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双边贸易中,缅甸、越南和菲律宾是贸易增速最快的三个国家。
进口方面,中国自缅甸进口的绝大部分商品是珍珠宝石、木制品,占中国自柬埔寨进口的84.2%。随着2014年4月缅甸开始实施禁止原木出口的政策,木材原料可得性大大减少,预计2015年中国自缅甸进口的木制品将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发展。众所周知,缅甸是全球主要的翡翠原石产地,而中国则是翡翠的主要消费国之一。珍珠宝石、矿物燃料等仍然是未来中国自缅甸进口贸易的主要产品。
出口方面,缅甸积极的贸易政策拉动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机电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缅甸的主要产品。同时,缅甸对通讯、汽车、摩托车的管制进一步放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对缅甸的出口贸易。2014年,机械、电子、车辆及其零件成为中国对缅甸出口的重点产品,全年出口额达到36.21亿美元,占中国对缅甸出口总额的2/5(39%)。
数据来源于:海关数据 > 重点国别监测—《2014年1~12月中国—缅甸重点产品进出口趋势分析》
6. 缅甸主要从中国进口什么产品
缅甸主要从中国进口农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矿产品、林木产品、工业加工。
目前缅甸各行各业中,对外贸易算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行业,但也不是完全值得乐观的一个行业,其中贸易逆差问题就是值得担忧的一个问题,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该贸易逆差还将继续存在。
虽然有专家学者指出,一个国家要建设要发展,基础建设很重要,缅甸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需要进口大量的基建材料,所以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是必然的,等到这些基础建设完工开始发挥效益时,贸易逆差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向顺差方向转变。
(6)缅甸的与中国的贸易商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缅甸还向邻国出口大量的大米、豆类、橡胶、海产品、天然气、石油、服装等产品。木姐与瑞丽之间的边境贸易很兴旺,而缅甸其他口岸的边境贸易相比之下就显得黯然失色了。目前,缅甸与泰国之间设有4个官方贸易口岸。
缅甸商务部部长Than Aung Kyaw称:“目前而言,相比中国的商品,泰国商品比较贵。但是随着缅甸人的购买能力增强,缅泰之间的贸易将会超过缅中贸易。”Than Aung Kyaw此言在好像在暗示:虽然泰国产品更贵,但是其产品质量更好,因为受到人们的喜爱。
海上贸易占了缅甸国际贸易总额的88%,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正常有序发展,特别是瑞丽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之一后,瑞丽口岸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7. 缅甸被解禁后,中国第一批进入的是哪些行业
(一)缅甸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缅甸现有8家国有农机厂,已建成铸造生产、齿轮加工、锻造加工、主轴加工和金属热处理 5 条生产、加工、装配线,主要产品有手扶拖拉机、动力耕整机、割晒机、旋耕机和脱粒机,柴油机、主轴、齿轮等都主要部件都从中国浙江四方集团进口,以进口装配为主。现每年能生产手扶拖拉机3000台、动力耕整机等机具6000台,由农机局统一销售到全国99个分销中心,农民可分期付款购买。但还远不能满足农机化发展需求,对小型农机需求非常大,需大量进口,缅甸政府已免除了农机等农用物资的进口关税。缅甸私人农机销售企业也多,其中的007,Gooebrother,Yeeshin 等华侨公司规模较大,主要销售中国、印度、日本的小型农机。中国产品价格占优,市场份额约占80%。
(二)缅甸石化工业发展概况
缅甸能源部是缅甸石油与天然气业的主管部门,能源部下设计划司、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缅甸石油化工公司和缅甸石油产品贸易公司。缅甸有百余年石油开采历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开始出口到欧洲,主要分布在缅甸中部和沿海地区。现陆上已开发油田18个,海上、陆上开发天然气田3个。主要天然气田为Yadana和Yetagun,已探明储量分别为6.5万亿和3.2万亿立方英尺。由韩国大宇、印度 ONGC Videsh有限公司和印度GAIL有限公司在若开邦海上A-1区块和A-3区块发现了大型天然气田,预计储量达到5.7万亿至10万亿立方英尺。1989年以来,截止2006年4月30日,缅甸已与24个国际石油公司签订39份43个区块的产品分成合同,协议外资达26.34亿美元,是缅甸引进外资最多的行业。主要的投资方为韩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法国和中国等。按照缅甸的地质构造情况,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前景看好,缅甸共有 14 个地质沉积盆地,其中,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仅对位于缅甸中部地区、卑谬地区和伊江三角州地区的盆地进行过广泛的勘探,缅甸尚有许多地方具有新发现石油与天然气的可能性。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与外国公司合作,正在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合作范围。同时,依靠自己的财力,在缅甸较偏远的实阶省莫莱镇区茵多和洪马林镇区乌约河边的耶波密村开始实施陆地石油勘探计划。
(三)缅甸矿业资源概况
缅甸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主要的矿藏有铜、铅、锌、银、金、铁、镍、宝石、玉石等,部分已得到大面积开采。其中铜矿主要位于曼德勒以西105公里的望濑及望濑以东11公里处的礼勃东。产品品质较高并已进入国际市场。1994 年缅颁布矿业法,允许外国对宝石、金属、工业矿产原料、石料进行勘查、勘测和生产。同年10月,缅甸政府宣布过去由缅甸国营部门垄断经营的金矿和铜矿向外资开放,并于1995年9月、1996年9月和1997年9月先后三次将40块矿区对外招标。截止2006年4月30日,外国对缅甸的矿业投资项目达58个,投资协议金额为5.3489亿美元。加拿大的Ivanhoe公司1994年开始投资开发铜矿,1997年开始生产铜金属,是较为成功的投资之一。
(四)缅甸汽车行业概况
缅甸国营与公私合营的汽车组装厂共有三家,分别为:缅甸第二工业部下属的缅甸汽车与发动机生产公司,组装生产大型卡车、轻型汽车、Mastar吉普车和生产ZA-2000CC。缅甸第二工业部、缅甸第一私人投资有限公司(FMI)和日本铃木(SUZUKI)公司的合资汽车组装厂,主要组装生产铃木小型货车;缅甸经济控股公司和日本ISUZU公司的汽车组装厂,主要组装生产载重量为1吨的Pick-up汽车。上述汽车生产厂家的零部件均必须进口,因此组装生产规模和数量均很小。从缅甸国产汽车行业的情况看,绝大部分为组装厂,主要部件,如发动机和轴承均从日本等国进口,进口的零部件也多为二手货,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件由缅甸国内生产,如:车身和底盘等。目前缅甸共有两家与外国合资的汽车组装厂,其中一家是三菱汽车组装厂,该厂于1998年与缅甸二工业部合资组建,以注册资金670万美元起家,日本三菱公司占65%的股份,缅甸第二工业部占35%的股份,生产规模为年组装生产三菱汽车2000辆。自1998年至今,该厂汽车组装生产的总量为Wagon车1423辆,Mini Carry Truck车2824辆,年均产量仅471辆,远未达到生产的规模,其原因之一是申请进口部件批文难。缅甸全国人口5400万,仰光市的汽车拥有量每100人平均仅为3辆,相差很大。业内人士分析,如果缅甸的政策放开,汽车组装行业未来前景看好,但前提是政策进一步开放。
(五)缅甸家用电器市场概况
缅甸国内家电生产能力薄弱,仅组装少量VCD和电视机,大部分产品依赖进口,主要来自其他东盟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空调:日本和韩国占领了大部分空调市场,但价格便宜的中国空调开始进入缅甸市场National, Sanyo, General, Mitsubishi, Sharp ,Samsung,LG 空调质量好,市场占有率也高。中国产品逐渐提高质量,而且价格上有优势。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新技术和质量。National, Panasonic 超过其他20个品牌,占了当地市场30%的占有率。去年General市场占有率从15%下降到10%,一马力或二马力的价格从27万缅币到超过100万缅币。Sakura 利用日本技术在中国组装生产空调,特别适合缅甸市场。引进4个月以来,占有率已达到10%,平均价格为26万缅币。
(六)缅甸纺织业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缅甸因多种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2003年7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3年缅甸自由与民主法案》及一份行政令,对缅甸政府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封锁了美元进出入渠道。这份行政令签署后,严重打击了缅出口行业和企业,而其中备受打击的便是缅甸成衣业,原本近400家的外商投资成衣企业迅速减少到只有100多家。以往这些投资者多数来自于台湾、香港等地,采取来料加工方式,产品以内衣、衬衣为主,主要销往欧美市场。据缅甸官方统计,缅甸2004-2005年度贸易总额为49亿美元,成衣出口仅为2.16亿美元,2003-2004 年度的3.27比亿美元明显减少。中国向缅出口纺织品也是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海关统计,2004年1-6月,我向缅出口商品中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金额为7609.2万美元,占同期双边贸易的17.7%。缅甸政府一方面试图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鼓励外商投资纺织业,鼓励纺织产品出口。近年来,中国企业利用中国贷款帮助缅甸修建了宾普、帕克库和纱伦基纺织厂,还有一家企业向针织厂提供设备和进行安装,有些厂虽已投入生产,但尚未有大规模效益。
8. 哪个国家是缅甸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缅建交后,两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1954年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71年两国新签的贸易协定规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从上世纪70年代起,缅每年派贸易代表团参加广交会,中方每年参加缅甸珠宝交易会。1988年12月两国正式开展边境贸易后,贸易额大幅增加,从原来每年4000万美元上升到1995年7.6亿美元。近两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两国贸易额有所下降,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双边贸易分别降至6.4亿美元和5.8亿美元和5.08亿美元。中国向缅甸出口的主要商品有轻纺产品、化工原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药品等,从缅甸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木材、土产品、玉石、畜产品等。中缅经济技术合作始于1961年,两国政府签订了多个经济合作协定。为帮助缅甸发展民族经济,中国援助建成了仰光-丁茵大桥、糖厂、纺织厂、胶合板厂、碾米厂、火电厂、体育馆和文化剧场等22个成套项目。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已由单一的官方援助扩展到投资、劳务和工程承包等领域。截至1998年年底,中国公司在缅累计签订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286项,合同总额9.21亿美元,1998年又新签合同221项,合同额达4.82亿美元。中国公司在缅投资额已达3192万美元。
9. 缅甸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有哪些
缅甸工业主要有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等。但包括机械设备、汽车、摩托车、农机、化工产品、仪器仪表等,甚至日用百货、纺织服装、药品、家用电器、小五金、化妆品、食品饮料都依赖进口。
我国对缅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贱金属、摩托车及配件和化工产品等;我国从缅甸进口主要商品为原木、锯材、农产品、水产品及热带水果。目前缅甸地区包括文体用品在内的日用商品也主要通过边贸的形式从我国进口。
10. 18世纪中叶,我国与缅甸的贸易往来是怎样的
到18世纪中叶,中缅发生冲突止,两国之间维持了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贸易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时运载生丝和其他货物到缅甸的商队,常常需用三四百头公牛,有时使用的马达2000匹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