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报纸对东盟的报道有哪些
① 世界上的十大报纸是哪些
通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它们能够覆盖一个较大的人口稠密的地区,应当是强势媒体。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日本的《读卖新闻》(1300多万份),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评选世界十大报纸时,却把发行量在日本居第二位的《朝日新闻》推到十大报纸的行列,因为该报被视为代表知识分子的报纸,代表知识分子的报纸,理所当然地应当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性报纸。英国《太阳报》是整个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400万份),被列入世界十大报纸的英国报纸却是当时发行量跌到40多万份的《泰晤士报》。德国的《图片报》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500万份),而被视为德国代表性报纸的,是只有30万份发行量的高级报纸《世界报》。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唯一的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200多万份),而被列入世界十大报纸的美国报纸却是发行量100万份的地方报纸《纽约时报》。被列入世界十大报纸最后一位的是瑞士的《新苏黎世报》,发行量只有13万份。我原来也难以理解,这么小发行量的报纸为什么会被列入世界十大报纸的行列?在我看到这份德文报纸以后,我服了。这份报纸的新闻覆盖全世界,而不是瑞士这个很小的区域,时效性强,报道有深度,文字好看,可以充分满足想获得世界各地新闻信息的读者,虽然它没有美女图片,没有特大照片的视觉冲击,连广告都是颇为严肃的。
② 缅甸有哪些报纸有中文报纸吗
中文报纸只有【金凤凰】,一个月出两份。
③ 现在东盟有多少个国家是哪些国家
截至2020年,东盟有10个成员国,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
其前身是1961年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组成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5国外长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即 《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
(3)缅甸报纸对东盟的报道有哪些扩展阅读:
东盟主要机构有部长会议、常设委员会和秘书处。部长会议由6个外长组成,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一次例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筹备和主持外长会议,执行其决议,并有权代表东盟发表声明。秘书处为东盟行政总部,负责日常工作,设在雅加达。
东南亚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富饶,是当今世界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盟是第三世界国际合作中较成功和很有发展前途的区域性组织,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④ 现在缅甸的局势怎么样了,现在怎么很少报道了。
是这样的, 8月中旬缅甸能源部门大幅提高能源产品的供应价格,导致物价普遍上涨。此举引发缅甸部分市民和僧侣上街示威游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缅甸有关当局于25日宣布在仰光和曼德勒实行为期60天的宵禁。
由于缅甸政府对民族问题、民主问题没有处理得当,引发游行中的冲突。美国总统布什于当地时间9月27日向中国外交部长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尽快协助平复缅甸矛盾。
缅甸国内事件理当缅甸政府自己搞定,美国如此紧张不知为何。
关注缅甸问题的人士都会对今年一月份的一个事件记忆犹新,那就是联合国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英美抛出“缅甸问题决议草案”,中国动用否决权否决了该草案。缅甸问题决议草案”声称“缅甸局势已经对地区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对缅甸采取强硬态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等国均投下了反对票。泰国、老挝均明确表示反对英、美的这些态度。东盟大部分国家也不赞成美国对缅甸所持观点。1月13日晚类似“新闻联播”的缅甸电视8点档新闻中断正常播出节目,专门感谢中国等国家对缅甸的支持。“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事必有因果。美国联合英国之所以长期关注缅甸定然有其原因。布什一上台就把缅甸列为6个“暴政前哨国”之一。要弄清美国的想法就要先观察其对象的处境。缅甸地处南亚,连接中国、印度,是东南亚内陆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陆路通道。占有缅甸便可扼守南亚洲陆路咽喉,北可制衡中国,西可遏制印度,南可控制南太平洋。遏制中国能源海上通道,削弱中国南海影响力的目的可轻松达到。加上美国在中国东海外围的军事势力,在北亚——韩国、日本的军事势力,在西部中亚的军事势力,美国便完成了对中国的全面包围,一旦冷战或热战,美国均先行占领了有利地形。
所以,美国对缅甸的关注与对朝鲜的关注如出一辙。面对海洋日益重要的当代,缅甸对中国的战略影响比朝鲜更为重要。中国把不轻易使用的否决权投出决非意气用事,更是非投不可。
中国的人均水平还很低,但是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已经不容小觑,正是这种情况引发了美国在体制与利益方面的忧虑,从而对中国一再布局防范。
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在别国周围布防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自己是否喜欢被其他国家布防。美国在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自己国家的事情是否喜欢别国插手。
⑤ 东盟各国对缅甸果敢战事有什么看法
东盟目前希望专注内部经济发展,和外部大国保持微妙的平衡,所以对果敢战时采取不关注的态度,主张缅甸内部对话解决。望采纳
⑥ 缅甸大选的2010缅甸大选
2010年首次多党制全国大选
缅甸20年来首次大选于当地时间7日早上6点展开投票,选举联邦议会和省邦议会。大选共选举产生1000多名联邦议会议员和省邦议会议员。在这次大选后,90天内将召开联邦议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届时现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权力。
本次大选依据2008年全民公决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而举行,共选举产生1000多名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议员和省邦议会议员。大选后90天内召开联邦议会第一次会议,届时将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现今的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权力。
新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担任包括三军总司令为其成员之一的国家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三军总司令为缅甸各种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将继续在国家政治方面发挥作用,将在各级议会中拥有由三军总司令提名、非选举产生的军人议员席位,数量占全部议席的25%。
新宪法明确规定,缅甸政治上实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外交上奉行自主、积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允许外国在缅驻军。10月21日,缅甸正式启用新国旗、新国徽,国歌则保持不变。 在严密的安保措施之下,缅甸7日清晨开始了一场等待了20年之久的大选。这是缅甸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大选,是缅甸七点民主路线图的第五步,也是实现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转型的一次重要选举。
本次大选依据2008年全民公决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举行,共选举产生1000多名联邦议会议员和省邦议会议员。其中25%的议席不经过选举,仍由军方人士占据。大选后90天内将召开联邦议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届时现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权力。
在最大城市仰光,政府安排了部分当地媒体和外国媒体机构在当地雇员,前往部分票站采访报道。不过当局此前已经宣布,禁止国际媒体和外国观察员采访或监督大选。
在仰光街头记者发现,在各个政党竞选海报中,军政府支持的缅甸联邦巩固和发展党(简称巩发党),占据了最大多数。巩发党在提名的候选人人数上,也大幅领先其他政党。
大选投票于当地时间7日下午4时顺利结束,各投票站随即开始点票工作。从仰光和东枝几个投票站的开票情况看,巩发党暂时处于领先地位。据缅甸官方人士说,大选正式结果几天以后才能公布。 丹瑞大将深藏不露
在仰光城市中心的茵雅湖四周,都是风格别致的几层小楼,楼外的院子内绿树成荫。据称,包括缅甸最高领导人丹瑞大将等不少高层有时就住在这一带。一位当地司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少政府高官都在新首都内比都有好几套豪宅,但平时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仰光。
不论在仰光还是内比都,缅甸普通民众给记者的印象是:不少人会说英语,对于领导人话题他们毫不避讳。仰光出租车司机貌埃就非常不满地批评说:“丹瑞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把我们的汽油费给降下来,他坐车可以不掏自己的钱,我们赚钱就没有空间了。”现在,仰光也仍有人议论2006年丹瑞女儿的婚礼。传闻新人收到的礼物包括多辆名车和多栋豪宅,总值5000万美元。现年77岁的丹瑞大将出生于普通家庭。1953年从军校毕业后,一步步走上了缅甸权力的巅峰。现在他是缅甸40万武装部队的统帅以及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对于他的私生活人们知之甚少,很多人只知道他的夫人杜江江是缅甸妇幼保健协会名誉主席。
外界对丹瑞大将的印象多源于西方或者亲西方的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缅甸经济分析家索乌的话称,许多内阁部长之所以唯唯诺诺是因为害怕丹瑞。他“凡事都独断独行”,以致经常出现判断错误的政策。美联社在报道缅甸2005年迁都时,描述了丹瑞大将“相当迷信,总是喜欢占星问卦”的形象。记者在内比都和“万塔之城”的蒲甘采访期间,陪同人员昂融介绍说,丹瑞大将是虔诚的佛教徒,在朝拜蒲甘一座传奇寺院和修建内比都大金塔时有许多的讲究。但昂融非常郑重地说:“佛教是我们的国教,没有信仰,不讲仪规的人怎么可能领导缅甸呢?我不明白外界所说的迷信是什么,但如果外界不懂得我们的佛教仪规,请不要说三道四。”
在一些与丹瑞大将见过面的人讲述中,他的形象要生动得多。一位多次见过丹瑞的中国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到缅甸的第二天上午,丹瑞就在他的官邸会见了我们。停在他官邸门前的黑色轿车挂了五颗将星,很是夺目,这是大将军衔的标志。我们见到的丹瑞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威严。他毕竟是一个佛国缅甸人,缅人生性不很张扬,外表总是很谦卑的样子。也许是见到老朋友的缘故,他那天上午非常开心,谈笑风生。”最让这位客人感到意外的是,西方人眼里“很反西方”的丹瑞“会说流利的英语”。不过他也说,“尽管丹瑞外表温和,但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上,我依然能感觉到一种权威。”仰光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说:“丹瑞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完全是靠自己打拼一步步做起来的。在起起伏伏的缅甸军界,如果不是极擅长权术,很难干到这一步。”
儒雅现总理被看好
在7日将举行的大选中,将有来自37个政党约3000名候选人和82个独立候选人参加本次大选,竞争1159个各级议会议席。目前,被舆论普遍认为实力最强大的是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他的组建者是缅甸现任第四号领导人、65岁的政府总理吴登盛。之前,他被称为“登盛上将”。为了参加竞选,已经脱下了军装。
与其他官员不太一样的是,吴登盛生活很平民化。陪同记者采访的昂融说:“许多政府高官都有自己的小别墅,只有吴登盛仍住在仰光非常普通的公寓里,他的家人也是如此,并没有因为他的总理高位而获得明显的好处。”在内比都,吴登盛住的是政府统一为部长以上官员配发的独幢小别墅,用昂融的话说:“他的生活要求比较一般,与人也容易走得近。”不过,缅甸学者温敏说:“他做事谨慎却很有主见。与外界想象很不一样的是,这位颇为儒雅气的总理是不时敢跟丹瑞提出不同意见的。只要他认为做的对,他就会把意见摆到桌面上。当然,他的沟通方式与话语表述很讲策略。”
在西方面前,这位“儒雅与平民化”的总理就变得“灵活而强硬”了。2009年11月15日,吴登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历史性会晤。领导人并排交错手拉手合影留念是东盟会议一个传统环节。会晤开始前,奥巴马在与其他领导人拉手时对这种合影方式表现出兴趣,吴登盛却没有伸出手迎合他。温敏说:“虽然吴登盛延续了缅甸一贯的对西方,尤其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但他走过世界许多地方,思维开放,有明确的发展思路。”
为了组党参加大选,像吴登盛一样脱下军装的部长有多名,缅甸目前的第三号、第五号领导人也在其中。他们可能会竞选总统、副总统。当地评论认为,大选后,这些辞去军职的政府高官地位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军方的影响力依然能牢牢控制住缅甸局势。
高级军官仍是主心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缅甸媒体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吴登盛外,特种战局的两位高级将领——明苏中将和金沙中将都将成为缅甸新政府的核心力量,陆军司令丁吴也是吴登盛的坚强后盾。”这些手握重权的将军们其实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样“顽固不化”,比如说丁吴就在去年的政府高级会议上公开建议,让反对派在议会席位中占30%到40%也无妨。仰光军区司令部前司令、现任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哈塔温中将深得缅甸商界的支持,因为他的思想“非常开放”,认定缅甸的未来必然“与开放的世界不可分割”。缅甸现在的三号人物钦纽和二号人物貌埃同样会在缅甸未来局势中发挥重要作用。72岁的貌埃现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比他小一岁的钦纽任国防军副总司令。
“缅甸军人在社会上地位较高,军人的影响力非缅甸局外人所能想象。穿军装是许多缅甸青年的理想,这样的影响力不是一两代人能消除的。”昂融告诉记者。在缅甸,姑娘们嫁人的首选就是军人。丹瑞的女儿嫁的据说也是个军人。
丹瑞大将并不参加今年的大选。外界猜测,大选之后,77岁的丹瑞会把军权移交给年纪比他轻的将领,但很少人相信丹瑞会在选举后立即交出大权。在泰国出版的缅甸人杂志《伊洛瓦底》的创刊人兼主编昂藻说:“我不认为他会乐于退休,他还会尽量掌权。这是因为,他为自己的前途担心。过去的五至十年里,丹瑞树立了不少敌人。”有分析认为,如果军人支持的政党获胜,他将会担任国家主席。而这是新国会2008年通过的新宪法所设立的新职位。也有人认为,这名深藏不露的领导者,至少还有一张牌尚未打出。缅甸学者温敏说,若他能找到一个对他绝对忠诚的接班人,他可能会担任名誉职务。 缅甸大选最终结果公布巩发党获近八成各级议会议席
缅甸联邦大选委员会17日公布全国大选最终结果,政府总理吴登盛领导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获得约77%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和省邦议会议席。
最终结果显示,在此次全国大选选举产生的1154个各级议会议席中,巩发党一共获得了883个议席,包括259个人民院议席,129个民族院议席和495个省邦议会议席,在各级议会中均为多数党。
缅甸第三号领导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吴瑞曼、第四号领导人政府总理吴登盛、第五号领导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吴丁昂敏乌作为巩发党候选人参加大选,并正式当选联邦议会人民院议员。
缅甸本月7日举行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全国大选。此次大选被普遍认为是推动缅甸由军人政权向民选政府转型的一次重要选举。包括巩发党在内的37个政党的3000余名候选人和82名独立候选人参选。
通过大选选举产生的联邦议会将在选后90天内召开首次会议,并在会上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并组建新政府。其后,军政府将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
⑦ 东盟都包括哪些国家,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怎样中国的角色是怎样的
东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五个国家在泰国曼谷建立了东盟。1984年1月8日,文莱加入东盟;1995年7月28日,越南加入东盟;1997年7月23日,缅甸和老挝加入东盟;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加入东盟,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扩大到目前的10个成员国。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对中国来说,东盟是近邻,属战略上攸关国家安全的地区。对东盟来说,中国提供了美日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尽管东盟早就明白中国潜在的主导地区的可能性,但大多数成员国相信地区社会化进程可驾驭这个崛起的大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发现越来越难以抵御中国在经济援助上的压倒性影响力和软实力。到近几年,大多数东盟国家已被北京有关“和平崛起”的声明及友善支持者的形象说服从而打消了疑虑。
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当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17年来,双边关系迅猛发展。在政治领域,中国秉承“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和东盟10国分别签订了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政治文件。在和东盟的战略合作层面上,2003年中国成为东盟外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国家。
目前,双方政治对话的机制已经非常完备,包括了领导人会议、9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加上这次中国向东盟派驻大使,将使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推进到日常化沟通协作的程度。
中国在除旧布新之际,向东盟派驻大使,表达了中国对东盟的重视。对中国而言,这是中国2008年大国外交的收官之作;对东盟来讲,这无异于一枚定心丸,确保了中国引擎对本区域经济的持续提振效应。
如果放以更为宽广的区域视野,中国向东盟派驻大使也是东亚整合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日韩三国已经开始进行首次东北亚的峰会。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地区就涵盖了东南亚和东北亚两大区域。多年来,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呈现出东盟和东北亚三国“10+3”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并没有达成地区一体化的共识,基本上是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分别合作的松散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中日韩三国尤其是中日两国没有达成区域整合的共识。金融危机时代,在东盟“10+3”面临经济困境的情势下,中日韩三国峰会达成了合作共御金融危机的共识,东北亚的“拳头”已经攥紧。这样一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就不再是“10+3”而是“1+1”。中国此时向东盟派驻大使,就起了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穿针引线的纽带作用。
在经济层面,双方于2002年11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此外,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农业、信息通信、非传统安全领域、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交通、文化6个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目前,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谈判进程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1月17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东盟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2311.2亿美元,占全年外贸总额9%,同比增长13.9%,双方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关系。未来,中国—东盟将成为世界上拥有近20亿消费者的自由贸易区,也是被称为“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自贸区。
2008年年末,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政府向东盟派驻大使,资深外交家和国际法专家薛捍勤成为首任大使。2009年1月1日,中国对原产于东盟10国的部分税目商品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税率。实施协议税率的税目数约为6750个,相对于最惠国税率,平均优惠幅度约80%。2009年,中国关税总水平仍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降到2.8%。据最新消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有望于2009年上半年率先试行人民币结算。
这一连串的政治、经贸利好,使中国东盟的关系在新的一年呈现出突破性的发展,开启了东盟“10+1”的战略新局。
⑧ 缅甸全部私营报纸停止发行,断网断新闻,缅甸会不会回到旧社会
缅甸全部私营报纸停止发行,断网断新闻,缅甸不会回到旧社会,因为这是暂时的停止又不是永远停止。缅甸国内出现暴乱,导致国家安全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很多人容易出现恐慌,很多人没有辨别能力,网上会有很多谣言加剧局势的不稳定,暂时的断网可以让社会更快恢复稳定。
最近的缅甸不是很太平,国内发生了一些暴乱,导致国家安全出现了问题,如果国家不进行控制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缅甸全部私营报纸停止发行,断网断新闻,缅甸不会回到旧社会,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事情,等暴乱平息之后,等局势稳定之后,这些都会对大家陆续开放。现在是文明的社会,根本不可能在回到就社会,很多人想多了。
缅甸发生这样的暴乱,真正受到伤害的还是老百姓。希望缅甸政府能够好好处理这些事情,早点恢复正常,这样缅甸的老百姓才会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