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米产量多少斤
A. 大米主要进出口国有哪些
世界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7个国家。2007年世界大米国际贸易量约3000万吨,其中最大出口国为泰国,为870万吨;其次为越南,出口量为450万吨;印度为440万吨;美国大米出口量为330万吨;巴基斯坦大米出口量300万吨;出口量超过100万吨的国家还包括中国和埃及。上述7个国家的大米出口量约占世界大米出口总量的88%。
世界大米进口国则相对分散。2007年进口相对较多的国家依次有菲律宾(190万吨)、尼日尔爾利亚(160万吨)、印尼(150万吨)。欧盟作为一个整体进口110万吨。中国、伊朗和伊拉克也分别进口100万吨。
亚洲地区既是大米的主要产区,又是主要消费区。2007年亚洲大米产量3.9亿吨,占世界大米总产量的91%。其中,中国为最大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30%。其次是印度、印尼、越南和泰国等国家。
B. 缅甸白米是什么米
缅甸大米品种主要是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它的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米质较轻,粘性小,碎米多,出饭率高,蒸出的米饭较膨松。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缅甸大米主要出口往中国、菲律宾、马达加斯加、几内亚和莫桑比克这5个国家,碎米则主要出口比利时、印尼、荷兰、塞内加尔和几内亚等。
出口往中国以及其他邻国的大米和碎米量,占缅甸大米和碎米总出口量的28.25%,欧盟市场占13.4%,非缅甸洲市场占38.35%,其它国家占20%。
代表
波山米主产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南部海淡水交汇地区的稻田,由于该稻只在雨季种植,潮水的涨落使农民无法有效施用化肥和农药,潮水涨落带来的淤泥成了水稻生长唯一的有机肥。由于产量极低,该米主要为缅甸的权贵阶层食用。曾是缅甸政府禁止出口的大米品种。波山米有几种,常见的是饭粒是米粒的两倍的有的糙的米,像中国叫的硬米。
C. 缅甸穷么
缅甸比较穷。
数据显示,2019年前5个月,中国一共有26万游客到缅甸游玩。对于中国人来说,缅甸的第一印象就是贫困。但在80多年前,缅甸在亚洲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富裕国家。最大的悲剧不是缅甸从富裕倒退到贫困,而是这一切几乎是缅甸人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缅甸的人均GDP就已经很高了,达到了七百多美元,当时在世界也是算很高的了,甚至已经接近现在的水平了!
缅甸的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可耕地面积约1800万公顷,尚有400多万公顷的空闲地待开发,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成左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和黄麻等。
缅甸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2016财年缅甸出口大米150万吨,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2017/2018财年前十个月(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缅甸出口大米282万吨,出口额达8.76亿美元。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缅森林覆盖率为45%。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手持黑伞的僧侣,全国僧侣有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
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已缩短为7天。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出家手续十分简便。因此,在缅甸有出家容易,还俗也容易的说法。
D. 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播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0%,仅次于印度;稻谷总产量占到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一;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每公顷6.35吨,而全球平均产量为3.85吨。 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历史。现存于国家作物种质库的我国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野生稻材料已达六万份以上。这些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是水稻育种和研究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E. 请介绍一下“缅甸”这个国家——
一、地理位置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东部与老挝和泰国毗邻,缅泰、缅老国境线长分别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
二、气候特征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缅甸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
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的平均气温为25℃-30℃。各地气温年较差也不大。
雨量丰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7、8三个月,其次为5月、9、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中部为雨影区,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缅甸的干燥地带。5-10月各地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三、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缅甸矿藏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镍、锑、金、铁、铬、玉石等。
石油是缅甸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端口、新固、仁安佳、兰约、敏布、帕兰永、约达亚、丹岱、毕道彬、仁安马、英道、延别鸟(兰里岛)以及实兑南部诸岛。据亚洲开发银行能源评估报告,缅甸共有104个油气开采区块,其中内陆开采区块53个,近海开采区块51个。根据测量结果,约有1.6亿桶石油和20.11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
2、森林资源
缅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1994年缅甸森林(包括43%的郁闭林和30%的疏林)总面积为3442万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森林覆盖率约为52.3%。
缅甸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发现有1347种高大的乔木树种、741种小乔木、1696种灌木、96种竹类植物,36种藤本植物和841种花卉植物。在2088种乔木树种中,已有85种应用于多种用途的木材生产。
2010年森林覆盖率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脉是柚木的主要产区。缅甸林业种类有2300种,其中乔木1200余种,世界60%的柚木储量和国际市场上75%的柚木均产自缅甸。盛产檀木、灌木、鸡翅、铁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种硬木和名贵硬木,硬木潜在年产量约130万吨。此外,缅甸还有丰富的竹类和藤木资源。竹类品种97种,竹林面积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开、缅中地区。藤木32种,年产量约7600万根,主要分布在克钦、掸邦,有水藤、红藤,只有小部分出口。
3、水力资源
缅甸国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钦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国。其中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湄公河均发源于中国。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缓,从北向南依次流经克钦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个省份,最后从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长2,200公里,总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为2.13‰,入海口平均流量为13,600立方米/秒。萨尔温江为缅甸第二大河,由云南潞西出境进入缅甸,在缅境内1,660公里,流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经过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和孟邦,最后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双版纳进入缅甸,主要流经缅甸掸邦与老挝、泰国的边境线。
四、文化
1、宗教
僧伽在整个缅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在西元十一世纪时成为缅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续至今。当时阿奴律陀听取孟族僧人阿罗汉的建议,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为国教。
在缅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业后继有人,被认为是一件积德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从此可以“成人”,受到社会的尊重,是一件荣耀的事。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种形式:单独一家一户做剃度;几家几户联合起来给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门、街道、学校或集市为单位给孩子做剃度。
2、语言
缅甸语属汉藏语系下的藏缅语族;居民以农耕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以蒲甘王朝为代表,建于十一世纪初,以蒲甘为首都。设行政组织,订立法律,雕刻及绘画艺术相当发达;并且以自创的缅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为经书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纠苏吉刚佛塔”为其代表。
3、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
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4、习俗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随着他的年龄和地位的变化,被称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吴昂基”。
缅甸妇女不论已婚与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玛”,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平辈也称“玛”(意为姑娘),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则称“杜”(意为姑、姨、婶)。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随着她的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可称她为“玛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称“玛丹敏”。
五、着名旅游景点
1、大金塔
大金塔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塔高110米,坐落于市内一座小山上,表面涂有72吨的黄金,塔顶由近3000克拉的宝石镶嵌而成。整个建筑群非常雄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夺目而耀眼。传说是保存有佛祖八根头发的商人两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历史。
2、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欢树和棕榈树丛中.皇家大湖,如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在仰光市区,湖西的高岗上矗立着金光灿烂的大金塔;湖东是美丽的卡拉威宫,湖北面是绿树成荫的昂山公园,湖岸环绕着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赏湖滨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宽大的柚木平台,是远眺、拍摄大金塔和卡拉威宫的绝佳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观赏倒印在湖中美丽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3、茵莱湖
位于仰光市北部,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畔绿树成荫.碧草如茵,繁花似锦,湖周有多个公园。不但是市民休憩之场所,更是情侣谈情说爱的热门首选。
F. 缅甸最富裕的地方是仰光还是南部狭长地带
是仰光。
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上,地势低平,河道成网,雨季时一片汪洋,村镇均建在高地之上。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以种植水稻为主,是缅甸全国稻米的第一中心,享有“缅甸谷仓”之盛誉。全国有耕地240多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230多万公顷,而三角洲则几乎占缅甸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仅伊洛瓦底省(占三角洲面积的2/3以上)的水稻种植面积就有180万公顷,1980~1981年度的稻谷产量达428.7万多吨,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32%。该省在全国14个帮、省中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平均亩产最高的一个省,1980~1981年度全省每英亩(每英亩约合40.5公亩、6市亩)平均产量可达60箩,而全国平均亩产只有52.9箩。该省的兴实塔镇区每英亩平均产量高达100多箩,居全国首位。大米是缅甸人民的主要食品和出口商品,也是缅甸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
仰光位于三角洲东侧,背依勃固山脉,面临水深浪静的仰光河,虽距河口35公里,但万吨海轮可直抵仰光码头,是全国最大商港,年吞吐量占全国的93%,也是全国最大的吞吐海港,输出入商品,绝大部分通过仰光集散,是缅甸国内外交通总枢纽。仰光还可通过仰光河下游与伊洛瓦底江、来敦江和三角洲上的港口联系。全国的铁路和公路都汇集到仰光。
G. 缅甸短粒米销量怎么样
非常不错。
大米和木材一直是缅甸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我们国家创造了不小的外汇收入,同时也养活了缅甸数以千万计的农民。
从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5月28日为止,缅甸共计出口大米和碎米143.8万吨,收入为5亿4662.1万美元。上财年同期,缅甸共计向国外出口195.8万吨大米和碎米,收入5亿7628万美元。
H. 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
请你记住一个人:袁隆平!!!
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中国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水稻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是世界上约占1/2人口的主要食粮。人类的食物热量(热值)有23%来自稻米。亚洲是世界水稻主要生产区,稻谷产量占世界稻谷产量的92%左右。而中国、南亚、东南亚又是亚洲水稻三个主要生产区,中国稻谷年产量占亚州的38%左右,南亚占29%左右,东南亚占25%左右,其他地区占8%左右。通常中国稻作播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23%,由于单产水平较高,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7%左右。在世界上100多个稻米生产国中,我国稻作年播种面积通常居第二位,稻谷年生产量则居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