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的西方媒体有哪些

缅甸的西方媒体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18 21:17:40

1. 当前缅甸实际掌权的是军政府吗

是。请看解析:外部环境,缅甸周边有三个最重要的国家,跟缅甸交壤的,一个是印度。因为缅甸曾经是印度的一部分,所以缅甸跟印度之间它历史上有交往。一个是中国,中国和缅甸历史上的交往,那就更频繁、更密切了,特别是南明的皇帝说逃到缅甸了。中缅之间现在的边界贸易之活跃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另外就是泰国。那么所以你看到,这三个国家其实他们从来都没有严厉的谴责过缅甸军政府,所以缅甸他不倒。我们假定如果中国、印度和泰国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严厉的去制裁缅甸的话,那缅甸就会非常困难,对吧,这是第一。
是在现实的国际政治当中,缅甸却并不那么孤立,我已经说了,对吧。还有,不要忘了还有另外一个大国就是俄罗斯,所以其实西方的观察家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如果美国要在联合国提出一个制裁缅甸的决议的话,中国和俄罗斯不会反对,而只要这两国反对的话,这样的决议就不可能通过。所以缅甸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无力。因为国际媒体主要是西方控制的,在西方媒体上你可以一面倒的看到批判缅甸军政府,这样的一些舆论。他的三个邻国,还有像俄罗斯这样的一个国家,还有刚才我也提到过的,就是日本。日本的立场其实是比较微妙的,这说的是外部的因素,还有缅甸虽然闭关锁国,但是他并不是不跟外国做生意,生意还是要做的。他去年的对外贸易大概是90亿美元左右,那么这其中呢,超过10亿是跟中国做的。所以只要中国不跟他断绝往来的话,他的生存就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更何况他还跟印度跟泰国都有大量的贸易往来。那么我们再说他国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是跟缅甸周边的国家,为什么支持军政府是有关系的。缅甸有将近6000万人,可是他的民族有多少,你知道吗?135个,就是官方认定的民族,这么多。而且还不包括在缅甸的印度人、华人。很奇怪的缅甸军政府他不把这些。可是在现实的国际政治当中,缅甸却并不那么孤立,我已经说了,对吧。他的三个邻国,还有像俄罗斯这样的一个国家,还有刚才我也提到过的,就是日本。日本的立场其实是比较微妙的,这说的是外部的因素,还有缅甸虽然闭关锁国,但是他并不是不跟外国做生意,生意还是要做的。他去年的对外贸易大概是90亿美元左右,那么这其中呢,超过10亿是跟中国做的。所以只要中国不跟他断绝往来的话,他的生存就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更何况他还跟印度跟泰国都有大量的贸易往来。那么我们再说他国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是跟缅甸周边的国家,为什么支持军政府是有关系的。缅甸有将近6000万人,可是他的民族有多少,你知道吗?135个,就是官方认定的民族,这么多。而且还不包括在缅甸的印度人、华人。很奇怪的缅甸军政府他不把这些。那么其中的缅甸人,就是缅族,就是主要的民族,大概是65%的比例。。换句话说剩下的35%的比例当中,有100多个民族。那么这些民族当中比方像(闪族)等等克伦族等等这些民族是比较大的,有那么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民族,这些民族在边界地区,长期以来他们都是什么?就是割据自守的就是自成一国。那不是国际法上的一国,那么这些少数民族他有自己的武装,像缅甸共产党也有自己的武装。那么这些武装的特点是什么?只要不是军政府掌权的话,这个国家他可能就乱作一团了,那么只有军政府有能力把这个国家置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控制之下。而周边这些邻国,无论是印度、中国和泰国,都不希望看到缅甸出现这样的一种分裂格局的一个局面,出现一个群龙无首的局面,所以这是军政府。因为这是对他们自己,就是对中国有好处,对泰国,对英国都有好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那么所以我说西方国家因为跟他不接壤,他们看到的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说起来是对的,就是要有人权,你要有一个真正的法制。或者像希拉里的话来说,根本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审判。可是这些原则你放在亚洲,你放在缅甸这个国家,它就是不起作用。他要有他很具体的这些条件来看的,就是因为军政府能够维持每天的稳定,而这符合了周边国家的利益,所以周边这些国家都面向中国是支持缅甸的。</p>

2. 世界上重要西方媒体以及他们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美国的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AP) 英国的路透社(Reuters) 法国的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e, AFP) 俄罗斯的俄塔社(itar-tass) 日本的共同社 意大利的安莎社

3. 缅甸大选的2010缅甸大选

2010年首次多党制全国大选
缅甸20年来首次大选于当地时间7日早上6点展开投票,选举联邦议会和省邦议会。大选共选举产生1000多名联邦议会议员和省邦议会议员。在这次大选后,90天内将召开联邦议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届时现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权力。
本次大选依据2008年全民公决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而举行,共选举产生1000多名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议员和省邦议会议员。大选后90天内召开联邦议会第一次会议,届时将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现今的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权力。
新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担任包括三军总司令为其成员之一的国家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三军总司令为缅甸各种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将继续在国家政治方面发挥作用,将在各级议会中拥有由三军总司令提名、非选举产生的军人议员席位,数量占全部议席的25%。
新宪法明确规定,缅甸政治上实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外交上奉行自主、积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允许外国在缅驻军。10月21日,缅甸正式启用新国旗、新国徽,国歌则保持不变。 在严密的安保措施之下,缅甸7日清晨开始了一场等待了20年之久的大选。这是缅甸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大选,是缅甸七点民主路线图的第五步,也是实现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转型的一次重要选举。
本次大选依据2008年全民公决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举行,共选举产生1000多名联邦议会议员和省邦议会议员。其中25%的议席不经过选举,仍由军方人士占据。大选后90天内将召开联邦议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届时现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权力。
在最大城市仰光,政府安排了部分当地媒体和外国媒体机构在当地雇员,前往部分票站采访报道。不过当局此前已经宣布,禁止国际媒体和外国观察员采访或监督大选。
在仰光街头记者发现,在各个政党竞选海报中,军政府支持的缅甸联邦巩固和发展党(简称巩发党),占据了最大多数。巩发党在提名的候选人人数上,也大幅领先其他政党。
大选投票于当地时间7日下午4时顺利结束,各投票站随即开始点票工作。从仰光和东枝几个投票站的开票情况看,巩发党暂时处于领先地位。据缅甸官方人士说,大选正式结果几天以后才能公布。 丹瑞大将深藏不露
在仰光城市中心的茵雅湖四周,都是风格别致的几层小楼,楼外的院子内绿树成荫。据称,包括缅甸最高领导人丹瑞大将等不少高层有时就住在这一带。一位当地司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少政府高官都在新首都内比都有好几套豪宅,但平时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仰光。
不论在仰光还是内比都,缅甸普通民众给记者的印象是:不少人会说英语,对于领导人话题他们毫不避讳。仰光出租车司机貌埃就非常不满地批评说:“丹瑞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把我们的汽油费给降下来,他坐车可以不掏自己的钱,我们赚钱就没有空间了。”现在,仰光也仍有人议论2006年丹瑞女儿的婚礼。传闻新人收到的礼物包括多辆名车和多栋豪宅,总值5000万美元。现年77岁的丹瑞大将出生于普通家庭。1953年从军校毕业后,一步步走上了缅甸权力的巅峰。现在他是缅甸40万武装部队的统帅以及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对于他的私生活人们知之甚少,很多人只知道他的夫人杜江江是缅甸妇幼保健协会名誉主席。
外界对丹瑞大将的印象多源于西方或者亲西方的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缅甸经济分析家索乌的话称,许多内阁部长之所以唯唯诺诺是因为害怕丹瑞。他“凡事都独断独行”,以致经常出现判断错误的政策。美联社在报道缅甸2005年迁都时,描述了丹瑞大将“相当迷信,总是喜欢占星问卦”的形象。记者在内比都和“万塔之城”的蒲甘采访期间,陪同人员昂融介绍说,丹瑞大将是虔诚的佛教徒,在朝拜蒲甘一座传奇寺院和修建内比都大金塔时有许多的讲究。但昂融非常郑重地说:“佛教是我们的国教,没有信仰,不讲仪规的人怎么可能领导缅甸呢?我不明白外界所说的迷信是什么,但如果外界不懂得我们的佛教仪规,请不要说三道四。”
在一些与丹瑞大将见过面的人讲述中,他的形象要生动得多。一位多次见过丹瑞的中国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到缅甸的第二天上午,丹瑞就在他的官邸会见了我们。停在他官邸门前的黑色轿车挂了五颗将星,很是夺目,这是大将军衔的标志。我们见到的丹瑞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威严。他毕竟是一个佛国缅甸人,缅人生性不很张扬,外表总是很谦卑的样子。也许是见到老朋友的缘故,他那天上午非常开心,谈笑风生。”最让这位客人感到意外的是,西方人眼里“很反西方”的丹瑞“会说流利的英语”。不过他也说,“尽管丹瑞外表温和,但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上,我依然能感觉到一种权威。”仰光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说:“丹瑞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完全是靠自己打拼一步步做起来的。在起起伏伏的缅甸军界,如果不是极擅长权术,很难干到这一步。”
儒雅现总理被看好
在7日将举行的大选中,将有来自37个政党约3000名候选人和82个独立候选人参加本次大选,竞争1159个各级议会议席。目前,被舆论普遍认为实力最强大的是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他的组建者是缅甸现任第四号领导人、65岁的政府总理吴登盛。之前,他被称为“登盛上将”。为了参加竞选,已经脱下了军装。
与其他官员不太一样的是,吴登盛生活很平民化。陪同记者采访的昂融说:“许多政府高官都有自己的小别墅,只有吴登盛仍住在仰光非常普通的公寓里,他的家人也是如此,并没有因为他的总理高位而获得明显的好处。”在内比都,吴登盛住的是政府统一为部长以上官员配发的独幢小别墅,用昂融的话说:“他的生活要求比较一般,与人也容易走得近。”不过,缅甸学者温敏说:“他做事谨慎却很有主见。与外界想象很不一样的是,这位颇为儒雅气的总理是不时敢跟丹瑞提出不同意见的。只要他认为做的对,他就会把意见摆到桌面上。当然,他的沟通方式与话语表述很讲策略。”
在西方面前,这位“儒雅与平民化”的总理就变得“灵活而强硬”了。2009年11月15日,吴登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历史性会晤。领导人并排交错手拉手合影留念是东盟会议一个传统环节。会晤开始前,奥巴马在与其他领导人拉手时对这种合影方式表现出兴趣,吴登盛却没有伸出手迎合他。温敏说:“虽然吴登盛延续了缅甸一贯的对西方,尤其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但他走过世界许多地方,思维开放,有明确的发展思路。”
为了组党参加大选,像吴登盛一样脱下军装的部长有多名,缅甸目前的第三号、第五号领导人也在其中。他们可能会竞选总统、副总统。当地评论认为,大选后,这些辞去军职的政府高官地位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军方的影响力依然能牢牢控制住缅甸局势。

高级军官仍是主心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缅甸媒体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吴登盛外,特种战局的两位高级将领——明苏中将和金沙中将都将成为缅甸新政府的核心力量,陆军司令丁吴也是吴登盛的坚强后盾。”这些手握重权的将军们其实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样“顽固不化”,比如说丁吴就在去年的政府高级会议上公开建议,让反对派在议会席位中占30%到40%也无妨。仰光军区司令部前司令、现任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哈塔温中将深得缅甸商界的支持,因为他的思想“非常开放”,认定缅甸的未来必然“与开放的世界不可分割”。缅甸现在的三号人物钦纽和二号人物貌埃同样会在缅甸未来局势中发挥重要作用。72岁的貌埃现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比他小一岁的钦纽任国防军副总司令。
“缅甸军人在社会上地位较高,军人的影响力非缅甸局外人所能想象。穿军装是许多缅甸青年的理想,这样的影响力不是一两代人能消除的。”昂融告诉记者。在缅甸,姑娘们嫁人的首选就是军人。丹瑞的女儿嫁的据说也是个军人。
丹瑞大将并不参加今年的大选。外界猜测,大选之后,77岁的丹瑞会把军权移交给年纪比他轻的将领,但很少人相信丹瑞会在选举后立即交出大权。在泰国出版的缅甸人杂志《伊洛瓦底》的创刊人兼主编昂藻说:“我不认为他会乐于退休,他还会尽量掌权。这是因为,他为自己的前途担心。过去的五至十年里,丹瑞树立了不少敌人。”有分析认为,如果军人支持的政党获胜,他将会担任国家主席。而这是新国会2008年通过的新宪法所设立的新职位。也有人认为,这名深藏不露的领导者,至少还有一张牌尚未打出。缅甸学者温敏说,若他能找到一个对他绝对忠诚的接班人,他可能会担任名誉职务。 缅甸大选最终结果公布巩发党获近八成各级议会议席
缅甸联邦大选委员会17日公布全国大选最终结果,政府总理吴登盛领导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获得约77%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和省邦议会议席。
最终结果显示,在此次全国大选选举产生的1154个各级议会议席中,巩发党一共获得了883个议席,包括259个人民院议席,129个民族院议席和495个省邦议会议席,在各级议会中均为多数党。
缅甸第三号领导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吴瑞曼、第四号领导人政府总理吴登盛、第五号领导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吴丁昂敏乌作为巩发党候选人参加大选,并正式当选联邦议会人民院议员。
缅甸本月7日举行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全国大选。此次大选被普遍认为是推动缅甸由军人政权向民选政府转型的一次重要选举。包括巩发党在内的37个政党的3000余名候选人和82名独立候选人参选。
通过大选选举产生的联邦议会将在选后90天内召开首次会议,并在会上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并组建新政府。其后,军政府将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

4. 缅甸爱的新闻媒体有哪些

你好,

这个问题,

你需要去咨询一下当地人了!

5. 英媒:中国须反思谁丢了缅甸 有何真正教训

西方媒体总喜欢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心态看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初,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们就惊呼,谁丢失了中国?因为在他们眼里,国民党的中国是他们的奴才、附庸,共产党的中国则独立、自强,让他们不能继续当主子了,所以他们就觉得“丢失”了中国。

但是,中国和缅甸,本来就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不是帝国主义、不是殖民主义,从周总理那时候开始,强调的是“胞波”情意,就是兄弟之情。况且,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缅甸政府的变更,也没有影响这种国家关系,谈不上“丢失”。更没有什么反思了。

相反,采用各种手段去干涉他国内政,扶植傀儡政府,这是帝国主义的行径。

6. 缅甸媒体

非市场经济国家,全国报刊屈指可数,各种各样的“成本”太高。

真想试试问缅甸驻华使馆罢
010-65320359

或者问问中国驻缅甸经参处
http://mm.mofcom.gov.cn/aarticle/about/contacts/200704/20070404549972.html

7. 缅甸迁都是什么时候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缅甸最近突然将首都迁往中部深山老林里的彬马那。公务员迁移时还不准带家属,就是说要和太太两地分居。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不愿搬迁而辞职,政府还宣布将对这样的公务员判处3年监禁。 [2005年11月] 在迁都前,仰光一直是缅甸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而彬马那就算对缅甸人自己来说,都是个陌生的地名。那是一个只有不到10万人口的县级市,中间是盆地,周围是山林,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政府3年前已采取向各大私营公司摊派任务的方式,对彬马那进行扩建,每期投入数千亿缅元,现已初具规模,据说连高尔夫球场都有了。不过那里现在还没有移动通讯网,没法打手机。 · 免费用QQ打电话超清晰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管中窥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伊拉克战争后,缅甸对防范美国军事打击的危机感增强了。缅甸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像楔子一样钉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东南亚传统上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冷战时期对中国是有敌意的,只有缅甸是个“另类”,它1950年就同中国建交,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第一批国家之一,此后一直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缅甸军政府当权,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以人权、毒品和制宪问题为借口进行打压。但它的军政府一直没有垮台,这和中缅两国稳固的传统友谊有关。 这次新首都选在仰光以北更靠近中缅边境的地方,是意味深长的一个举动,因为历史上印支半岛的国家都很惧怕“北方的巨人”,能把首都不往南迁却往北迁,说明它对中国很放心,一旦遇到进攻,也有个退路。原来的首都仰光濒临安达曼海,一旦受到美国强大海空军的打击,便退无可退,迁到彬马那,依托周围丛林山地,背靠中国,可进可退,安全感大大增强。 不过突然的迁都令也给在缅甸的中国商人带来麻烦,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到哪里去申请签证延期和居留许可。一旦没有合法居留许可,就不得不离开缅甸了。 缅甸首都静悄悄地迁 多久搬完是国家机密 2005年11月21日 来源: 新快报 半月前毫无预兆突然迁都,半月后有关各种说法仍不绝于耳 缅甸于本月上旬开始悄悄搬迁首都———从仰光搬至中部地区的小城彬文那,一切都十分神秘。迄今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如今,新首都彬文那与旧首都仰光的生活与运转一切正常吗?而围绕着本次大搬迁,说法却越来越多…… 三年前就已选址 近日,来自西方媒体的披露称,尽管缅甸首都于半月前的搬迁行动来得十分突然,但是事实上,缅甸军政府的选址工作于三年多前就开始启动了,只是正式对新首都的动工兴建是在12个月之前。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自从选址之后,缅甸军政府直到12个月前才开始在当地动工兴建,而在彬文那地区,当地的新建筑包括有机场、国会大楼、外国使馆区、军政府领袖官邸及其他政府官员宿舍。据透露,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所有行动完全保密,禁止外界人员进入。 多久搬完是“国家机密” 从11月6日开始,缅甸政府便开始悄悄的搬迁行动,当天共有至少9个部已部分搬迁到了新首都,包括商务部、外交部、内政部等。 据缅甸新闻部长觉山表示,迁都是因为缅甸要建设一个现代化首都,选择彬文那做首都,因为它处于缅甸的中心地带,与缅甸各地交通都很方便。 然而,在各种场合,政府高官都始终拒绝透露用多长时间完成迁都计划,也拒绝回答记者的各种提问。有关多长时间搬迁完毕似乎变成了缅甸的国家级机密。 不过,目前仍有不少人对彬文那能否成为完全成熟的新首都表示了强烈的怀疑。有人甚至放出风来说“他们肯定会回到仰光”。尽管缅甸高层早就看上了彬文那,但对于到底要不要搬,什么时候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缅甸政府比较犹豫,因为高层仍存在着分歧。 迁都经费从何而来? 据报道,缅甸迁都的经费来源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多年来的积累,换句话来说是国库所有,来自于政府税收;第二种可能是向各大公司摊派费用,以解决建设和搬迁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另一种可能则是有多少花多少,年复一年,直至建完,而不必一步到位。 新旧对比 新首都生活仍不便 彬文那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目前常住人口估计不足10万。 自从缅甸搬迁新都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然而在新首都生活并不如意。据悉,由于许多政府官员被要求不得携家带眷同往新都,因此突然远离家人使他们极不适应;其次,由于许多生活设施仍未完善,当地的生活条件仍显简陋,比如一些低级官员目前还只能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甚至连吃饭的问题也无法很好地解决。此外,从彬文那至仰光虽然只有390公里的路程,但是由于并非高速公路,因此回仰光与家人团聚的一个单程往往需要一天的时间。 旧首都将成经济文化中心 仰光面积352.86平方公里,人口300万,仰光在缅语之中有“和平之城”的意思。 自从搬迁开始以来,在缅甸的旧首都仰光,一切仍然正常,丝毫没有受到搬迁的影响。包括中国驻仰光的大使馆在内的各国大使馆依然与往常一样正常进行着办公,而大使馆仍未接到搬迁的通知。与此同时,仰光的旅游业也丝毫未受影响,来自各国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一些在大使馆工作的外国人表示,现在,他们觉得与平常并没有什么不同。 分析人士认为,在今后不排除仰光渐渐成为一座经济与文化为核心的首都;而彬文那则将变成国家政治与军事的中心。这意味着缅甸将可能同时存在两个首都。而这样的情况在其它国家是有先例的,比如拉各斯与阿布贾就分别是尼日尔爾利亚的经济与政治首都。(姜书) 国际观察:迁都为什么如此突然? 王介南教授是我国研究缅甸问题的最知名的学者之一,是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缅甸问题专家。他分析说,缅甸突然迁都,主要有两大原因: 此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直就缅甸的毒品等问题向缅甸军政府施压。缅甸军政府十分紧张,他们意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攻缅”信号灯已经亮起。在缅甸政府高层看来,当初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在没有任何联合国决议的情况下发起的,而现在则有了现成的(针对缅甸)的联合国决议,这等于有了行动的依据。因此,就在国际社会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时,缅甸政府悄悄开始了首都的搬迁。这极有可能是缅甸军政府在秘而不宣的情况下悄悄搬迁首都的主要原因。 至于另一个原因,王教授则分析说,迁都彬文那将使军事指挥中心更靠近有反政府武装活动的边境地区,会对这些旨在谋求独立的民族武装起到极大的威慑作用,并且更有利于控制和打击这些武装组织

8. 缅甸罗兴亚人的历史 难民潮是怎么发生的

缅甸人认为,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罗兴亚人”(Rohingya),它是孟加拉非法移民自己造出来的,以求在字面和发音上与若开邦的英文“Rakhine”接近,给人以他们很早就生活在若开邦的假象。在英国殖民期间,他们先是被称为“吉大港穆斯林”,后来叫作“孟加拉穆斯林”,缅甸独立后,长期生活在若开邦的穆斯林才有了“阿拉干穆斯林”的称谓。
缅甸独立后,阿拉干成为若开邦。圣战党要求成立自治的穆斯林邦,结果遭到缅甸联邦政府的拒绝。圣战党随即发动了针对联邦政府的圣战,捣毁了若开邦北部幸存的佛教徒村庄,控制了整个若开邦北部和缅巴边境(当时孟加拉国尚未独立,属于东巴基斯坦),使得更多的孟加拉贫民得以涌入若开邦。缅甸政府军曾数次与穆斯林武装交火,圣战士们数度投降或被消灭,但总是在不久之后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随着印巴分裂、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建国,以及孟加拉国的经济长期处于每况愈下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孟加拉难民逃进了若开邦,进而蔓延到缅甸内陆。按照缅甸人的统计,现在,仅若开邦的已知孟加拉人口就超过了100万,而若开邦总人口不过300万。
在缅甸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若开族是仅有的几个曾经自己建国、后来被缅族吞并的族裔之一(克钦人、克伦人历史上都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若开人却是缅甸军政府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如此耐人寻味的一幕缘自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总理吴努在参加选举时,为了获得若开邦非法移民的支持,曾许诺给予他们公民权,这遭到了军方的强烈不满,也成为吴奈温发动政变把吴努赶下台的原因之一。此后的军政府虽然把国内经济弄得一团糟,政治空气也极其压抑,但是,在对待穆斯林的问题上,却坚定地与若开人站在一起,这就是他们在若开邦得到大力支持的原因。
军政府上台后,奈温发动了几场平息穆斯林圣战的清剿行动,其中以1978年和1991年的两次战争最为猛烈。缅甸军队以奈温特有的铁血无情,将若开邦境内的穆斯林武装基本上剿灭干净,收回了大片土地,许多穆斯林农民也因失去土地而沦为贫民。所谓的“罗兴亚难民”就在此后越来越多地见诸穆斯林的媒体,进而逐渐被国际社会使用。
要地盘还是要民主
即使在圣战武装被清剿之后,若开邦民间穆斯林与佛教徒的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最近一次大的冲突,发生在2012年,是由三名穆斯林强奸一名佛教徒女孩致死而引发的,动乱持续了数个月之久,造成近百人死亡,众多清真寺和佛寺被烧毁。
冲突发生之后,西方的媒体和NGO组织一股脑地偏向罗兴亚人,在报道中异口同声地批评缅甸人民和政府没有给予罗兴亚人基本的人权。联合国也出面施压,三番五次要求缅甸政府给予罗兴亚人公民身份,否则,缅甸的改革开放就不能被视为彻底地走向民主。

缅甸人涂抹标语发泄对支持罗兴亚人的NGO组织的不满。
这么大的一顶帽子,居然被缅甸政府毫不客气地给抵制了,总统吴登盛驳回了联合国的要求,异常决绝地表示,“请不要干涉我们的内政。”同时,缅甸政府正在酝酿立法限制罗兴亚人的出生率,新近通过的婚姻法中也着重强调了跨宗教通婚中不许强令一方改变宗教信仰的条款(与穆斯林通婚的缅甸女性此前都需要放弃佛教信仰)。此外,2014年,缅甸政府下令、要求媒体和出版物在全境之内禁用“罗兴亚人”这个词。
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作“佛教界本拉登”的缅甸僧人维拉督(Wirathu),不仅带领缅甸佛教界发起抵制穆斯林的运动,还于2015年年初出言不逊,将谴责缅甸人权状况的联合国特使李亮喜骂为“娼妓”、“婊子”。尽管维拉督的言行在缅甸佛教界受到了一些批评,却丝毫不能阻止这位言语激进的反穆斯林宗教人士成为缅甸民众拥戴的领袖性人物。
2013年,昂山素季在欧洲访问时,曾接受英国BBC的采访,当被问及罗兴亚人是不是属于缅甸国民时,她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我不知道。”为此,昂山素季不仅招致西方媒体的批评,认为她没有勇气帮缅甸的弱势群体说话;也导致很多缅甸人的不满,认为她在非法移民的立场上不够坚定,真是两头不讨好。
2015年5月19日,也就是最近的一次罗兴亚难民潮爆发时,昂山素季再次被媒体问及这个问题,她的回答变成了:“这个问题,应该由(缅甸)政府来解决,你最好去问政府,别来问我。”不管是从前的含糊其辞,还是现在的无可奉告,昂山素季必然清楚,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她出面声援罗兴亚人,就违背了缅甸的民心所向,不啻于自动交出了竞争下任缅甸国家领导人的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昂山素季的发言人那温(Nyan Win)的说辞更为直截了当:“我理解,西方国家在罗兴亚人的问题上正在给我们施压,根据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法律,我们不能接受罗兴亚人。”这个表述代表的正是以昂山素季为领袖的缅甸民盟的立场。

缅甸若开邦,一小伙子向我展示一件T恤,上面印有反NGO标语,他们正在准备一次反NGO的游行

9. 中国与缅甸的袈裟革命的关系

缅甸爆发“袈裟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油价大幅度上涨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军人长期统治导致的社会压力需要释放以及军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忽视。因此,目前缅甸局势虽已基本稳定,但是动乱的根源并未消除。另一方面缅甸这次的所谓“袈裟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媒体炒作起来的,缅甸局势并未恶化到失去控制的地步。参加游行的僧侣最多时也只有全缅僧侣总数的1/20,游行只发生在仰光、曼德勒、实兑、帕科库等少数大中城市,而且以往缅甸历次反军人统治运动的主力之一——大学生并未加入其中,缅甸三大政治力量之一的少数民族也没有与反政府运动形成呼应,军人、警察、公务员以及军政府扶持的最大社团——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仍然忠于军政府。此外,目前缅甸多数民众已厌倦政治斗争,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领域。只要军政府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军人统治的危机并不像西方媒体渲染得那样严重。

10. 肖明亮的接受采访

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原因,原定邀请的美英等西方国家和泰国媒体记者都将无法抵达佤邦。对此,肖明亮感到遗憾,外界一直认为佤邦是以毒养军,不可能全面禁种罂粟,我们正想借此机会邀请记者实地采访,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媒体记者,现在都来不了了。
进入缅甸采访的西方媒体都必须通过缅甸政府的批准,我很想到佤邦采访鲍有祥,但政府一直不批准。英国BBC驻曼谷记者Tony告诉《了望东方周刊》。
据悉,此次缅甸政府忽然要求佤邦推迟禁毒誓师大会,是因为佤邦发给他们的请柬措辞不恰当。
缅甸政府说我们的请柬落款用'缅甸第二特区(佤邦)人民政府'不恰当,应该是'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肖明亮解释说。
但我们从1995年就开始用这个名称,缅甸政府也没明确反对过,5月份向其汇报誓师大会的筹备情况时,也没提出异议,而且还说要派内政部长、边界开发部部长等高层人士参加。6月4日缅甸联邦政府忽然提出异议,并称不派官员来参加,让我们很被动。
对于两个名称的区别,肖明亮称:我们希望是缅甸的一个自治邦,而不是隶属于掸邦,佤邦和掸邦在历史上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1989年5月16日,佤邦联合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口头和平协议:维持现状,不交枪,不让土地。至今,佤邦和缅甸政府相安无事16年。在缅甸,类似佤邦的和平武装组织有17个。
佤邦的多位人士均忐忑不安,这个看似很小的事情有可能意味着缅甸政府对待地方武装组织的态度有所转变。标志性的一个事件是,2004年10月18日,缅甸主管地方武装组织的钦钮将军被政府赶下台并关进监狱。
6月6日,《了望东方周刊》在佤邦中央广场见到钦钮将军视察佤邦时的巨幅挂像。当《了望东方周刊》问,钦钮将军已经成为国家的罪人,佤邦依然将他的照片挂在显着位置是否恰当时,肖明亮表示我们只是缅甸的一个小党小派,有什么政治经验可谈。但第二天,《了望东方周刊》经过中央广场时,发现钦钮的照片已经被撤下。
肖明亮称,也有可能是钦钮将军的挂像让缅甸政府产生了误会,最终取消参加佤邦的誓师大会。因为誓师大会的地点就在悬挂钦钮照片的中央广场。
据其介绍,不久前,缅甸政府已向部分地方武装组织公开提出交枪。已有崩龙族、部分傣族等地方武装向政府缴械。
而在4月份,缅甸首都仰光发生了多起连环爆炸案,专家分析指出,这和钦钮将军下台后地方武装组织内部出现的骚动有关。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4月17日,掸邦组织宣称脱离缅甸联邦,成立掸族联邦政府;4月26日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发生炸弹爆炸事件,两人死亡16人受伤。
针对国内形势日益紧张的局面,缅甸政府在6月中旬派出官员分别和各武装组织谈话,表示对民族武装组织的态度不会改变。
佤邦官员表示,佤邦没有再征兵,而且已经安排士兵学习橡胶种植等技术,为老兵退伍后寻找出路。我们不希望再打仗了。一打仗,老百姓肯定都跑去种罂粟了,阿富汗不就是个例子吗?肖明亮说。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3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4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