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哪里有菠萝
❶ 越南和缅甸的物产有哪些是说经济作物啦
1、越南盛产黄麻、蒲草、橡胶、椰子、胡椒、咖啡等经济作物.,香蕉、菠萝、柠檬、柑梅、芒果、龙眼、荔枝、木瓜等热带水果,味美可口;从南到北,到处都有,四季不断.布夏的柑、兴安的龙眼、清河的荔枝、大黄的香蕉,在越南北方历来脍炙人口,西原出产的茶叶.
2、缅甸: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橡胶、甘蔗、烟草、咖啡等.
❷ 缅甸水果有哪些
缅甸热带水果品种繁多,主要有荔枝、榴莲、香蕉、椰子、西瓜等。
1、荔枝
相比中国内地的价格,缅甸荔枝要便宜得多。自从下缅甸引种荔枝以来,农户种植规模也相应地扩大,品种有白糖罂、妃子笑、糯米糍等。
2、榴莲
榴莲的味道很重,可以“臭千里”。榴莲的外面是有许多小刺,肉为黄色,呈奶油状,“臭味”就是从这散发出的。吃的时候最好食姜,姜可以不让榴莲的味道散出来。最好的榴莲产于缅甸的毛淡棉(MAWLAMYINE), 从每年的4月到8月都可以吃到榴莲。
3、香蕉
香蕉芭蕉是缅甸水果的主角,热带水果在缅甸很便宜,尤其是香蕉,当地种植香蕉树的农户比较多,气候也比较适合香蕉的生长。用人民币的一元钱都可以在水果摊买几斤香蕉,因为便宜,所以当地很多人喜欢以此为主食。
4、椰子
在缅甸,椰子简直就是日常生活的必备,椰子汁清甜可口,降火解暑;缅甸人早餐常吃椰子粥和椰子、白糖做的各式糕点小吃。
5、西瓜
由于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在冬季,缅甸适合种植西瓜,而且相比中国内地省去了大棚,降低了成本。此外,缅甸劳动力成本很低、土地承包费用低,这也大大降低了缅甸西瓜的种植成本。现在有大量自中国的瓜农来到缅甸开展反季节西瓜的种植,成熟果实全部销往国内。
(2)缅甸哪里有菠萝扩展阅读
缅甸是热带国家,每年都会出产许多水果,缅甸的水果主要通过边贸途径出口到中国,2017-2018财年缅甸的水果出口创汇额和出口量,较往年均有增长。对比2016-2017财年数据,水果出口量增长了10万多吨,出口创汇额增涨了1700多万美元。
缅甸的水果出口,主要出口商品是西瓜、香瓜、牛油果、芒果、椰子、西西果、菠萝、香蕉等。 2017-2018财年出口的水果中国,西瓜出口量最高,其次为香蕉,第三为香瓜,主要通过边境口岸出口往了中国
❸ 缅甸密支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吗
密支那(Myitkyina)
缅甸联邦北部城市,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 )的下游,东距中国边境约50公里。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人口约3.5万,由克钦族,掸族和缅族组成。以产砂金着名。柚木采伐和加工中心。有缫丝厂和食品工业。贸易中心。仰光—密支那铁路的终点;又是伊洛瓦底江航运的起点;公路南经八莫至中国云南边境城市畹町,西北与印度边境相通,向北沿迈立开江可通向中国西藏边境。有机场。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称作 khat cho ,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部队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简称麦支队)对本多政材中将的日军三十三军一部分进行了长久的围困和激烈的战斗, 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被称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因为它连接缅甸其他地方的铁路和水路,还因为它在计划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译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后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路线上。
密支那 Myitkyina
缅甸北部边陲重镇,克钦邦首府。位于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迈立开江西岸 ,是缅甸北部最重要河港。人口约 3.5万。地处北部山地丘陵区,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3.7℃,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战略据点。产柚木和其他木材,种植水稻、甘蔗等。缫丝、木材和食品加工中心。农产品集散地。北部地区交通重镇,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公路南经八莫可达中国云南省畹町,北经葡萄城可抵中国西藏;是纵贯南北的仰光一密支那铁路线终点,与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孟拱也有铁路相通。建有机场和热电厂。克钦人每年5月在此举行宗教仪式。
密支那(Myitkyina)是缅甸联邦之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 )的下游。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人口约3.5万,由克钦族,掸组和缅族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称作 khat cho ,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部队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简称麦支队)对本多政材中将的日军三十三军一部分进行了长久的围困和激烈的战斗, 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被称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因为它连接缅甸其他地方的铁路和水路,还因为它在计划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译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后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路线上。
该城市仅通过特殊允许才对外国人开放。
❹ 龙眼、甘蔗、红橘、鸭梨、菠萝的最有名的产地是哪儿
1、龙眼的产地:广东,广西,福建。
2、甘蔗:广西玉林。
3、红橘:主产四川,福建。
4、鸭梨:安徽,河北,山东,辽宁四省是我国梨的会合产区,培养面积约占一半分配,产值逾越60%。
5、菠萝广泛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之一,原产中,南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18世纪已有种植。现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栽培,主要产区集中在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巴西,南非和美国等国。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热区省。
(4)缅甸哪里有菠萝扩展阅读:
吃菠萝注意事项:
1、菠萝未作加工处理前不宜食用。菠萝食用前应将果皮和果刺修净,将果肉切成块状,在稀盐水或糖水中浸渍出其中的甙类物质后食用,若未作处理,会影响食用时的口味,菠萝中所含的甙类物质还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
2、过敏体质者最好不要吃菠萝,因为食用菠萝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脑手术恢复期的用户也不适合食用,因为一旦发生过敏,将会危及生命。
3、菠萝内含有一种特殊的菠萝蛋白酶,正常人摄入这种蛋白酶并无大碍,一般不会引起过敏反应。而某些过敏体质的人就很有可能对菠萝蛋白酶敏感,会激发机体产生速发型变态反应,大多是在食用菠萝后10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
❺ 菠萝蜜在什么地方种合适
桑科木菠萝,又叫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是世界着名的热带水果,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现主要栽植在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缅甸和我国的华南地区,澳大利亚、非洲及南美地区也有少量种植。菠萝蜜引入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在主要种植于海南、云南、台湾、广东等地。菠萝蜜由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备受人们青睐。菠萝蜜在什么地方种合适?菠萝蜜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菠萝蜜在什么地方种合适?
适合菠萝蜜生长的环境条件
菠萝蜜在温暖湿润的热带和近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在海拔1524米以下生长较好,在低海拔152~213米地区生长更好,果实的质量更优。
菠萝蜜适应干旱气候,但如果要生长结果好,需要良好的灌溉条件。一般要求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在冷凉条件下需水较少。树体不能忍受持续的高湿或水淹的胁迫,在高湿条件下2~3天就会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菠萝蜜早期对霜敏感,叶在0℃条件下,枝条在-1℃条件下可遭至冻害,枝条和树体在条件下可被冻死。但成年结果树耐寒能力较强,在佛罗里达,树体可以忍受短期的-3.89℃~-3.33℃低温,但在-6.67℃条件下很短时间就导致死亡。最有利于菠萝蜜生长的温度是年均温27℃~31℃。
轻微遮荫或充分光照有利于菠萝蜜开花结果。
菠萝蜜较抗风。可以忍受小风到稳健的大风,即使在飓风过后,树体仍可以存活,树势也可以恢复,但是还是有一些大枝条受害。
菠萝蜜在什么地方种合适?
据报道,菠萝蜜不耐盐分较多的土壤条件。一般要求土壤为砂壤、砂壤土或冲积土,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生长最佳。其它土壤类型,只要排水良好,也可以生长。土壤要求酸醎度在6.0~7.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热带地区由于热量丰富,降雨量充足,年均温多在21℃以上,无霜期达350天左右,绝对最低温多在-1℃条件下,是我国最适宜的种植区域。***带地区如果小气候不出现持续的低温和霜冻,也是可以适当种植的,但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尤其是1~2月的低温而进行管理。
❻ 缅甸有什么特产
1、缅甸着名的手工艺品,首推珠宝和玉石。缅甸珠宝和玉石,本身就莹润透美,以品质优良、独特,着称于世。在不同工匠的手中,这些珠宝和玉石手工艺品产生了不可复制的个性美。
2、缅甸纸伞多达70多道制作工艺,纸伞结构紧密、工艺精细,经久耐用,且物美价廉。伞面选用绵纸和构皮纸,绘上吉祥图案,既美观大方,又能遮风避雨。
3、缅甸漆器之所以出名,就在于所用的漆料和其他颜料都是纯天然的,非常环保。漆器上面的图案简洁,既有佛教色彩,又有自然特色,极富民族风格。有的漆器外表图案采用镀金工艺,看上去格外高贵。
4、香木粉,是缅甸独有的化妆品,几乎全民都用这种古老的材料来美容,沾水涂抹在脸上,这是最有效的防晒霜了。
(6)缅甸哪里有菠萝扩展阅读: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
❼ 菠萝产地有哪些
菠萝学名凤梨,也叫黄梨、番梨,露兜子、婆那娑等。
产地:菠萝是一种热带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后从巴西传入我国。也有记载为大约在18世纪末,来华的葡萄牙传教士首次把菠萝的种子,撒在我国的澳门土地上。到了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菠萝鲜果和果汁供应量竟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目前泰国是亚洲菠萝的主要生产国。我国广东黄登菠萝最为着名,它是具有岭南特色的新品种,不但肉厚、个头大,而且甜似蜜,香如花。
营养成分:菠萝营养丰富,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又富含朊酶,能帮助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吃肉类及油腻食品后,吃菠萝最为有益。据科学测定,菠萝的鲜果肉中,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氨基酸、有机酸、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烟酸等多种营养物质。
食疗保健:1、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菠萝汁中所含的菠萝酶在医疗上用处甚广,它对消化蛋白质、治疗支气管炎均有明显的效果。它能溶解导致心脏病发作的血栓,还能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大大减少心脏病人的死亡率。2、菠萝中所含的糖、盐及酶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常服新鲜菠萝汁对高血压症有益,也可用于肾炎水肿、咳嗽多痰等症。3、菠萝所含的维生素B1,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消除疲劳。4、预防便秘。菠萝中含有的大量食物纤维,可促进排便。
食疗方:1、治疗支气管炎。用料:菠萝肉120克,蜂蜜30克。方法:水煎后服用,每日2次。2、治疗痢疾。用料:菠萝1个。方法:去皮后切成小块食用,每日3次。3、治疗消化不良。用料:菠萝1个,橘子2个。方法:将菠萝去皮切成小块榨成汁液,橘子去皮后榨取汁液,将二汁混匀后即可饮用。每次饮用20毫升,每日2次。4、治疗肾小球肾炎。用料:菠萝肉60克,鲜茅根30克。方法:水煎后代茶饮用。
选购要诀:挑选菠萝时,应选择香且较重者,用食指弹其皮,以声音清脆坚实为宜。同时要注意果皮的颜色,有2/3变黄的才可生吃。
注意事项:1、吃菠萝时,可先把果皮削去,然后切开,放盐水里浸泡一下,可以使一部分有机酸分解在盐水里,以减少中毒(经过盐水浸泡后的菠萝吃起来味道更加甜润爽口)。2、有人吃菠萝后,可引起过敏,俗称“菠萝病”或“菠萝中毒”,在吃后即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同时出现过敏症状,因此有菠萝过敏史者忌食。3、菠萝生食时最好在饭后食用,以避免引起腹痛。由于菠萝蛋白质能溶解纤维蛋白和酪蛋白,因此,胃溃疡患者、肾脏病患者以及血液凝血机能不全的人,均不宜过食菠萝,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在海南,福建,广西,云南都盛产菠萝。
❽ 菠萝生长在哪座山
名称
学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熊 华熊 竹熊 花头熊 银狗 大浣熊 峨曲 杜洞尕 执夷 貊 猛豹 猛氏兽 貘 食铁兽 猫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分类
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大熊猫亚科(Ailurinae)
濒危信息
CITES:附录I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分布范围
只限于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南坪、松潘、茂汶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县、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庆、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潘文石,1988;马国瑶,1988;胡锦矗,1985)。 生境与习性 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生活习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胡锦矗等,1985)。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于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幼仔随母体一岁半后才离开母体。野外雌雄性比约为1:1(梁齐慧,1993;魏辅文,1994)。
至危因素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km2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31,450km2,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km2,减少面积达17528.48km2,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胡锦矗,1993);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胡锦矗,1993)。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km2(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Kleiman et al.,1991)。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1988)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胡锦矗,1993);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Kleiman et al.,1991)。
自然历史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食物特性
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圈养及社会行为
"繁殖困难"被作为新闻标题来描述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但是,野外的研究表明虽然大熊猫在圈养状态下寿命更长,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雄雌都参与繁殖。雌性可以和几只争偶的雄性交配,同时一只雄性会寻找处于发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圈养种群中,孪生的情况较多。分娩之前,雌性个体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它在这种庇护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个月,用它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在大熊猫幼仔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仔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外出觅食。母兽有时会离开2天或者更长时间。这并不意味它丢弃幼仔,而是养育幼仔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养要低,约40%左右(潘文石等,正在编印)。
在秦岭地区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每年(潘文石等,正在编印),与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种群类似(Stringham1990)。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每个成体的巢域明确,雄性个体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个雌性个体的巢域重叠。当雄性大熊猫在同一巢域相遇时,如发情期在雌性熊猫周围,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等级,为争偶会导致争斗。占优势的雄性个体有和雌性交配的优先权,但其它雄性也还有机会。雌性个体在3-4岁时性成熟,雄性个体5岁左右。年轻的雄性个体在等级中位置较低,到7-8岁时才有机会交配。雌性个体从4岁到20岁,通常每2-3年产仔一次。虽然大熊猫唯一的家庭结构只存在母兽和不到一岁半的幼仔之间,大熊猫之间也会通过声音和气味经常交流,即使不是在发情期。大熊猫幼仔在一岁左右断奶,并一直和母亲在一起到一岁半左右,直至母亲再次怀孕。如果母兽未怀孕,幼仔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两岁半,这时母亲将它赶走。独立之后,大多数的幼仔在母亲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会远离出生地生活。大熊猫的行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圈养大熊猫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寿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
历史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目前分布
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AAAZPA Communique,1993)。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2,种群增长缓慢(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1977;毕凤洲等,1989)。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大熊猫的栖息地集中在六个独立的山系:陕西的秦岭山脉,甘肃和四川的岷山山脉,四川的邛崃,大小相岭和凉山山脉。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Reid and Gong 1999)。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5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部较圆。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有273只。在秦岭山区,在黑白色大熊猫中发现过棕色大熊猫。
分类争议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一直有较大争议,大熊猫的祖先是拟熊类演变而来的始熊猫。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
❾ 缅甸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1、珠宝和玉石:
缅甸着名的手工艺品,首推珠宝和玉石。缅甸珠宝和玉石,本身就莹润透美,以品质优良、独特,着称于世。在不同工匠的手中,这些珠宝和玉石手工艺品产生了不可复制的个性美。
4、香木粉:
是缅甸独有的化妆品,几乎全民都用这种古老的材料来美容,沾水涂抹在脸上,这是最有效的防晒霜了。
5、馍亨卡:
馍亨卡是缅甸风味浓厚的一种鱼汤米粉,是用鱼、豆粉、鱼酱、葱、姜、胡椒、鸭蛋、辣椒、花生油、芭蕉树心、米粉、味精制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6、柚木:
缅甸柚木(拉丁学名Tectona grandis L.F.)俗名胭脂木、血树、麻栗、泰柚,为双子叶植物纲唇形亚纲唇形目唇形科植物。柚木是热带树种,要求较高的温度,垂直分布多见于海拔高7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
7、热带水果干:
缅甸水果以热带品种居多,主要有荔枝、榴莲、芒果、柠檬、菠萝蜜、番石榴、番木瓜、香蕉、椰子,此外在一些地区还生产苹果、桃、李、葡萄等温带水果。
❿ 缅甸菠萝为什么那么甜
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喜漫射光、忌直射光,但丰产优质仍需充足的光照。凤梨对土壤有较广泛适宜性,但不宜中性或碱性土、粘性或无结构的粉沙土,要求PH5-6。在年雨量1000-1500毫米以上,且降水时间分布比较均匀(月雨量100毫米)的地方比较适宜菠萝生长。地下水位30-50厘米有利于根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