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被哪些人逼入缅甸
1. 为什么永历帝逃亡缅甸 而不是越南
永历帝选择逃亡缅甸,其权臣马吉翔起了重大作用。昆明陷落前,朝臣大多主张迁往四川,永历帝也赞同这一主张,但马吉翔认为一旦入川,李定国将被袁宗第、郝永忠等大顺军将领分权,故而联合李定国亲信劝说李定国西撤,致使永历帝不得不向中缅边境撤退。马吉翔认为只要进入缅甸国境就可以保住身家性命,不惜趁夜鼓动士兵判乱,逼永历帝入缅。在马吉翔鼓动下,当晚,在夜色笼罩之下乱兵大肆掳掠,永历帝受此惊吓,急忙渡过曩本河,到达缅关。
2. 朱由榔为啥逃到缅甸从广东退守南沙群岛不好吗
张献忠被射死以后,大西军乱成了一团。这个时候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聚集到一起开会,商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干。
孙可望给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认为应该把大西军带去广东,如果情况不对可以乘船出海,去海南,去南沙群岛都可以避难。
可是李定国却坚决表示反对:老孙啊,你想要走绝路我不拦着你。这意思很明白,乘船出海是绝对不可取的。而到了广东则就退无可退了。
为此他们再次商量了一番,这才决定将大军转移到云南。他们在云南灭了沙定洲的叛乱,又与南明永历帝交好,最后投靠了永历皇帝,坚决抗清。
可以说,李定国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妙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去广东呢?因为大西军的航海技术不达标,而且孤悬海外没有供给,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大陆早晚都是个死。
去云南就不同了,因为云南旁边还有缅甸,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这些大陆。只要有陆地,那他们就有退路,而且随时可以反攻回来。
同样的道理,吴三桂南下的时候,永历皇帝朱由榔退无可退,也只能从云南改道前往缅甸,他是不可能去海南,去南沙群岛的,去了那里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永历帝最失败的地方,那就是手里实在是没有一支拿得出手的兵马。李定国跟他失散以后,他手里就无兵可调了。
到了缅甸以后,人家一看你势单力薄,当然不把你放在眼里。你看吴三桂过去的时候多豪横?为什么?因为人家手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所以说不管是逃到南沙还是缅甸,如果自身不够强大,逃到哪里都是要受欺负的。只有自身强大了,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重。当然了,真正强大了的话,永历帝也不用逃亡到缅甸了。
3. 哪个国家侵略了缅甸
历史上缅甸曾经很强,曾长期统治暹罗(泰国)。
明末清初时,清军为了追击明永历帝,曾攻入缅甸,缅甸被迫交出朱由榔。
清干隆时,清军再一次入侵缅甸,重创缅甸,此次战事曾被弘历得意地算为其“十全武功”中的一件。
进入近代,英国在占领印度后不断蚕食入侵缅甸,最终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被并入英属印度。
1942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从南部和泰国入侵缅甸,击败了英印军队和入缅作战的10万国民党远征军,占领缅甸。
二战后,缅甸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1950年年初,在云南战败的国民党残军约3万人逃入缅甸,击败缅军,长期割据中缅边境和泰老缅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后来解放军应缅甸政府请求,发动勘界战役,入缅作战,击溃国民党残军主力,缅甸也向联合国控诉,台湾被迫出面,由美国派遣飞机将大部残军接运回台湾,剩余的残军遂变为职业贩毒武装,直到80年代,才向泰国投降。
现在印度在镇压其阿萨姆邦等东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分离武装时,经常越界进入缅甸境内,为此时而和缅甸有小规模冲突。
4. 那些流落缅甸的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流落缅甸的中国人有四支:
一是果敢族:约14万人,生活在以果敢为核心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辖1县、1市、2镇、15个乡。第一特区设1县1市1经济特区,即果敢县、老街市、清水河经济特区。是一批追随明永历帝朱由榔残存的官兵和受满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迁移至此,世代居住于果敢地区。
三是华族:首批定居缅甸的华人,据说是在几个世纪前移入缅北克钦邦附近山区的玉石商人。他们是从云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个广东籍商人经新加坡来到缅甸曼德勒王朝古都。1885年英国侵占了整个缅甸,并把它并入成为印度的一个省后发生大规模移民潮,大量华人通过海峡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缅甸。目前华族占缅甸总人口的3%,
缅甸华人移民在1930年代人数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华人人数已达19万4千至3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 。他们创办华文报章、华校、并设立社团。1950年,仰光有4家华文日报、3家周刊、而全缅甸也有超过200所学校。
四是勐稳族,主要以居住在缅甸北掸邦贵概大勐宜。是早年从德宏芒市一带迁徙出去的汉族,目前人数大约为一万左右。
5. 缅甸有哪些顾忌,因何一直没能把果敢真正划入版图
我们总说中国地大物博,可中国历代疆域到底有多广,边境线到底有多长,却鲜有人能说得清。
总是覆盖着少数民族神秘面纱的西南地区,就更是让人摸不清头脑。可越是神秘的地方对人就越有吸引力,所以今天我们要去探索的,便是西南一处名为"科干山"的地方。
而于果敢而言,飘摇百年,身处群山,未来的路也是布满荆棘。作为缅甸近邻的中国,也只能期待果敢能以适合它的姿态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6. 南明末代君王朱由榔,为何会遭到缅王的无情出卖
因为那时候的南明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了,如果缅王坚持要保护永历帝朱由榔,将会得罪政权已经稳固的清朝,会把缅甸置于清朝的对立面,所以为了自保,缅王就把朱由榔献给了前来抓人的清将吴三桂。而且当时缅甸发生了政变,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杀了自己的哥哥莽达,然后取代了他的王位。莽达对永历帝还算友好,但是莽白可就不一样了。 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入攻云南,云贵沦陷。李定国保护朱由榔,由昆明撤到永昌,又由永昌退到腾越。永历帝从腾越逃到缅甸境内,从此与李定国、白文选失去联系 。永历帝到缅甸后被缅王莽达收留,后缅甸发生政变,莽白继承王位。1661年8月,某天莽白要求永历帝身边的沐天波 、马吉翔等大臣次日过河去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沐天波等人虽知道事情有诈但也不得不去,第二天上午,沐天波在内的42名大小官员去赴约,结果被三千缅军包围,沐天波等人挥刀反抗,但寡不敌众,最终全部被杀。接着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随从300余人, 这件事史称“咒水之难 ”。等到吴三桂率清军进入缅甸,莽白就把永历帝交给了吴三桂,永历帝在昆明篦子坡遭清军用弓弦勒死,明朝灭亡。
7. 从逃难入缅到魂归他乡,最后一个汉人君王是如何被杀的
这个逃到缅甸的汉人帝王就是南明的永历帝,是在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旧臣在当时的皇室中扶持的皇帝。他最后是被缅甸王骗到咒水河畔然后被包围杀死的。
综上所述,这一个汉人皇帝之所以被杀,还是因为他自己太过于无能,听信大臣的馋言。
8. 明朝逃到缅甸的皇帝叫什么名字
南明永历帝-桂王—朱由榔
永历帝朱由榔(公元1623-1662年),明神宗朱翊钧孙。清兵入关,他于广东肇庆称帝,在位15年,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缅甸,后为吴三桂索回绞杀于昆明,终年40岁。葬处不明。
朱由榔,桂王朱常瀛子,袭封桂王,崇祯年间受封永明王。清兵入关后,他流徙广西,居于梧州。公元1646年1月,受丁楚魁、吕大器、陈子壮等人拥为监国,接着称帝于广东肇庆,建年号为永历。
而此时唐王弟朱聿粤称帝于广州,建元绍武。永历政权和绍武政权在关键时刻却不能团结一致,为争所谓的正统地位而大动干戈,互相攻伐。绍武政权仅存在40天就被清军消灭,朱由榔也在清军进逼下逃往广西,颠沛流离,处境极为险恶。
此时永历政权开始与农民军协同抗清。朱由榔先和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合作。自李自成死后,他的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1647年,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何腾蛟、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将领金声桓和在广州的降清将领李成栋先后反正,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一时间,永历政权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但永历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农民军将领何腾蛟、瞿式耜先后在湘潭、桂林的战役中被俘牺牲,清军重新占领湖南、广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不久,李过病亡,其子李来亨同其他农民军将领率部脱离南明永历政权,独立抗清。
1652年,走投无路的朱由榔接受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建议,在贵州安隆所投靠了农民军。这时,由孙可望、李定国已据有云南全境。这年,李定国发动反攻,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使驻守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战败自杀;随后又在衡州杀清军统帅敬谨亲王尼堪,“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并接受了永历封号。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妒忌李定国功高势大,阴谋杀李。李定国避往广东,希望与郑成功会师,收复广州,但战斗失利,实力大损。他撤到贵州,接走了被孙可望劫持的永历帝,1656年李定国拥桂王回师云南。次年孙可望率军征讨李定国,大西军内部同室操戈。孙可望兵力虽众,但骄横妒功,军心不附,阵前倒戈,被李定国所败。公元1658年,孙可望部降清,贵州、广西均为清军进占,使朱由榔失尽了地盘。公元1659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无奈,于12月逃入缅甸境内,被缅甸人解除武装后安置于草房之中,十分困辱。李定国曾连连交涉,欲迎他回云南,均为缅甸国王拒绝。
公元1662年,吴三桂进兵缅甸,向缅甸国王索取朱由榔,缅甸国王哇达姆摩刚弑兄自立,内部不稳,无力与吴三桂对抗,只得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发兵3000,围住朱由榔的住所,假称要与朱由榔盟誓,要他的随从出屋饮咒水。他的随从次第而出,一个个被杀,共死42人。朱由榔自知难以脱身,哭着写信给吴三桂,斥责了吴三桂叛明助清,忘恩负义。最后他却又说,我如今兵衰力弱,命运悬在你的手中,倘若能留我一条活命,我什么东西都愿意给你。吴三桂不允,仍加紧向缅甸国王催索。缅甸国王派兵士把朱由榔连人带座地抬到吴三桂军营,眷属25人哭着相随。吴三桂将他押回云南,拘禁于昆明。吴三桂担心如将他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清廷批准,于4月14日,将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绞死,从此,篦子坡改名为迫死坡。
朱由榔史称永历帝,又称为桂王。
9. 当年南明朱由榔为什么不攻占缅甸泰国等地
没这魄力。也没有这实力。都是残兵败将,吃了一路的败仗,对东南亚又不熟悉,没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