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为什么有缅甸人
① 贵州省松桃县为什么不过大年三十
肯定过的
并且过得还相当有特殊,特别是他们的滚龙
附两张图片给你看看,不过我也是网上收的照片
② 松桃周边有哪些园莆
松桃境内有地球同纬度植被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净土,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梵净山;有沉睡千年、净美无语的梦幻家园——冷家坝;有钟乳石密度世界罕见的溶洞——潜龙洞;有闻名遐迩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寨英古镇;有六百年风雨沧桑的苗疆王城——中国南方长城。
1980年6月文物普查时,曾在松桃虎渡口采集到的磨光石斧及夹沙红陶片,经省博物馆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物遗物,这看出松桃这片土地,早在1万年至4千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云落屯
在松桃县城南郊两华里处,平空突起赭石一方,高数十丈,顶长二百米,宽百米余,其势巍峨,耸入云端。因时有彩霞飞舞,瑞云缠绕,故名云落屯。石屯为南北走向,两端陇起,中间低洼,状如马鞍,因而古时又名“马鞍山”。整座屯身由藤蔓植物覆盖,色浓如黛,浑然一体,山石奇异,嶙峋多姿,花草如织,争芳斗艳,佳趣天成,堪称一绝,为松桃八景之一,丹霞奇观“云落耸翠”。
相传远古之时,云落屯上曾有流泉数股飞流而下,注入半山溶洞中。洞身逶迤延伸,深邃莫测、水流淙淙,如鼓琴瑟。更兼石屯四周松柏苍翠,郁郁葱葱,修竹茂林,气韵清嘉,使石屯更显巍峨壮观,因而历代当地或过往墨客,都要选胜登临,尽情赏玩,将云落屯誉为苗乡松桃的第一奇观。
在松桃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优美的故事:一天夜晚,神仙天灵相公乘坐一匹神骏自梵净山饮宴归来,神骏奔驰力乏,行至松江河畔,即伏地喘息。天灵相公小憩片刻,正欲挥鞭起程,不意雄鸡报晓,东方发白,神骏受旭日金光照射,紧闭双目,收拢四蹄,竟化着一方巨石。天灵相公无可奈何,遂将手中马鞭化着一朵祥云,怏怏而去。神奇的传说,为云落屯凭添了几分迷人的情趣。
云落屯南端,山势险峻,峭壁如削,碧绿如带的松江河沿山脚蜿蜒而下。在百十米高的绝壁临河的山崖上,有数十个方形壁龛和若干个小石孔。每逢骄阳当空,照耀绝壁时,人们隔江翘首,不仅壁龛清晰可见,还能窥见洞中陈列着的几只木箱式的物件,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仙人借”古迹。据说以前,每逢天旱水涝,五谷歉收,神仙为了拯救苍生,就会在此显灵,贫苦人家要跟仙人借米,只要将借条粘贴于岩壁,然后焚香祈祷,放置山脚的箩筐里就会装满米谷。仙人将借条深藏在壁龛内的木箱中,待到秋后借粮人归还了粮食,仙人就将借条撒入江中。借条因承受了天香夜露的滋润,入水后化着游鱼而去。世代流传的《仙人借》故事,更增添了云落屯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
其后,各地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对云落屯古迹进行科学考查。发现岩壁上的洞穴是居住在松桃境内的少数民族先祖遗留下来的悬棺墓葬。那些经过千百年风雨剥蚀而枯朽发白的木箱,其实是古人收敛亡故者骨骸的棺木。在上凌青霄,下临湍流的悬岩绝壁上掘洞为穴,安放灵柩,是苗人“二次葬”所独具的特殊葬俗。
“仙人借”的秘密揭开后,远近游人闻之,无不接踵而来,人们都以能一睹这一神奇的古迹为快。
一九八二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云落屯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县人民政府拔出专款在此修建“云落屯公园”。经过近十几年的精心营建,公园已具规模。如今,游人只要沿着水泥浇铸的盘山路径拾级而上,即可登临屯顶公园。在公园南端的出口处,此地立石楼门一座,“一门把关,万夫莫开”。楼门上书“云落耸翠”四个大字,两侧镌刻着根据天灵相公传说故事撰写的一付楹联:“归去天灵双鞭巧,赶来梵净一山奇”。
每逢节假日,市民们都喜欢到云落屯游玩。这时,园内园外游人云集,欢歌笑语,洒满古屯,云落屯刹时变成了苗乡人生活中的乐园。有人写诗赞美:“松桃山水真天然,水抱城廓城倚山。苗汉同心春永驻,而今仙境在人间。”此正是今天苗乡的真实写照。
潜龙洞风景区
潜龙洞风景区位于松桃县境西部乌罗镇境内,其海拔1300米,是武陵山脉最高海拔的古溶洞群,也是几十亿年前罕见的生长于白云岩石层中的古溶洞群,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洞内八百米河西走廊、万人聚会的潜龙大厅、洞中西湖,滑腻如油的黑色晶泥、冰清玉洁的南极冰天、梵净山九龙天池姊妹花-潜龙天池,天龙八部神功绝学-降龙十八掌惊现洞中的石壁上,若隐若现,让无数江湖豪杰趋之若鹜,叹为观止……还有上亿年翘首东盼的钟乳石神龟无不期待着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旅游观光。这些美丽自然的溶洞风光,古朴独特的民居建筑和淳朴、浓郁的民俗文化以及浪漫迷人的田园生活,使其被称之为梵净山东麓最亮丽的明珠。
被誉为“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教胜地,弥勒佛道场--梵净山,早已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而潜龙洞就埋藏在梵净山脚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潜龙村,是武陵山脉海拔最高的古老溶洞群,该溶洞十分雄伟壮观,奇特无比,堪称绝境。它是梵净山东线古道旅游区的一处重要景点,具有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潜龙洞,距松桃县城60公里,距梵净山东线风光迷人的冷家坝20公里,距印江护国寺30公里,距渝怀铁路松桃火车站(孟溪)15公里,松印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旅游胜地。洞内厅堂密布,雄伟壮观,其中潜龙厅、潜龙池(洞中西湖),潜龙泉、石壁、画廊、潜龙殿、潜龙瀑、潜龙柱、潜龙宫“热带雨林”、“莲花盛开”、“石笋峭立”、“南极冰天”等主要景点,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走进潜龙洞,越过百米宽敞雄伟的洞门,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该洞最大的潜龙厅,面积1万余平方米平均高度80米,可容纳万余人。洞内石笋林立,石幔由天而降,百态千姿,形象万千,气势磅礴。沿厅而行,踏着奇形怪状的石林,绕开厅中无数高大别致的钟乳石,穿行在“热带雨林”怪石之间。好不容易,来到一处仅容一人半蹲而入的洞口,入洞便到了宛如西子湖的潜龙池,厅高60米, 厅宽3000平方米,四周成圆形,好似一口古钟凌空扣下,地面平坦,水浅面宽,池顶石幔垂挂,池边石笋、石柱倒映水中,波光泛影,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玄幻仙景。更为称奇的是,两只熊掌凌空扑下,咄咄逼人,还有石狮、石虎、石羊栩栩如生,着实迷人。再往前行,又来到一片水的世界,此为潜龙泉,厅高30米,面积1500平方米,厅内泉水清幽,泉中有3根石柱直冲洞顶。石幔倒挂,波光粼粼,相映成趣。
从潜龙泉沿壁而下,穿过一条姿态各异的石林巷道,便是八百米洞中“河西走廊”,“潜龙飞瀑”、“石壁画廊”、“ 珠翠玲珑”、“金钩银划”、“田园风光”、“磨菇成群”、“葡萄叠翠”、 比比皆是,妙不可言。再往前行,便是一字排开的长廊石柱,十分神奇,紧挨着是富丽堂皇的潜龙殿,该殿高约5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殿前两根雄奇巨大的石柱直立两旁。石柱旁有一幅唐僧师徒站在龟背上过通天河的“塑像”,形态逼真,特别是八戒盘膝而坐,双手合一,猪鼻上翘,耳朵特大以及神龟探海更是活灵活现。进入殿内,琳琅满目,珠宝成串。殿中四根石柱直指洞顶,仰首望去,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走出潜龙殿,经过“龙门”便来到了潜龙柱大厅,该厅约2000平方米,高约30米,厅中有一巨大石柱斜插洞顶,神奇至极,洞壁有企鹅、青蛙、石象等惟妙惟肖的壁画, 尤其那称霸武林的天龙八部神功绝学“降龙十八掌”就镌刻其上,若隐若现,令无数江湖豪杰趋之若鹜,叹为观止。更称奇的是,厅内有黑泥巴、黄泥巴和白泥巴三种不同颜色的糯泥巴清晰可辨,有如晶堂透亮的油膏,妙不可言。再往前行,攀登陡峭狭窄的岩壁,艰难地来到20余米 高的悬崖洞口,需手脚并用,以绳索搭软梯才得下去,又有一厅名日潜龙宫,高100余米,长约一公里,宽约60米,这里一步一景,景景如画,从顶上往下低垂的钟乳石色泽夺目,光华四溢,令人遐想,看那“冰柱”悬垂,“白雪”皑皑,“玉竹”成片,“玉树”成林,“玉笋”出土,“玉花”盛开,“银瀑飞泻”。厅中一朵莲花,悬挂于绝壁之上,使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就是冰清玉洁的“南极冰天”胜景了……
据说,该洞有15个大厅,50余个厅堂,由于目前洞内照明设施和步道设施尚未建设好,因此还没有向游客开放,愿这颗梵净山东麓的明珠早日绽放夺目的光彩。
寨英古镇
寨英古镇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65公里,松(桃)江(口)三级油路贯穿全境,是中国历史上川楚之民最早进入贵州朝靓梵净山宗教朝圣的梵净东线古道必经之地,它也是迄今为止贵州省保存较完整、梵净山区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梵净古都”之称。它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进入梵净山区的屯兵之地。其城内的古城墙、古城门、水门码头、古石板街道、八大商号及桶子屋民居、会馆等遗址尚存,更见当年的热闹繁华景象,是一座苗汉文化交融具有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的古镇,时有“小南京”之称。上千年历史悠久的滚龙民间艺术使其当之无愧被冠以“中国滚龙艺术之乡”的美誉。
③ 松桃距离缅甸有多少km
打开北斗卫星导航,从松桃导航到缅甸,导航会告诉你有多少公里?
④ 苗族分布在哪,从事什么,有没有语言文字,重大节日是什么,有多少
1、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由于历史灾难,约有9成的苗族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国,而在日本、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
2、从事:农业、公务员、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的人很多。
3、文字:
- 语言
- 文字
⑤ 松桃县有哪些乡镇
松桃自治县辖大兴街道、蓼皋街道、世昌街道、太平营街道、九江街道、盘石镇、普觉镇、乌罗镇、甘龙镇、长兴堡镇、牛郎镇、盘信镇、大坪场镇、寨英镇、孟溪镇、迓驾镇、正大镇、大路镇、木树镇、平头镇、冷水溪镇、黄板镇、妙隘乡、石梁乡、沙坝乡、瓦溪乡、永安乡、长坪乡,共5个街道、17个镇、6个乡 。
(5)松桃为什么有缅甸人扩展阅读
松桃苗族自治县(简称松桃),贵州省铜仁市辖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之一。
松桃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古有“地接川楚,位遏三湘”之名。
⑥ 云南苗族的一些传说,风土人情,一些忌讳
苗族发源于中国,约有8成的苗族人口分布于中国西南与中南省份,而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寮国、缅甸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1975年寮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数万苗族人成为难民,部分移居到美国和法国。
分布在各地的苗族人有许多自称,如“牡”、“蒙”、“毛”、“果雄”、“带叟”等,还有些地方按其住地、服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的名称,如“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小花苗”等。苗族人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编辑] 中国的分布
中国苗族世居地分布于湘鄂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区及其毗邻的黔东南的苗岭、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广西的大苗山,滇黔川渝乌蒙山等。省份分布包括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以及海南8个省区,居于这8省区的苗族达到8,653,417人,占苗族人口的96.73%。苗族人口过百万的有三个省份,其中贵州有苗族4,299,954人,占苗族人口的48.07%,占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的32.24%,占全省人口的12.2%,为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湖南为苗族人口第二大省份,湖南苗族占苗族人口的21.48%,占湖南少数民族人口的29.97%,占全省人口的3.04%,为仅次于汉族、土家族的第三大人口。云南为苗族人口第三大省份,云南苗族占苗族人口的11.67%,占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7.37%,占全省人口的2.46%,次于汉、彝、白、壮、哈尼、傣的第七大人口。重庆是苗族人口第四大省份,但集中居住于重庆市东南部的秀山、黔江、酉阳、彭水四县。重庆的苗族大多与土家族杂居,占重庆少数民族的46%。随着工作就业带来的迁徙流动,广东、浙江与江苏3省有196,270苗族人,占苗族的2.19%,这类人口以杂居为主。其馀1.07%的苗族人散居于其馀20个省份(含现役军人)。
中国有135个世居苗族人口过1万的县市区,其中有58个苗族人口超过5万,24个苗族人口超过10万,5个苗族人口超过20万,(贵州)凯里、(重庆)彭水、(湖南)麻阳为苗族聚居最集中的3个县市,松桃、沅陵、花垣、凤凰、绥宁5县聚居的苗族占苗族人口比例均超过2%。
东南亚的分布
苗族人亦是越南及寮国的原居民族。
在泰国北部地区,亦聚居了苗族人,根据2004年的人口统计,当地苗族人口约有12万人,是当地次于克伦族的山区民族。他们约于18世纪至19世纪时自中国西南地区迁入泰北地区。缅甸掸邦亦有世居的苗族人。
[编辑] 美国的分布
美国的苗族,主要分布于加利福尼亚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总数约17万。
名称的议论
除了湘西的苗族自称为Xong(果雄)、黔东的苗族自称为Hmu(牡)、云南的苗族自称为Hmao(毛)、等等(带叟,……)以外,其他地方的苗人都(也只剩下川黔滇次方言的苗族了)自称为Hmong(蒙)。
在国外,几乎全部的苗族都说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因此海外人士多认为Hmong是不同语言的苗族共同的自称。而所谓的“不同语言”,在中国均被归为第一土语的不同次土语(如Hmong Daw次土语、Hmong Njua次土语,在ISO中被称为两种“语言”)。
ม้ง;Hmông
寮国苗族自名赫蒙(因为在中国西南苗猫同音),倾向革命的叫赫蒙,反革命的叫苗[来源请求]。
在中国,“苗”被认为是Xongb、Hmub、Hmongb、Hmaob这些自称发生分化前古苗语中苗族称呼的汉译。
[编辑] 大姓
这里所说的苗族姓氏主要是指清改土归流后的主要汉姓。
湘西除了吴、龙、麻、石、廖这几大姓,还有符、滕、陈、尹等不少杂姓。
黔东南苗族汉姓:吴、罗、李、杨、潘、王、雷;
广西融水苗族汉姓贾、韦、梁;
滇东北和川南苗族汉姓熊、陶、王、马、古;
滇东南和滇南苗族汉姓张、吴、李等均为大姓。
这些汉姓,都是随着与汉文化联系的加强,特别是通过清代改土归流,苗民“编户”、“入籍”,才改用和移植汉姓。
[编辑] 语言
苗族人语言的统称为苗语,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苗语曾有文字,但已经失传。现时在中国的苗族采用的文字是中国语言单位在1956年10月为中国的三大苗语方言发明的拼音文字,采用了26个基本的拉丁字母作为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标示。各地的苗语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但简单来说,受汉文化影响愈大的地区,其语言的简化程度及汉字词使用的程度也愈高。
苗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分支:
湘西方言
黔东方言
川黔滇方言
当中以川黔滇方言最为复杂,根据Ethnologue[4]的纪录,可以分成19种不同的方言。苗语的三个分支其实与另外两个瑶语的分支被归入苗语支内,而苗语支与瑶语支合共组成苗瑶语族。[5]
[编辑] 历史
根据各地所流传有关苗族历史的传说,他们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黄时代。一般认为九黎民族的先祖蚩尤也是神农的后裔。苗族原居于中国中部,经过数次的向南方、西方的大迁徙,20世纪最远抵达法国、美国。
这是一种附会的说法,三苗和苗族的关系有待考证,通常三苗被认为是华夏族的祖先之一,而且苗族本身也不称自己的苗族,而是赫蒙族。
[编辑] 知名人物
东丹甘 苗族芦笙演奏家,作曲家
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 当代歌唱家(另有人认为是瓦乡族)
宋布兰(布兰达宋,Brenda Song,1988年-) 美国着名演员
王宝(Vang Pao,1931年-2011年1月6日) 着名寮国苗族将军
王志明(1907年-1973年12月29日)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着名作家 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他的“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 可认识人”作为墓志铭被刻在其位于湘西古城凤凰东郊听涛山上
阿幼朵 (1980年4月29日 —) 当代歌唱家,中国国家一级演员
文化
招龙节
⑦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
分布在黔、湘、鄂、川、滇、桂、琼。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7)松桃为什么有缅甸人扩展阅读:
1、苗族的语言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称东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2、苗族的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同地区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还有少数苗族地区,如威宁、石门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于受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
⑧ 苗族大部分分布在哪里
苗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8)松桃为什么有缅甸人扩展阅读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薯仔、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
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
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苗族喜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