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哪个帮不理中国
⑴ 缅甸哪几个邦亲近中国
佤邦!说中国话!用人民币!采用移动信号!在哪里打电话只能算国内长途!相反打往缅甸内地相当于出国!
⑵ 中国跟缅甸佤邦是什么关系
佤邦在历史上曾为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但多数时期为分散在各地的众多头人部落,未有统一的政权出现。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区脱离原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从地理上讲,佤邦远离缅甸联邦政府,使政府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权失控。从1948年开始,佤邦各族人民被国民党领导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后出现了四家游击队后开始削弱了国民党的势力。1969年缅共利用佤邦地区是联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区,又控制了佤邦20年。
佤邦在1989年脱离了缅甸共产党的错误领导,在当年的5月份就与缅甸联邦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从此走向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WaState)这一名称。
⑶ 缅甸和中国闹掰了么
这不叫闹掰。缅甸做任何决策肯定是从本国利益出发,他们觉得那些东西不符合自己利益肯定就叫停。中国又不是什么高人一等的国家,跟他们是平等的地位,要跟人家做生意,肯定不会跟我们自己做生意那么简单、随意,那就得谈判么。谈不拢自然生意没法做。这都很正常,日本不是还不想买美国的F-35么?
⑷ 缅甸掸邦有几个特区与中国是什么关系
缅甸掸邦的四个特区及与中国的关系:
1、果敢第一特区,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面积约5200平方方公里,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
2、佤邦,即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处于世人所称的“金三角”腹地,是毗邻中国、泰国和老挝的一个自治特区,由南北两块地盘组成。
3、克钦邦第三特区即原缅共101军区,是缅共中最晚组建的一个军区。
4、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即原缅共“八一五”军区。是一个极为袖珍的“割据之地”。不仅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最少,地理面积也是相对最小。
(4)缅甸哪个帮不理中国扩展阅读
掸邦,是独立自治邦。面积为62500平方英里,是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个邦。主要居民是傣族而缅人称为掸人。首府在东枝镇,多柚木林,以种植水稻为主,还有玉米、小麦、烟草、茶等。
北部南渡附近有银、铅、锌、铜等矿,内外交通不便,仅北部和西部有铁路,分别由腊戍和东枝通向缅甸中部。中国畹町到腊戍公路是中缅陆上交通的重要通道,东枝是避暑胜地,其西南的因莱湖为着名风景区。
掸邦位于缅甸东部,北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接壤,东面与老挝和泰国相接壤,西面与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相连。
⑸ 缅甸军方是亲中还是反中
当然是果敢族武装了 ,因为果敢地区大部分是汉族,在缅甸属于少数民族了,外来做生意的缅甸其他地区的商人比较少,相反,内地的商家倒是挺多,在果敢在部分地区都能收到中国移动的信号,缅甸通信信号覆盖的倒是很少,果敢也一直都是民族自治区,现在果敢族武装的头彭家生以前是果敢地区主席,五年前被政府军赶下台...历史上明朝据说有一支皇族因为战乱来到这里,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自称是皇族后人,不过果敢地区一直被当地的几个大家族控制着。有一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中的,当地的小学课本是在内地买的,书上写的首都当然是北京了,老师教的时候还得现解释...
在东盟国家中缅甸因为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对中国的倚赖也比较大,所以和中国军队的关系还可以.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缅甸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缅甸政府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府。
⑹ 缅甸的禅邦和中国有联系吗
有。
唐时,南诏兴起于云南西部,天宝十四年以后,形成了一个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民族割据政权。缅甸境内的傣族或傣掸民族的先民均处于南诏的统治下。
缅人势力崛起,建立了蒲甘王朝。蒲甘王朝兴起后,缅族的势力在向南部孟人地区和西南部阿拉甘地区扩张的同时,也开始向北部和东北部的傣掸民族地区扩张。
大理国时期的西部边疆一直与印度为界,元朝时期云南行中书省的西部边界线亦沿袭不改,这一带地区的傣掸民族仍在中国元朝的管辖之下。
蒲甘王朝末期,缅甸一度控制了“金齿” 的一些地区,元缅战争以后,蒲甘王朝衰亡,元朝先后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今缅甸太公城一带设了太公路。
至元二十七年 (1290年)在今瑞丽县西南部境外的瑞丽江南北两岸设了蒙怜路和蒙莱路,后又在今缅甸兴威一带的木都之地设了木邦路,后至顺四年(1333年)又在缅甸本部设了邦牙等处宣慰司。
因缅王领地“处云南极边”,云南行省鞭长莫及,于1342年撤消了邦牙等处宣慰司,将其辖地仍交由缅王治理,作为元朝的属国,不再隶属云南省,云南行省西南部的一段边界仍退回到太公路南部地段。这一带地区的绝大部分傣掸民族当时仍在中国元朝的统治下。
元朝末年,今云南西部中缅边境一带地区的傣掸民族以麓川为中心逐渐摆脱元朝的控制,明朝初期除了车里等地区外,今中缅边境两侧几乎所有傣掸民族地区均被“麓川”所兼并。
建文元年 (1399年),思伦法卒,原先被麓川兼并的傣族各部,纷纷脱离麓川政权而自立,明廷分别建立了许多土司政权,先设了孟养、 木邦、 孟定三府 ,隶云南,又设干崖 、 潞江、 大侯 、 湾甸四长官司,隶金齿。重新控制了傣掸民族的广大地区。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缅甸东吁王朝统治者莽应龙攻占阿瓦后,便开始向今缅甸掸邦地区和德宏境内侵扰。
先后夺去了木邦,侵占了陇川、干崖、孟养等地。莽应龙死后,莽应里继续为东吁国主,进一步向傣掸民族地区进犯,并一度侵入内地。明代后期,许多原先属于中国的傣族地区沦于缅甸。
清朝初年, 一些早先附缅的傣族首领又在中缅之间徘徊 。
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占领了缅甸王都曼德勒,随即挥师北上占领整个缅甸,其殖民统治也随之向上缅甸扩展。
1886年,英国将除了掸邦的上缅甸划定为规划区,即无须议会通过法律,总督可自行颁布行政法令直接管理的地区。众掸邦仍然由掸族土司们统治,不隶属缅甸本部。
1887年6月,南掸邦投降,1888年1月, 英国军队占领了北掸邦,基本上控制了掸邦大部,1890年,英军才越过萨尔温江,征服了掸邦的最后一个地区景栋。
1920年3月,掸邦土司接受了建立掸族联邦的计划。
1922年8月,英属印度政府批准了该计划。掸族联邦由北部掸邦6个地区和南部掸邦35个地区组成,是与缅甸本部同级别的行政区,由总督直接管理。
1925年,改名为掸族联邦行政区,为掸族联邦专员所管辖,专员驻东枝。
1947年,掸邦与缅甸签署彬龙协议。
1948年,共同从英国手中获得了联合独立,是年基于彬龙协议与缅甸组建了缅甸联邦。
1949年,缅甸以驱逐中国国民党残军为名进入掸邦。
1960年,中缅双方协商划分边界线,本来名义上属于中国的果敢、佤邦、小勐拉、南坎、木姐等地,正式划入缅甸掸邦。
(6)缅甸哪个帮不理中国扩展阅读:
位置境域:
掸邦位于缅甸东部,北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接壤,东面与老挝和泰国相接壤,西面与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相连。
掸邦位于掸邦高原,着名的山岭间有江河谷地有黑河盆地、锡波盆地、登尼盆地和景栋盆地等。主要河流为萨尔温江,该江发源于中国,流经掸邦,南流去。掸邦和老挝之间有湄公河界河。
⑺ 缅甸内战为什么总扯上中国
79年以前,缅甸的民族地方武装基本上是和由缅共团结起来的
而缅共是中国当年输出歌名的产物
79年之后中国放弃输出歌名,不止缅甸,包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红色游击队都纷纷解散,或者变成极端组织
然而问题在于,79之后缅甸军政府倒是和中国政府走得很近
到了着名的8888事件的时候,缅甸政府反倒几乎成为中国的傀儡了
后来缅甸民主运动闹得很大
军政府非常识趣的主动放权,开始选举
然而实际上现在缅甸掌权的还是军方背景的,总统吴登盛还是旧军政府时期的高层
所谓的“民主人士”实际上根本接触不到权力
而军政府的一项核心利益就是民地武问题
《彬龙条约》在缅甸相当于独立宣言
而这项条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权
但是少数民族高度自治也就意味着军令政令不统一
实际上就等于国家一定程度的分裂
这里面是非功过在此就不评价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军政府和民地武互相撕逼了几十年
而双方都和中国有莫大的关系
⑻ 缅甸负责和谈的高官不到中国来寻求帮助,却跑到日本去找安倍
那是人家的事,咱们管不着啊。没办法啊,这正合了安倍的意。让他管吧,看这王八蛋还有什么本事。
⑼ 缅甸人为何对中国人如此消极原因什么呢
说到缅甸,大家应该都会联想到玉石。的确,缅甸的玉石在全球都属于比较有名的。它属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和中国一样也属于一个文明古国,多民族的国家,其历史文化悠久,同时也将传统文化保持得非常好。中国与缅甸最早是在丝绸之路建立了友好关系并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缅甸人对中国人都有成见,有些知识分子还是比较喜欢中国文化,他们不远万里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文化特色,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内涵。这样的缅甸人我觉得是最美的,他们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
⑽ 缅甸各势力与中国关系
缅北六大武装
1、掸邦武装
掸邦拥有超过360万人口,占缅甸人口总数的7%,信仰佛教,从300年前起就长期与缅甸中央政府发生武装冲突。掸邦武装最多时曾有100只武装,其中最出名有3只,第一是掸邦军(SSA),上世纪70年代,成为缅共最有利的同盟军。
第二个为掸邦联合革命军(SURA),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与残留缅甸国军联合,从事搜集情报,走私毒品活动。
第三个是掸邦联军(SUA),其规模最大时,拥有超过2万武装力量,装备有萨姆7型防空导弹,迫击炮等武器。虽然其主力14000人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但现在仍有相当力量在缅北活动。
2、佤族武装
佤族生活在缅甸阿佤山一带,靠近中国滇西南。该民族在1967年以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数十个世袭部落首领统治整个社会。60年代,缅共来到佤邦建立根据地,大批佤族青年加入缅共军队,从而缅共为佤邦培养出大批军政人员。
1989年4月,缅共中部军区副司令鲍有祥,第12旅旅长赵尼莱突然包围缅共中央总部,成立佤邦联军。
佤邦联军地盘与中国云南的沧源县,耿马县,澜沧县,孟连县等接壤,总面积大约有3万平方公里。佤联军的路线是: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实现民族自治和大佤邦的战略构想。
佤联军现在可以说是缅北最大的武装力量,主要军官包括,田家新,李老二,陈祥,赵岩祥,魏学荣,扎老布,李祖烈,赛堂,三不勒等等,拥有5个师级部队,超过2.5万军队,装备有地空导弹,120毫米,100毫米,82毫米迫击炮,75毫米无后坐力炮,4管高射机枪,53式轻重机枪,56式自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轻机枪和M-16步枪。
佤联军还办有4所军事学校,并重金聘请解放军和台湾退役军官担任教官训练部队。改变过去缅共陈旧的作战方式。
3、果敢武装
果敢特区面积5200平方公里,果敢人最早是在1661年在反抗清军的最后一战,失败后流亡缅甸的明军及其家属。1942年,日军侵占缅甸后,果敢自卫军与日军作战百余次,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OBE勋章。果敢民风强悍,素有九反之地的称谓。
现在果敢最大武装是果敢同盟军,最早为1989年脱离缅共的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彭家声部队。果敢同盟军控制面积较小,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2万,武装力量在2000人左右。
4、克钦武装
克钦是缅甸第六大民族,人口125万,与中国境内景颇族是同一民族。
克钦独立军,现在控制区域1万平方公里,人口10万,克钦在其控制区实施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制度,现拥有7000武装力量和5000名民兵,实力仅次于佤联军。
为获得武器,克钦武装想尽办法从印度,缅甸,泰国走私M-16步枪,M-24冲锋枪,M-79型火箭筒及子弹。
克钦新民主军,该武装最早为1989年,缅共第101军区部分部队改编而成,驻地在中国云南怒江州,保山地区边境外,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4%,拥有大量珍贵木材。其武装力量包括1500名常备军和民兵,武器包括,54式手枪,56式自动步枪,75毫米无后坐力炮,82毫米迫击炮和马克辛重机枪。
5、克伦族武装
克伦族拥有超过400万人口,分布在克伦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为远古古羌人集团较早南下的一支,与中国汉族同源。
克伦族自古代起就与缅甸中央政府作战,英国殖民缅甸期间,又协助英军进攻缅军。二战期间,更是在英国帮助下,猛烈进攻亲日的昂山将军领导的缅甸独立军。
克伦民族解放军(KNLA)
始创于1945年,目前控制区域1.3万平方公里,人口13万。军事力量包括7个旅6个直属营等7000人。
6、克耶解放军
成立于1949年7月,是一支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治为理想的反政府武装。现在其主力近万人已经接受民族和解。泰缅边境但仍然在其控制区(泰缅边境)进行武装割据,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