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为什么要派兵去缅甸
Ⅰ 为什么当年国军抗战时期国内战事都没有解决却组织远征军去缅甸打仗很不理解
你好,因为当时日军已基本占领东南亚,日军把通向中国运输战略物资的道路基本上都封锁了,只剩下滇缅公路,几乎所有的抗战物资都从这里运进来,这条路如果断了,物资跟不上,抗战也就麻烦了,所以只有派远征军入缅作战才能保护这条路,才能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Ⅱ 中国军人上缅甸是怎么回事,要过程,详细!!!!
详细的你去搜索“中国远征军”就全知道了。
就是二战日本为了争夺地盘,侵略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军力很弱,打不过投降日本,日本又侵略缅甸,而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日本此举侵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和中国在二战结盟,英国请求中国出兵保护缅甸,而对于中国来说,缅甸是美国援华物资的的重要交通线,一旦被日本军队占领中国内地抗战武器来源就会十分危险,所以蒋委员长派最精锐的杜聿明第五军出兵缅甸,最后因为有美国人,英国人,中国蒋委员长,盟军军事观察团4个指挥系统太混乱,英军又很不仗义的丢掉大量武器撤退导致缅甸战争失败,中国远征军陷入重围,很多人在退入缅甸最北部,也就是云南省最南部的野人山被当地的恶劣天气,毒虫猛兽吞噬。令人叹息。
Ⅲ 国民党残军逃到缅甸后的命运如何
一楼回答重要错误:说什么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
呵呵,李弥有什么权力违抗台湾命令?李弥是台看在他是这支部队的长官派他来的,后调回台湾……事实上这支部队一到缅,一面自力更生养活部队一面打仗,也一直努力跟台湾联系,后终于联系上,台湾方面供养补给一切,带来台湾军政人员及美军训练指导等等,建飞机跑道等等,反攻基地热火朝天……
后三国交界政府真不干了,到处国际诉求,台湾分别于1953和1961年不得不将大部分军队撤回台湾,剩下少数没走,因李文焕不是正规军人出身余部没走,还有一些投靠过来约佤族祭司土司的武装,并段希文部队大部云南当地人难舍故土,这些总共近2000多人留了下来,台宣称概不负责了,结局是这支国军残军大部分都撒退到台湾了……其余少部分从此开始开创金三角生活
Ⅳ 1949年后进入缅甸境内的中华民国国军部队的经历是怎样的
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民党军李弥残部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民党军残部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93师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民党军残部虽然取胜,但也是惨胜。后联合国决议,国民党残军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没有国籍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所谓“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李弥在台北却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反共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1950年代末,解放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蒋匪,但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民党残部已在滇缅边境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解放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的3300人撤回台湾,但留下了约2500人,企图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1960年代以后共产党已彻底在大陆站稳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返攻大陆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境国民党军残部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国民党军残部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19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现在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反共、为当年的日本法西斯带路的缅奸。这时候,93师残部为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93师残部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93师残部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残部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
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93师残部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进入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美蜜月时期,93师残部大多已经花甲之年。他们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回国。但中国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有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你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终于,败逃滇缅边境近40年的93师残部,成了一支群龙无首的军队。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展、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陆、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
1992年,占据金三角的前国民党残军余部,终于向泰国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战武器。这一条新闻,占据了当天世界各大传媒的显着位置。至此,这个由李国辉兵败大陆溃逃到金三角地区、由蒋介石派国民党中将司令李弥指挥的、曾“反攻云南”、并占领四个边境县城、创造了所谓金三角神话的国民党残军,终于正式解体
Ⅳ 内战战败后的国民党军入缅甸后的历史
1951年6月至7月,根据李弥部的动向,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先后集中7个团和4个团的兵力,对越境入窜的国民党军数干人实施围剿,在耿马、西盟、孟连、沧源、澜沧等县歼其700余人,余部又逃往国外。
1953年1月,在台湾国民党当局支持下,逃缅国民党军实力曾发展到1.85万人,编为1个总部、1个指挥所、3个军区、4个师及16个纵队,并改番号为“东南亚自由人民反共联军”。
11月以后,李弥总部及第8军、第26军部分兵力共5400余人撤往台湾。在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强大政治攻势下,留缅国民党军残部3000余人回国投诚。至1957年6月,逃缅国民党军仅剩3800余人,而且内部混乱,对云南边境的武装窜扰有所收敛。
1958年8月,逃缅国民党军500余人窜至滇南孟连县至勐腊县附近,进行小股袭扰。解放军昆明军区从5个公安边防团各抽调一部进行堵击围歼,给予其沉重打击。1959年5月,云南边防部队针对逃缅国民党军小股入窜的特点,制定和修改反窜扰作战方案,组织小分队分地区游击作战,粉碎了逃缅国民党军数十次窜扰。
1960年7月,台湾当局给逃缅国民党军空运大批武器装备,其实力扩增至9400余人,又加紧了入境窜扰活动。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解放军昆明军区集中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进行了两次勘界警卫作战,歼国民党军740余人。
此后,逃缅国民党军对云南潞西、镇康、孟连等边境地区进行了8次小股窜扰,遭到云南边防部队的沉重打击。到1966年9月,逃缅国民党军撤往泰缅边境地区,停止了对云南的武装窜扰活动。
1950年至1966年,云南边防部队对逃缅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武装特务进行大小战斗1302次,歼其29800余人,其中俘虏7600余人,迫降16000余人。
(5)国民党为什么要派兵去缅甸扩展阅读
国共内战中,国民党军虽有巨大的优势,最终是还被解放军打败,逃到了台湾。那时候,除了一些沿海小岛还有部分国军残余部队,大陆上几乎是看不到国军的影子了。不过,在云贵川地区国民党还留有一小部分残余部队,他们没有来得及撤退,在无可奈何下只能逃到了缅甸。
这些国军残部逐渐在缅甸境内集合,很快就组成一支三万多人的武装部队,还有个番号国民党93师。蒋介石虽然败走台湾,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从来没放弃过反攻回大陆的念头。这样说来,远在缅甸的93师将会成为国军之后的重要力量。蒋介石甚至还将他们编入正规军,和其他部队一样给他们发放粮食军饷。
虽然国共内战中,国军被解放军打得很惨,但他们到了缅甸,和缅甸军队的实力比起来还是厉害不少的。缅甸军队每次讨伐93师都要反过来被93师教训一顿,缅甸肯定是很不服气,就告到了联合国。对于这件事,蒋介石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说法,只能想办法把这支部队运回台湾。
不过在93师中很多士兵并不愿意去台湾,他们中很多都是云南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梦想着重回家乡。出现这种情况蒋介石也没办法,只能把愿意走的带回台湾,不想走的就丢在当地,并且断绝往来。
虽然留在缅甸的国军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2000人,缅甸军队还是打不过。不过,这支部队没了供给,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他们就做起了毒品生意,成了金三角地区很有名的毒品武装部队。缅甸和泰国的部队来来回回打了很多次都是大败而归,泰国政府没办法只能主动找他们谈判。
Ⅵ 当年国民党为啥要派远征军去国外作战
主要是希望打通援华通道。中国北部是苏联的冻土,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大海,而且当时已经被日本控制。只有南部通往东南亚的道路是和国外连接的通道。英美等国援助中国的物资也是从这条通道运往中国。但在1942年日本进攻缅甸时,这条通道也就被切断了,中国这个时候第一次派出征缅军队,但是最后失败了,日本占领缅甸,援华通道就被切断了。只有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能够勉强把少量物资从印度运到中国,但是代价极大。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英国等国就正式成为中国的盟国对抗日本,当时盟军远东战区的司令史迪威希望中国战场发动反攻攻势,占领一些可以轰炸日本本土的中国东部机场,借此逐步赢得战争。但是中国国民政府则要求发动反攻的条件是盟国援助国军足够的物资。所以中国战线的反攻的前提就变成了重新打通援华通道。于是1944年到1945年,中国开始第二次远征缅甸的战役,这次战役规模较大,也是国军对抗日本的主要胜利之一。不过因为国军对整个战线的反攻仍然处于不积极态度。中国战场还没有进行全面反攻,日本就已经投降了。
Ⅶ 中国远征军是哪年去的缅甸为什么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时间为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第二次入缅时间为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
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主要国际通道,1938年1月,随着战争一步步由东南沿海平原向西南高山地带延伸,国民政府开始修筑险峻的滇缅公路。
在中国全面抗战中,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的所在地 ,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 ,从而组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7)国民党为什么要派兵去缅甸扩展阅读
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
1940年6月,日本乘英国在欧洲战场身处困境之机,胁迫英国关闭了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滇缅公路,英国被迫妥协,与日本签订了封路协定,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阻止日本攫取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 。
1940年9月23日,日军从陆路和海陆路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完全切断了中越国际通道 。中越、中缅国家通道被切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
1941年,日本陆相东条英机为了彻底扼杀中国对外运输,纠集了相当于10个师团的兵力,东起浙江宁波,南迄雷州半岛,发动了一连串的海上封锁作战。
2月4日切断香港到韶关的运输线,3月3日攻占雷州半岛,3月底占领并破坏汕头、潮州一带港端口,4月中强行登陆福州附近的马尾地区。4月19日占领浙江诸暨,封锁了从宁波到温州最后的缝隙,中国海上通道被完全封锁。中国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Ⅷ 抗战时期,包括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在电视剧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中国军队只有一小队人,
你说的这些场景的描述和历史的真实性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导演可以表现中国军人勇敢的一种表现。往往表现中国军人用热血捍卫祖国,日本人尽管人多装备好,但是缺少战术性。猪脑导演都这样导演。他们这样描写战争,往往是对中国伟大抗战的一种莫大的侮辱,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实际上中国军人的抗战精神,在战场上是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奉献精神。是他们这些猪脑根本无法演绎的。
至于中国军队比日军人少,在日军进攻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有2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战争初期日军炮火非常猛烈,造成前线部队伤亡过大,所以中后期抗战国民党在进行防御战时都留有预备队,并不将主力布防在第一线以避免重大伤亡。第二种是日军在进行重点进攻时经常进行优势兵力战术,即在对阵时集中几倍于国民党军队的兵力进行合围,这样可以以较少伤亡赢得胜利。
还有你说的一个小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我想这是楼主的误解。日本在我的理解,我从来都没认为过他是一个小国。只不过这个国家的历史变态而已。实际上当时10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有4亿人口,而日本在他当时吞并的朝鲜,加上侵占我国东北,台湾领土在内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大约一亿4千万人口。人口规模和比例完全可以适应于大规模中短期战争消耗。抗战8年台湾征召的日军有30万人,东北和朝鲜有100万人,其中朝鲜是60万人。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几百万军队并不稀奇。德国在战争最大规模时有900万人,苏军有1400万人,美军有1200万人。
Ⅸ 中国解放战争后国民党军在缅甸的历史及现状
1949年末,国民党第8军在湖南战败之后,李弥退往台湾,将手下的将士丢下不管,一个人跑了。其中,93师一路败退南下,从广西,逐渐退到了缅甸和泰国、老挝的交界处,才安顿下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败退途中,曾经有一个士兵因为实在是饥饿难忍,跑到旁边的庄稼地里,偷摘了农民的红薯,被连长当场枪毙。——谁说国民党军队都是没有军纪的?正规军一样也是很严格的。整整半年的时间里,第8军93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在50年的除夕之夜,终于逃出了共军的追杀,进入了缅甸的领土。在逃跑中,93师和另外一个团、一个师的残部,将不愿意投降共军的7千名士兵和家属带到了异国的土地上。
但是,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军将士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三下五处二,将缅甸军打的落花流水。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军官兵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国军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惨胜。国民党残兵以不足万余之力,硬是打败了印缅联军。彻底在中缅边界站住了,后来联合国决议,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李弥在台北更是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反共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话也有道理,国军打了共军一个措手不及,后来紧急调派3个师数万人,才摆平。此后在昆明成立军区和建设军校,也和当初的缴匪有很大关系。
50年代末,共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蒋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军已经在滇缅边区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共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因此,此次进剿成了追击作战,共军一撤,人家又回来了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的约3300名将士撤回台湾,但还是留下了约2500名将士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60年代以后GCD已经彻底在中国大陆站稳了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返攻大陆的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是留守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插说一段——现在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反共的。这时候,93师的国军将士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国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国军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的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不想加入缅甸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国军和缅共还有支缅分队的共军将士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种植鸦片筹集军费的做法,在中国很流行。进入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美蜜月时期,留守滇缅边区的93师的老兵大多已经成为花甲之年了。他们向祖国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毕竟50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了……但是,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大陆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有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你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终于,留守滇缅边区近40年的93师官兵,成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
他们毕竟都是炎黄子孙,他们每年还在过着春节、端午、中秋,唱着中国的民歌,讲着中国的语言……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展、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陆、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
40年了,他们为了生存,进行着不懈的战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坚忍……
相关资料
去泰国旅游的人都知道,到芭堤雅时被安排参观的一个景点,是“93师泰北民族村展馆”。
国军93师,原系东北军所部,在国内战争中败北,而逃亡金三角地区,最后定居泰北山区,迄已60年了。
馆内陈列图片和文字说明,将60年的风雨历程,尽现参观者眼前,且有实物和模型展示,以直观地介绍他们的艰难困苦。尤其讲解员是该师第三代传人,其声情并茂的讲述,很能打动听众,以致整个参观过程令人感到压抑。
据说,93师后裔已多达数十万人,除部分因战功获得泰藉身份外,多数仍无任何身份,只能圈禁在贫穷山区而不能外出谋生。我曾提问:你们第二、第三代那么多人,都是纯中国人吗?答称:是的。又问:当年当官的带随军家属可以理解,难道当兵的都有家眷可带?答:出国前,在云南等地边境,每个士兵都“找”了姑娘结婚,然后外逃。
时间让繁育已达数十万的华夏子孙,脱离祖国,飘泊在外,寄人篱下。不是有首歌吗?没妈的孩子象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他们甚至连联合国确认难民身份都不可得,境况堪怜啊!
也许,只凭讲解员一面之辞难以足信?然而,你想呀,谁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自曝其“丑”?直觉让我相信那是真的。因此,回来后一个多月来,我心中老挂着这档事,他们毕竟是华裔呀!我想:如果祖国母亲收留了他们,做子女的必更爱母亲。以前在《博客日报》上看到多篇讨论有关爱国的大作,窃以为能大度地接纳流浪子孙回来,是感召人们爱国的有力举措,效果肯定比说教强。
从走进93师民俗村开始,心情就十分沉重。看到村里解说员那一身褴褛的迷彩服;看到那一双年轻的却满是沧桑的眼睛;看到他们不卑不亢的态度;听到他们改不了的乡音;听到他们因为没有国籍而不能上学悲哀处境;听到他们为了获得国籍而为泰国政府卖命的经历;听到他们无数次申请却无能获得一个国籍的心酸…… 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这一群中华民族的后裔,成了没有家,没有国的难民,流落异乡,几多悲苦,他们最大的盼望是祖国早日统一,台湾尽快回归,那一天,他们也就回家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