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府实际控制多少土地
⑴ 缅甸的面积是多少.人口是多少
截止2021年,缅甸国土面积约为67万平方公里。缅甸人口有约5390万(2015年),68%为缅族。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9%)、克伦族(7%)、孟族(2%)、克钦族、克伦尼族(1%)、钦族(2%)、若开族以及华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缅甸官方不承认华人、印度人、孟加拉人为法定少数民族。
官方语言为缅甸语,也有为数不多的人懂英语和汉语。
民俗
1、在缅甸,宗教习俗禁忌妇女登上佛塔的塔基。佛教斋戒月(公历八、九、十月,缅语称瓦期),一般不举行婚礼、迁居等喜事。
2、部分缅族人睡觉时头必须朝南或朝东;家中长者的座位在头顶部,晚辈座位在脚尾部;星期五不能坐船渡江;在旅途中碰到菌类植物、是最幸运的征兆等。
3、缅甸掸族人男主人出远门时,女主人要在佛像前献上一束鲜花,以占卜外出者的凶吉;未经主人允许,不论是家中人还是客人,都不得坐到男主人的固定位置上;上楼必须脱鞋;待客的茶水、水果、食品,客人必须食用,否则他便认为客人粗野;在商人家里不准吹箫和口哨,他们认为这会把财运吹跑等。
⑵ 缅甸内战不断,但是政府军一步步蚕食特区的地盘,尤其果敢地盘小,实力相对较弱,虽然果敢、克钦邦、第四
哪个地区是属于缅甸的国土,中国和缅甸政府的关系一直非常的好。缅甸也是中国武器的主要买家之一。所以未来中国和缅甸政府的之间的合作和关系肯定是中国优先考虑的。
至于边境特区,还是算了吧。缅甸送给中国中国还考虑要不要呢。
首先,那里面积虽然不限,但是物产不咋地,资源也不多,而且地理环境不是太好。
其次,那里的人员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盛产毒品和毒枭。有大量地下赌场。而这些毒枭等往往控制了这些特区的政权和军队。
最后,中国没有义务保护外国公民抵抗自己的合法政府,而且是对中国有很大利益关系的合法政府。中国也不想侵占任何邻邦的任何一寸国土。对已那片土地上的人,我们只能说好自为之。你们的力量没有办法独立。而且任何国家统一都是政府最希望看到的,中国也面临统一问题,所以在这方面肯定不会给自己下套子。
当然缅甸边疆居民和中国有一定的经济往来,也有部分人可能是中国人后裔,所以这部分人中国可以在他们和缅甸政府合作的情况下,通过与缅甸政府合作提高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等。而且中国目前有数个项目对这些人进行帮助,如进行过很多年的经济作物替换毒品种植计划中国也是投入了很多钱,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当然效果确实不好。
缅甸对于中国的利益包含几点,第一,稳定的缅甸对中国西南稳定和发展有关系。第二,缅甸有一个很好的中国西南出海口,可以不用走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第三,缅甸政府是中国武器的主要买家之一。第四,缅甸有一些森林和矿产资源。第五,缅甸有众多人口,以后可能是中国商品的未来市场之一,当然现在也有大量中国商品,但是量很小很小。最后,作为金三角毒品源头的缅甸,也是中国禁毒工作的重点(中国百分之八十五的外来毒品来自缅甸)。
一个统一的缅甸和迅速发展且富裕起来的缅甸,是中国需要的,符合中国利益的。
而一个战乱的缅甸是中国所不需要看到的。
⑶ 缅甸人口和国土面积
缅甸国土面积67.65万km2,人口为5415万.缅甸素有“稻米之国”的美誉,人民以大米为主食.缅甸政府制定了重振大米产业的政策:鼓励跨国农业公司在缅甸投资;进口和销售农业相关产品免征商业税,给普通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方式提高稻米生产的质和量,力争成为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国.下图为缅甸部分区域及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
作业帮
(1)简述仰光与曼德勒共同气候特征,并分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2)分析影响图中油气管道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
(3)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稻谷产区之一.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1)仰光和曼德勒都在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来自于西南季风.但仰光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曼德勒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因此,仰光降水多于曼德勒.
(2)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自然灾害方面回答.
(3)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条件,要从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交通,科技,机械化水平,饮食习惯等.
故答案为:(1)特征: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原因:曼德勒位于内陆且地处西南季风的背风坡,距海远,降水较少;仰光地处沿海,受西南季风影响大,且多飓风,降水较多.
(2)沿线以山地、高原为主,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施T难度大.
(3)有利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大米是当地居民喜爱的主食;优惠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资金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⑷ 果敢地区是不是全让缅甸政府军占领了
缅甸政府军在28日突袭缅甸联邦掸邦北部第一特区即果敢地区,迅速占领首府老街,迫使果敢特区主席彭家声率800余人在中缅边境一带的山区打游击,缅甸政府军和同盟军叛匪(原果敢特区副主席白所成部)与同盟军激战 引发难民潮。有3发炮弹打入中国境内。约30日左右缅甸政府军与同盟军方面的代表达成协议,政府军撤出果敢地区,果敢由地区行政委员会管理 但据缅甸官方电台妙瓦底电台报道区委会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工作,至于彭家生领导的特区政府是否完全控制果敢还不得而知
⑸ 关于缅甸第二第四特区的介绍
第二特区佤邦的面积3万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佤、拉祜、掸、克钦、汉、爱尼等16种民族,其中佤族占70%,人口约60万。
佤邦(掸邦第二特区)位于中国、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面积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区,人口60万,有25个民族,70%为佤族,全区分为3个 特区、4个县,首府邦康。据称,北美地区出售的非法毒品有50%来自这个地区。1996年,佤邦联合军配合缅甸政府军打败毒枭坤沙后,成为金三角地区势力 最大的地方武装,现有军队2万多人。
佤邦北部现有勐冒县、温高县、勐波县和邦康特区、南邓特区、龙潭特区,简称三县三特区。各县、各特区皆有自己的特色景观、文物古迹和自然资源。尚 有不少项目期待开发。佤邦南部即"金三角"一隅。是世界上最为神秘、最具魅力的传奇之地。曾出现过多种地方势力。历代枭雄在此叱咤风云,逐鹿问鼎,终成过 眼云烟。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是由南北两个地区组成;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北纬22度--23度,东经98度--100度之间,东北面与中国云南临沧地 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以及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接壤。北部地区与缅甸第一特区果敢相连,东面与缅甸掸帮第四特区相邻,西 面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江(中国称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接壤,面积约为1.3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20万。南部与北部之间隔着缅甸政府军的管辖区,重要的城市是景栋和大其力。
佤邦的历史很简单,基本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68年以前的若干年漫长的原始部落时代,第二阶段为1968--1989年的缅共时期,第三阶段为1989年至今的和平建设时期。
【佤邦联合党】
佤邦联合党于1988年12月20日筹建。原名为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由于形势的需要,1989年11月4日,改名为佤邦联合党。它是由缅甸第二 特区(佤邦)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组成的先锋队组织,是领导缅甸第二特区(佤邦)革命运动、人民团体、武装部队、人民政权的核心力量。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 中制。1992年12月20日,佤邦联合党在邦康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选举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赵明、肖明亮为党中央政治 局常务委员。并推举了赵尼来为总书记,赵明、肖明亮为副总书记。
【佤邦的基本政策路线】
根据缅甸国内几十年战争造成的灾难的状况,佤邦联合党中央及时地制定了"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争取民族区域自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策略路线。在经济建设和商贸活动中,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制定了"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对外开 放政策。根据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多民族聚居的实际,制定了"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和睦,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在不分裂国家、不分裂缅甸第二特区(佤邦)、不分裂民族,不 干与政权的前提下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制定了"团结和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对外关系政策。
第四特区
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于1989年6月30日成立,位于掸邦高原东北部边陲,与中国西双版纳州毗邻。面积为4952平方公里,居住着爱伲族、掸族、布 郎族、佤族、果敢族、缅族等13个民族,人口74000多人,首府勐拉。特区分为3个地区,即:勐拉、南邦、色勒。佛教与第四特区的文化、生活习俗,有着 非常密切的联系,第四特区村村有寺庙,寨寨有佛塔,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第四特区是彭家声的女婿林明贤控制。勐拉和老街是着名赌城。90年代 中期,第一特区内部分裂,因杨某等反对禁毒,杨某造反,彭家声不敌,带部队从中国借路逃到第四特区投靠女婿,后来才东山再起,当然彭部进入中国境内交出了 武器。
掸邦及克钦邦四个特区,大都以毒品为军事活动资金来源,禁毒之后,四个特区有三个靠赌博和色情业为接替产业,只有第三特区没有赌场。
特区政治史
缅甸特区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过去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云南省的一部分,1962年中缅划定边界时才把这一部分土地正式确定为缅甸领土。有很 多人知道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却很少有人知道现今的缅甸也有一部分曾经的中国领土,而且这一部分领土划归缅甸的时间更近。这一部分现在缅甸,也就是现 在称之为特区的地方,在方面还保留着中国的深深的烙印。出到缅甸,跟在国内差不了多少,讲的是汉语,用的是人民币,耳朵里听到的是中国流行歌曲,录像厅里 放的是中国武打片,各种店铺都是只有中文标牌,店中陈列的商品清一色的"MADE IN CAINA"。只是偶而几个衣着不整的缅兵的出现告诉人们,这里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的缅甸的特区。与保山接壤的是缅甸的第三特区,特区司令是丁英, 丁英及缅甸政要作为保山市人民政府的客人常到保山来。
云南当地人到缅甸去,根本无须办理出国护照之类的东西,只要拿上自己的身份证,办一个边境出入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国了。更有人嫌办证麻烦,干脆从小路直接走出去,再从原路返回国内,没有人会给他扣上"偷渡"的帽子。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出国容易出省难。
文革后期,保山许多知识青年到缅甸去当缅共,当时的口号是要"把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插到世界各地".这些出去的知青中一部分人为了"缅甸人民的 幸福"和在缅甸实现"英特纳雄耐尔"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一部分人玩起了失踪,不知到哪个列国去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枪林弹雨中保全了生命,打 出了一片天地,在缅共中有了一定的地位,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枪杆子。这部分人后来与缅共决裂,在缅甸境内与中国边界一侧各自占山为王,成为军阀。保山一中同 学中影响最大的是李自如,是缅甸四个特区中势力最大的第二特区佤邦军的副司令。李自如其实是佤邦军的创始人和总指挥,由于他认为自己不是佤族不利于在佤邦 立足,才推出他的手下鲍友祥任总司令而自己副之,而实际上重大决策仍是由他作主。李自如文革时是保山一中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缅甸特区任副司令后还常回保 山老家探亲访友,后于2005年病故。
这部分前缅共的军事领导人,也是事实上的军阀,在通过与缅甸军事当局谈判后,将所占地盘以特区为名继续进行军阀统治。下面介绍一下各个特区的情况:
1986年以后至1989年缅共彻底解体,其原属武装统辖地一分为四,成为今天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掸邦东部第四特区。
⑹ 中国与印度和缅甸的争议领土有多少
中印边界由于没有正式勘界,没有确切的长度,通常说是1700多公里(但这是传统习惯线的大约长度)。 中印边界现在实际是四段,即:东段(藏南段)、亚东锡金段、中段、西段(阿克赛钦、巴里加斯段)。除了亚东锡金段外,其它三段都有边界争议。争议地区面积总共约12.5万平方公里。除去我们控制的西段,印度共占领我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岛”大20倍,为我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⑺ 果敢军队究竟有多强为何几十年来缅甸一直没法控制果敢地区
为什么这么多年缅甸都无法控制果敢地区?因为果敢地区的人基本上都是华裔,他们同样属于炎黄子孙的一支,只不过是如今成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囧迫局面。
但是华夏情怀早已经入心入脑,“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他们和我们的共同心声,这既非表演,也不是靠外力可以强加或者强制的。果敢军队究竟有多强是一回事,军队的规模、武器的装备、战略战术固然重要,但是比这些因素更强大的却永远是人心向背问题。正因为果敢人万众一心,所以才轻易不能为外来势力所征服。心气、志节、信仰这些永远比装备这些外在因素重要,君不见抗美援朝战役?
尊重民意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并不认同自己的“缅甸族裔”身份,通过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与缅甸政府军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无奈果敢地区只有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25万(只相当于我们一个县的实力)势单力薄,寡不敌众,所以最终还是被缅甸政府军所征服和收编。能收服的是军队,难收服的却是人心。
为了安抚民心,增强果敢人民的(缅甸)民族认同感,缅甸政府可谓煞费苦心,多措并举,然而收效不大。民心不可能靠武力征服,硬的靠经济,软的靠文化,软硬结合才能成功。但是悲催的现实是,缅甸经济欠发达,一时三刻也无力使得果敢人民过上富足生活;缅甸文化相较汉藏文化也没有什么更大的优势,想要取代已经根植人心的经典文化,基本属于痴心妄想。所以缅甸政府应该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武力镇压只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
总之,尊重中缅传统友谊是大局,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此事。同时,我们应该自豪于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使得离开祖国怀抱百余年的华裔依然心心念念。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会幸福,否则只能重新沦为任由列强霸凌的殖民地。
⑻ 缅甸人口和国土面积是多少
缅甸人口5458万(2020年4月)。国土面积约为67万平方公里。
人口管理局负责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收集人口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人口进行预估。为了开展国内外人口相关工作,人口管理局还与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进行合作。
从2014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得知,2014年3月29日晚上,缅甸全国总人口为5148.6253万人。6年不到的时间内,缅甸人口增长了300多万人。
地形地貌
缅甸面积约67.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为山脉环绕。北部为高山区,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东部为掸邦高原。
靠近中国边境的开卡博峰海拔5881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间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缅甸
⑼ 缅甸的国土面积
缅甸应该是676578平方千米。
(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Myanmar)。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先后经历了蒲甘王朝、东吁王朝和贡榜王朝。
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
1948年1月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以国防部长苏貌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1988年9月改名为“缅甸联邦”。2008年5月,新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2011年2月,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2016年3月,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2] ,2018年3月,吴廷觉辞职。 [3]
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
2021年2月1日,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当前,缅甸多座城市出现大范围通信中断 [4] 。缅甸军方发表声明说,根据宪法条款,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 [5] 。4月16日,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温敏任总统 [37] 。
军事政府
⑽ 缅甸政府没实际控制的地方
国内四分之一的地盘被少数民族武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