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掸邦第三特区使用什么语言
A. 缅甸说汉语的地方有哪些
主要是果敢(原掸邦第一特区,现掸邦果敢自治特区)、佤邦(掸邦第二特区)、小勐拉(掸邦第四特区)、克钦第一、二特区广泛使用中文
另外,腊戌以北的广大缅甸地区,特别是中缅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人都会说云南方言
B. 掸邦共和国用什么语言
傣族语
C. 缅甸的果敢和佤邦,为何会使用中文作为语言呢
一、果敢人、佤邦人均使用汉语。
果敢人的语言是西南官话(汉语北方方言)和缅语。
佤邦人的语言是西南官话(汉语北方方言)和佤语。居住在果敢的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杂居,其语言、生活、文化,已与汉族相同。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
果敢和佤邦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现在均属于缅甸的领土,受缅甸政府的管辖。在果敢当地总人口中有90%人口为果敢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果敢在明、清两朝属于镇康州之地,杨国华在1840年被清廷册封领有果敢县,领原镇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户地。
果敢曾经(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权。2015年3月26日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对果敢地区采取了融入缅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缅语教师,采用缅语教学。
佤邦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曾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佤邦辖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北佤与南佤地区之间隔着掸邦第四特区和政府军控制区。佤邦的总人口约55.8万,主体民族是佤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军事力量由佤邦联合军组成,主要经济为农业及矿业开采。
D. 缅甸掸邦第三特区的板瓦口岸
自2005年9月中旬以来一直封关,除以前有过出境证的人外,一般人都不得进出。人数现已大不如前,经济更显落后。2006年10月克钦邦第一特区成立禁毒会,接收来自中国禁毒部门的近百吨大米援助,随后还与中国地区政府、公司签定农业合作等。2007年1月,中国封关更严,并不再允许中国从缅甸境内进口木材等,原来的伐木工人全部撤回。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对于砍伐木材原本就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木材行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另一方面砍伐木材破坏千百年来的原始生态环境,有损自身形象。克钦邦第一特区政府原计划于2007年开始修建由板瓦至甘拜地的公路,然而失去了木材税收的他们,只能暂时搁置与此相同的许多计划。面对诸多问题,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政府将何去何从?板瓦距离云南省腾冲县城80KM,现有常住人口3000-5000人。城区有三座教堂,一座为传统浪族基督教堂,一座为天主教堂,还有一座为缅甸基督教堂(该教堂人数较多,有较好组织管理,无种族区别,现有一座礼堂,正在新建一座西式教堂)。每个星期天,他们大多都会去教堂做礼拜。距离板瓦不远的山坡上建有一座寺庙,寺庙旁边有一个用于民族服饰展览的房子。房子前面有一头“太平圣象”,象高3-4米,重6吨,为整个东南亚最大一头整木全雕大象。寺庙上去一百多米正在建设一座佛塔群,主佛塔仿缅甸仰光大金塔而建,高三十多米,远远看去金碧辉煌。佛塔群现已完工95%,预计2007年上半年便可全部建成,总投资约1000万-1500万人民币,全部由政府出钱,其象征意义可见一般。板瓦的缅甸人几乎都能说至少三种以上语言,基本上人人都能说上一点汉语(腾冲方言),缅文为官方文字。生活物资90%来自中国。人们能使用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手机信号,有中国和缅甸两国的座机电话。能连中国电信ADSL网络,有网吧,有打印店(该打印店位于板瓦中心点,能进行中缅文业务,并能为手机、MP3等下载缅文、景颇文歌曲等)。有几座标准酒店,仔细寻找还能找到缅式小饭馆等。有一个小型水电站供应电力,然而由于没有合格技术人员管理,经常缺电。在板瓦年轻人喜欢听的歌曲有缅文、景颇文、中文等歌曲。缅甸的电影却没什么意思,水平恐怕让一般的中国人都无法接受。板瓦的缅甸教堂不定期会举行各种演出晚会,这里的民族能歌善舞,只要给他们一把吉它,都能来上几首。日常生活中缅甸人多喜欢喝咖啡,这里的小型咖啡店仅有便宜的速溶咖啡,搭配上几个不生不熟的鸡蛋等。这里每年都会有政府组织举行运动会,足球最受欢迎。最近几年,在距离板瓦十几公里的地方经缅甸仰光政府与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政府批准建立板瓦旅游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原是一片不毛之地,雨季牛马不能经过。该开发区有来自中国的许多老板出钱而建,拥有自治管理开发权,他们在此地盖房子、修公路、建立自来水厂、自建电站,下设土地建设局、工商税务局、警察治安局等。吸引其它人员投资建设宾馆、酒店、超市、药店、服装店等等。现已初见规模,仿佛异地他乡的“中国城”,为何开发区会吸引这些人?恐怕每个人都想问,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个支柱产业,这个产业在中国也同样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那就是博彩业。博彩业在缅甸前些年发展迅速,后因中国政府的大力打压而失去生气,现已大不如前。
E. 除了果敢和瓦邦地区,缅甸还有哪些地区说汉语用汉字
缅甸不只是有果敢还有瓦邦是说汉语,用汉字的,还有缅北的第四特区,因为那里离得中国很近,也有很多的中国人在那里。
现在缅甸使用汉语汉字最多的地方还是在缅北地区。因为那里和中国离得最近,有很多云南的华人会迁徙到这里。而且这里少数民族很多,它们有独立的武装,缅甸政府对那里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所以缅北地区形成了很多华人的聚居区,中国化程度很高,因而说汉语使用汉字也比较普遍。缅北是属于缅共的地盘,间接的受中国的影响。
F. 缅甸掸邦四个特区的详细资料
缅甸掸邦第三特区
缅甸掸邦第三特区即原缅共101军区,是缅共中最晚组建的一个军区,成员基本上的克钦族。这个军区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旅级单位。下辖3个营和一个教导大队,有正规兵力600人,总部设在中国腾冲境外的板瓦。司令丁英与副司令泽龙,原来均是克钦独立军的连长。1969年先后率部投奔缅共。丁英等权衡再三,看到缅共大势已去,正式向外宣布与缅共决裂。成立了“克钦新民主独立军”,任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泽龙副之。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在云南境内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克钦族的武装辖地,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缅甸这个贫穷国度最为珍贵的两项宝藏就是“玉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颇人武装的辖地。碧绿的翡翠宝玉和金红的百年柚木,自古以来在中国都属于珍贵之物,于是在对中国颇为友好的原缅共“克钦族”特区特首的鼓励和支持下,大批生性冒险敢作敢为的福建客商都蜂拥到了缅甸开矿和伐木。
G. 缅甸是用什么语言
使用缅甸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也通用。
H. 果敢、佤邦人说汉语吗他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一、果敢人、佤邦人均使用汉语。
果敢人的语言是西南官话(汉语北方方言)和缅语。
佤邦人的语言是西南官话(汉语北方方言)和佤语。居住在果敢的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杂居,其语言、生活、文化,已与汉族相同。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
果敢和佤邦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现在均属于缅甸的领土,受缅甸政府的管辖。在果敢当地总人口中有90%人口为果敢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果敢在明、清两朝属于镇康州之地,杨国华在1840年被清廷册封领有果敢县,领原镇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户地。
果敢曾经(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权。2015年3月26日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对果敢地区采取了融入缅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缅语教师,采用缅语教学。
佤邦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曾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佤邦辖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北佤与南佤地区之间隔着掸邦第四特区和政府军控制区。佤邦的总人口约55.8万,主体民族是佤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军事力量由佤邦联合军组成,主要经济为农业及矿业开采。
三、果敢和佤邦有3点不同:
1、两者行政区类别不同:
(1)果敢的行政区类别: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2)佤邦的行政区类别:缅甸第二特区或者掸邦第二特区。
2、两者的地理位置不同:
(1)果敢的地理位置: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北面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接壤。
南面以南定河为界限与佤邦南邓特区相对,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的勐古镇和贵概镇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
(2)佤邦的地理位置:佤邦通用汉语与中文,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佤邦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首府为邦康市。
3、两者的人口民族不同:
(1)果敢的人口民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2)佤邦的人口民族:以佤族为主体民族,同时也居住着傣族、汉族、景颇族(克钦族)、拉祜族、苗族、德昂族(崩龙族)、傈僳族、布朗族、缅族、回族等16个民族。
I. 缅甸人用的是什么语言
说汉语,普通话,
缅甸果敢原属中国领土
缅甸东北部有三个由华人建立的民主政权,其领导集体都是华人。这三个华人政权均位于缅甸东北部的禅邦,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即缅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区。那里生活着果敢(即汉族)、佤族等民族,那里在一百多年前原属于清政府果敢县,邦桑县等管辖,后来英国殖民者占领缅甸,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并强迫满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将这些地方(缅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区)划归英属印度的缅甸殖民地,致使原先血脉相连的中国人被划分到两个国家。
70 年代后缅甸发生排华运动,那里的汉民族为了避免缅族的迫害,争取民族平等,改称“果敢族”。英帝国主义为了赚取巨额利润和毒害殖民地人的身体与精神,在那里传播栽植罂粟。以后上百年来,军阀、土司混战,内战延绵,果敢各民族同胞在混战中,被引诱欺骗利用,导致很多果敢人成了混战无谓的牺牲品。在抗日战争中果敢人同中国人一道为打击日本侵略者作出过巨大的牺牲。
这三个特区目前名义上是缅甸政府的特区,但实际上是三个独立的政权,都有自己独立的军队。汉语是那里的通用语言,大部分人都能说较为流利的普通话,政治制度也与中国极为相似,如县级官员有县长、县委书记等。
人民币是那里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三地的经济文化同中国云南联系较为密切,对中国的经济文化非常依赖。当地的手机信号也是中国移动和网通的,电话区号是云南的。最重要和最可贵的是那里的人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目前这三个小政权还很脆弱,因为缅甸军政府一直想吃掉他们,如果不是顾忌中国的话,三个汉人政权早就不存在了。
这三个地区在以彭家声主席、鲍友祥主席、林民贤主席为核心的特区政府领导下,为争取民族平等同缅甸政府军对抗十几年,最后于90年代初与缅甸军政府达成和解协议,结束战争。现在这三个特区正在同中国发展经济,建设自己特色的高度自治的独立特区政权。
近年来这三个特区分别响应中国和联合国要求,开始走前人不敢走的路,毅然将一百多年前由英帝国主义播撒在果敢的罂粟给彻底禁绝了。由于这三个地区禁种罂粟的措施,使得中国的毒品危害减轻,消除了中国毒品来源的主要渠道。
缅甸果敢女兵的故事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7460.html
“果敢王”彭家声的传奇经历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7413.html
果敢问题的缘由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7270.html
缅甸果敢原属中国领土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49.html
缅甸华人武装已击毙30名缅政府军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46.html
中缅边境 武警全副武装加强戒备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45.html
缅甸全面内战可能爆发 佤邦联合军加入果敢军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30.html
缅甸政府军炮轰中国领土 造成一死多伤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29.html
J. 缅甸掸邦第三特区的发展历史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与中国云南境内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现控制区约6000平方公里,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缅甸这个贫穷国度最为珍贵的两项宝藏就是“玉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颇人武装的辖地。碧绿的翡翠宝玉和金红的百年柚木,自古以来在中国都属于珍贵之物,于是在对中国颇为友好的克钦邦第一特区的鼓励和支持下,大批生性冒险敢作敢为的福建客商都蜂拥到了缅甸开矿和伐木。
特区成立之初为解决财政等问题,便同意中国人进入这一地区进行伐木。在整个九十年代木材行业不仅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等,还带动了以此接壤的中国边境多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大量优质木材进入中国内地,甚至远销欧美等地。九十年代后期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又陆续发现大量矿藏,其矿储量大、品位高、品种多,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钼矿、铁矿、铅锌矿、金矿等。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矿,可能仅占未发现矿藏的一小部分。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云南省怒江州政府与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政府在极少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将居住在怒江州偏远地区,生活极度困难的数千名栗粟族陆续迁往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各地,此事双方国家政府均无从知晓。由于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原本就有栗粟族居住,他们的到来并没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这些栗粟族都已获得缅甸国籍。而且他们都已溶入当地社会,全部都能够解决温饱,拥有自己的土地、房子。他们学习当地的语言,将子女送进学校,学习缅文。有些能力强的人通过经商等盖起较好的房子,更有极少数发财后已搬入密支那、曼得勒等地。
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则孔·丁英是特区政府高层官员中唯一一位读过大学的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在他的管理下此地极少有人种植毒品、贩卖毒品。并修通了多条公路,建立学校、医院、种植树木等,并和缅甸国家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他也依靠自己的权利成为缅甸地方政府大佬中较为有权、有钱的一个,他有一辆防弹美产悍马车,价值一百多万人民币,数十名警卫,并建立“一个人的政府”。有时他不在板瓦的时候,政府部门出现情况总是找不到他,久而久之终于出现了一次危机。 2005年9月中旬的一天,以原副司令泽龙、原参谋长、几位部长等趁则孔·丁英在仰光开会的时机,发动兵变。率先与在大田坝地区(缅控下片马)的另一副司令俄佬部发生交火,多名官兵死伤。而后中国边境立时封关,在克钦邦第一特区境内的近万名中国人几乎一夜之间全都逃回国内。几天后板瓦又发生小规模交火,一名士兵死伤。中国边境部队全副武装坚守中国边境口岸与山地,并在边境站中国境内划了一个避难所,板瓦的缅甸居民几乎全部逃到那里。英国CNN记者在板瓦,每天都向世界各地报告当地情况。当时则孔·丁英在曼得勒(瓦城)通过电话指挥钢盔营(第一营)准备决战,后来因双方都不想把事态扩大,决定在密支那谈判。另人意想不到的是则孔·丁英戏剧性的重新获得了板瓦的兵权,而泽龙等人刚到密支那,没等谈判就失败了。一个月内他们又联系了克钦独立军试图夺取战略要地甘拜地,小规模摩擦后也就离开了。兵变未遂后的泽龙现住密支那受缅甸政府保护已成为一名普通百姓,原第二副司令俄佬升为第一副司令。参与兵变的多名高官降为平民,许多孔·丁英的亲信则成为高官,前后不过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