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明朝哪个皇帝逃亡缅甸

明朝哪个皇帝逃亡缅甸

发布时间: 2022-08-01 22:53:37

⑴ 朱由榔为啥逃到缅甸从广东退守南沙群岛不好吗

张献忠被射死以后,大西军乱成了一团。这个时候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聚集到一起开会,商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干。

孙可望给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认为应该把大西军带去广东,如果情况不对可以乘船出海,去海南,去南沙群岛都可以避难。

可是李定国却坚决表示反对:老孙啊,你想要走绝路我不拦着你。这意思很明白,乘船出海是绝对不可取的。而到了广东则就退无可退了。

为此他们再次商量了一番,这才决定将大军转移到云南。他们在云南灭了沙定洲的叛乱,又与南明永历帝交好,最后投靠了永历皇帝,坚决抗清。

可以说,李定国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妙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去广东呢?因为大西军的航海技术不达标,而且孤悬海外没有供给,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大陆早晚都是个死。

去云南就不同了,因为云南旁边还有缅甸,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这些大陆。只要有陆地,那他们就有退路,而且随时可以反攻回来。

同样的道理,吴三桂南下的时候,永历皇帝朱由榔退无可退,也只能从云南改道前往缅甸,他是不可能去海南,去南沙群岛的,去了那里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永历帝最失败的地方,那就是手里实在是没有一支拿得出手的兵马。李定国跟他失散以后,他手里就无兵可调了。

到了缅甸以后,人家一看你势单力薄,当然不把你放在眼里。你看吴三桂过去的时候多豪横?为什么?因为人家手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所以说不管是逃到南沙还是缅甸,如果自身不够强大,逃到哪里都是要受欺负的。只有自身强大了,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重。当然了,真正强大了的话,永历帝也不用逃亡到缅甸了。

⑵ 永历帝在逃亡的时候去了缅甸,为什么没有去别的地方

这是因为当时缅甸是中国的附属国家,而且对当时的朝代非常的忠心,因此他才会选择去缅甸。

⑶ 明朝最后一个君王流落到缅甸,住茅草屋,究竟活的有多惨

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本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在他登基时,明朝已经是强弩之末。他没有根基和军队,不得已逃到了缅甸。缅甸国王给他盖了一个茅草屋接济他,因为清军虎视眈眈,缅甸国王不敢对他太好。后来缅甸国王开始向永历帝要钱,最后,永历帝为了填饱肚子,还交出了自己的玉玺。

最后,为了基本的生活,永历帝交出了自己的权力象征,也就是玉玺。但是整日在漏风漏雨的茅草屋里,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的永历帝没有逃脱命运,最后还是被抓,并在云南一带被处死了。

⑷ 从逃难入缅到魂归他乡,最后一个汉人君王是如何被杀的

这个逃到缅甸的汉人帝王就是南明的永历帝,是在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旧臣在当时的皇室中扶持的皇帝。他最后是被缅甸王骗到咒水河畔然后被包围杀死的。


综上所述,这一个汉人皇帝之所以被杀,还是因为他自己太过于无能,听信大臣的馋言。

⑸ 明末时永历帝逃到缅甸后被吴三桂抓获,请问清朝廷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永历帝何不招降这位明室后裔

永历皇帝是吴三桂杀的。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永历帝
永历帝和他的母亲、妻子既已成了吴三桂的阶下囚,是生,是死,他们无法知道,他们等待着最后的结果。在度日如年的日子里,只有悲哀和眼泪伴随着他们。然而,最后的命运很快就降临到他们的面前!
据与明史专家彭勇教授交谈得知,清军中有一甲喇章京军官,暗中联络一些满人,准备劫持永历帝,逃往陕西,奉为君主,“以成不世之功”。但由于处事不慎,走漏了消息。吴三桂非常恐慌,迅速逮捕了密谋起事的11名首犯,以最残酷的磔刑处死。为防止夜长梦多,再生变故,吴三桂加速了对永历的处置决定。
吴三桂上书清廷,直言如将永历帝押送北京,可能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清廷批准,就地正法。吴三桂遂于4月14日,将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执行绞刑。王皇后就在被清军押解的途中,想着一代皇后,就这样屈辱而死,心实不甘,与其受辱而死,不如悲壮而死。于是她与马太后互相勉励,在槛车中自相扼喉而死。壮哉!烈女皇后。就在她们断气的那一刻,天降大雨,山川也为之同悲!

⑹ 永历帝逃往缅甸,清廷都想放弃了,吴三桂为何非要出兵擒拿呢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姓家奴”。身为明将先是答应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又马上反悔继而降清。降清以后,在康熙年间又反清,发起了三藩之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谓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有些类似于今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吴三桂不同意了,他见清廷对在缅甸的永历帝不是那么积极以后,在顺治十七年二月上了一道有名“三患二难”疏,力主发兵缅甸,以求擒获永历帝,达到一劳永逸。

清廷内部经过商议以后,觉得吴三桂的主张也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同意吴三桂发兵缅甸,并且由户部拔银三百三十万两。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吴三桂率领大军前往缅甸,要求要求永历帝等人,缅甸国王自然不会为了永历帝与吴三桂发生战争,于是将永历帝等人交出。

⑺ 吴三桂为何定要将南明永历帝赶尽杀绝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山海关时的选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后人之所以不齿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华夏沦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国恩,却忘恩负义、将已经逃亡缅甸的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擒获,并杀害在昆明街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地君亲师是伦理之重,而吴三桂年纪轻轻便被赋予辽东总兵之重任,深受国恩,崇祯皇帝没有负他,他却负了明朝和天下。

永历帝朱由榔原是明朝藩王——桂王,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崇祯皇帝失国之后,残明势力相继拥护明朝藩王建立了弘光、隆武政权,但是这两个政权仅仅坚持一年便被清朝击溃。1646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登基称帝,年号永历。永历皇帝登基之后,南明在清朝的攻势之下依然节节败退,所幸有清广东提督李成栋的反正和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的联明抗清,永历帝才得以(名义上)率领南明坚持抗清十余年,直到1659年被清军赶到缅甸。

但是随着清廷的进攻,云南处于战乱之中,几年恢复的经济已经被消耗殆尽。据洪承畴在顺治十七年的奏本所载:

三月初五日,又准云贵总督臣赵廷臣手札,内开:云南近状大不如上年。每市斗米一石实卖至二十五六两,沿途穷民有死于道途沟涧,死于寺庙破屋,死于山路田野,死于旁溪曲径,甚有母食其女,子弃其父,惨不忍言。

而吴三桂也在奏疏之中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患,土司无簧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稍可宽纾。一举而数利存焉。”吴三桂认为,只有彻底解决了缅甸的永历帝,及早结束云南的战事,才能彻底解决“三患两难”。

1661年,吴三桂率军进逼中缅边境,逼迫缅王交出永历帝,缅王在清军的威胁之下只能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吴三桂将永历帝押回昆明,最终被吴三桂处死在昆明。吴三桂在《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中叙述的原因是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吴三桂绞杀永历帝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向清朝邀功,以显示自己与明朝皇室划清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清廷的信任,才能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政治利益,至于为民着想,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⑻ 明朝命运最为波折的一位帝王,曾逃往异国他乡,墓地至今下落不明。是谁呢

辉煌之时,人人巴结;落难之时,人人踩踏。这看起来很无情现实,却是最有道理的话语。特别是帝王,天下皆归其所有,千万人巴结。然而,当国家危难存亡之际,又有多少人愿意为帝王分忧?甚至有许多人都想取而代之,这更是不争的事实。

南明永历帝便经历了这样的人间冷暖,虽贵为帝王,命运却着实凄惨,他有心治国,却没遇到一个盛景,于危难中担起大业,还是难以力挽狂澜,最终落得惨死下场,至今,他的帝王陵仍然是一个谜!

图片:永历帝与身边的大臣们剧照

缅军一路追杀,一直杀到永历帝居住之处,永历帝见无路可退,面如死灰,想要上吊结束性命,这时,身旁的侍卫赶忙劝阻,“如果陛下坚持自尽,那太后身在异国他乡,又年事已高,她该怎么办?陛下就这样命丧黄泉,该如何面对地下的高皇帝?”

一番话让万历帝警醒,打消了自尽的念头,随后,永历帝等人被软禁了起来,之后,缅甸还断绝了食物的供给,所幸,附近的僧人出于好心,自发为他们送水送食物,永历帝等人才得以续命。

没多久,莽白却又派使者送来金银钱财,并表示之前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他的意思,而是缅甸的乱军所为。永历帝当然知道这是虚假之词,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愤怒,永历帝也只得忍气吞声,表示相信。

⑼ 明朝时期是哪个皇帝跑到海外去了

传说中逃跑的建文帝,据说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为了找他。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7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3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55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7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83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3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9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42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1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