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的野生动物有哪些

缅甸的野生动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7-29 06:34:21

① 缅甸蛇现存有几只

缅甸吗?现在是非常少了。
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
它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此前最长的一条缅甸蟒长9.75米。但是大部分的个体多在五米以内!
外形特征
缅甸蟒毕生会不断成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缅甸蟒体形粗胖,头较大躯体小,无毒。吻端扁平,有3对唇窝(热感应器官)。体棕褐色,头背有棕色箭头状斑,背面黄色,满布不规则棕色云状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两侧有一对退化的爪状残肢。[1]
缅甸蟒
缅甸蟒以体型巨大着称,平均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缅甸蟒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体型不断加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蛇类野生动物园中的一条缅甸蟒,是全球被饲养的蛇类中体重最重的纪录保持者,在2005年,其体重达183公斤,体长则为8.2米。 缅甸蟒的身体颜色基调较为浅色,有着许多明显的黑纹,其斑斓的纹理深受欢迎,在皮革行业中其蛇皮成为相当高级的逸品。缅甸蟒的体纹形态及色彩均与非洲岩蟒(Python sebae)颇为相似,这令许多在野外(多指印度与缅甸的边陲地区)遇到巨蟒的人,会对此两个物种有所混淆。
在野外栖息地,缅甸蟒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野生的缅甸蟒,是带威胁性的、攻击性的动物,这是因为它感觉自身安全受到影响缘故。
雄性年龄通常在15年左右,雌性可以在25岁以上。
缅甸蟒是一种夜行性蛇类,生活于热带雨林之中。年幼的缅甸蟒仅活动于树上或地面上的既定区域内,但当它们逐渐长大后,由于体重及长度与日俱增,它们开始将活动领域局限在地面上。另一方面,缅甸蟒亦是游泳能手,更能逗留于水内达半小时之久。缅甸蟒多把身体隐藏于矮树丛间,一些分布于偏北地区的蟒蛇在遇到寒冷的季节也会进入冬眠状态。 缅甸蟒约于早春时分进行生育繁殖,雌蛇平均诞下12至36枚蛇卵,并加以孵育(以身躯肌肉的磨擦动作为蛇卵提供热能)。幼蛇孵出后,会以乳齿将部分蛋壳撑破,并逗留于蛋壳内静待蛇皮的长完,然后便会出外自行猎食。

② 缅甸蟒是几级保护动物

缅甸蟒这种蛇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我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等地。
缅甸蟒(学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是蛇亚目蟒科蟒属印度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缅甸蟒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森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
缅甸蟒以体型巨大着称,平均身长至高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 缅甸蟒毕生会不断成长,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体型不断加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蛇类野生动物园中的一条缅甸蟒,是目前全球被饲养的蛇类中体重最重的纪录保持者,在2005年,其体重达183公斤,体长则为8.2米。
缅甸蟒的身体颜色基调较为浅色,有着许多明显的黑纹,其斑斓的纹理深受欢迎,在皮革行业中其蛇皮成为相当高级的逸品。缅甸蟒的体纹形态及色彩均与非洲岩蟒(Python sebae)颇为相似,这令许多在野外(多指印度与缅甸的边陲地区)遇到巨蟒的人,会对此两个物种有所混淆。

缅甸蟒
缅甸蟒是一种夜行性蛇类,生活于热带雨林之中。 年幼的缅甸蟒仅活动于树上或地面上的既定区域内,但当它们逐渐长大后,由于体重及长度与日俱增,它们开始将活动领域局限在地面上。另一方面,缅甸蟒亦是游泳能手,更能逗留于水内达半小时之久。缅甸蟒多把身体隐藏于矮树丛间,一些分布于偏北地区的蟒蛇在遇到寒冷的季节也会进入冬眠状态。
缅甸蟒约于早春时分进行生育繁殖,雌蛇平均诞下12至36枚蛇卵,并加以孵育(以身躯肌肉的磨擦动作为蛇卵提供热能)。幼蛇孵出后,会以乳齿将部分蛋壳撑破,并逗留于蛋壳内静待蛇皮的长完,然后便会出外自行猎食。

在进食习惯方面,缅甸蟒跟一般蛇类一样属于肉食性动物。缅甸蟒根据各自体型的不同,而捕猎各种大小不一的鸟类及哺乳动物。它们以尖锐的倒勾状牙齿咬紧猎物,然后将躯体捆绑着对手加以紧压,利用强劲的肌肉力量将对手捏死。它们间中也会于人类周边出现,主要原因是人类住居所聚生的鼠类是它们的主要粮食之一。
缅甸蟒年龄可以在25岁以上。
缅甸蟒
缅甸蟒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中国见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等地。
一头美国短吻鳄与一条缅甸蟒陷入缠斗
野生的缅甸蟒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它们被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入“濒危物种”名单。因其蛇皮受到皮革商及猎户的觊觎,因而遭到频繁的捕猎;另外一些民间制药、泡酒的方式,及部分人士活捕作宠物等事情,都令野生缅甸蟒的数量一度锐减。有些地方(例如中国)的人类更会捕捉蟒蛇作直接饮食用途。
在美国,一些饲养缅甸蟒的事例,导致了另一种严重的生态问题。有些人饲养缅甸蟒,却想不到这些蟒蛇逐日长大,竟然成长出超乎想象的体型,想要丢弃其宠物(也有些人是纯粹不想再饲养下去),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会就此将蟒蛇放生到野外。大量蟒蛇的出现,令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一带产生地区性的生态问题。 这些蟒蛇进占大沼泽地,并于当地繁殖成长,成为该地区的入侵物种。在2005年,当地缅甸蟒因与本土的美国短吻鳄产生死结式的斗争,而受到人类的介入,当时更捕获到超过230条的巨蟒,可见其繁殖数量之惊人。另外,这些蟒蛇更会捕食当地的濒危鸟类,令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受威胁,缅甸蟒的存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态危机。2008年2月,更有学者估计在数代繁殖之后,佛罗里达州缅甸蟒会开始向外迁移,甚至开始侵占美国本土三分一内陆地带。
缅甸蟒
首先缅甸蟒成长迅速,成体之后体型也非常巨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1岁就可能长到2米以上,2年左右的个体可能就达到3米以上了,而缅甸蟒的成体则有4米到7米以上的长度,绝对不是一般中国家庭能够负担的。
虽然一般来说缅甸蟒是相对比较温顺的蟒类,但这么大的个体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它们的危险不仅仅是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咬伤,擅长以缠绕和绞杀捕猎的成年缅甸蟒对小孩甚至是成人的生命也会造成威胁。美国曾经发生过多起儿童被家中饲养的缅甸蟒攻击甚至杀死的悲剧,因此如果你家养了猫狗或者有小孩子,缅甸蟒绝对不应该是饲养的选择对象。

另外,由于野生缅甸蟒是中国法律规定的一级保护动物,任何贩卖和购买野生缅甸蟒的行为都是违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犯罪行为,后果非常严重。加上中国虽然是华盛顿公约的缔约国,但是对动物资源人工商业利用的规定却非常缺失,林业局和警察局对于市面上的缅甸蟒究竟是野生个体还是人工繁育个体无法也不想加以区分,加上没有正规合法的渠道,使得市面上出现的缅甸蟒都没有合法性,因此出于守法考虑,不要购买和饲养缅甸蟒。[1]
缅甸蟒现在对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来说就是一种灾难。据佛罗里达州政府部门估计,位于该州的沼泽国家公园里滋生着大批缅甸蟒,大约有3万多条。由于这种外来入侵者在当地几乎没有天敌,因此这一数据仍将有可能会继续增加。缅甸蟒体型巨大,最长可以达到20英尺(约合6米)长,甚至连美洲鳄鱼都不是它们的对手。有人曾经在一条被捕获的缅甸蟒腹内发现了一只长约5英尺(约合1.5米)的美洲鳄鱼。当地许多濒危物种对于这种庞然大物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佛罗里达州的缅甸蟒有的是逃自宠物商店或动物园,有的是被宠物主人放生,还有可能是来自动物偷渡者。全球气候变暖为这种动物在美国东南部地区大批滋生并泛滥成灾提供了适宜的生活条件。

③ 缅甸孔雀鳖的相关新闻

最近,一只“大甲鱼”引起了很多动物爱好者的注意。有报道称,江苏省兴化市旅游局从一个鳖贩子手中买到了一只重达42千克的大鳖。很快,大鳖的照片就在网上传开,很多人兴奋地说,这只大鳖就是传说中世界仅剩下三四只的稀有动物“斑鳖”。那么兴化市的“大甲鱼”到底是什么动物,它的近况如何呢?通过采访兴化市旅游局的相关人士,以及参与的专家,记者了解到,这只大鳖不是普通的鳖,却也并非斑鳖,而是另有来历。
起始 15万元买下“大甲鱼”
据 11月24日《扬子晚报》报道,兴化的房增祥一直从事甲鱼养殖业,也从别人手中收购甲鱼。房增祥称,11月20日左右,他接到邻近乡镇一位老乡的电话。对方称自己在当地河沟中捉到了一只特大甲鱼,问他想不想购买。房增祥看到这只巨大甲鱼后吃了一惊。他对记者说,自己“通过观察其体型、颜色等发现,‘巨无霸’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野生甲鱼,经讨价还价,最后他以每斤1000元的价格花8.4万元人民币买回了大甲鱼”。
据报道,这只大鳖重达 42千克。当房增祥向众人展示它的时候,不少人出于好奇,把手伸进水中抚摸它的背部,有人还弯曲起中指不停地敲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次,也许是持续的敲击惹怒了大甲鱼,在众人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大甲鱼后面两只脚在水中猛地一蹬,张大嘴巴、怒睁双目,身体跳出水面就要咬人,“样子就像一只发怒的老虎”。
很快,兴化市的领导通过报道得知“捕到大甲鱼”的情况,觉得事情比较重大,当下决定买下大甲鱼。当时认为“大甲鱼”是本地物种,可以在本地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放生。兴华市旅游局的朱瀚威说,领导当时觉得如果不当机立断,这只大甲鱼的命运就很难确定,说不定第二天就被人吃了。于是,当晚该市旅游局就花15万元买下大甲鱼。
传闻 大甲鱼其实是斑鳖?
一般来说,保护鳖之类的水生爬行动物是水产局的职责,那么为什么兴化市旅游局会出面买下大鳖呢?朱瀚威说,兴化市旅游局属下有一个“乌巾荡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良好。因为当时他们认为大鳖是本地品种,所以市领导指示旅游局要保护好大鳖,未来可以放入乌巾荡湿地公园景区中,同景区的旅游建设结合起来。
据《泰州日报》报道,兴化市旅游局局长秦朴表示,在买下这只大鳖之后,他们一方面与江苏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取得了联系,将“大甲鱼”的图片发给了他,请他提供养护意见;另一方面在兴化市水产局专家的指导下,对“大甲鱼”采取了临时性养护措施。
根据甲鱼对温度、水质、光线、声音等都有特殊要求的特点,旅游局专门腾出一间采光较好的房间作为养护房,并在养护房里安装了采光灯、空调,在水箱里安装了温度表。同时,还落实了专人养护。“根据目前及未来几个月的气候特点,我们要将养护房的温度保持在15℃至20℃之间,同时每天保持养护房8个小时的光照,并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溶氧。”秦朴说,这个环境有利于甲鱼休眠和健康。
兴化市旅游局花15万买下大鳖的消息很快见诸报端并登上网络,网络上关于大鳖的讨论再次升温——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消息一下子触动了龟鳖迷和动物爱好者们的神经:这大家伙不会是斑鳖吧!
斑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龟鳖类动物,也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目前,全世界已知的圈养个体只有3只,其中一只雄性个体在苏州动物园,一只雌性个体在长沙动物园(目前借调到苏州动物园参与繁殖计划)。越南河内的还剑湖也有一只。此外,曾有美国学者在越南考察时在野外发现一只。
斑鳖以“大”着称。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爬行类官员吕顺清说,斑鳖是现存最大的鳖类动物,体重可以超过100千克。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动物爱好者们在网上看到关于兴化大鳖的消息和图片后,纷纷议论它是不是斑鳖,甚至有些网友肯定地说:这就是斑鳖!
鉴定 此鳖家乡在缅甸
兴化大鳖到底是不是斑鳖呢?朱瀚威说,既然买下了大鳖,那肯定要鉴定它的品种,而此时他们也看到了网上关于“斑鳖”的议论,也迫切想知道答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请专业人士出马。12月3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爬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丕鹏,南京龟鳖研究会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龟鳖专家组成员周婷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建清三人组成的专家小组来到兴化。鉴定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只大鳖不但不是斑鳖,甚至都不是当地物种。它很可能是外来物种——尼氏鳖,或者说缅甸孔雀鳖(Nilssonia formosa)。
参与鉴定的专家李丕鹏说,一看到大鳖,他就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斑鳖。首先,斑鳖的头不能完全缩进壳中,而兴化大鳖的头能完全缩进;其次,斑鳖颈后的背甲前缘很光滑,而兴化大鳖此处有明显的颗粒状突起;此外,斑鳖的头前部到鼻孔的下降比较缓,而兴化大鳖比较陡。“可以肯定,兴化大鳖不是斑鳖。”李丕鹏说。
通过对比世界上各种鳖的外貌特征,专家把怀疑对象锁定在缅甸孔雀鳖身上。缅甸孔雀鳖原产东南亚。在我国南方市场上有不少通过走私渠道进入我国的缅甸孔雀鳖,而且这种动物也可以长得相当大。缅甸孔雀鳖最大的特征是身体上有四个圆环状斑纹,形状像“孔雀眼”。它的名字就由此而来。那么,兴化大鳖有这样的斑纹吗?李丕鹏说,缅甸孔雀鳖在小时候圆环状斑纹很明显,但是长大后全身变灰。不过,在它身上还是可以找到眼斑的痕迹,右侧尤其明显。
苏州动物园副主任陈大庆说,自己没去兴化,但收到了大鳖照片,他也认为这是尼氏鳖(缅甸孔雀鳖)。
不过,李丕鹏表示现在仍然不能特别确定兴化大鳖是缅甸孔雀鳖,因为鳖类的变异很多,分类比较复杂。他们已经从兴化大鳖腿部肌肉中取了样本做DNA检测。“并不排除我们无意间发现新种的可能”,李丕鹏说。
现状 大鳖已死,“后事”未了
朱瀚威说,如果早知道这只大鳖是外来物种,不能在兴化安家,旅游局不可能花那么多钱购买。他们判断,不排除在某个环节上有人提供了虚假信息,这就有可能涉嫌欺诈。“现在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那么,鳖贩子买卖缅甸孔雀鳖是否存在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嫌疑?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CITES)主任助理曾岩表示,缅甸孔雀鳖未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以如果想要进出口的话,只要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就不算违法。但如果鳖贩子进口大鳖未报关,那就涉嫌非法贸易了。
据了解,大鳖现在已经死亡。原因是缅甸孔雀鳖不是本地物种,不适合在本地生存。现在,大鳖已经被制成了标本,可能被安排在乌巾荡湿地公园展出。
(本文来源:新京报 )

④ 缅甸德林达依省一头野象遭猎杀,野象象牙拥有怎样的市场价值

据新闻媒体报道,在缅甸某森林深处,林业部门发现了一头被猎杀的大象。初步判断这头大象有30岁左右的年龄,身高约有2.4米。深中两枪死亡死亡地点在森林中的小溪旁边。更令人震惊的是两根象牙被偷猎者锯断取走。林业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现场的判断以及提取到的弹痕,这头野象很可能死在职业捕杀者的猎枪之下,当地的森林公安也正在追查盗猎者的行踪。

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所有公民的一致责任。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决抵制野生动物的制品以及餐饮食用。各国政府也应该严厉打击高度重视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行为并且完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专项打击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⑤ 缅陆品种

目前国内(国际生物界还没有达成普遍共识)把缅陆分为三个品种:缅甸-中国种、越南种、东南亚种。

区别起来东南亚种最容易识别,其特征就是青头而非金头,所以并非所有缅陆都是金黄头色。

市面上最常见的缅甸种和越南种区别不大,主要表现在背甲形态上。缅甸种的背甲相对较为高拱,体型略偏细长,而越南种的背甲相对宽扁一些。特别强调的是缅甸种和越南种很难由甲壳上的黑斑面积的大小来区分,同样是玉缅,很难判断是哪个品种的。

一般商家所说的瑞丽种从名称上应指云南瑞丽的缅甸种,但实际上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缅陆大部分来源于越南,所以鱼目混珠的情况比较常见,买家也无需过于在意。

⑥ 缅甸又有野象因为象牙被盗杀,怎样才能消除象牙买卖

据新闻媒体报道,在缅甸某森林深处,林业部门发现了一头被猎杀的野生大象。经初步判断这头大象有30岁左右的年龄,身高约有2.4米,身中两枪死亡,死亡地点在森林中的小溪。旁边更令人震惊的是两根象牙被偷猎者锯断取走。林业负责人表示,根据现场的判断以及提取到的弹痕,这头野象可能死在职业捕杀者的猎枪之下,当地的森林公安也正在追查偷猎者的行踪。

保护野生动物是所有公民的一致责任。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决抵制野生动物的制品以及餐饮和食用。各国政府也应该严厉打击高度重视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行为,并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专项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⑦ 云南濒危野生动物有哪些

云南濒危野生动物有亚洲象、滇金丝猴、戴帽叶猴、灰叶猴、白眉长臂猿等。
亚洲象:亚洲象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
滇金丝猴:滇金丝猴体长51-83厘米,尾长52-75厘米;体重9-17千克。滇金丝猴的皮毛并不是金黄色的毛,以灰黑、白色为主。
戴帽叶猴:戴帽乌叶猴体长53-71厘米,尾巴的长度超过体长,达60-95厘米,体重9-14千克。共有4个亚种。
灰叶猴:灰叶猴别名菲氏叶猴、法氏叶猴,大青猿。四肢细长,头顶的毛浅银灰色腹面淡灰色或浅白色。分布在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等地。
白眉长臂猿:白眉长臂猿为灵长目、长臂猿科哺乳动物。该属仅有二种,分西部种和东部种。体长为45-65厘米,体重10-14千克。

⑧ 有哪些珍稀的野生动物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如: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

一、金丝猴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二、藏羚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

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

三、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四、藏野驴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

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

它们外形似骡,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

五、盘羊

盘羊(学名:Argali sheep):雄性肩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200千克。雄性的弯角粗大,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

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毛的颜色从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脖子白色,没有类似赤羊的鬃毛。

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广阔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地区。

⑨ 缅甸特有的野生动物

缅甸蟒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6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2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51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6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6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2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8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9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9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