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米提拉舍利子有哪些
❶ 缅甸的白塔是什么材料做的
塔身全部为砖木石混合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五部分组成。塔身为覆钵式,因此从塔的表面只能看到砖和石料而见不到木构架。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石砌须弥座。塔座边长18.2米,基座部分安有角柱石、压面石和挑檐石。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由十三重相轮组成的细长“十三天”塔刹。顶部为两层铜铸镏金华盖,下层为地盘,上层为天盘。地盘重约2000多公斤,下面铸有4个预埋的铁环,悬挂着4根粗大的牵杆,牢固地将整个华盖与塔身连在一起。地盘下面挂有16个铜制风铃,每个铜铃重约8公斤,铜铃成六角形,外面铸有六字箴言,风铃内挂着十字悬垂,下面坠有十字交叉的风叶。放有一个9两重的纯金舍利盒,盒内有朱砂,奉释迦牟尼佛牙1颗,舍利子18粒。天盘直径约3米,重约1500公斤,铸有浮雕的轮、螺、伞、盖、花、瓶、鱼、结,这8种图案均有吉祥如意寓意。
❷ 历史上有哪些舍利子
中国大陆
存世的佛祖真身舍利
江苏南京市秦淮区长干寺 — 佛顶舍利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阿育王寺 — 佛头盖骨舍利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 — 佛指舍利
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 — 佛牙舍利
北京房山云居寺 — 肉舍利
杭州雷峰塔 — 发舍利
西安临潼庆山寺 — 碎身舍利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 佛牙舍利
山东汶上县太子灵踪塔 — 佛牙舍利
西安大慈恩寺 — 真身舍利
❸ 舍利子是什么真有这东西吗所有人死后火化都会得到舍利子吗为什么
一、入灭舍利
佛陀真身血舍利
涅磐荼毗云:"佛化即尽,而现灭度,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边,双林树下,北首面西,枕眩叠足"。(北首以北胜故,北方法久久不灭;面西卧,为欲灭除骄慢恃力念故)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有舍利八槲四斗。"八国王各严四兵来争,乃至天龙八部皆与夺心。时有智臣告曰:"诸王若争,须有胜负。如来舍利不成利益。我当分为三分:一分奉诸天,一分与龙神,一分分八国"。由是众心悦随;各将金坛盛贮,迎归本国建塔供养。经一百年,有铁轮王名阿恕迦,华言无忧,堪称阿育,是阿奢世王之孙也。发五天诸塔,并取龙宫会利,使鬼王碎七宝末,一夜造成八万四千所。塔既成就,有罗汉名耶会,舒五指轮,放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备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南瞻部洲界内,今华夏天下,分得一十九所。法门寺为五也。又舍利者,具足云:设利罗,此云身界或云大都,此云体为佛身体,无量功德所熏修故,舍身受身,非一非二,今当为汝说一形法。非安稳故,为诸人天乐着色身,示无常力不可转故,十方诸佛不入涅磐。除为调伏众生,示观灭度。息用名灭,非断灭也。
二、舍利种类
佛陀真身血舍利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之两种。出于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对人权、信徒的保护,秉着科学与宗教共存而不是完全对立的态度,科学界并未对舍利子成份做过权威测定。佛的遗骨叫作身骨舍利,法门寺佛指舍利,是迄今世界唯一仅存的佛指舍利。佛经叫作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舍利为释迦圆寂荼毗后,当时印度境内有八国国王分得了佛陀的舍利,并建塔供养。一百六十年之后,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将舍利分藏于众多的佛塔内分布各地。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惠能禅师的真身,称为全身舍利。
复有生身舍利和感生舍利之别。拜佛见舍利,眉间取舍利,雕佛锈像得舍利,花端剃发得舍利等等,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如果我们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证。生身舍利即佛陀和祖师们的全身舍利和碎身合利。
舍利的颜色常见的有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唯佛舍利有五色,神通变化不为一切物所坏故。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留舍利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一切佛始发心,皆有四类:一云未度令度;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
众生界未尽,我愿亦未尽。故于真如界中大悲心内,现起化身,广度众生。虽示灭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间,令瞻奉供养,发心生善。故云愿力故犹在。悲心尚熏也。如《涅 经》云:"以胜金刚定,自碎金刚身,不舍于大悲,舍利犹分布"。有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僧师伟诗:
寺名曾富布金田,塔宇从来梵夹传。
可笑异宗闲斗嘴,比乎吾道不同肩。
世人朽骨理黄壤,惟佛浮屠倚碧天。
谷囊山炉煅勿坏,铁锤霜斧击尤坚。
三千界内真无等,十九名中最有缘。
百代王孙争供养,六朝天子递修鲜。
倘能倒膝罪随缺,或小低头果渐圆。
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经书谈我释迦外,今古烦君说圣贤。
什么人有舍利?
佛陀、菩萨、罗汉、成道高僧均有舍利。若是佛舍利,锤打不碎,若是弟子舍利,撞击便破。
宋仁宗御制《舍利赞》云:
三王掩质者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圣中夸是至,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服,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命身。”(《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供养舍利功德利益:
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浴佛功德经)
另,《分别善恶报应经》详细说明了礼敬供养佛舍利塔的种种功德利益。内容很多,此不转述,详见经文。
《大般涅磐经》云:“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
又云:“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
❹ 世界上有舍利子么 然后什么是舍利子
佛陀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其骨舍利,其色白;发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及“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征着“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
【舍利来历】
世尊佛陀将涅盘前的事迹都记载在《大涅盘经》,经中叙述了佛陀涅盘的经过,其它相关经文包括了《大善见王经》等经书。
佛陀是在公元前544年在库系那拉(Kusinara) 涅盘。当时佛陀的圣骸供十方众生瞻仰了六天后,在第七日,被火化。火化的火焰被清香的净水熄灭,火化处被受守护七日。这七内佛陀十方众生都前来火化处朝拜。火化之后的佛陀舍利子经由香性之婆罗门分给以下之八个国王:
⒈拘尸那城 2. 摩羯陀国 3. 毗舍离国 4. 迦毗罗卫国
⒌遮罗颇国 6. 罗摩伽国 7. 毗留提国 8. 婆罗国
香姓婆罗则保留下来用于平分佛陀舍利的容器。获得佛陀舍利子的国王后来各自建立舍利塔安置供养这些佛陀舍利子。
【舍利】
第一枚佛祖舍利
隋文帝杨坚以印度的护法王(佛教称为转轮法王)——阿育王为榜样“弘法护教”。阿育王所建的84000塔,是在同一日修起的,于是,仁寿元年(601年)6月13日,在隋文帝60岁生日的这一天,下诏在30州建30座舍利塔供养佛舍利。钦定10月15日午时,30州“同下”(舍利入石函)。当时的泾州属长安门户,京畿之地,14粒舍利于公元601年10月由高僧送到泾川,在大兴国寺建地宫,置函,供养。公元690年9月9日,67岁的武则天登基,称“神圣皇帝”。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武则天称帝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和阻挠。武则天对以女性经变故事为主题的《大云经》很崇敬,于同年7月将其颁行天下。公元690年10月,武则天又敕令两京(长安、洛阳)、各州都建一座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并总遣千名僧人,到各地讲解《大云经》。泾州大云寺选在在大兴国寺遗址上建塔立寺,动工之际,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女皇敕建大云寺之举恰与佛祖舍利相遇,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巧合,于是请金银器制作大师,选宝石珍珠,做成铜、银、金棺椁,以硫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镌刻清楚朝代地点数量,入砖筑地宫,建塔立寺。
第二枚佛祖舍利
(唐仿制影骨)
1987年5月8日22时20分,考古工作者启开珍藏于地宫汉白玉灵帐中的盝顶铁函。铁函上锁着大铁锁,上
第二枚佛祖舍利
面锈迹斑斑。原来开启八重宝函,是完全按照碑文的记载来进行的。但是,这只奇异的大铁函,碑文却没有任何记载。为了稳妥起见,在两日前的一个夜晚,在扶风县医院的X光机下对它进行了透视,只发现其中有异物,但由于铁函锈蚀严重,专家们反复“会诊”,也难确定。启开厚厚的函盖。铁函内有一个木盒,已经腐烂,被红黄二色泥土紧紧固定于函中,盒下为糊状物,检验不清。启开木盒,盒内是彩绢,整整9层,层层花色各异。当取开最后一层彩绢时,发现鎏金银棺。银棺状如棺木,前端雕五彩花冠一顶,中间两只拖着长长尾巴的凤鸟,正在并头齐飞,后端饰云头纹。在小小的前端银档板中间开着两扇精致的小门,挂一把小巧的金锁,左右两面门扇上各镶三排9颗小金钉,门扇上各雕一执幡童子,童子头上有彩云数朵。银后档上雕一对披发金毛狮,银棺身左右两侧棺板上,各雕一位守卫银棺的金刚力士,左执剑、右执斧。整个小银棺置于一座雕花的金棺床上。棺床前后分别有五座壸门(门形似月),左右两侧是雕花帘帷。第二枚舍利就置于鎏金银棺内,专家们将其命名为“特级二号”。
第三枚佛祖舍利
(佛指真身灵骨)
第三枚佛指舍利
1987年4月21日,在地宫后室北壁秘龛内,发现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里面是一枚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上面放着两枚硕大的水晶随球,还有二枚雕花白玉指环,二枚雕花金戒指,一串宝珠,数条绣花绸绢。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为正方体,长、宽、高各17厘米,函盖、函身雕工极为精致。函身下沿錾刻“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45尊造像盝顶银函内放置银包角檀香木函,函顶、函身均包裹银雕花包角,以平雕加彩绘手法雕满各种花卉。上系银锁、钥匙一副。银包角檀香木函内为嵌宝石水晶椁子。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枚,体积硕大,眩耀夺目。
椁盖雕观世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椁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萨坐像及莲座、花鸟。水晶椁子内是壸门座玉棺。这里面又是一枚佛指舍利。根据出土的先后顺序,专家们将其命名为“特级三号”,
经鉴定系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枚舍利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第四枚佛祖舍利
(唐仿制影骨)
5月10日23点,第四枚佛指舍利很快在阿育王塔中发现了。阿育王塔,全称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由塔刹、塔盖、塔身、塔座四部分组成。铜铸塔刹,葫芦状,安置于盖心。塔盖为九层棱台,由上而下逐渐变
第四枚佛祖舍利
大,每边刻一圈如意云头二方连续图案。塔身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设门,门上有四排乳钉,各24枚,门设司前,有锁。每个门扇上各有一尊菩萨。塔座为须弥座,座的台缘均刻流云纹。塔内放着一座宝刹单檐铜塔。铜塔为模铸成型,平面呈方形,分作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为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垅,角垅起翘。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6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塔内盛放银棺一枚。棺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壸门。
当这口银棺的棺盖被启开后,又一枚佛指舍利出现了,于是被命名为“特级四号”。以上四枚舍利的外观都符合《志文碑》和其他一些典籍的记载,但不同的是,第三枚(即置于地宫后室秘龛中的一枚)颜色略黄,表面有一些粒状的骨质分泌物,而其他三枚则很像白玉。又根据盛置第三枚舍利的铁函内一重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宝函上的錾文:“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确定这一枚是真身灵骨,而另外三枚则属于影骨。“影骨”之称,已见于《志文碑》,是佛家为了保护真身和供人供养而特制的影射之骨。既为影射之物,诚如赵朴初居士所谓:“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同灵骨的作用是同样的。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骨真身是世界上现存惟一的佛教圣物,法门寺将因此成为世界佛教朝拜的圣地。[1]
第五、六枚佛祖舍利
(佛祖真身骨舍利、佛祖真身血肉舍利)
1988年11月14日,考古工作者在朝阳的北塔天宫出土了一大批佛家宝藏。清理中,发现两颗佛祖舍利,一颗乳白色的为骨舍利,另一颗红褐色的为肉身舍利。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了世界佛教界。天下大德高僧、专家学者不远千里万里,从四面八方云集朝阳,争先恐后一睹稀世宝物的神秘面容。
朝阳北塔在修缮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而这些文物多是国家级文物,更有甚者是世界级文物。
发现佛祖舍利的北塔天宫位于第十二层塔檐中部,由门道、甬道、宫室组成。宫室内放置的方型石函,用六块石板筑成,即四面和上下各一块石板。从入宫之初到现在,由于不断地经受地震、雷击、火灾甚至战争,天宫盖板已裂成两截。宫内外所有木质、丝棉、纸张等可燃物品都已化为灰烬,余下的物品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
考古人员经过细细观察,发现在只有1.2平方米的天宫石函里面,众多的佛教文物放置井然有序。这些文物共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摆放。前部中轴线上,从前往后立有鎏金银塔和藏经塔。二塔两侧放置银菩提树、有柄石香炉、玻璃瓶、瓷瓶、盛有供物的瓷碟、铜碟、银碟以及珠宝玉器等各类供佛物品。因石函狭小,许多文物分层重叠放置。后部只有一座七宝塔,用佛家七宝装饰。塔内中央置木胎银棺,棺内装金舍利塔。这种以盛藏佛舍利的金塔、银棺、七宝塔为主位,以藏经塔和鎏金银塔为前部中轴线,两侧放置供物的布局方式,是严格按照佛教仪轨和佛舍利瘗(yi:埋藏)埋习俗,经过精心布置和巧妙安排的。
考古人员在清理过程中,七宝塔首先被清理出来。在塔的四周,各有一个用水晶穿成的方形三檐小塔,由于银丝锈蚀折断,水晶珠大多散落。接着,陆续清理出银菩提树、瓷碟、银罐等物品。其中藏经塔、六角鎏金银塔和波斯金盖鸟首玻璃瓶等后来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接下来,天宫中心位置面南背北安放的一只木胎银棺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银棺打开后,一座高约十公分的金塔在考古人员面前闪闪发光。打开金塔,里面是一个金盖的玛瑙罐。考古人员依据惯例和经验判定,玛瑙罐中肯定装有舍利。经细心清理,其结果正应了人们的猜测。玛瑙罐中果然装有真身舍利两颗,一颗乳白色为骨舍利,另一颗红褐色为血肉舍利。两颗舍利与五颗鎏金彩珠一起供奉在玛瑙罐中。
随后,在北塔天宫和地宫中发现的碑刻中,证明了这两颗舍利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1、在立于天宫门板外侧的天宫物账碑上,开头一句话是:“今聊记石匣内……”以下记载石匣内安奉的主要物品名称及数量。因文字大多剥蚀,能够辨认的有“经塔”、“舍利两粒”、“金莲”等。后面刻写的是:大契丹重熙十二年四月初八日午时再藏……
2、北塔地宫中也曾发现辽代重熙十三年刻写的题记砖,上刻有“霸州邑众诸官同共齐心结缘弟三度重修所有宝安法师奉隋文帝敕葬舍利……”辽代时,朝阳称霸州,题记砖中第一句是说,僧俗众人第三次重修北塔事;第二句是说“宝安法师奉隋文帝敕葬舍利”。
3、天宫中鎏金银塔内还有题记铜版和银经卷,上边写有: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与舍利同时葬此银塔……
举世罕见的七宝塔
在七宝舍利塔中安放着木胎银棺,银棺里有一座方形单檐金舍利塔,塔内有一个非常精美的金盖玛瑙罐。两颗佛舍利和五粒鎏金珍珠就珍藏在这罐里。而这种包装相套的珍藏方式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安放真身舍利方式大致相同。而通过文物可以看出,除了皇家没有人制作七宝塔这种价值连城的供物,而这里珍藏的舍利也除了佛祖外不可能是第二人。
虽然北塔舍利装藏方式与法门寺地宫(铁函一鎏金函一檀木函水晶椁子一玉棺)大致相同,但北塔的七宝舍利塔却是举世无双的。《正法华经·七宝塔品第十一》中有记载:“七宝三塔殊好色若干变。五种之华而雨其上…;—,金银、琉璃、水晶、珊瑚、琥珀、砗渠、玛瑙以为宝盖。……于时其佛临欲灭度……其舍利身在七宝塔。”《法华经》云:“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又云:“尔时佛前有七宝塔……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椐,龛室千万,无数幢幡辅导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按佛经云,此塔是多宝佛塔,内有多宝佛全身舍利。由此可见诸佛经中多谈七宝塔,都是安放佛舍利的庄严之物,但事实上我们所见却很少。几乎可以说北塔的七宝舍利塔是世界宝物,难得一见。在朝阳能得一见此庄严,那也必是有殊胜因缘和福报的。
辽代出土的佛宝物,供奉的佛舍利塔很多,但尚未见有其他记载有此庄严供养,即使是北京灵光寺的招仙塔和王崇仁先生捐赠给国家的五重舍利塔也不见此庄严供养,因此说北塔供佛舍利,七宝塔是第一庄严。
舍利塔
请采纳~
❺ 舍利子是什么东东
所谓 舍利子 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原来 舍利子 称为 舍利 ,后来才称为 (舍利子) .舍利 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 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也有经由 颂经 ' 刻经 ' 及 礼佛或 金刚不坏全身舍利 与天地灵气之结合而成.
舍 利 子 的 种 类
关于 舍利子 之种类可分为两种:
1: 非人之舍利子
金刚舍利子
龙宫舍利子
1: 金刚舍利子
产自 泰国 / 缅甸 边区之 龙宫洞 ,传说经由过去一群苦行修行高憎在此山洞,由座化高憎全身金刚法体舍利之气 与 天地灵气 自发结合而生成,唯有生命且具灵气之灵石,将它平置于掌心将身心放松,排除一切杂念即能感觉气之传导熏热麻麻之磁感,形状不定,小如笔尖大如苹果,其坚硬无比任人无法理解.
2: 龙宫舍利子
龙宫舍利 是与 金刚舍利 相互间之黏壁生成,俱玉质之温润与剔透性,具有相当大的灵气与磁场,一般龙宫舍利其核心可剥掉其外表之壳其舍利本体呈粉红或白色半透明小珠状,其体积并不大.
3: 佛眼舍利
为 黑金刚舍利之母体 ,外围粉红或白色中间包含黑色舍利子,状如佛主之眼成长速度极为缓慢极为难得,然而其体积亦不大.
2: 成就者之人的舍利子
1: 全身舍利子
修行成就高憎圆寂后,遗体未经火化而以座缸方式处理,经数年后开缸保存之肉身舍利法体.
2: 法身舍利
修道高憎或在家居士成就圆寂后,经火化而得之舍利子,其种类计有: 肉身舍利子 / 骨舍利子 / 牙舍利子 / 七彩舍利子 / 发舍利子 / 舍利花.......等.
舍利子的增生 / 成长 / 颜色
正在增生的舍利子
舍利子 会分生增长现象,目前还很难已找到科学依据之客观解释,神秘色彩很浓,虔诚佛教信众自是深信不疑,神奇之处实为无法分析予以解释.舍利子之各俱形状一般皆为圆型,当舍利子之表面遭受破损伤时其本体具有再行增生补合之能力唯时间之长短不一定,而舍利子其颜色有 白 / 红 / 淡红 / 象牙白 / 碧绿 / 蓝 / 黄 / 橘黄 / 七彩 / 透明晶体 / 灰咖啡色......等之各种颜色,最常见就是 白色 / 米白色 居多.
舍利子颜色代表之意义
依据藏传佛教 法王 / 仁波切 表示,蓝色 是修大悲心而令大圆境智开显而得之; 黄色 是修大悲心而令平等兴致开显而得; 绿色是修大舍心而令智开显而得之; 白色 是修大智慧而令法界体性开显而得之; 琉璃透明晶体 更是修德三智圆满的微妙结晶.舍利子 所具各种颜色代表之意义并非绝对,仅供参考而修行者终其一生修习,圆寂后能得 舍利子 或 舍利花 这是修行者一生成就之结晶遗留物并非人人皆有,实为难能可贵其所下功夫之深当不难体会.供养舍利子是殊胜法缘,切勿执着一旦流于执着就离了佛法本意,而舍本逐末无益修行.
舍利子之金刚不坏
舍利子 并非诚如传说之金刚不坏, 金刚法身(全身)舍利 再开缸后亦须注意其空气湿度调节与空气之流通,使其肉身所含之水份自然完全脱干,否则亦会腐败火扭曲变形之虞,干燥之后经处理再附以金箔于其外表,否则不易保存.根据有关记载 所谓 人之舍利子 与 非人舍利子 有分为两大类:1: 不易破碎舍利子 .2: 较易破碎舍利子 两种,其中人之不易破碎舍利子又分为七大种类.
非人舍利子 之 金刚舍利子 则几乎就不会破碎其磁场极强,而龙宫舍利子 则均能在适当的重力下破损,舍利子本身会一层一层生长亦会一层一层剥落,而剥落之碎片片片各俱磁场不像磁铁有两极之分,研成粉末吞服据说有气聚丹田循身体气穴,环身循气之感.
神圣的舍利子之其神奇之处至今仍无法以科学角度去分析解释只能以其修行者之一生成就之结晶遗留物,诚信者与佛接近心存善念恭敬心虔诚去供养相信自有相互感应扶助之作用.
有图片
http://www.tienzin.idv.tw/tienzin-s/tienzin-05-relics.htm
❻ 还有哪些国家有释迦摩尼舍利子
中国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阿育王寺-佛头盖骨舍利
中国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佛指舍利
中国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
中国北京房山云居寺-肉舍利
中国杭州雷峰塔-发舍利
中国西安临潼庆山寺-碎身舍利
中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佛牙舍利
中国山东汶上县太子灵踪塔-佛牙舍利
泰国-佛骨舍利
斯里兰卡康提市佛牙寺-佛牙舍利
日本名古屋觉皇山-佛骨舍利
台湾高雄佛光山寺(如来殿)-佛牙舍利
❼ 有关舍利子的详细介绍
舍利子
所谓舍利子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原来舍利子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没有关系,主要是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你做善事会长寿,这很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体内出现沉积,火化的时候受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晶。
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绿色或五色班斓的舍利子。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舍利的种类,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经过火葬,而全身不会腐烂,这种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萨;碎身舍利,则是火葬后的遗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体变成的,如从天上、地下跑出来,或由油灯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还有一种是诚心供奉礼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经》将舍利分为: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是佛的遗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是指佛所遗的教法、戒律。
舍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舍利子。大德的舌头,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连念佛鹦鹉的舌头也能成舍利。何况体内结石数量及其小,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极其惊人,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并不是常年吃斋和尚才会有,仅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后遗骨上也出现了舍利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所谓的“舍利”确实是没有完全烧化的骨质和牙齿,但结石是不可能经受焚化后成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学的名义把舍利子解释成结石,其实这种欺骗公众的做法,这些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伪科学”。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有的舍利还会长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这些岂是现代科学所能臆测的2002年二、三月间,安奉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赴台湾巡礼,引起极大轰动。为确保佛指舍利在运送、巡礼期间的万无一失,两岸有关方面制定、采取了极其周密的安全保卫措施--在为坛城(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铜塔,重63公斤、高134厘米)安装了重达270公斤的防弹、防火、防震玻璃罩的同时,两岸佛教界400多人,乘两架专机随机护送;到台后,从机场到供奉佛指的台大体育馆,沿途10万信众恭迎,可谓万人空巷;安置佛指的舍利亭内装有红外线感应器和摄像头,可随时监控现场情况;与此同时,由大陆24名武僧、台湾120名金刚组成的护法团,与其他有关人员配合,组成4道屏障,24小时护卫。这一切,足见佛指舍利的珍贵和重要!
如此兴师动众、牵动人心的佛指舍利究竟为何物?
舍利是指佛祖释迦牟尼(即《西游记》中的如来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在历史烟云的变幻中,绝大多数舍利被散失、湮没、毁坏。不幸中的万幸,1987年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这颗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出土时,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着,高40.3毫米,重16.2克,其色略黄,稍有裂纹和斑点。据史料记载,唐时,该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记与实物吻合,只是颜色因受液体千年浸泡变得微黄了。
在上述几种舍利中,珠状舍利子的生成至今是个谜。这种舍利子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之物,因为在现代修行的佛教人士当中,圆寂火化后,也曾有此现象产生,尽管个例罕见。笔者手头有《今晚报》1994年7月20日摘自《江南晚报》的一则报道:苏州灵岩山寺82岁的法因法师圆寂火化后,获五色舍利无数,晶莹琉璃一块,且牙齿不坏。尤为奇特的是,火化后其舌根依然完整无损,色呈铜金色,坚硬如铁,敲击之,其声如钟,清脆悦耳,稀世罕见。
遗体火化,不仅是个燃烧的过程,其实也是个熔炼的过程。上述珠状舍利子是身体中的哪些成分熔铸而成的?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寂火化后便“炼制”出了舍利子。此说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❽ 舍利子是怎么来的现在世界上有哪些舍利子之最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释迦牟尼佛金色血舍利据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信徒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舍利,据观察,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据说,只有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舍利现象本十分罕见。但近年来,舍利现象屡有出现,成为当代佛教界的一个奇闻。 1990年12月。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火化后,人们在他的骨灰中捡到480颗彩色的、类似水晶体的硬物,有些还闪烁着钻石般的光亮。据辨认。与佛门珍宝舍利子毫无二致。 高僧们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泽各异,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蒙族),感觉身体不适,想回原籍辽宁阜新一趟,不料,寺里派人刚送他到沈阳火车站,他便悄然圆寂。高僧的遗体是送到沈阳文官屯殡仪馆火化的。火化后,在他的骨灰中发现红、绿、黄、黑、白等多色珍贵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黄豆,小的似米粒,经佛教专家鉴别.认为是高僧圆寂留下的珍贵舍利。 据说,有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多达万颗。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万一千颗,堪称古今之冠,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