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李弥在缅甸说了什么

李弥在缅甸说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27 12:22:20

1. 国军李弥将军生平

李弥(1902年~1973年),字炳仁,号文卿,黄埔四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02年生于云南省盈江县太平街(时为腾冲县太平街),其父为珠宝商人,弟兄八人,李弥排行第六。他小学毕业后,转去腾冲升学,就读于清末举人王承漠的私馆。
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团长、江西瑞昌县县长、宁都保安副司令等职。
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少将师长。
1941年4月1日军进攻湖北,他奉命增援宜昌,以炮兵猛轰宜昌机埸,烧毁日军飞机21架,受到舆论的广泛赞扬。
1942年6月远征军反攻滇西在松山受阻,他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副军长兼荣一师师长,奉命以战地总指挥身份率部接替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军主攻松山。
1945年6月28日晋升的少将,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已将近半年。
此间,他注重吸取以往攻山失败的教训,通过步炮空协调攻击、组织敢死队冲锋和工兵掘壕爆破等手段,按规定于9月7日将松山这个被日军称为"东方马其诺"的坚固防线全部攻破,打开了大反攻的前进通道。
战斗结束,李弥立功受奖,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中将军长。
1947年11月任国民革命军整编第八军中将军长。
1948年春,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3兵团中将兵团司令官。
1948年9月22日正式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12月任云南政府主席。
1950年兵败退到缅甸金三角地区。
1954年率大部分部队撤退台湾。
1964年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退役。
1973年12月7日病逝于台北。

2. 缅甸金三角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盛县位于昔日着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自从替代种植政策推行后,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有关部门还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一译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罂粟并非金三角地区的原生植物,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与这个地区的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正是由内外政治势力的影响,才导致鸦片经济的不断强化和发展,最终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帝国之一。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的日益严重。从历史、地域、毒品数量和毒品质量的发展上看,我们可以交将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发展简单地分为几个阶段:殖民时代(以1954年奠边府战役的结束为标志),国民党残部时代(大至为1950年代10年时间),越南战争时代(跨越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的时间)、坤沙时代(1980年代前后10多年时间)、坤沙后时代(坤沙投降到现在):从鸦片主产地域的变化看则是:老挝时代、泰缅边境时代、缅北边境时代;从数量上看是毒品的种植面积和鸦片的产量的跳跃式的增加;从质量上看则是毒品种类的不断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的“鸦片王国”过渡到“海洛因王国”和“冰毒王国”的转变。

3. 国民党残军逃到缅甸后的命运如何

一楼回答重要错误:说什么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
呵呵,李弥有什么权力违抗台湾命令?李弥是台看在他是这支部队的长官派他来的,后调回台湾……事实上这支部队一到缅,一面自力更生养活部队一面打仗,也一直努力跟台湾联系,后终于联系上,台湾方面供养补给一切,带来台湾军政人员及美军训练指导等等,建飞机跑道等等,反攻基地热火朝天……
后三国交界政府真不干了,到处国际诉求,台湾分别于1953和1961年不得不将大部分军队撤回台湾,剩下少数没走,因李文焕不是正规军人出身余部没走,还有一些投靠过来约佤族祭司土司的武装,并段希文部队大部云南当地人难舍故土,这些总共近2000多人留了下来,台宣称概不负责了,结局是这支国军残军大部分都撒退到台湾了……其余少部分从此开始开创金三角生活

4. 淮海战役中李弥是如何脱身的

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在永城东北陈官庄等地被围困后,企图按照蒋介石的指令突围。国军空军为了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决定施放窒息性和催泪性毒气弹。不料从12月中旬开始,大雪连降十天,突围失去配合,空投军粮被迫停止,士兵忍饥挨饿,饥寒交迫。李弥却拒绝陈毅的书信劝降,追查并杀害了带信的国军的排长,枪毙丢失阵地的团长,下令射杀向解放军投诚的官兵。1949月1月9日,第八军的第四十一师,即原来的"荣誉第一师"投诚,这使李弥大失所望。然而就在这时,李弥仍镇静地说:"个人命运不好,我不相信国家命运也不好。共军有什么了不起,美国开一个军来就解决问题。"以此自我安慰。10日,邱、李两兵团的阵地被解放军全面突破,李弥躲在周楼的掩蔽部里,示意所部第九军第三师长周藩出去投降。解放军要周楼的主要军官出去报到,其余官兵放下武器,集合投降。李弥不愿出去,放声大哭,对周藩等人边哭边说:"我不能死呀!我死不得呀!我若能回去,对你们的家属,我一定要照顾的。你们都可以放心!"李弥在周藩等人离开掩体后,换上负伤士兵衣服,乘混乱之机溜走了。
李弥从淮海战场逃脱后,自徐州、济南,经青岛南下。蒋介石在浙江奉化召见他,决定重建第十三兵团,仍任李弥为司令并兼第八军军长。

5. 李弥将军是如何去缅甸的

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去缅甸就是寻求援助

6. 国军将领李弥,为何一逃成团长,二逃成军长,三逃却成了金三角大毒枭

文史专家王铎:“李弥非常的奸诈狡猾,无论做什么都会为自己想好退路。”我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更加贴切,李弥的一生有过三次逃跑,我认为这样评价他应该是极好的,并不是夸奖他,而是李弥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

李弥是国民党军陆军中将,作战勇猛,屡屡创造奇迹,深得蒋介石信任,参加过抗日战争,日本投降后又参与淮海战役,结果却逃之夭夭,新中国成立后撤往金三角(据说毒枭坤沙早年就是李弥的部下),直到1954年撤往台湾,在台北病逝,时年71岁。

这一逃竟成了金三角最大的头目。

李弥的一生从勤务兵到团长……军长……司令,最后成了金三角的大毒枭,这一切都和他的为人处世信念有关,后来他自己说“做云南王不易,做缅甸王易如反掌!”

7. 李弥为什么不占领越南

因为当初李弥没去越南,去的是缅甸

在击败缅甸政府军的围剿以后,接待外国记者的时候,有外国记者曾问他,您准备什么时候反攻云南。李弥当时的回答是,反攻云南无力,但要在缅甸称王没有问题

结果引起缅甸政府恐慌,在联合国上对台湾施压,最后在美国压力下,台湾让在缅甸的残部返回台湾

去越南的是黄杰所部,到了越南就被法国人扣下来了

8. 民国奇案:两女子强奸一男子并致其死亡,最终如何处理的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不顾百姓想要和平的愿望,发动了内战,最终失去了民心,在战场上开始节节败退,到了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战败后带着卷土重来的幻想逃往了台湾。

在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的路途中,一支在云南的国民党军队,由于地处内陆地区,来不及赶到海岸处乘船前往台湾,只能调转方向,向缅甸方向逃去。

这支军队中有数千人在躲过了重重搜捕后终于逃到了缅甸国家的境内。这支军队原本的计划是,他们还惦记着在台湾的国民党主力,于是他们就想接着逃离,只要穿过了缅甸的丛林就可以到达泰国,接着他们就可以坐船到达台湾与主力汇合。


然而当他们主动投降后,泰国政府立马就变卦了。泰国政府规定这支军队及其后代终身都只能生活在泰国的北部地区,只能居住在这个村子里,不能到其他地区工作。身处台湾的媒体报道了他们的遭遇,人民都十分同情他们。面对社会的压力,国民党只能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基金会,来资助他们。台湾当局还在这个村子内建了学校,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但是之后随着台湾政局混乱,资助他们的基金会已经无人管理,而这些人也失去了台湾的支持,或许现在已经在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泰国人。

9. 金三角提问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盛县位于昔日着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自从替代种植政策推行后,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有关部门还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一译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罂粟并非金三角地区的原生植物,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与这个地区的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正是由内外政治势力的影响,才导致鸦片经济的不断强化和发展,最终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帝国之一。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的日益严重。从历史、地域、毒品数量和毒品质量的发展上看,我们可以交将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发展简单地分为几个阶段:殖民时代(以1954年奠边府战役的结束为标志),国民党残部时代(大至为1950年代10年时间),越南战争时代(跨越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的时间)、坤沙时代(1980年代前后10多年时间)、坤沙后时代(坤沙投降到现在):从鸦片主产地域的变化看则是:老挝时代、泰缅边境时代、缅北边境时代;从数量上看是毒品的种植面积和鸦片的产量的跳跃式的增加;从质量上看则是毒品种类的不断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的“鸦片王国”过渡到“海洛因王国”和“冰毒王国”的转变。
第8军在湖南战败之后,李弥退往台湾,将手下的将士丢下不管,一个人跑了。其中,93师一路败退南下,从广西,逐渐退到了缅甸和泰国、老挝的交界处,才安顿下来。
在败退途中,曾经有一个士兵因为实在是饥饿难忍,跑到旁边的庄稼地里,偷摘了农民的红薯,被连长当场枪毙。——谁说国民党军队都是没有军纪的?正规军一样也是很严格的。整整半年的时间里,第8军93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在50年的除夕之夜,终于逃出了共军的追杀,进入了缅甸的领土。在逃跑中,93师和另外一个团、一个师的残部,将不愿意投降共军的7千名士兵和家属带到了异国的土地上。
但是,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军将士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三下五处二,将缅甸军打的落花流水。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军官兵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国军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惨胜。国民党残兵以不足万余之力,硬是打败了印缅联军。彻底在中缅边界站住了,后来联合国决议,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李弥在台北更是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反共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话也有道理,国军打了共军一个措手不及,后来紧急调派3个师数万人,才摆平。此后在昆明成立军区和建设军校,也和当初的缴匪有很大关系。
50年代末,共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蒋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军已经在滇缅边区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共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因此,此次进剿成了追击作战,共军一撤,人家又回来了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的约3300名将士撤回台湾,但还是留下了约2500名将士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60年代以后GCD已经彻底在中国大陆站稳了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返攻大陆的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是留守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插说一段——现在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反共的。这时候,93师的国军将士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国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国军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的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不想加入缅甸籍。
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国军和缅共还有支缅分队的共军将士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种植鸦片筹集军费的做法,在中国很流行。进入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美蜜月时期,留守滇缅边区的93师的老兵大多已经成为花甲之年了。他们向祖国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毕竟50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了……但是,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大陆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有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你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终于,留守滇缅边区近40年的93师官兵,成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
他们毕竟都是炎黄子孙,他们每年还在过着春节、端午、中秋,唱着中国的民歌,讲着中国的语言……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战、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陆、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
40年了,他们为了生存,进行着不懈的战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坚忍……
从“小贩”到“大王”的坤沙

在罗兴汉与缅甸政府周旋时,另一个更大的武装毒品生产贩运组织——坤沙集团早就在孕育之中了。

如果把罗兴汉称为”金三角”“鸦片王国”一世的话,那么坤沙则是当之无愧的“鸦片王国”二世了。因为当罗兴汉在“金三角”地区叱咤风云的时候,坤沙还是一个不出名的“小贩”。

坤沙(Khun Sa),1933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 属有中国血统的缅甸掸族。

坤沙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一说“张启福”),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从小未读过书,幼年时失去了母亲,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中。后来由其父亲的一个名叫昆山的亲戚抚养成人。50年代初,坤沙曾一度混迹于流窜掸帮的国民党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后来,他拉了一支专门护送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1962年,坤沙向缅甸政府宣誓效忠,被任命为“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指挥官”,坤沙得到此合法身份,简直如鱼得水。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并设关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另一方面他击败和收编各地小股贩毒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逐渐地成为“金三角”最大的毒贩,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因此,他曾洋洋得意地自称为“鸦片大王”。

此外,坤沙在缅甸和泰国均拥有土地。房屋和其他产业,又委托其亲人在泰国的曼谷、清迈和夜丰颂等地为他化名经营珠宝商店。在他的好几名大小老婆中,据说有一名是缅甸曼德勒的拥有捕渔船队的女富翁。坤沙的儿子和女儿都有送到美、英和澳大利亚求学的。

坤沙曾和国民党当局及在缅甸、泰国的特务机关。“外交机构”等有过勾结。为此,1969年,台湾当局曾委托坤沙为“华侨协会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参事”(一说“委员”)。以此拉拢坤沙为台湾当局的“反攻大陆”和破坏活动效劳。而坤沙也同台湾当局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以求抬高身价。

10. 1949年后进入缅甸境内的中华民国国军部队的经历是怎样的

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民党军李弥残部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民党军残部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93师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民党军残部虽然取胜,但也是惨胜。后联合国决议,国民党残军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没有国籍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所谓“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李弥在台北却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反共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1950年代末,解放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蒋匪,但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民党残部已在滇缅边境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解放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的3300人撤回台湾,但留下了约2500人,企图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1960年代以后共产党已彻底在大陆站稳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返攻大陆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境国民党军残部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国民党军残部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19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现在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反共、为当年的日本法西斯带路的缅奸。这时候,93师残部为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93师残部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93师残部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残部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
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93师残部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进入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美蜜月时期,93师残部大多已经花甲之年。他们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回国。但中国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有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你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终于,败逃滇缅边境近40年的93师残部,成了一支群龙无首的军队。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展、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陆、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
1992年,占据金三角的前国民党残军余部,终于向泰国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战武器。这一条新闻,占据了当天世界各大传媒的显着位置。至此,这个由李国辉兵败大陆溃逃到金三角地区、由蒋介石派国民党中将司令李弥指挥的、曾“反攻云南”、并占领四个边境县城、创造了所谓金三角神话的国民党残军,终于正式解体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6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50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6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5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1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8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7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9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