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女兵现在怎么样了
1. 数万人丧生缅甸“野人山”,中国女兵遭野人虏获,头骨被做成水碗吗/
中缅印交界处,有一片叫“野人山”的原始森林,那里山峦重叠、林莽如海,野兽横行,瘴气弥漫。克钦人是野人山的土着居民,他们尚处在原始部落时代,常年深居大山,不与现代人来往。上世纪40年代,我军4万战士深入野人山,打算借道回国。不成想,扛过了枪林弹雨的战士们,却没有走出这片危机重重的原始森林。
除此之外,泥沼里的蚂蟥也让人不寒而栗,它会在不经意间附在人身上,吸食血液还会次要的,若是钻到了体内,拽都拽不掉。再者,由于当时的定位系统并不发达,远征军走着走着就会迷失方向,长期处在那种极端环境中,精神崩溃是常有的事。上吊的、开枪的、跳崖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熬过断水断粮、疟疾横生的摧残,与其说他们是靠信念走下去的,倒不如说是靠本能。
2. 远征军女兵被缅甸野人掳走,头骨被做成水瓢,后人:我带你回家,她是谁
在缅甸的最北部,与印度以及中国云南相交,紧挨喜马拉雅山脉的地方,有一片从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那里树木繁茂枝叶遮天蔽日,林中多蛇虫鼠蚁,瘴气四处弥漫,那里,就是野人山。
如果只是原始密林倒也不至于用"野人山"来命名,野人山之所以称之为野人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里面生活着的一些原始部落,除开我们已知的克钦人之外,甚至还有一些从未露面难以确定种族的"野人"。
由于克钦人还是原始部落的形态,他们部落中还有巫师,并且信奉一些比较残忍的仪式。他们认为如果有女性难产了,那么就用女人头骨制成的水瓢舀水喝,自然可以顺利生产。因此那些女兵的头盖骨被克钦人的巫师去掉了头盖骨后半部分,制成了水瓢。
段生馗用两把刀换回了远征军女兵的头盖骨,接过遗物的那一瞬间段生馗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他哽咽着说:"我带你们回家"。
有些战士们还能被接回家,但是战争是无情的,还有另外一些战士永远回不了家。因此我们必须正式这段历史,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们的鲜血换来的,唯有记住历史,才能不愧于他们的付出。
3. 数万人丧生缅甸“野人山”,中国女兵遭野人虏获,头骨被做成水碗吗
腾冲县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其距离缅甸密支那仅200公里,距离印度雷多是602公里,而距离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则是606公里,腾冲也是我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而在此地,则坐落着一座引人注目的博物馆,它便是滇缅抗战博物馆。
滇缅抗战也是我国8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军发起的战略性反攻,同样也是一场流血的抗战,据相关统计,10万3千将士有56480伤亡,值得了解的是,其中有3万人是牺牲在野人山。
远征军幸存者在战争结束后写成了一部抗战史《古往征战几人回(亲历滇缅抗战)》。野人山是缅甸密支那以北的一片未曾开发的原始森林,在上个世纪40年代,还未有人涉足过野人山,直至我国远征军翻越了野人山,了解到这片原始森林是如何场景,是何等危险。
4. 唯一活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后来怎样了
战争既是残酷的,也是沉重的,耳边唯一响起的声音,便是死亡的哀嚎。78年前,3万多名中国远征军将士,被迫穿越野人山绕道回国,最后只有3000人走出了这片“绿色魔窟”,对那些穿越野人山的战士们来说,在山里的每一步,都是“死亡之旅”。而唯一活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刘桂英,当谈及那段往事时,也不禁泪如泉涌,对她来说,山里遇到的东西,是一辈子的噩梦。
直到7月底,刘桂英的部队才和司令部取得联系,在空投物资的帮助下,她最终撑了过去,成功走出野人山。不久后,唯一女兵活着走出野人山的消息不胫而走,刘桂英成了英雄人物。但是,刘桂英却说:我可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如今,不少死在野人山的远征军将士遗骸被迎接回国,安葬在腾冲国殇墓园,他们生前回归故土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5. 我们在缅甸打仗的时候一共死了多少女兵啊
楼主如果问的是远征军,目测是0……入缅作战的那几个军貌似都没有女兵编制
6. 被2名越南女兵绑进深山13年的男人现在怎么样了
在中越两国的历史中,发生过很多的恩恩怨怨,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往这一带大量移民,并且设立了三个郡,越南的中北部地区长期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越南后来脱离了中国王朝的统治,成为中国的藩属国。此后的越南势力一直不断向南扩张,并且屡次骚扰我国的边境。19世纪后,随着法国地铁殖民侵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直到二战结束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最终胜利,1945年在胡志明的领导下的北越南,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在中国的无私援助下,越南南北宣布统一 。
越南从抗法战争到抗美战争的过程中,几十年的战争已经消耗掉了大量的青壮男子,以至到后来的妇孺老幼都拿起了武器,和法国殖民者打完,再和美国侵略者打,越南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调,甚至有统计夸张的说,越南的男女性别比例已经到了严重的2比8,大量民间婚配都成了问题,甚至一些有残疾而没有上战场的男子都成了抢手货,很多的女子都过了适婚的年纪也找不到男人可嫁。而且这些女人们已经极度的厌倦了战争,为了过上正常人的安宁生活,于是这两名越南女兵胁迫这名叫黄干宗的中国男兵来到偏远茂密的茫茫大山里一起生活。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在民间传说中,这样的故事也吧听说了很多。
7. 果敢同盟军和佤邦联合军同为少数民族武装,都是什么结局
作为邻国,缅甸这个国家,和我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尤其是缅北的各少数民族,无论是在民族、文化、语言上,和相邻的云南,可以说一脉山水相连。
不过,也正是因为缅甸的民族组成太复杂,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原缅北各少数族自治区,为了抵抗缅族军人独裁政权的打压,展开了长达50年的军事抗争。直至今天,内战的硝烟仍在持续。
2009年,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果敢同盟军,在缅甸政府军分化打击下解体。除了少部分跟着彭家声及其儿子彭德仁,上山打游击继续和缅军对抗外,绝大部分都跟着白所成归顺了缅甸政府,成立了缅政府控制下的缅甸联邦果敢自治区。
不过,同样被缅甸军政府视为眼中钉的佤邦联合军,不仅没有被收编或消灭,甚至还不断发展壮大。佤邦特区也因之成为缅北唯一一块没受战争袭扰的净土。
(果敢同盟军集训)
三、统治方式的不同。
虽然佤邦联合军及果敢同盟军都是1989年从缅共脱离出来的,但此后两支地方军政权却走上了不一样的地方统治路线。
鲍有祥接管军队后,在政权上推行铁腕统治,但也注重民主管理,各级领导人选不分民族和成分,都以民主方式产生。佤族人和其它少数民族拥有平等权利,此举保证了内部的团结和稳定,缅甸军政府想从内部瓦解根本无从下手。
而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却在自治政权中任人唯亲,实行家族式统治。不仅其兄弟和儿子们都在政府及果敢同盟军中担任要职,对于油水较大的部门或行业,也由家族把控。这样一来,自然引来各方不满,被分裂瓦解失去统治也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所述,佤邦联合军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连缅甸军政府都忌惮,不敢轻易挑衅,根本原因在于这支队伍有着民主的管理体制和高度的政治认同感,而这恰恰是当年的果敢同盟军所缺乏的。
8. 缅甸佤邦女兵都多大了
基本都是17,18岁,20岁以下的居多。
9. 女兵的现状如何会很辛苦吗
现状就是正常的训练,不会辛苦。
一般女兵是不会很累的,大部分都是在话语连,卫生连这些后勤部门,除了简单的队列训练以外,不会有很大强度的训练,女兵一般在新兵连三个月让你从社会青年到一名军人的转变,训练强度也不会很大,一开始主要是叠被子,队列训练 一些军体拳、擒敌拳之类的,武警和解放军有些不同, 跑步最多也就三千米,慢慢适应就好了不累的。
然后义务兵两年期间按规定是不允许回家的,除非你家里出了什么事,比如亲人病故等重大事变,一般是批一个星期的假,周末是可以外出的,但是每个地方惯管理不同,有些地方严格,外出时间多少都不一样。
女兵应征入伍途径:
1、高考直接报考军校,每个省份每年都有军校过来招生。虽然大部分名额都是招男生,但是也是有女生的名额,只要分数达到一本线以上,身体素质过关,政审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完全有机会考入军校。
2、高考报考定向培养士官学校。定向培养士官学校是军队和地方大学联合培训的一种模式,从原来的3所院校发展到今天已有将近50所高校加入定向培养士官学校的模式当中。高考结束在各省招生网站报名,录取批次是专科提前批。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对象,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培养对象大多为男性(女性较少),未婚,其政治、身体条件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军人子女、烈士子女、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录取。
3、高考结束以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当兵,或者是考上了大学之后,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军入伍。女兵招收的名额比男兵少很多,因此要求也是比较高,但是大学生当兵会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