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缅甸有武装割据
A. 为什么缅甸有那么多军阀呢
一方面,它不像越南那样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它也不是像泰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其次,国际新闻报道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该国没有太多的指导性报道。
从国家目前的状况来看,有点像苏联撤军后的阿富汗,目前的叙利亚、伊拉克和哥伦比亚。
没有真正统一强大的政府力量,全国民族众多,存在四大矛盾。
B. 缅甸为什么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和缅甸中央军对抗的那些武装分子是什么情况
自从缅甸建国以来,北方的各个民族,就一直有分离的倾向,同时,也拥有自己的武装。缅甸政府军一直试图结束这种局面,但各个武装的抵抗很激烈,尤其是在高山丛林之中。
同时,不可否认,缅甸有大缅族主义,的确对北方各个民族有看法。这也是造成矛盾的原因。
C. 为什么缅甸总是经常发生内战
缅甸内战不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缅甸的土地上存在着太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对于利益的分配始终没有达成统一,因此缅甸核心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长期发生战争。
由于缅甸北部都是高原、山地,缅甸政府的军队始终没法彻底消灭这些盘局在复杂地势里的武装力量,在内战后期,西方列强和印度的不法分子也对北部的少数民族力量投入了金钱、装备上的支持,面对这样的局面,缅甸军队始终没有拿下内战的胜利。
D. 缅甸为什么总打仗
其实,缅甸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缅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矛盾无法解决。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缅北地区如果敢、佤邦、掸邦少数民族区域等,长期是以一个割据的形态出现。这些地区控制了缅甸近一半的国土,有着较强的经济和政治独立性,甚至于一些地区还有这独立的工业体系,这使得他们有了和缅甸政府分庭抗礼的资本。
这也是为何当这些区域罂粟种植业泛滥的时候,缅甸政府却没能做出有效的管控,原因就是他们管不了,这些地方的人不听政府的。而罂粟种植由于其暴力,在一些地区内部甚至成为了支柱型产业,当地的政府不仅不管,还会适当的给予保护,这无疑是导致了武装贩毒集团的滋生和蔓延。由此可见,缅甸政府在缅北影响力有多弱!
这也是各方爆发冲突的原因的前提,因为如果缅甸政府军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问题早就解决了。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是一个历史原因了。
首先在历史上,缅甸就是一个相对分裂的形势,占据着平原河谷的缅族,因为其丰富的资源和宜居的环境,在人口上处于优势。而在缅北地区掸族、克伦族、克钦族等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处于劣势,但依靠着山地优势,他们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
谁也不能征服谁,即使是在英国人来后,这样的矛盾依然没能解决。当然,英国人巴不得这样的矛盾存在呢,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控制缅甸嘛。挑起民族矛盾不就是英国人最喜欢干的吗?当初的“印巴分治”害死多少人?
所以英国殖民时代,这样的民族矛盾不仅没能解决,反而还加大了。
后来缅甸为了寻求独立,由昂山将军提倡组建联邦政府,这原本是解决双方矛盾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因为首先昂山将军是当时获得各方势力认同的唯一领袖,而且联邦政府和极大的保持缅北地区各方势力的独立性。但是不幸的是,昂山将军被刺杀。虽然此时的缅甸相对比较统一,那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英国,他们都想独立。
在英国人走后,矛盾再次爆发,分离主义在缅甸大行其道。缅族控制的中央政府当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军政府出现了。接下来就是武力征服与镇压,缅族希望通过武力来获得国家的统治权。而边缘少数民族势力也不惮一战,因为或许只有战争,才是保证其存在下去的最好方式。因为在工业化时代,他们只会被占据了更好地域的缅族逐渐的而拉开距离,最终被碾压。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一直打下去,一次来延缓双方差距拉开的速度。说不定他们能在失败之前,拿到自己想要的权益。
如此一来,缅甸内战便已不可避免,着一打就是几十年。当然了,至于为何会打这么就,主要还是缅甸政府内部不团结,军政府和昂山素季领导的民主派至今还在明争暗斗。国家迟迟不能走上正轨。不然,以双方的地缘差距来看,缅北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至少在中国停止支持缅共武装力量的时候,缅甸就应该可以实现和平。
所以,当今缅甸乱局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国家意识形态不能统一,各大势力盘踞,分歧太多。当然,缅甸军队也是菜,数十万军队面对总人口不过十余万的果敢地区,这么久了都搞不定.
E. 为什么缅甸还处在军阀割据时代呢
同其他军人政权一样,缅 甸新军人政权也是一种过渡性政权,民主化是其最终归宿。
但由于缅甸国内目前 还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或取代新军人集团的领导地位,军人干政的现象还将在 缅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缅甸军人政权的转型将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迄今为止,缅甸新军人政权已存续了20多年之久。
(5)为什么缅甸有武装割据扩展阅读:
1962年,军事将领奈温将军(General Ne Win)发动政变并成立以军事统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缅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奈温执政后,对内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一度对主要工商企业实行国有化。奈温一直强调缅甸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结盟对外政策。
主张同一切国家保持友好,但不为任何大国所左右,不参加大国集团,也反对把不结盟国家变成第三集团。人民对于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满。同年7月7日,学生在仰光大学发起示威活动抗议军事政权。军队则在奈温将军的间接指使下以血腥镇压了这个活动。
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支持缅甸北部的缅甸共产党武装。邓小平上台以后,撤出全部在缅中国军队,从此缅共武装失势。
缅甸国内贩毒情况很严重,而由于政府官员的轻易受贿使得毒品问题日益严重,政府更是日趋腐败。因为治理不当和腐败导致的经济严重萧条,缅甸政府于1977年开始寻求外援。1980年代后期,缅甸已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苏貌将军(General Saw Maung)掌政下,缅甸的英文官方名称由Burma改为Myanmar。国内反政府活动仍旧持续四起,昂山的女儿昂山素季,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1988年成为缅甸迈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动力。
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评奈温将军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虽然她曾在1995年获得释放,之后再次遭到软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获释。
2005年缅甸首都由仰光迁往内比都。2008年,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
F.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什么缅甸还处在军阀割据时代呢
同其他军人政权一样,缅 甸新军人政权也是一种过渡性政权,民主化是其最终归宿。
但由于缅甸国内目前 还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或取代新军人集团的领导地位,军人干政的现象还将在 缅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缅甸军人政权的转型将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迄今为止,缅甸新军人政权已存续了20多年之久。
(6)为什么缅甸有武装割据扩展阅读:
1962年,军事将领奈温将军(General Ne Win)发动政变并成立以军事统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缅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奈温执政后,对内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一度对主要工商企业实行国有化。奈温一直强调缅甸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结盟对外政策。
主张同一切国家保持友好,但不为任何大国所左右,不参加大国集团,也反对把不结盟国家变成第三集团。人民对于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满。同年7月7日,学生在仰光大学发起示威活动抗议军事政权。军队则在奈温将军的间接指使下以血腥镇压了这个活动。
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支持缅甸北部的缅甸共产党武装。邓小平上台以后,撤出全部在缅中国军队,从此缅共武装失势。
缅甸国内贩毒情况很严重,而由于政府官员的轻易受贿使得毒品问题日益严重,政府更是日趋腐败。因为治理不当和腐败导致的经济严重萧条,缅甸政府于1977年开始寻求外援。1980年代后期,缅甸已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苏貌将军(General Saw Maung)掌政下,缅甸的英文官方名称由Burma改为Myanmar。国内反政府活动仍旧持续四起,昂山的女儿昂山素季,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1988年成为缅甸迈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动力。
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评奈温将军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虽然她曾在1995年获得释放,之后再次遭到软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获释。
2005年缅甸首都由仰光迁往内比都。2008年,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
G. 为什么缅甸允许武装分子割据一方
缅甸这个国家很复杂!135个少数民族!中国才55个就乱成这样了!除了少数民族多之外,其实根本不成气候,主要是当年的国民党的残军,训练他们!还有就是一些大国在唆使!所以。。。。。。其实可以管的,但是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缅甸以前打战打穷了。现在没有太多财力打战。战争要消耗许多的资源,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就只好妥协,用较为柔软的方式对待!如果真的不行才动武!以后会好的!
H. 缅甸北部硝烟不断,这个国家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军阀
缅甸从二战后就开启了军阀混战模式,尤其是北部,西部的很多少数民族区域,如克钦邦,果敢,掸邦等,都有自己的军队和大帅,一个个都是土大王。而缅甸中央一直在征讨,因此,战乱不断,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这个国家之所以如此多的军阀主要是原因就是利益驱使,再就是国外势力的暗中扶持,当然还有就是缅甸国内民族众多。
一、利益驱使。缅甸在二战后基本就成为毒品基地了,有着名的金三角,成为世界臭名昭着的毒品制造国。虽然是臭名昭着,但是这也是巨大的利益来源。其次再就是我们都知道缅甸境内富含玉矿石,各个军阀分别把持着不同的玉矿石,这也是他们巨大的经济来源之一。这么些的诱人利益,只有拥有军事力量才能保证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三、缅甸国内部民族众多,且都没有统一,谁都不服从谁。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八大民族:缅族、克钦族、克耶族、克伦族、钦族、梦族、若开族、掸族。
俗话说的好,当你眼前有100%的利益的时候,你就敢冒300%的险。正是因为他们一直信奉富贵险中求,所以他们个个手握重兵,各自“占山为王”。
I. 缅甸为什么有地方武装
缅甸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缅族长期居于主体地位,在十一世纪到十九世纪期间建立了蒲甘、东吁、贡榜三个封建王朝。孟、掸、若开等少数民族也曾分别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或一度统治过缅族。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加上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步,缅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文化、经济上都有较大差异,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矛盾和隔阂。
缅甸独立后。中央政府试图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统一全国,对独立前许诺给予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权利采取了限制、削弱和收回的方针。
中央拒不兑现1947年宪法赋予掸邦和克耶邦可以通过公民自决选择是否脱离联邦的权力,同时委派忠于政府的民族人士担任地方官员,同时在边区人民中推广佛教、推行缅语、缅服与其他文化形态。尤其是1961年联邦议会通过宪法第三修正案,把佛教定为国教,这一措施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
1949年1月开始,克伦人公开打出分裂旗号,发动武装叛乱,寻求建立克伦人自己的国家。战火的迅速蔓延也点燃了其他少数民族独立或者谋求更大自治的热情。许多少数民族受到了极大鼓舞,纷纷揭竿而起,尽管他们的要求不尽相同,但都是以反对联邦政府为目的。有的是获得更大的自治权,有的是要求建立民族邦,反对政府干预民族内部事务。缅甸武装对抗从此持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