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的男人什么样

缅甸的男人什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7-24 07:06:09

1. 缅甸人长什么样子图片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中文名
缅甸人
主要民族
缅族、掸族、克伦族、克钦族
主要宗教
佛教
人口
5141.9万(2014年)
有道翻译知乎缅甸华人缅甸特产缅甸豆瓣老挝缅甸人长相缅甸疫情缅甸疫情最新消息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僧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2. 为什么缅甸的男人都要做和尚

因为缅甸是着名的佛教国家,和尚在缅甸具有很高的地位。

缅甸是宗教国家,几乎是全民信仰佛教。佛教僧人是具有很高地位的,是受到全社会景仰的。缅甸本身是重男轻女,在缅甸和尚身份是一等公民,男人是二等,其次是女人,尼姑,最后是人妖。缅甸全国僧侣的数量有四十多万,在街上随处可见穿着橘红色袈裟、手持黑伞的僧侣。

一般男孩子在5-10岁左右,家人就会准备让男孩子出家的仪式,并且算是家庭比较重要的一件大事,就像重要节日一样隆重,事关信仰,马虎不得。孩子剃度以后,一般在寺庙里当一周、一个月或几个月小沙弥后就可以还俗。还有的从此皈依佛门,成为佛家弟子。相比于男孩子,缅甸的女孩子如果出家成尼姑,就要终身为尼,不得还俗。

3. 缅甸人有哪些生活习性

缅甸人的房屋有竹质结构、木质结构的和水泥结构的。一般城市里常见的是水泥结构和木质结构的,农村则常见竹质结构的。缅甸人习惯每天吃两顿饭,上午十点吃一顿,下午五点吃一顿,早起洗澡后,只喝杯茶,吃些点心或炒米饭、煮豆等充饥。缅甸人的主食是米饭、面条。副食有鸡、鱼、虾、鸡蛋、猪肉以及洋葱、空心菜等。缅甸人不吃牛肉,不买活鸡、活鱼吃。吃鱼只喜欢吃淡水鱼,如她鱼、黑鱼、鲸鱼等。缅甸人每餐必吃的一个菜是炸虾酱,他们说;“没有鱼虾酱,就不吃饭。”缅甸的饮食有六大特点:辣味浓、油腻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

缅甸人一般不在星期二出门办事,认为在这一天出门办事,一次不能成功,至少办两次才行。如在星期二有急事要办,出门前,迈出几步之后,必须再退回屋内,然后才上路,以示反复两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星期二把事情一次办成功。�送物:缅甸人崇拜佛教,乐善好施,但送给他人物品时,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来说,送物必须在星期一到星期六期间,星期天忌送他人物品,尤其禁止把衣服、沙笼送给别人。在星期一,缅甸人禁忌送牛给他人或向他人借牛使用;星期二,禁忌把木头、竹子等送给别人;星期三,禁忌把稻谷赠给他人;星期四,禁忌向他人索借金银制品。此外,缅甸人还禁忌在星期二、五、六借钱给别人。用手在缅甸、印度,有一个禁忌常会被初到者忽视,即当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洁净的。这是因为他们上厕所时用左手(缅甸的厕所里,不论档次高低,都有洗手设施,或是面盆,或是水龙头,亦或只有一个筒易水池,加上一把水勺),所以平时送茶、上菜、接物、递东西都不允许用左手,见面时更是禁忌用左手握手。我是左撇子,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刻骨铭心记住这点,以免狂忌。�

建塔、拜塔的传统风俗

缅甸素以“万塔之国”着称,在这里,到处可见大大小小金光灿灿风格各异的佛塔。据缅甸学者考证,古代在蒲甘地区实际有佛塔5000多座,这些佛塔,全是缅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诚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愿。他们平日舍不得吃穿,临终前把一生辛苦的积蓄捐献出来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正如缅甸人自己说的:“我们缅甸人在施舍时手决不会发抖”。不过,缅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积德,以便摆脱苦海,来世升入天堂。

缅甸人无姓氏,只有名字,一般人在自己名字前冠一称号,以区别其性别,辈分。男人或晚辈自称为“貌”,称前辈为“吴”,称平辈为“郭”,女人通称“玛”,年龄大的称“杜”,缅甸人喜欢扎素色头巾,称为“岗包”。

缅甸人为了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不论男女老幼,下身都喜欢穿着五光十色的纱笼,就象我们说的围裙一样,穿起来看似有些邋遢,但却方便凉快。如果是在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男子穿的纱笼还讲究配套,即是用一条布巾以一定格式扎在头上,这叫戴“岗色”,上身则穿没有衣领的对襟式长袖短衫。女子穿的纱笼看起来比较薄,但多配有底裙,腰间还会系上银带或安上纽扣作装饰。

男人必须当和尚

缅甸的男人虽然生活悠闲,但他们一生必须出家一次,出家次数不限,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终身当和尚,更多的则是几年、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除信仰因素外,出家的理由也千奇百怪:穷人为了有个地方吃住,富人为了长命百岁,体弱者为消灾去病,强壮者为福上加寿,运气好要当和尚高兴些日子,运气不好也要当和尚去去晦气,婚前为婚后幸福要出家,婚后为重温婚前独身生活也要去做和尚。

4. 慢热缅甸型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慢,因人而异,慢得不一样,慢热就是激情和爱来得会比较慢,腼腆吧?腼腆就是不好意思。合起来看样子不是真慢,是不善于表达自己。

5. 为什么缅甸男人都要当和尚

缅甸的男人虽然生活悠闲,但他们一生必须出家一次,出家次数不限,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终身当和尚,更多的则是几年、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一般男孩到了5- 15岁左右,家长就要准备出家仪式,这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
在缅甸,无论是集镇还是山野村落到处都能看到穿着僧服的小和尚,年龄大一点的十多岁,小的只有五六岁。经向当地人了解,在缅甸所有男人一生中都要有出家当和尚的经历,出家的时间可以自由选择,短则三个月、半年,长则若干年甚至一生,也可以一生中若干次出家,总之出家和还俗是自由的选择,但是男人却几乎没有选择一辈子不出家一次的权利,如果一生中没有出家的经历,那就会被人瞧不起,在社会上没有地位! 缅甸的僧侣着装色彩是紫红色,尼姑的着装是粉红色,小沙弥则是纯白色,在热带的金色佛寺背景下分外耀眼。他们通常每天很早起床做晨课,念经文,用简单的早餐,然后洗涤打扫,到中午11时左右,他们用一天中最后一顿饭。这就是“过午不食”。因此,出家虽然不用像普通人一样工作,而是靠接受供养生活,但对于正在长身体的青壮年来说,下午和晚上都不吃东西还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 家长们将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扛在肩膀上,敲锣打鼓地送他去修行。在缅甸,对于贫寒的家庭来说,孩子去当和尚,意味着他将能吃饱穿暖。就算出家,缅甸男女也是不平等的。因为男人出家当和尚可以还俗,还俗后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妇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当了尼姑,则终生不能还俗,必须伺候佛祖一辈子。

6. 缅甸的男人怎么样

缅甸男人穿裙子
(摘自《大公报》 作者:刘希)
前些日子去缅甸旅游,在曼德勒一下飞机,女儿就附在我耳边偷笑着:“妈妈,你看,这儿的男人穿裙子呢?”“是吗?男人穿裙子?不可能吧?”我也很是好奇,穿裙子好像是女人的专利,没见过哪个男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裙子穿在身的,这缅甸真是奇了怪了。

循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几个穿着裙子、趿着拖鞋的缅甸男人,正满面春风地从机场超市里走出来。这裙子直筒形的,有的在腹部打了一个结,有的还将结的形状结成袋子状,颜色还很张扬,草绿色的、宝蓝色的、咖啡色的,应有尽有。那些男人穿着裙子,虽然没有女人穿裙子时的婀娜多姿,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怀着惊奇的心态再扫视四周,发现满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皆衣裙翩翩,一副温馨和谐,男女平等,其乐融融的场面,连不苟言笑的孩他爹也呵呵笑出了声。

终于找到了我们的落脚点,位于曼德中心的塔玛达酒店。喜滋滋地去办理入住手续,没想到人却挺多,须得排队等候,我和女儿就坐在大厅里等。不一会儿,女儿蒙着眼睛,用手向后指指:“妈妈,你看那些人!”抬起困倦的眼,我看到几个缅甸青年男子,旁若无人地解开他们的裙子,前后左右抖动几次,大大方方地整理他们的裙子。

此情此景,真是尴尬至极,怪不得女儿红着脸,扯住我要找她的爸爸,说:“妈,我们去投诉他们,这么多人,像什么话嘛?”因为我懂点缅甸语,我也确实觉得这种行为在大众场合太不合时宜,就带着女儿找到酒店的负责人。

酒店的主管看起来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也穿了一条格子布的裙子,他很热情礼貌地接待了我。面对我的投诉,他一边微笑地听我说,一边旁若无人地解开裙子抖了起来,然后还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再将它系好。

我跟女儿惊叫出声,天下大同啊!还有什么可投诉的,我不禁发出如此叹息。

后来在旅游的大巴上,碰到一位热心的久居缅甸的华裔女人,我才知道了缅甸人都穿裙子的原由。

原来,缅甸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非常炎热,缅甸人为了凉快,特别喜欢穿裙子,趿拖鞋。在缅甸这个国家,男女老少都穿筒裙,款式虽然一样,但男人的筒裙叫“隆基”,女人的筒裙叫“特敏”,穿筒裙,配的是人字拖,一年四季,无论男女,隆基和夹拖都在他们身上挂着。

她还告诉我,缅甸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国家,人民古道热肠、友好善良,但经济贫穷而落后。筒裙不但能围在腰上做下装,许多贫苦人们,白天用它来搧凉、赶蚊虫、擦汗,晚上还把它当被单盖在身上,所以他们常常旁若无人地将筒裙解开,整理好再如前一样缠好。

缅甸,就是这样一个裙装的国度。无论是在首都内比都,还是山村达依迭,都见到满目衣裙在路上缓缓流动。坐在阴凉的路边餐馆,点一份“馍哼卡”美食,晃一晃趿着人字拖的双脚,看着这些缅甸人一副不紧不慢、优哉游哉,享受生活的样子,我的心,也慢慢的涌起一股闲适的心情。

在缅甸,男人若没当过和尚,就不算男人!

缅甸的男人虽然生活悠闲,但他们一生必须出家一次,出家次数不限,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终身当和尚,更多的则是几年、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一般男孩到了5- 15岁左右,家长就要准备出家仪式,这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

缅甸人谈爱情?好像是个笑话了,这里的女人毫无地位可言!
在我们中国,男人挑大梁赚钱养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缅甸确是恰恰相反!缅甸女人犹如我们泸沽湖边的摩梭女人,肩负整个家庭的重担,做重活、赚钱、养育子女,但是缅甸女人更胜一筹,因为她们是几个女人共嫁一个男人!缅甸实行一夫多妻制,只要有能力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但也有人娶四个以上的!这才是真正的“妻妾成群”~!\
缅甸的男女权利不太平等。缅甸社会把人分成五等:和尚是一等公民,男人是二等公民,女人和尼姑是三等公民,人妖是四等公民。
缅甸男人娶了老婆养不起,就让她带着子女去乞讨!
在缅甸像这样乞讨的女人很多!

缅甸没有计划生育,反而鼓励多生小孩!据说孩子生多了政府还会奖励!

在这里,女人要养活男人!所以在缅甸街头巷尾你看见做生意的几乎都是女人!
寒啊 您还是赶快和他分手吧 当然不是说因为缅甸这样的风气 而是您能忍受 缅甸男人一夫多妻制度么?可能你们好后他带你回缅甸呢 到时一起生活在那 谁知道他有没有多个妻子的想法 纯属个人忠告无恶意,请理解
如果满意答案请采纳 还有问题 请追加 把机会留给我 谢谢

7. 缅甸人怎么样

缅甸人很亲和,尤其对国外人,他们都是很热情,但普遍的缅甸人都因为教育的不普及而行为说话方面有点粗鲁,但总体来说缅甸人心地纯洁,可以说是比较优秀的一个民族。。。
P.S:我是缅甸华侨

8. 缅甸人的性格

缅甸人的性格各不相同。缅甸的性格也有些像笼基,有时偏向左,有时偏向右,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自身当前的利益。
拓展:
缅甸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
佛教之国缅甸人,崇拜乌鸦奉为神;榕树极为受宠爱,喻为佛塔民族魂;宗教习俗“右为上”,“左贱”、“女卑”根很深;“过午不食”为教规,恪守教义方为纯;国民待人讲友善,礼貌盛情心忠恳。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缅甸人历来非常尊敬僧侣,黄色的袈裟是人们心目中庄严、崇高、圣洁、不可侵犯的象征。乘船坐车,人们见到和尚要起立让座;宴会、集会等场合,和尚都坐最好的位置;任何人,包括国王,谒见和尚教要跣足膜拜;大法师有事见缅王时,缅王要主动让开宝座,以示尊敬。
缅甸的“泼水节”是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于每年公历4月13日前后,一般要庆祝4天。在“泼水节”期间,佛教徒清晨要先赶赴附近的寺院,参加浴佛仪式,念育吉祥经。向菩萨洒香水,祈求保佑。家家户户在门前缸桶里盛装贮满清水,泼洒来客和过往行人,以表示衷心祝愿。人们都以被泼得多而兴奋。缅甸佛家人可以食肉,这是与有的佛教国不同的。但佛家人是不可杀生的。
缅甸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个“男右女左”的习俗。据说这表示“右为大,左为小”、“右为贵,左为贱”的意思。在信奉佛教的缅甸人心目中,榕树是非常神圣的,榕树就是佛塔,他们在崇拜乌鸦之俗。并视其为“神鸟”,对其倍中爱护。他们一般便后都不愿意使用手纸,他们的习惯是用水罐装水,用左手来冲洗。
缅甸中部勃叨族妇女的审美观很奇特。她们都以预长为美的标志。为了让脖子变长,他们从小便在颈部套上一圈圈类似脖套的黄铜环,铜环高达30厘米以上便被视为美貌。在她们的手臂和脚、腿上也都爱戴这种饰物。缅甸的缅族人以纹身为美。男子纹身较为普遍,一般从十几岁就在背、腹、腿外纹以花草鸟兽;有些女子也喜欢在身上刺花作装饰。缅甸人偏爱东亚兰花,人们视其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并喻其为国花。他们喜爱孔雀。人们视其为美好和幸福的象征。他们在生活上,习惯使用红、黄和鲜艳的色彩。常以其装饰自己或美化环境。

9. 缅甸人是怎么生活的

缅甸人是怎么生活的?缅甸是一个距离云南特别近的国家,因为在很多年前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是封着的一个状态,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去到了这个国家, 缅甸的人们大概有80%以上的人是信仰佛教的大概有20%的人是信仰督教的缅甸的佛教,缅甸人对于生活中很多的细节都特别有一定的标准的,不能穿鞋子或者是袜子不能对寺庙的佛像有不礼貌的举动,或者说穿着过于暴露。缅甸的人们是一心向佛的,而且他们那个国家犯罪率是特别的低。

10. 缅甸人什么样子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

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相关说明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5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7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5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4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0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7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4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8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