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货币贬值主要是什么因素
Ⅰ 货币贬值受那些因素影响
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通货膨胀表示流通中货币过量增长。结果一是物价水平上涨,二是单位货币贬值。什么因素决定货币价值?回答是供求关系。假定货币供给被中央银行决定。决定真实货币需求量因素之一交易动机;名义货币需求与物价正相关。由于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所以名义货币需求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经济含义:物价上升时,人们仍需要利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如果实际交换物品和劳务数量不变,或变动幅度小于物价上升幅度,人们对名义货币需求量会上升。交易方程式之一交易方程式(equationofexchange)用一个定义式表达货币与价格之间联系。钱会被花掉,并且钱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被多次换手,换手次数代表货币流通快慢。利用宏观数据可以计算一国经济中流通的货币一年内购买物品和劳务的平均换手次数,称作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ofcirculation),表示一年内一个国家货币存量被用于购买经济中的产出量的平均次数
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角度
1.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越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2.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商品供给一方面决定于产出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受制于人们对它的需求,只有真正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供给,才会产生真实的货币需求。商品供求结构在经常发生变化,因而货币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颚?
3.价格水平。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总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进行的,价格水平越高,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4.收入的分配结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实际上是各部门因对其所分配到的社会产品或收入进行支配的需要而发生的。。收入在各部门分配的结构,必然决定货币总需求中各部分需求的比重或结构。颚?
5.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单位货币所实现或完成的交易量就越多,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就越少;反之,货币流通速度越慢,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颚?
6.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 信用制度和信用工具越发达,对货币的需要量将越少。
7.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及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运输状况等客观因素。如:人口密集地区,货币需求量就大,人口的就业水平提高,货币需求就会增加;生产周期长的部门占整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大,资金周转慢,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社会分工越细,进入市场的中间产品越多,经营单位也越多,货币需求就越大;交通、通讯等技术条件越好、货币支付所需的时间越短,货币周转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要量就越少,等等。
(二) 微观角度
1.收入水平。家庭和个人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水平,机关、团体的收入水平、企业的收入水平是决定他们为各种交易和财富贮藏,为各种营业活动开销而持有货币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以货币形式保有资产总量也就越多。
2.收入的分配结构。在收入量既定时,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同,将影响持币者的消费与储蓄行为,由此对交易和贮藏的货币需求发生一定影响。如:一个家庭或个人,原来以工薪为主要收入来源,后又加进了额外劳动报酬等其他收入,使其收入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可能使他原来的货币需求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如减少用于购置商品的货币需求,增价加用于预防或投资谋利的货币需求等;又如:一个企业的收入分配中,当改变了原有的上交税金、支付职员报酬、支付股息、提高公积金等各部分比例后,其货币需求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3.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这一般是市场供求状态的反映,即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趋于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越于下降。这种市场供求状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预期而产生的。如:商品供应短缺,会使人们产生物价上涨预期,要求以实物代替货币,用于贮藏的货币需求减少。颚?
4.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银行存款利率、债券利率、股票收益率等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存在,使持有货币产生了机会成本,利率和各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就越不划算,因而会减少货币需求;反之,货币需求会增加。颚?
5.心理和习惯等因素。如人们的消费倾向上升时,对应于交易活动的货币需求就会上升;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习惯于运用支票账户来完成其收付活动时,货币周转速度就会提高,货币需求量就会减少。参考资料:《货币银行学》
影响货币乘数的变量在弗里德曼——施瓦茨的分析中简化为两个:存款准备金比率(D/R)和存款与通货的比率(D/C)。由方程式可看出决定货币存量的三个因素即是H、D/R和D/C,他们称之为“货币存量的大致的决定因素”。
从基础货币来看,它是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它们之所以还被称为高能货币,是因为一定量的这样的货币被银行作为准备金而持有后可引致数倍的存款货币。弗里德曼——施瓦兹认为高能货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能随时转化为(或被用作)存款准备金,不具备这一特征就不是高能货币。
弗里德曼——施瓦兹利用上述分析方法,检验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高能货币量的变化是广义货币存量长期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D/R比率和D/C比率的变化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运动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D/C比率的变化还对货币存量长期缓慢的周期性变化起重要作用。
1
Ⅱ 货币什么情况下会贬值,原因有哪些
一般货币贬值的原因有这么几种情况:
1、债务过多;在正常环境下,者和投机者会基于关键宏观因素确定货币价值。债务过多的国家经常出现货币贬值,因此被者视为风险过大。过度负债还会导致利息支付占用国家预算太多,减少国家生产力并阻止经济增长。国家信用评级也会因为债务过多而受损,导致借款成本进一步增加,给经济发展造成危害。一个面临大量债务的国家还可能通过货币贬值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
2、中央银行业务;中央在货币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个中央银行都控制自己国家的铸币权,并且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世界中央银行持有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并基于未来趋势加以调控。大多数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负有两项任务,即控制通货膨胀和确保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货币流动数量实现目标。通过降低利率或减少银行储备,中央银行可以让市场上流动更多货币。但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会降低货币价值,这是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原理。
3、经济增长和中央银行政策;在评估货币购买力时,者会考虑一个国家的增长预期。如果未来经济增长看起来不好或进入衰退期,投机商会认定该国中央银行将增加货币流动性刺激经济。低利率导致借款成本降低并且增加经济活跃度。因此,经济放缓会导致宽松的铸币政策,也意味着货币贬值。
4、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发生在投机商迅速对一国经济或货币政策失去信心时,通常是拖欠国债引起。在危机期间,卖压很大,因为货币持有者竞相出售货币。近代比较典型的经济危机实例是1994年的拉美危机,1997年的亚洲危机和2000年以后的津巴布韦危机。
5、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殊情况;美元面临的是特殊环境,因为它被认为是世界储备货币,意味着是大多数国家的储备货币。美元也是石油贸易的默认货币。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这种货币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优势。但长期来看,美元会处于明显贬值趋势。
Ⅲ 货币贬值的原因
货币贬值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债务过多;一个面临大量债务的国家还可能通过货币贬值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在正常环境下,投资者和投机者会基于关键宏观因素确定货币价值。债务过多的国家经常出现货币贬值,因此被投资者视为风险过大。过度负债还会导致利息支付占用国家预算太多,减少国家生产力并阻止经济增长。国家信用评级也会因为债务过多而受损,导致借款成本进一步增加,给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2、中央银行业务;中央在货币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个中央银行都控制自己国家的铸币权,并且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世界中央银行持有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并基于未来趋势加以调控。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货币流动数量实现目标。通过降低利率或减少银行储备,中央银行可以让市场上流动更多货币。但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会降低货币价值,这是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原理。
3、经济增长和中央银行政策;在评估货币购买力时,投资者会考虑一个国家的增长预期。低利率导致借款成本降低并且增加经济活跃度。因此,经济放缓会导致宽松的铸币政策,也意味着货币贬值。
4、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发生在投机商迅速对一国经济或货币政策失去信心时,通常是拖欠国债引起。
5、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殊情况;美元面临的是特殊环境,因为它被认为是世界储备货币,意味着是大多数国家的储备货币。美元也是石油贸易的默认货币。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这种货币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优势。但长期来看,美元会处于明显贬值趋势。
拓展资料
货币贬值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2、汇率工具常用于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各国政府都希望使用汇率工具使失衡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特别是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多使用本币贬值的策略,希望通过本币的贬值,一方面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增强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增加出口额,另一方面,提高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本币价格,降低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减少进口。
3、没有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甚至恶化国际收支。加大了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现象历来就存在,但近年显得尤为突出。
Ⅳ 货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般货币贬值的原因有这么几种情况:
1、债务过多;在正常环境下,投资者和投机者会基于关键宏观因素确定货币价值。债务过多的国家经常出现货币贬值,因此被投资者视为风险过大。过度负债还会导致利息支付占用国家预算太多,减少国家生产力并阻止经济增长。国家信用评级也会因为债务过多而受损,导致借款成本进一步增加,给经济发展造成危害。一个面临大量债务的国家还可能通过货币贬值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
2、中央银行业务;中央在货币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个中央银行都控制自己国家的铸币权,并且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世界中央银行持有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并基于未来趋势加以调控。大多数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负有两项任务,即控制通货膨胀和确保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货币流动数量实现目标。通过降低利率或减少银行储备,中央银行可以让市场上流动更多货币。但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会降低货币价值,这是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原理。
3、经济增长和中央银行政策;在评估货币购买力时,投资者会考虑一个国家的增长预期。如果未来经济增长看起来不好或进入衰退期,投机商会认定该国中央银行将增加货币流动性刺激经济。低利率导致借款成本降低并且增加经济活跃度。因此,经济放缓会导致宽松的铸币政策,也意味着货币贬值。
4、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发生在投机商迅速对一国经济或货币政策失去信心时,通常是拖欠国债引起。在危机期间,卖压很大,因为货币持有者竞相出售货币。近代比较典型的经济危机实例是1994年的拉美危机,1997年的亚洲危机和2000年以后的津巴布韦危机。
5、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殊情况;美元面临的是特殊环境,因为它被认为是世界储备货币,意味着是大多数国家的储备货币。美元也是石油贸易的默认货币。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这种货币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优势。但长期来看,美元会处于明显贬值趋势。
Ⅳ 为什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会使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
1993年,索罗斯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被低估,决定拿林吉特作为突破口。他联合了一些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围剿林吉特但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却决心维持低币值的林吉特,马哈美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对本国资本市场的控制,素罗斯及一些套利基金经理无机可乘,只好暂且收兵。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也因此才免遭劫难。但在马来西亚的小败并未使索罗斯退却,他只是再一次地等待更好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各国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各国中央银行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连银行业本身也在大肆借入美元、日元、马克等外币,炒作外币,加入投机者的行列。这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各国银行的短期外债巨增,一旦外国游资迅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东南亚各国⑤中央银行虽然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面对开放的自由化市场却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其中,问题以泰国最为严重。因为当时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最高,秦铢紧盯美元,资本进出自由。泰国经济的"泡沫"最多,泰国银行则将外国流入的大量美元贷款移入到了房地产业,造成供求严重并衡,从而导致银行业大量的呆账、坏账,资产质量严重恶化。1997年上半年,泰国银行业的坏账据估计高达9000泰铢(约合310亿~350亿美元)。加之借款结构的不合理,更让泰国银行业雪上加霜。泰国银行业的海外借款95%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索罗斯正是看准了东南亚资本市场上的这一最薄弱的环节才决定首先大举袭击泰铢,进而扫荡整个东南亚国家的资本市场;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新认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1美元兑26.70铣。泰国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如动用120亿美元外汇买人秦铢,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借行为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罗斯交易成本骤增,一下子损失了3亿美元。但是,只要素罗斯对他原有的理论抱有信心,坚持他的观点正确,他不仅不会平掉原来的头寸,甚至还会增加头寸。3亿美元的损失根本无法吓退索罗斯,他认为泰国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抵挡不了他的冲击。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乱,秦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泰国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金相对于无量级的国际游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铢已跌至1美元兑32.63铢的历史最低水平。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索罗斯初战告捷,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Ⅵ 货币升值贬值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如果货币的供应供大于求(发行量过大),那么货币(纸币)就贬值,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供不应求(发行量过小),那么货币(纸币)就升值,会引起通货紧缩。
货币能够增值,首要的原因在于它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可以作为资本投放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本循环后,会产生利润。
这种利润就是货币的增值。因此,如果货币不参与生产经营而是像海盗的宝藏一样被藏匿于某个孤岛上,显然不会发生增值。
(6)缅甸货币贬值主要是什么因素扩展阅读:
货币贬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从国内角度看,货币贬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降低其对金属的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
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
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它具体反映在汇率的变动上,这时货币贬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降低,而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兑换300元人民币,今年兑换400元人民币,则人民币贬值了。
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具体表现为:
(1)出口有所限制。某国的货币升值了,那相对来说,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了,那出口的利润就会减少。这样的话,出口商就可能减少一定程度的出口商品。
(2)一定量的外汇“人间蒸发”。某国的货币升值了,其他国家的货币就贬值。这样一来,以前所赚的外汇就不那么值钱。
例如,以前的美元是:1美元=8元人民币,若是:1美元=6元人民币,那么以前所赚的8000亿人民币就会变成6000亿人民币。即使货币数量还是8000亿,但价值却下降了。这样,每8000亿人民币中,就会有2000亿人民币“人间蒸发”、“凭空消失”。
如果是“货币贬值”,那表现和以上的相反。事实上,无论是货币升值还是贬值,通常不是一件好事。前面说了,货币汇率(货币升值或贬值的数量)较大的变动,可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国家都力图使自己国家的货币汇率保持稳定。
Ⅶ 造成货币贬值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货币贬值的原因有这么几种情况:
1、债务过多;在正常环境下,投资者和投机者会基于关键宏观因素确定货币价值。债务过多的国家经常出现货币贬值,因此被投资者视为风险过大。过度负债还会导致利息支付占用国家预算太多,减少国家生产力并阻止经济增长。国家信用评级也会因为债务过多而受损,导致借款成本进一步增加,给经济发展造成危害。一个面临大量债务的国家还可能通过货币贬值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
2、中央银行业务;中央在货币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个中央银行都控制自己国家的铸币权,并且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世界中央银行持有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并基于未来趋势加以调控。大多数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负有两项任务,即控制通货膨胀和确保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货币流动数量实现目标。通过降低利率或减少银行储备,中央银行可以让市场上流动更多货币。但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会降低货币价值,这是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原理。
3、经济增长和中央银行政策;在评估货币购买力时,投资者会考虑一个国家的增长预期。如果未来经济增长看起来不好或进入衰退期,投机商会认定该国中央银行将增加货币流动性刺激经济。低利率导致借款成本降低并且增加经济活跃度。因此,经济放缓会导致宽松的铸币政策,也意味着货币贬值。
4、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发生在投机商迅速对一国经济或货币政策失去信心时,通常是拖欠国债引起。在危机期间,卖压很大,因为货币持有者竞相出售货币。近代比较典型的经济危机实例是1994年的拉美危机,1997年的亚洲危机和2000年以后的津巴布韦危机。
5、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殊情况;美元面临的是特殊环境,因为它被认为是世界储备货币,意味着是大多数国家的储备货币。美元也是石油贸易的默认货币。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这种货币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优势。但长期来看,美元会处于明显贬值趋势。
望采纳,谢谢!
Ⅷ 东南亚国家的货币为什么会贬值
国家实力不强大,欧美国家为了压榨这些东南亚国家的资源,就会让其货币贬值。
这样原本1美元兑换10元,买10元的东西,现在变成1美元兑换15,会买到更多的物料
Ⅸ 缅甸银行业刚刚实现重启,为何缅币突遇暴跌
缅甸的币值突然暴跌,我觉得这和他们国家现在动荡的局势有着很大的一个关系。他们国家现在的社会环境是非常的混乱的,就是人民生活的也不是很安稳,可以说是生活在一阵恐慌当中吧 。我们都知道币值的稳定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缅甸他们现在恰恰是缺失了这么一个条件,所以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缅币的暴跌。
这对缅甸的经济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现在缅甸不仅出现了缅币大量贬值的一个情况,还伴随着一些抗议活动和罢工。整个社会环境还是非常的不稳定的,然后百姓民众他们也是在一个极度的恐慌状态下的。之前有一个视频还上热搜了,就是一个健身的女子在直播的时候拍到了军队的车驾驶向缅甸的国会大厦外面,然后那段路也别封锁起来了,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局势还是很不稳定的。
Ⅹ 什么原因会造成货币贬值
一国的货币贬值是因流通泛滥才会造成一国的货币贬值,本币贬值一般会导致该国央行利率的调控。不然就会造成本国劳动力成本低下和生产力的低下,这样会出现出口贸易的顺差和贸易中的摩擦。
货币长期贬值也势必会造成房地产的急剧升温和房价的畸高,使人们买不起房,最终导致经济结构的不稳定。同时对出口收入有影响: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的价值,使国外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
在国际贸易和借贷活动中,收进贬值货币的一方会遭受损失,而要付出贬值货币的一方将从中获利。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家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
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0)缅甸货币贬值主要是什么因素扩展阅读:
一般的情况,出现货币贬值,这个国家的央行会采取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比如:提高存贷款利率,发行央行票据,提高银行的存贷准备金等各种手段来调控货币的流通量。假如调控不力,就会出现投资过热和贸易出口的增长,贸易出口长期顺差会导致贸易摩擦,贸易摩擦最终导致贸易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