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缅甸的国君怎么样了
❶ 吴三桂在缅甸将哪位皇帝绞死
吴三桂是有名的大奸贼,在康熙年间,被康熙帝打败,后转云南,后逃到了缅甸,后来被缅甸王朱由榔被绞杀,天上人间的还珠格格,那是干隆年间!王朱由榔是幕沙的爷爷!一直喜欢尔康的公主!幕沙!吴三桂是被幕沙的爷爷,王朱由榔杀死的,主要是与这位缅甸网起了争执!
❷ 咒水之难:缅甸对明朝的反戈一击,数十位官员被杀皇帝被献清朝你怎么看呢
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最后一帝,在位十六年,曾长期与清朝相持,他的结局令人唏嘘。
1659年,朱由榔在清军入滇后逃入缅甸。
缅甸政府的态度,随着明军数次发兵入境和清朝态度的日趋强硬而逐渐倒向清朝。但在这段时间,永历君臣虽然缺衣少食,还不时要受到嘲笑与侮辱,但总体上关系没有破裂,生命还是有保障的,但1661年五月份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清除众官员后,缅兵突入永历的行在,把朱由榔太后、皇后、太子等二十五人集中在一所小屋里,其余内官、家属们要么自缢,要么被杀,死者百余人。至于其他数百名护军,当然也被一起清除。
这就是咒水之难,此难以后,原来还有千把人的永历君臣还残存下200多人,都是妇女和内官,所谓朝廷已不复存在。
事后,莽白派人来解释:缅王实无此意,盖以晋、巩两藩杀害地方,缅民恨入骨髓,因而报仇尔。
这是指的李定国和白文选为了迎回永历帝,率兵进入缅甸,遭缅军阻拦而发生的交战。
这当然只是说辞,为了让双方面子上好看点而已。哪怕这时莽白声称是朱元璋托梦让他这样做的,朱由榔又能说什么呢。
❸ 历史最能跑的君王是谁呢,宋朝君王跑到海上,明朝的君王跑到国外
史上最能逃跑的君主总共有3位。这3位君主逃跑的方式非常多,最能跑的君主就是赵构。总结出中国古代逃跑的君主突然发现明朝君主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明朝的君主并没有逃跑的现象。当时这些明朝君主并不愿意抛弃自己的国家。第3位君主就是宋朝的赵构。他是南宋的开国君主,也是历史上最能逃跑的君主。当时几乎每当国家发生战乱的时候,他都会选择逃跑。在靖康之难发生的时候,宋朝所有的皇室人员基本上全都被消除了,唯独他成了一个漏网之鱼。当时他一路跑到了扬州,在遇到官兵之后,他又跑到了海上。
❹ 国民党残军逃到缅甸后的命运如何
一楼回答重要错误:说什么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
呵呵,李弥有什么权力违抗台湾命令?李弥是台看在他是这支部队的长官派他来的,后调回台湾……事实上这支部队一到缅,一面自力更生养活部队一面打仗,也一直努力跟台湾联系,后终于联系上,台湾方面供养补给一切,带来台湾军政人员及美军训练指导等等,建飞机跑道等等,反攻基地热火朝天……
后三国交界政府真不干了,到处国际诉求,台湾分别于1953和1961年不得不将大部分军队撤回台湾,剩下少数没走,因李文焕不是正规军人出身余部没走,还有一些投靠过来约佤族祭司土司的武装,并段希文部队大部云南当地人难舍故土,这些总共近2000多人留了下来,台宣称概不负责了,结局是这支国军残军大部分都撒退到台湾了……其余少部分从此开始开创金三角生活
❺ 明朝遭遇最悲惨的君王,落难时被敌军相救,后面怎么样了呢
你所说的这个君王是永历帝,永历帝是南明的最后一个君主。所谓的这个南明,就是在明朝灭亡之后,南方有一些人不甘心,所以自己推选出了帝王,想要再次地反清复明。但毕竟明朝大体都已经灭亡了,所以南明的势力也是十分微弱的,当南明的第4位帝王永历帝登基后不久,清军就扫荡了他们的所在地。永历帝没有办法,只能开启逃亡生涯,最后逃亡到了缅甸,被缅甸的国王给救了。
最后莽白将永历帝交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将他带回宫里绞死了。他也正可谓是明朝遭遇最惨的君王,在落难的时候还不得不请求缅甸的人来帮忙。
❻ 从逃难入缅到魂归他乡,最后一个汉人君王是如何被杀的
这个逃到缅甸的汉人帝王就是南明的永历帝,是在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旧臣在当时的皇室中扶持的皇帝。他最后是被缅甸王骗到咒水河畔然后被包围杀死的。
综上所述,这一个汉人皇帝之所以被杀,还是因为他自己太过于无能,听信大臣的馋言。
❼ 明朝本来占领了缅甸,为何最后被缅甸打得落荒而逃
因为当时缅甸诞生了最强的东吁王朝,将缅甸重新统一。还有当时明朝内忧外患,而且缅甸环境恶劣不适合居住,不仅无法为朝廷创收,还要花费大量财政去维持,这样不划算。
❽ 明朝最后一个君王流落到缅甸,住茅草屋,究竟活的有多惨
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本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在他登基时,明朝已经是强弩之末。他没有根基和军队,不得已逃到了缅甸。缅甸国王给他盖了一个茅草屋接济他,因为清军虎视眈眈,缅甸国王不敢对他太好。后来缅甸国王开始向永历帝要钱,最后,永历帝为了填饱肚子,还交出了自己的玉玺。
最后,为了基本的生活,永历帝交出了自己的权力象征,也就是玉玺。但是整日在漏风漏雨的茅草屋里,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的永历帝没有逃脱命运,最后还是被抓,并在云南一带被处死了。
❾ 明朝逃到缅甸的皇帝叫什么名字
南明永历帝-桂王—朱由榔
永历帝朱由榔(公元1623-1662年),明神宗朱翊钧孙。清兵入关,他于广东肇庆称帝,在位15年,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缅甸,后为吴三桂索回绞杀于昆明,终年40岁。葬处不明。
朱由榔,桂王朱常瀛子,袭封桂王,崇祯年间受封永明王。清兵入关后,他流徙广西,居于梧州。公元1646年1月,受丁楚魁、吕大器、陈子壮等人拥为监国,接着称帝于广东肇庆,建年号为永历。
而此时唐王弟朱聿粤称帝于广州,建元绍武。永历政权和绍武政权在关键时刻却不能团结一致,为争所谓的正统地位而大动干戈,互相攻伐。绍武政权仅存在40天就被清军消灭,朱由榔也在清军进逼下逃往广西,颠沛流离,处境极为险恶。
此时永历政权开始与农民军协同抗清。朱由榔先和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合作。自李自成死后,他的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1647年,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何腾蛟、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将领金声桓和在广州的降清将领李成栋先后反正,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一时间,永历政权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但永历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农民军将领何腾蛟、瞿式耜先后在湘潭、桂林的战役中被俘牺牲,清军重新占领湖南、广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不久,李过病亡,其子李来亨同其他农民军将领率部脱离南明永历政权,独立抗清。
1652年,走投无路的朱由榔接受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建议,在贵州安隆所投靠了农民军。这时,由孙可望、李定国已据有云南全境。这年,李定国发动反攻,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使驻守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战败自杀;随后又在衡州杀清军统帅敬谨亲王尼堪,“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并接受了永历封号。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妒忌李定国功高势大,阴谋杀李。李定国避往广东,希望与郑成功会师,收复广州,但战斗失利,实力大损。他撤到贵州,接走了被孙可望劫持的永历帝,1656年李定国拥桂王回师云南。次年孙可望率军征讨李定国,大西军内部同室操戈。孙可望兵力虽众,但骄横妒功,军心不附,阵前倒戈,被李定国所败。公元1658年,孙可望部降清,贵州、广西均为清军进占,使朱由榔失尽了地盘。公元1659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无奈,于12月逃入缅甸境内,被缅甸人解除武装后安置于草房之中,十分困辱。李定国曾连连交涉,欲迎他回云南,均为缅甸国王拒绝。
公元1662年,吴三桂进兵缅甸,向缅甸国王索取朱由榔,缅甸国王哇达姆摩刚弑兄自立,内部不稳,无力与吴三桂对抗,只得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发兵3000,围住朱由榔的住所,假称要与朱由榔盟誓,要他的随从出屋饮咒水。他的随从次第而出,一个个被杀,共死42人。朱由榔自知难以脱身,哭着写信给吴三桂,斥责了吴三桂叛明助清,忘恩负义。最后他却又说,我如今兵衰力弱,命运悬在你的手中,倘若能留我一条活命,我什么东西都愿意给你。吴三桂不允,仍加紧向缅甸国王催索。缅甸国王派兵士把朱由榔连人带座地抬到吴三桂军营,眷属25人哭着相随。吴三桂将他押回云南,拘禁于昆明。吴三桂担心如将他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清廷批准,于4月14日,将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绞死,从此,篦子坡改名为迫死坡。
朱由榔史称永历帝,又称为桂王。
❿ 永历帝逃往缅甸,清廷都想放弃了,吴三桂为何非要出兵擒拿呢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姓家奴”。身为明将先是答应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又马上反悔继而降清。降清以后,在康熙年间又反清,发起了三藩之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谓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有些类似于今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吴三桂不同意了,他见清廷对在缅甸的永历帝不是那么积极以后,在顺治十七年二月上了一道有名“三患二难”疏,力主发兵缅甸,以求擒获永历帝,达到一劳永逸。
清廷内部经过商议以后,觉得吴三桂的主张也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同意吴三桂发兵缅甸,并且由户部拔银三百三十万两。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吴三桂率领大军前往缅甸,要求要求永历帝等人,缅甸国王自然不会为了永历帝与吴三桂发生战争,于是将永历帝等人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