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缅甸友人写的是哪个地区
⑴ 请教陈毅的诗<赠缅甸友人>
陈毅诗--赠缅甸友人
赠缅甸友人-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下流,
君喝川下水。
川流拥不息,
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进邻,
友谊常积累。
不老如青山,
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
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⑵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所描述地区的地理特征是
描述的是横断山脉地区 横断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一级阶梯交界处。为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山岭自西而东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在北纬25°~29°40′之间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纬29°40′以北向西北展开,北纬25°以南向东南撒开。总地势北高南低,高于5,000公尺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位于北纬27°10′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公尺,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安宁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断裂发育。 此诗为陈毅所作 赠缅甸友人
⑶ 赠缅甸友人中的“江”上游在我国境内叫什么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雪水聚集成溪,溪流相汇成河。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往东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于贡山县齐那桶涌入怒江,当地的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怒江由贡山县进入云南后,流经怒江、保山、临沧、德宏等4个地州,从潞西市出境。怒江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怒江-萨尔温江全长3200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长1540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8.7%。
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1400米,最低为760米,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象骏马般地奔腾向南。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据掌握的资料,这是仅次于美国西南部长约4600多公里,深达1830米的号称世界第一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
怒江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湖泊遍布,比较着名的有泸水县高黎贡山的听命湖;福贡县碧罗雪山的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瓦着低湖等。这些高山湖清澈幽静,是由长年冰蚀形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迷人湖泊”。湖岸原始森林密布,珍禽异兽繁多,古木参天,松萝满树,幽中显古,蔚为壮观。
怒江大峡谷内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立体气候产生的主体植被、珍稀动植物、名花异卉、稀世药材、树蕨、秃杉、落叶松、各种杜鹃、各种兰花、珙桐(鸽子花)成片成林地点缀着峡谷胜景的自然美。这些珍稀的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树蕨、秃杉、珙桐;二级保护的有三尖杉、清水树等;三级保护的有天麻、雪山一枝蒿等20多种。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有虎、灰腹角雉、热羚、红岩羊、金丝猴、叶猴、小熊猫(金狗)、齿蟾等。还有名目繁多的花卉。独特的民族风情:雪山林海、急流飞瀑、岩峰峡谷、汨汨温泉、座座溶洞、高山湖泊。配之以僳僳族传统的对歌,澡塘会、刀杆节,充满神州色彩的怒族“鲜花节”和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独龙族剽牛祭天活动以及各民族的婚姻习俗、衣食住行、丧葬礼仪、祭祀活动、图腾崇拜等等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情趣。
怒江州地处濒临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进入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怒江——萨尔温江全长3200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怒江全境沟壑深切、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景观;境内群山横立、江河纵流,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从西向东相间排列,由北往南纵贯担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以及云岭山脉,切割出三条深邃悠长、神秘莫测的大峡谷,被人们称为怒江大峡谷或东方大峡谷。怒江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怒江州辖泸水县、福贡县、兰坪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州府现设在泸水县六库镇,距昆明公路里程638公里。境内主要聚居着僳僳族、怒族、独龙族,此外还有白族、汉族、普米族、彝族、纳西族、藏族、傣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其中僳僳族占总人口52%,白族占28%;怒族占6%;普米族占3%;独龙族占1%。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礼仪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阔时”、“鲜花”、“卡雀娃”等众多的传统节日,形成了多彩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1954年由丽江专区析出泸水、碧江、福贡、贡山4县成立怒江僳僳族自治区。1956年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57年改怒江僳僳族自治区为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但直至1973年,均由丽江地区代管,兰坪县由丽江专区划入。1961年我国政府根据《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边界条约》收回的片马地区归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管辖。
怒江州以其山雄川秀、民风朴实、特色明显向世人展现一个独具魅力的世界。到怒江旅游,怒江大峡谷、独龙江峡谷、高黎贡山、丙中洛、碧罗雪山、石月亮、听命湖不可不游。
从昆明到六库大约有600多公里,中途需转车,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
第一条:昆明→保山→六库(昆明至保山可坐飞机)
第二条:昆明→大理→六库(昆明至大理可乘飞机)
另外昆明西站有长途客运班车直达。
⑷ 陈毅《致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据
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大江、大河都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故选:D.
⑸ 陈毅写上海的诗句
陈毅诗--赠缅甸友人
赠缅甸友人-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下流,
君喝川下水。
川流拥不息,
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进邻,
友谊常积累。
不老如青山,
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
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青 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红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秋 菊
秋菊能耐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恶,风霜其奈何?
幽 兰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隈.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上海市第一任市长.。1901年8月26日诞生于四川省乐至县。字仲弘。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着和诗词着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⑹ “山山皆向北,跳跳东南流”说明的是以下哪个地方的地形、河流的特点 a印度半岛b俄罗斯c中南半岛d马来群岛
c中南半岛
这是陈毅到缅甸时写的《赠缅甸友人》的着名诗篇其中的两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南面,北部多山,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向南流,而该半岛河流大多从中国发育,往南流入中南半岛各国。
⑺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陈毅元帅的诗句描写的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其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同时,也说明我国与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故选:A.
⑻ 赠缅甸友人
在我国叫独龙江
在缅甸叫伊洛瓦底江
⑼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陈毅元帅的诗句描写的是哪一地区的地理特征
是中南半岛的地理特征
中南半岛北部多山,而河流向南流,这首诗特指缅甸的地理特征,因为缅甸北部有高黎贡山、甘高山,而伊洛瓦底江(上游为独龙江)、萨尔温江(上游为怒江)由中国流入缅甸向南流入印度洋。
系陈毅到缅甸时写的《赠缅甸友人》的着名诗篇,赞颂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汲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
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
团结又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