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翡翠收藏家有哪些

缅甸翡翠收藏家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7-15 03:08:54

A. 极品翡翠是它,玻璃种、冰种统统靠边站!

喜欢买翡翠的你,最看重的点是什么?颜色?款式?其实,影响翡翠价格的,最重要的就是种水了!那么买翡翠的你知 道吗,翡翠中最极品的是什么种水?大家心里的答案可能很相似——玻璃种应该是最好的了吧。其实有一种翡翠,比玻璃种翡翠还要好,知道的人不多,拥有的人更少,它有一个十分大气的名字——龙石种。

翡翠被雷劈了?还真的像!雷劈种的翡翠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而且裂纹没有方向性,杂乱无章,是影响整体美观的,虽然颜色也还可以,但是裂纹实在是妨碍整体加工,难以处理到位。

小南点评: 瑕不掩瑜是最基本的道理,但是瑕疵已经影响了整体美观,不买也罢!

编稿:杨凡 责任编辑:杨凡

B. 缅甸翡翠手镯收藏版的在哪里能找到

去那种收藏网里,或是翡翠交易网也有,我刚好知道一个翡翠交易网,www.mdj35.com你可以去问问有没有你想要的东西,还有QQ和论坛,可以更容易知道一些讯息.

C. 缅甸翡翠有哪些

种类:

老坑种翡: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硬玉晶粒很细,因此,凭肉眼极难见到“翠性”;老坑种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一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

冰种翡:质地与老坑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 。若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带状的蓝颜色,则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冰”,是冰种翡翠中的一个常见的品种 。冰种玉料常用来制作手镯或挂件 。无色的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的价值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其实际价格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喜好 。冰种是中上档或中档层次的翡翠。

水种翡:其玉质的结构略粗于老坑玻璃种,光泽、透明度也略低于老坑玻璃种而与冰种相似或相当 。其特点是通透如水但光泽柔和,细观其内部结构,可见少许的“波纹”,或有少量暗裂 和石纹,偶尔还可见极少的杂质、棉柳 。有行家说水种翡翠是色淡或无色的、质量稍差的老坑种翡翠。是翡翠中的中上档、偶见上档的一个品种。

紫罗兰翡:这是一种颜色像花的紫色翡翠,珠宝界又将紫罗兰色称为“椿”或“春色” 。具有“春色”的翡翠有高、中、低各个档次,并非是只要是紫罗兰,就一定值钱,一定是上品,还须结合质地、透明度、工艺制作水平等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据紫色色调深浅的不同,将翡翠中的紫色划分为粉紫、茄紫和蓝紫,粉紫通常质地较细,透明度较好,茄紫次之,蓝紫再次之 。

白底青翡:白底青的特点是底白如雪,绿色在白色的底子上 显得很鲜艳,白绿分明 。这一品种的翡翠极易识别:绿色在白底上呈斑状分布,透明度差,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纤维和细粒镶嵌结构,但以细粒结构为主;在显微镜下观察(须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见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结构。

该品种多为中档翡翠,少数绿白分明、绿色艳丽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协调的,可达中高档品品级。

花青翡翠:颜色翠绿呈脉状分布,极不规则;质地有粗有细,半透明 。其底色为浅绿色或其他颜色 。如浅灰色或豆青色,其结构主要为纤维和细粒一中粒结构。花青翡翠的特点是绿色不均 。有的较密集,有的较为疏落,色有深也有浅 。花青翡翠中还有一种结构只呈粒状,水感不足,因其结构粗糙,所以透明度往往很差 。花青属中档或中低档品级的翡翠。

红翡:颜色鲜红或橙红的翡翠,在市场中很容易见到 。红翡的颜色是 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的,系赤铁矿浸染所致 。其特点为亮红色或深红色,好的红翡色佳,具有玻璃光泽,其透明度为半透明状,红翡制品常为中档或中低档商品,但也有高档的红翡:色泽明丽、质地细腻、非常漂亮,是受人们喜爱的,具有吉庆色彩的翡翠。

黄棕翡:颜色从黄到棕黄或褐黄的翡翠,透明程度较低 。这一系列颜色的翡翠制品在市场中随处可见 。它们的颜色也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常常分布于红色层之上,是由褐铁矿浸染所致。在市场中,红翡的价值高于黄翡,黄翡则高于棕黄翡,褐黄翡的价格又次之 。但也有因人的喜爱及饰品别具特色而使其价格有别于常规的情况 。

豆种翡翠:简称豆种,豆种翡翠是翡翠家族中的一个很常见的品种 。

D. 缅甸翡翠玉的颜色都有那些,怎么去辨别它们

翡翠A货指的是翡翠原料除切割、成型、打磨、抛光外没有经其他人工处理的翡翠,即天然翡翠。翡翠A货与翡翠的价值高低关系不大,只是相对处理过的B、C货的说法。
如果说翡翠的品种呢:有A,有B,有C,也有B+C,还有仿品统称D;
A货按颜色可分:绿、白、黄、红、紫、黑、双色、三色、飘花等;
按质地可以分为玻璃种、冰种、豆种、糯种、干青、白底青等;
如果要具体分辨以上种类,需要专门参加培训班,看丰富的标本才能掌握。

很多人觉得翡翠的评估很深奥,摸不到头脑,其实看翡翠的好坏就是对翡翠的评估,要从颜色、种份、大小、工艺四个方面去看,这与钻石的评估体系4C是一致的。4C也就是颜色 (Color)、净度 (Clarity)、克拉大小 (Carat) 和切工 (Cut)。
颜色:钻石的颜色是越白越好,翡翠的颜色是越绿越好
色调:绿色中有偏蓝、偏黄、偏灰的色调,最好的绿色是没有任何其它色调的纯翠绿色,这种绿色实在是太少了,人们管它叫“帝王绿”。偏蓝色调的绿色显得深沉,这种色调的翡翠往往种份很好,玉的感觉更强,人们常说的“祖母绿色”翡翠就是这种色调,北方人喜欢这种绿色,因为它更配北方人比较白的皮肤,那种深沉的调子也更接近北方人的性格。偏黄色调的绿色显得娇艳、活泼,像“黄杨绿”、“秧苗绿”、“金丝绿”,都是上好的偏黄色调绿色,有时候行家也叫“黄味重”,南方人更喜欢黄味重的翡翠。很多高档的翡翠都绿中偏蓝或偏黄,但如果色调偏灰,则只能是中低档翡翠了。灰的跨度很广,从白到黑。绿中偏白,是“豆绿色”;绿中偏黑,是行家所说的“油青”;绿中偏灰的颜色则非常多,很多中低档的翡翠都带灰调。
饱和度:饱和度越高、绿色越浓,越珍贵;饱和度低、绿色浅淡,则不珍贵。
均匀程度:在翡翠矿石中,绿色像是有生命似的,绝不会平平板板地分布,它一会儿是一条线,一会儿是一团团绿花,一会儿是一个平面,一会儿又是几个绿点。即使在同一块料中,绿色也是时而浓、时而淡,时而纯净、时而又有很多杂质,有些时候更是绿随黑走,绿中会夹杂很多黑点、黑花。所以行家都说绿有“色根”,色从根出,色随根长,真是非常玄妙。可见翡翠中颜色均匀的非常少,越匀越好。
翡翠中除绿色外,还有紫色、红色、黄色、灰色、白色、褐色、蓝色、黑色等很多颜色。
紫色翡翠也叫“紫罗兰”,是非常美丽的颜色,紫色翡翠也以“浓、阳、正、匀”为佳,但紫色不如绿色值钱。上好的紫翠价位也相当高,近年香港拍卖会上一对紫罗兰手镯、一串紫色大珠链都能卖到上百万。仅仅十年前,紫翠的价格还要低得多,如果当时投资买紫翠的话,现在肯定大大升值了。其实紫翠蕴藏量大大低于绿翠,也许有一天紫翠的价格会超过绿翠也未可知。大胆设想也可能就会实现,正如几十年前彩色钻石被看作钻石中的劣质品,不够级别,而现在一粒顶级彩钻价格动辄上百万美元。在几十年前,欧洲有一位收藏家专门去各加工厂低价收些工厂不愿留下的彩色钻石,而今天他的收藏已经成为宝藏了。
红色、黄色翡翠称为“翡”,翡的价值又低于紫罗兰。翡往往位于翠料的表皮,是氧化形成的。翡的产量比较多,但种份好的较少,种好颜色均匀的红翡亦有一定价值。2003年一串冰种蜜糖色的项链在香港亦拍卖了几十万,这在以前是绝对想不到的价钱,一时间洛阳纸贵,冰种蜜糖色开始流行。
白色,只有冰种和玻璃种翡翠即使是白色也有价值,因为种份太好了,没有颜色也可以。白色冰种、玻璃种花件,零售价由几百元、几千元可至几万元。由于没有颜色,其价值完全决定于种份、大小、杂质含量和工艺。
黑色翡翠也叫墨翠,有行家说在矿上开到墨翠都要请和尚念经的,所以墨翠有一种煞气,可以避邪。据说台湾警察都爱戴墨翠。另外黑色也很时尚,有年轻人喜欢白金镶的墨翠首饰,既有翡翠的“玉”意,又前卫时尚,与服装配起来更“酷”。墨翠近年的价格也是日见其高。
这些非绿色翡翠近年来价格纷纷看涨,可能也是资源将尽,人们不自觉地扩大翡翠收藏门类,增加供给以配合日益增长的需求吧
净度、种份:净度指含有杂质的程度,含杂质越少,净度越高。钻石对净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十倍放大镜下看不到瑕疵才最好。而翡翠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因为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矿物组合在一起,具有杂质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肉眼看没有特别明显的杂质就算无瑕了。翡翠中常影响净度的有黑花、白棉,还有绺裂。在戒面中,如果有这些杂质,对价值的影响比较大;而在花件中,这些杂质对价值影响不大,俗话说“无绺不做花”,花件中多少会有杂质、绺裂存在。
对于翡翠来说,比净度更重要的是种份,也就是透明程度。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矿物组成,这些小矿物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毡状结构。矿物结晶的颗粒越大,翡翠越不透明,种份越差;矿物结晶的颗粒越小,翡翠越透明,种份越好。
看种份是看翠的关键,俗话说“外行看色,内行看种”,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种份,则看翠已经入门了。
对于外行来说,比较困难的是翡翠的种份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词语比喻,像玻璃种、冰种、金丝种、油种、豆种、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种、又是地,其中的区别只能是意会和体味。其实这也没什么玄妙,因为老行家多没什么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样板比喻,只要多看就没问题。但对于买家来说,这种分法实无必要也不科学,我比较提倡根据结晶颗粒由细到粗,简单地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油种、豆种、干白种五级,其它比较常见的芙蓉种、糯化种可归入细豆种,金丝种可归入冰种,花青、白底青可归入豆种,瓷底可归入干白种
冰种翡翠龙佩
种也称为“水”,所谓“种水”也。种是形容性的,水则是数量级的划分。老行家常将水分三级,所谓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现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简单使用不够。对于在拍卖公司购买翡翠的买家,我帮他们将翡翠的水头分为十级:玻璃种为9~10分水,冰种为7~8分水,油种为6~7分水,细豆种为5~6分水,粗豆种为3~4分水,干白种为1~2分水。
现在市场上较常见的“铁龙生”(也叫“天龙生”)就只有1~2分水,它的颜色很好,就是水头太差,厚度一般加工成1毫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纸一样薄。这种翡翠看起来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大小:同样颜色、种份的翡翠,当然是越大越珍贵。同样的材料做成小花件可能是低档货,整个一块做成大摆件就可能成为高档品。
与大小相配合,翡翠的类别对价值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同样大小的戒面和花件,颜色、种份均相同,戒面的价格要大大高于花件,因为做戒面要求高,不能有杂质、绺裂,颜色还要均匀,而花件则多是用不够做戒面的材料做成。还有人奇怪:为什么有些豆种的翡翠价格比玻璃种的高?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因为豆种可能颜色较好,而玻璃种无颜色价值就要低一些;另外,类别不同价值也不同,一只豆种满绿的翠镯能卖到几十万,而一般玻璃种无色的小花件只卖几千元。
工艺:工艺可分为不合格、合格、精彩三级。
翡翠沿用了数千年的传统玉器加工方法,虽然工艺价值在翡翠成品中不及在玉器成品中所占的那么重,但仍会影响到翡翠的价值。不合格的加工线条粗糙,连接不畅,会大大贬低翡翠的价值。好在现在这种劣质工艺的翡翠越来越没市场。记得几年前,北京某地卖了一件工艺粗糙的观音摆件,卖的价钱还不低,想来现在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与之相反,精彩的加工能提升翡翠的价值。“俏作”,就是指巧妙地运用天然翡翠的不同颜色。好的加工能大大地提升了翡翠的价值。

E. 缅甸翡翠市场有哪些,缅甸翡翠的发现与历史

关于翡翠在缅甸的历史,缅甸一位学者做了很详细的调查工作。他认为在缅甸,翡翠最早2000年以前,最早使用翡翠的民族是骠族(Pyus)。那时的人们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起到装饰的作用,或者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最早的翡翠雕件是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
考古学家曾发现了这一时期的708颗珠子中有3颗是翡翠珠,这种质地的翡翠现在在当地还有产出。这几颗翡翠珠颗粒很大,抛光非常好,珠子上的孔打得也非常好,在硬度如此高的翡翠上能有这么好的做工,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是非常高的。
缅甸虽然很早就有翡翠的出产和使用,但却一直不被重视,王室只将红宝石作为缅甸的国宝,国王送给别国的礼物也只有红宝石和金银饰品,没有翡翠。
大约到18、19世纪,仿佛突然之间,翡翠在缅甸变得非常贵重。据记载有一次国王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是“100个金叶制成的包、100个银叶制成的包、两个镶红宝石的戒指、两个镶蓝宝石的戒指和60块翡翠”。缅甸国王还将一块重达30公斤的翡翠送给法国人,据说当时法国人对于呈献给他们的这种皇室玉石所具有的光滑而明亮的绿色十分惊叹。
缅甸文中“翡翠”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5世纪,直到18世纪到19世纪,翡翠才开始在缅甸大量开采。为什么在缅甸发现千余年、记载几百年的翡翠,一直默默无闻,而突然一下成为缅甸的国宝?
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清代干隆朝间,中国人对翡翠由接触而了解到非常喜爱,中国皇家宫廷也给予翡翠极高的地位,称其为帝王玉。因此翡翠在中国兴盛起来,从宫廷到民间,所有的中国人都非常珍爱翡翠,不惜以重金购买。大量金钱源源不断涌入翡翠市场,最终使缅甸国王也认到翡翠乃稀世珍宝也。
中国对翡翠的需求突然爆发,使得每年参与翡翠开采和贸易的中国人和缅甸当地人大量增加。清代时,每年至少有上千个中国人和缅甸人在矿上开采,原料开采出后会运到云南买卖成交,这些翡翠原料中的大部分再被运往广东进行加工。
在翡翠开采中,缅甸国王得到了大量的税收,赚取了许多金钱,当时甚至打算通过声明翡翠是皇室玉石来控制翡翠开采的权利。当中国爆发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对翡翠的需求量明显减少,使得翡翠生产一度非常低迷。当时的缅甸国王还专门派出一名官员到云南去打听翡翠贸易下降的原因。
翡翠由不知名的玉石成为缅甸皇家珍宝,为政府带来了大量收入,为当地的平民提供了大量就业,使缅甸不仅因为红宝石,更因为翡翠而闻名世界。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人对玉的挚爱,这种爱已达到了崇拜的境界,不惜付出高昂的金钱购买翡翠,甚至在开采和进行贸易时以生命进行冒险。
根据阿玛拉普拉城中国寺庙中的名册记载,自从20世纪以来,有6000多名中国翡翠商人死于缅甸,他们每年都要被祭祀一次,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是死于找寻翡翠。这个数字使缅甸人真切地体会到,中国人是多么深入的投身于翡翠之中。

F. 哪些翡翠值得收藏

现在,翡翠已经成为东方艺术品中的一个重要收藏门类。翡翠收藏既要求收藏者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和科学鉴定知识,也要求具有很高的鉴赏品位。面对翡翠市场涌动的热潮,初次入市的收藏者一时雾里看花,不知从何入手,而藏家中间流传的一些以讹传讹的谬误,包括商家有意无意的误导都使得翡翠收藏观念更加模糊不清。
什么样的翡翠值得收藏

在近年来的艺术收藏品中,色艳质美的收藏级翡翠异军突起,价格上涨迅速,翡翠收藏家数量也日益增多,但是,很多翡翠收藏者也许并不知道,真正的收藏级翡翠不到全部翡翠的万分之一。不足万里挑一的概率足以让充满热情的收藏者感觉如履薄冰。
买翡翠升值幅度有多少?怎样的翡翠才能够升值?作为一个收藏家又如何才能选到具有升值潜力的收藏级翡翠呢?这是许多刚刚开始接触翡翠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纵观翡翠进入中国后的几百年历史,翡翠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三个身价不断上升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翡翠从清代干隆时期进入国内,初期不过是各种玉石中的一类,价格很低,但到了干隆晚期,其身价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玉石种类,甚至高于皇家一直最为看中的和田玉。短短几十年间,翡翠身价上升了千倍以上。
第二个阶段是1949年后到我国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翡翠的行情变化却是大起大落,变化极大。在七八十年代,由于台湾、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腾飞,翡翠曾大幅度上涨达百倍之多,九十年代初,翡翠成品的价格又出现回落,大约相当于八十年代最高峰时的三成左右。
1995年5月,北京嘉德拍卖公司拍卖了一支翡翠手镯。该手镯为圆条口,直径较大,通体很透,颜色为湖水绿,无任何白绵,更为难得之处在于没有绺、裂、黑点和瑕疵。就年代而论,应该是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东西。该手镯由民间转卖到北京首饰进出口公司,又出现在北京嘉德公司的拍卖会上。在这场国内第一个专业的珠宝专场拍卖会上,该手镯最终以49.5万元成交。如果放在70年代末,该手镯的作价不过2000元左右。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3年“非典”之后,整个艺术品收藏市场出现了爆发性增长的行情,翡翠交易也越来越火爆,翡翠原料价格更上了一个台阶。在2003年3月15日至23日于仰光举行的第四十届珠宝交易会上,第1172号拍品,重92公斤,已被开为两块,内有一条绿带,种份非常好。这块原料的底价为208.8万美元,最后以51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近四十年以来缅甸翡翠拍卖会单件翡翠的最高记录。现在很多行家更是惊叹,2003年之后,翡翠成品批发的价格也开始大幅度上涨,且再也没有以前讨价还价的余地,给的价钱不够高就意味着会立刻失去这笔生意——你不要,还有许多买家等着看货给价。
万瑞祥2002年在燕莎专柜出售过一件冰种满绿的翠瓜,其形状光素、颜色鲜艳均匀、质地通透,当时的价格还不到5万元。2006年底,也就是在仅仅4年之后,有一件种质较为相似的翠瓜,颜色不如前一件,形状更厚一点,最后以42.6万元成交。目前,新一波市场行情刚刚展开,未来行情上涨的幅度将远远不止十倍。
从翡翠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它作为收藏品所具有的升值特征。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翡翠都升值惊人?答案是否定的。
市场上见到的绝大多数翡翠升值并不多,像普通手镯、豆种、干青种的翡翠花件(指翡翠挂坠),形状较薄的花件,价格上涨不多。实际上,真正达到收藏级的翡翠不到所有翡翠的万分之一。其实翡翠原料出产并不少,去过缅甸翡翠“公盘”(“公盘”就是缅甸政府举办的翡翠原料拍卖会)的人一定会赞同这一观点。
“公盘”在仰光的宝石博物馆举行,每次公盘在相当于两三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场子里,堆满了翡翠原料,一堆堆一眼望不到头,每堆翡翠由两三块到几十块料组成,大块的翡翠一块能达到几吨重,但这些料质地不佳,也不透明,有白、灰、黑等颜色,基本上没有鲜艳的正绿色。这些料,行家常称之为“庄头料”,还有人干脆称之为“砖头料”,在缅甸还真有人用这种料来砌墙。一块“庄头料”可以加工出成千上万件翡翠制品进入市场,这样的翡翠制品是行家所称的“垃圾货”。“垃圾货”成本很低,所用的加工也是最便宜的,但卖到市场上以后,它的利润率反而最高。
“庄头料”交易同时,在博物馆外的廊子下边也放着几张桌子。与望不到头的“庄头料”交易场地相比,几张桌子实在是太不起眼了。这些桌子上用盘子盛着一些翠料,大的也就几公斤,小的仅有糖块大小。但是,这里才是翡翠交易的真正焦点,整个“公盘”中也只有摆在桌上这些拥有高色的、质地很好的原料才是行家争抢最厉害的,最后成交价有的能达到最初底价的100倍,也是这些珍稀的、高品质、高价值原料被加工并进入市场之后,才构成了具备收藏价值的翡翠。
由于原料品质、珍稀性的巨大差异,翡翠成品也在市场上形成巨大的价值差异。可以说,以下几种翡翠都在市场中较为常见,但却不值得收藏。
第一,质地不通透、不细腻的翡翠不值得收藏。
第二,颜色过于暗淡、不鲜艳的翡翠不值得收藏,包括北方收藏家很喜欢的“油青”。
第三,加工工艺特别琐碎的翡翠不值得收藏。琐碎的工艺往往意味着原料本身存在着很多瑕疵,如绺、裂等毛病,不得不用工艺进行掩盖。
第四,形状不够饱满、规矩的翡翠不值得收藏。比如过薄的翡翠、太细的翡翠、太小的翡翠、七扭八歪的翡翠等。这些翡翠往往因为原料已经不够制作规整、饱满的器物才因陋就简,其价值也就大大缩水。这其中甚至包括在拍卖市场上曾经拍卖价达到几十万元一件的翡翠。虽然颜色很绿,但是种分不够、通透程度不足,同时物件又太薄,虽然过了二、三十年,但价格仍然没有上升。
那么,现在提出核心观点,那就是到底什么样的翡翠才是具有升值潜力的收藏级翡翠——
所谓收藏级翡翠,万瑞祥有一个定义,就是在用料饱满完整、形状周正的前提下,兼具鲜艳均匀绿色、细腻温润质地、精明考究工艺的翡翠,这样的翡翠才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收藏翡翠,关键是两个字:选择。如何选择到那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的收藏级的翡翠,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G. 缅甸的翡翠是最好的玉吗

玉石分为软玉和硬玉。翡翠是硬玉,和田玉和羊脂玉是软玉。和田白玉(羊脂玉)已被纳入国玉行列,石质坚实缜密,外表晶莹光洁,性质温润浑厚。与缅甸翡翠并称世界两大名宝玉。两种玉都是最好的玉。如果单说玉和翡翠,无疑翡翠更贵重些。
一、通常见到的软玉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岫玉、独山玉和俏色玉等。
1.白玉中有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肚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以细润莹洁的羊脂白最佳。
2.青玉和青白玉,青色在我国有“兰色”、“黑色”不同概念,而这里的青则是比较含糊的颜色,非灰,非青又非绿,实际上是不明鲜的淡绿色。说白又青,说青又白,即为青玉,介于青玉和白玉之间者,则称青白玉。青白玉与白玉和青玉之间也没有标准的界限,都凭肉眼感觉所定。
3.碧玉是指玉器的色地为绿色或暗绿色,比较容易区别。
4.墨玉为灰黑色、黑色。经常出现不均匀,有云状或纯墨状,形态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鬟、美人发、纯黑等。比较珍贵的为纯漆黑,象黑皮靴那样的黑光。墨玉又称玉,系青玉中有黑色杂质所致,有时在青玉上出现墨玉,有时在墨玉上出现青玉。
5.黄玉有黄色、米黄色、蜜蜡黄、栗色黄、秋菊黄、黄花黄、鸡蛋黄、米色黄、黄扬黄等。
6.糖玉国色似红糖而得名,皆因氧化铁所致,糖玉同墨玉一样可在青玉上出现。多为紫红或褐红,正红色者较罕见。
7.独山玉因产地在河南独山而得名,主要特点是多色,一块玉石上同时出现蓝、绿、黄、白、黑、棕等色,硬度个别达7度。
8.岫玉主要由蛇纹石矿物组成,是一种含水的镁硅酸盐组成的集合块体,玉石中可以出现少量方解石、透门石,绿泥石等其它矿物。硬度2.5——4度,个别达5.5度。颜色有白、黄、粉红、淡绿、翠绿、黑绿等,它主要是供工厂做玉雕件加工。我国辽宁、甘肃、广东、新疆、台湾等地都有丰富的矿床。
二、硬玉即翡翠玉,就是红翡绿翠之意。我国古书所记载的翡翠并非今日的硬玉。硬玉是一种钠铝硅酸盐矿物,硬度6.5——7度,化学成份纯净的翡翠无色或白色,当成份中含有金属色素离子时,出现绿、翠绿、黄绿、兰绿、褐、红、橙、淡紫,粉紫等色,绿色称翠,褐色、红色称翡。
翡翠玉因是天然矿石自然形成的,它必定有天然的自然美,百看不厌,并有石纹、晶体及瑕疵存在。绿色翡翠中最好的是玻璃地的高绿、艳绿两色。
在鉴定翡翠玉的真假、好坏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实践经验,马虎不得。要掌握翡翠的颜色和质地,要结合器物的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要点,方可正确判断。
世界着名翡翠产于缅甸乌龙江流域。据清朝历史记载,缅甸所产翡翠输入中国时,结集于云南腾冲、大理等地,然后转运内地。从清代初开始至今依然存在。
因翡翠的价格比较昂贵,比较稀少,所以假的翡翠就逐步出现了。在清朝料石翡翠及炝色翡翠中比较常见。
料石翡翠就是用陶瓷或玻璃作原料,经高温熔化,加着色剂(绿色)浇铸而成。
炝色翡翠就是用比较底档次的玉或无色翡翠在颜色上造假。近几年来,由于科学的进步,炝色翡翠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炝色翡翠是采用铬盐、镍盐化学药品为着色剂,经浸泡、加热、酸化处理,使无色的翡翠变成美丽的翡翠。但天然的翡翠是铬离子进入硬工矿物晶体组成的天然颜色,而炝色翡翠是附在外表及裂隙中,它怕酸、怕碱、怕日照、不耐看。

H.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的特征是什么

1、大马坎场口。是缅甸翡翠的八大场口之一,大马坎场口属于冲击矿床,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特点是薄皮、磨圆度好,并且几乎所有原石都有雾层。

I. 有一个长的很漂亮的翡翠收藏家叫做关聪,谁有详细资料吗

关聪,女,1980年4月6日出生,身高175cm,冠洋地产,冠洋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冠洋集团董事。
此前在集团里属于“神秘人物”,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她,直到她从英国留学归国并担任了集团的董事,才慢慢走进人们的视线。她行事低调严谨,乐善好施,堪称身价数十亿的八零后隐形富豪,真正意义上的白富美。

J. 缅甸翡翠有哪些着名矿区,产出的翡翠都有哪些特点

缅甸翡翠矿区主要位于缅北孟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长约250千米,宽约15千米,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各个矿山不同坑口所产翡翠各具特色。下面介绍各矿区的翡翠玉石。
1.帕岗: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 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着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均产自麻蒙。
2.抹岗(也称抹岗):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 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3.灰卡: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4.龙塘 (也称龙坑):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5.自壁(又称次卑):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即产于此坑。
6.麻蒙(也称乌砂):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7.打木砍(也称刀磨砍):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 ,也较名贵。目乱干:属新厂,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为主,一般在一块料上有紫、红及淡翠并存,但裂纹多。
8.龙塘 (也称龙坑):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9.马萨:属新厂,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3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4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16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8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2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576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18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4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3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