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的传统服装什么样
Ⅰ 缅甸人什么样子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
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相关说明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Ⅱ 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拓展资料
缅甸人: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人
Ⅲ 缅甸人长什么样子图片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中文名
缅甸人
主要民族
缅族、掸族、克伦族、克钦族
主要宗教
佛教
人口
5141.9万(2014年)
有道翻译知乎缅甸华人缅甸特产缅甸豆瓣老挝缅甸人长相缅甸疫情缅甸疫情最新消息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僧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Ⅳ 缅甸女人都穿筒裙,是被逼无奈还是个人喜好
缅甸是我们国人很喜欢去旅游的地方,距离近景色风俗又不错,所去缅甸旅游的口碑一直以来都很好。去过缅甸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缅甸的衣着风俗很有代表性,那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穿“筒裙”,但是看起来风格好像有点单一,她们为什么不穿裤子呢?这个筒裙是被逼无奈的穿着还是她们真的喜欢穿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只是这个筒裙虽然在缅甸男女通穿,但是还是有区别的,男款筒裙叫“隆基”,女款筒裙叫“特敏”,而且穿着方式也稍有不同,女生的筒裙围好之后是在腰侧打结固定,而男款筒裙则是在腹部中间打结固定。所以虽表面看起来缅甸男女老少都穿筒裙,但是还是会不同的,如果有机会去缅甸旅游试穿筒裙,不要穿错惹笑话哦。
Ⅳ 一个很奇葩的风俗,为什么缅甸小伙子总是喜欢穿裙子
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缅甸也成为了很多小伙伴必须去打卡的地方,甚至成为了东南亚国家中旅游最受欢迎的国家,据说每年也能吸引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前去观光呢,但是去过缅甸的小伙伴都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就是缅甸的小伙子怎么也喜欢穿裙子呢,这个风俗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去学习缅甸小伙子为什么总是喜欢穿裙子一下吧!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缅甸的这种风俗非常有特点,据说去缅甸旅游的男游客也会被请穿当地的“裙子”,有的男游客会拒绝,但是小编认为入乡随俗感受一下当地风俗习惯也蛮有纪念意义的,你觉得呢!
Ⅵ 为什么缅甸的男女老少都不穿裤子
缅甸是个美丽而神秘的国度,是东南亚最上镜国度之一,近些年,中国去缅甸的游客越来越多。缅甸有秀丽的风光,有热情的居民,还有奇特的风俗。说起风俗,缅甸男女老少都穿裙子,应该是初到缅甸的游客最好奇的地方。
此外,筒裙+人字拖的标配,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而这一传说还和诸葛亮有着亲密的关系。据说诸葛亮平定西南边境战乱以后,看到很多庶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十分苦恼。酷暑难耐,他看到自己宽大的袖子计上心来,把衣服上那宽大的左袖撕上去,让一个汉子围在腰上;又把右袖也撕上去,让一个女人围在腰上。诸葛亮看了异常满足,说:“不错!不错!而本地庶民还认为他们围在腰上的器械就叫“不错”,便如斯谣传了上去。在缅语中“笼基”亦称为“伯梭”,发音和汉语中的“不错”千篇一律。虽然传说无从考证,但是当地人对诸葛亮的崇拜却是真真存在的。
Ⅶ 缅甸小伙总爱穿裙子,这和当地的文化有什么关系
首先与气候条件有关。缅甸国家地处东南亚热,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的平均气温为25℃-30℃。这使得这个国家一年四季的气候都是偏炎热为主,尤其在炎炎夏日的时候平均温度都能够超过50℃,如果穿着短裤衩或者长裤的话不容易散发热度,同时也会让身上湿漉漉的。但是如果缅甸的小伙和缅甸的姑娘一样都穿着筒裙的话,就显然更方便一些。
关于“笼基”还有一种说法。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了边陲战乱后来到缅甸,看见当时的缅甸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于是把自己的衣袖扯下来给了当地的一个人裹上,后来这种“裙子”的穿法也就流传了下来,从此以后缅甸的男女老少都习惯了这种穿法,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Ⅷ 缅甸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1、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2、服饰
缅甸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
3、称呼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为叔伯)。
(8)缅甸人的传统服装什么样扩展阅读
缅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缅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其中影响最为广泛并为绝大多数缅甸人信仰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约占全缅87%的人口。基督教约在16世纪初传入缅甸,目前影响最大的是新教浸礼会和罗马天主教派。
缅甸人认为头部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地方,不喜欢别人触摸自己的头。妇女的筒裙被视为不洁,严禁晾晒在头部以上的高度,忌讳从晾晒的妇女筒裙底下走过。进入佛教寺庙和参观佛塔时应脱鞋、脱袜,不应与僧侣“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随意碰触僧侣袈裟或身体。
进入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场所前,应事先询问是否可以进入,如对方不欢迎非信徒进入,请勿强行参观。此外,缅忌讳随意抚摸儿童头部,用脚做指示、踢东西或触碰人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Ⅸ 缅甸人长什么样子
缅甸人很像汉族人,但大体来说的话,皮肤偏黑,鼻子微挺,他们的牙齿都是很白的那种。
选择到中国打工的缅甸女孩,家庭条件大部分不好。她们非常勤劳,不过长得却一般。如果你去云南,在中缅边境城市看一看,会发现这里的缅甸人很多。这些女孩大部分皮肤偏黑,因为很早就出来谋生,她们很多人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
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
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