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开挖的隧道叫什么名字
A. 火车通过仅需7分钟,修通它却要12年,大柱山隧道有多难挖
我国有这么一条隧道,有着“史上最难掘进”之称,仅有14.48公里的长度,7分钟火车就能开过,却足足凿了12年,这就是大柱山隧道。
大瑞铁路的建设,将给人们生活带来最大改观是速度,过去从大理到瑞丽,得花六七个小时的车程,大瑞铁路建成后,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到,除此之外,它也将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昆明市,与缅甸西南的皎漂港相连,与中缅汽油管道平行,将极大的带动中缅两国的贸易往来,大大降低货运和人员往来的成本,并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重塑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新的辉煌,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基建投资都是正向且值得的。
B. 台湾出现了中国第一个铁路隧道,名称是什么
是狮球岭隧道。
狮球岭隧道是第一个铁路隧道,也是台湾地区唯一仅存的清代铁路隧道。三级古迹,位于安乐区,为刘铭传所建,目前被评定为三级古迹。 狮球岭隧道是中国最早建成的铁路隧道,位于台湾省基隆经台北至新竹窄轨铁路的基隆与七堵之间,全长261米。这座隧道通过页岩、砂岩及粘土地层,最大埋深61米。在地层压力较大处,拱部用砖作衬砌,边墙用石料作衬砌;在岩层较好处,则用木料作衬砌。隧道于1887年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由外国工程师定出线路方向及中心桩的开挖高度,由清朝政府的军队负责施工。筑路官兵用粗笨工具开挖,克服了大塌方等不少困难,终于在1890年建成。现在的狮球岭隧道已成为台湾省基隆的旅游景点,游人来此瞻仰,缅怀先人们的丰功伟绩。
编辑本段历史
在清朝光绪11年间,台湾巡抚刘铭传主理台政时,积极建设台湾,并且推行洋务运动,倡导设置铁路,并且在光绪13年获淮设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在台湾铁路开工后,首先建设基隆经台北至新竹,其中位于基隆狮球岭的隧道工程最为艰钜,两处洞口均在山坡谷地间,所以必须克服许多技术上的障碍和困难,因此从光绪14年春动工至16年的夏天才完成,前后耗时达30个月始凿通,狮球岭隧道成为为台湾第一条铁路专用隧道,也是仅有的清代铁路隧道。
编辑本段外观
狮球岭隧道南口外观以红砖砌成,在隧道竣工完成时,由巡抚刘铭传题额‘旷宇天开’,左右对联曰:‘十五年生面独开羽毅飙轮,从此康庄通海屿;三百丈岩腰新阔天梯石栈,居然人力胜神工’,说明了当年以人力开凿的壮举,也为广大的历史留下见证。
编辑本段价值
二十世纪初由于铁路改道,狮球岭隧道才渐遭荒废,近年为了保存维护这处深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已由市政府整修完毕,开放时可从北口进入一直走到南口,夏天时山洞内清凉无比,穿过三级古迹的隧道,令人更敬佩先人开凿山洞的精神;基隆市内除了狮球岭隧道外,还有狮球岭抱台、白米瓮抱台、槓子寮抱台等历史古迹,带动了许多人潮前往基隆旅游,因此基隆当地饭店为因应基隆旅游观光潮流,基隆饭店、基隆旅馆、基隆民宿、基隆汽车旅馆业者们也都陆续的开发,为了就是让基隆旅游、基隆观光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基隆旅游。更有多家旅馆饭店与民宿业者使用饭店线上即时订房系统,透过安全的线上交易,即可预先指定基隆饭店、基隆旅馆以及基隆汽车旅馆订房,彻底体验基隆的历史之美。
C. 世界上第一个隧道出自哪里详细。。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就出现了几座至今仍享有盛名的长大隧道。
仙尼斯隧道,连接法国、意大利两国,长12900米,双线,建于1857~1871年。
圣哥达隧道,位于瑞士境内,长15000米,双线,建于1872~1882年。
辛普伦隧道,连接瑞士意大利的一座铁路长隧道,长19800米。第一号隧道建于1896~1906年,第二号隧道建于1912~1921年。
美国最长的隧道是1925~1928年修建的长12540米的喀斯喀特隧道。
世界上最长的山岭隧道是位于日本上越新干线的大清水隧道,长22280米。
世界上最着名的铁路隧道,莫过于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和英法海底隧道。
日本青函隧道是当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隧道。它通过津轻海峡,把津轻半岛和北海道的铁路连接起来。隧道由本州的青森穿过津轻海峡到北海道的函馆,为双线隧道,全长为53860米,其中海底部分为23300米。青函隧道1964年开挖斜坑道,经过24年的施工,于1988年3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
英法海底隧道从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即英国的多佛尔到法国的加来,同时修建两条直径7.3米、长50000米的铁路隧道。其中37000米在海底。两条隧道之间相距30米,在其中间线再修一条直径为4.5米的辅助隧道,每隔375米与两侧主隧道连通,供通风、维修使用。当主隧道因故列车不能通行时,辅助隧道还可作为应急的通道。全部工程耗资为530亿法朗(约合70亿美元)。
英法海峡隧道长50公里,当高速列车通过时,巨大的压力和空气阻力会使隧道内的温度升高到49℃~55℃。这样高的温度不仅会造成钢轨变形、设备发生故障,而且旅客也难以忍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技人员在两个隧道之间加设了一条冷却管道,并在海峡两端建造了巨型水冷却设备,水温在这里被降到3℃,然后流经管道以降低隧道内的温度。
隧道于1987年动工,199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坐时速260公里的高速火车,穿越隧道只用26分钟,从巴黎到伦敦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为3小时。列车全天运营,高峰时间每3分钟开出一列。
十大海底隧道?
1) 日本青函隧道(铁路):53.85千米
(2) 英国-法国英吉利隧道(铁路):50.5千米
(3) 日本新关门隧道(铁路):18.77千米
(4) 英国塞维恩隧道(铁路):7.01千米
(5) 日本羽田隧道(铁路):5.98千米
(6) 日本关门隧道(铁路):3.6千米
(7) 英国默西隧道(公路):3.43千米
(8) 美国布鲁克林隧道(公路):2.78千米
(9) 美国霍兰德隧道(公路):2.61千米
(10) 美国林肯1号隧道(公路):2.51千米
D. “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Eurotunnel),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开通。它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E. 关角隧道的简介
关角隧道属世界高海拔最长隧道,是国内第一长隧。隧道结构为两条分离式单线隧道组成,全长32.46双公里。关角隧道地质之复杂,隧道施工中必须经过地质断层和二郎洞断层束素有隧道建设史上的地质博物馆之称。它的建成将证明我国迈入世界高海拔特长大隧道行列国家之一。
在关角隧道的建设中曾创下了多个第一:在关角隧道10个斜井施工第一个开挖到井底实施正洞施工的,在关角隧道施工中第一个开始隧道混凝土衬砌工序的,在高原隧道中第一个使用中隔板通风技术解决洞内施工环境的。
F. 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有哪些
1、由于瑞士铁路线上隧道所占的百分比较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大,瑞士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最多关于开挖隧道的经验。但是第一次打通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却是位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12.2公里长的仙尼斯峰铁路隧道(Mont Cenis Railway Tunnel),隧道施工花了14年(1857–1871年)。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修建的隧道都用人工凿孔和黑火药爆破方法施工,在此期间首次应用风动凿岩机代替人工凿孔。
2、长达14.99公里的高特哈特隧道(Gotthard Tunnel)使意大利与中欧第一次连接起来,该隧道的起点紧靠着格申恩火车站的南端。从1872年6月开始到1881年八年时间里,隧道的施工者们没日没夜地辛劳工作,他们大多来自意大利的北部,与他们日夜为伴的就是他们的劳动工具———空气压缩钻机和爆破用的炸药,这个隧道从开工到开通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
为了开挖隧道,人类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在高特哈特,每年都有大约25人死于工程事故,并且每年还有数百人受伤。即使有些工人外表上看起来并没有受伤,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已经患上了某种疾病,因为他们经年累月地呼吸着开钻岩石产生的粉尘、炸药爆破产生的硝烟以及隧道里不新鲜的空气。
3、辛普朗隧道(Simplon Railway Tunnel)位于瑞士伯尔尼至意大利米兰的铁路线上,在瑞士布里格和意大利伊塞尔间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铁路隧道。从意大利伊塞莱到瑞士布里格。十三世纪起,已是北欧与南欧的重要贸易通道,1905年建成隧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毁,1921年修复。山口海拔2,009米,隧道开凿在海拔700米处。长19.8公里,为世界最长隧道之一。
辛普朗铁路隧道包括Ⅰ号和Ⅱ号两座平行单线隧道。Ⅰ号隧道于1898年开工,1906年建成;Ⅱ号隧道于1912年开工,1921建成。两座隧道长度均为19.8公里,中心相距17米。Ⅰ号隧道海拔705米,最大埋深为2135米,隧道内线路坡度自北往南为+2.0‰、±0.0‰、-7.0‰,并设有会让站。
Ⅰ号隧道穿过的地层为片麻岩、石灰岩、片岩、石膏等。Ⅰ号隧道用下导坑法开挖,并在隧道修建史上首次采用平行导坑。坑道运输采用风动机车牵引。隧道施工时曾发生岩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隧道内存在着巨大膨胀性地层压力,涌水曾达每分钟约60吨,热泉和岩层温度高达Ⅰ6℃左右,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Ⅰ号隧道在施工中,采用喷洒冷水降温,并利用平行导坑出碴、进料、通风、降温、排水和疏干地层等。
Ⅱ号隧道是利用Ⅰ号隧道施工时的平行导坑扩建而成的。施工中遭遇极大的困难,在北段当导坑掘进至7500米处,地下气温已高达53°C,只得喷洒冷水使岩层冷却。在南段岩层松软或破碎的地段,导坑因承受巨大的岩层压力而压毁了最大的木支撑,钢梁也被压弯,以致曾多次停工而延长了工期。
通过这两座隧道的列车已改用电力机车牵引。
辛普朗隧道(Simplon Tunnel)是两座从山体一端开挖的隧道,它们是瑞士阿尔卑斯山当时已建成的第二大隧道。它们中的一座建于1898年至1909年间,另外一座于1921年投入使用。隧道施工人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从辛普朗隧道北部入口进去8公里的范围内,隧道里的温度是52.8摄氏度,当用风扇降温已经无济于事的时候,工程师们只好采取往岩石上喷冰水的方法降温。为了满足火车检修的需要,使其检修起来更为方便灵活,这两座隧道都在中部增大了开挖面,在隧道中部形成一个大堂,并在大堂里设置了各钢轨间的转线轨道。直到1960年前后,在基地设置了遥控站,这个位于隧道里的特殊房间才24小时都有人管理。
4、圣哥达公路隧道(Sait Gotthard Highway Tunnel)是世界上最长的汽车专用隧道。穿过苏黎世东南阿尔卑斯山脉圣哥达峰,是瑞士国有公路系统中连接南北干线的重要环节,长16.32千米,建于1970年5月~1980年9月。隧道通过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等地层,也遇到其他不良岩层,最坏地段为风化的砂砾和滑石。施工时,在隧道一侧30米处开挖平行导坑,每隔250米设一横向联络通道与隧道联通,以便于通风、排水和出碴,加快施工速度,以后还可用于修建第二线隧道。隧道衬砌为10米宽的马蹄形断面,顶部分隔成进风道和排风道,一旦发生火灾,横向通风可分区段隔断而不影响其他通风区。隧道中每隔800米加宽一段断面,为出故障汽车提供避车道;设两座竖井和两座斜井作通风井。隧道内车速限制在80千米/小时以内,交通量1800辆/小时。隧道两端设有计算机控制站,通过电视录像机和传感器提供数据,以监视和控制车流,并对空气清洁度变化、失火及照明亮度也能及时察觉和报警。
该隧道是瑞士国有公路系统中连接南北干线的重要环节,通车后,北面从巴塞尔经联邦德国通往法国;南面从洛迦诺经意大利与南斯拉夫相连,成为欧洲的大动脉之一。
数百年来,穿过瑞士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圣哥达的山口一直是北欧和意大利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这个山口早在古罗马时代就为人们所知晓,但直到14世纪才被频繁使用。现在,有一条长长的、蜿蜒而上的公路穿过群山通到隧道的入口处。
1882年开通的一条铁路隧道穿过山脉,使行程更为方便。但是圣哥达公路隧道直到1980年才开通。目前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长度为16千米。圣哥达山口每年冬季因下雪而关闭,所以这条隧道的建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隧道穿过山体部分长达870米,平均每小时有1500多辆汽车穿过隧道。
在建造第一条圣河达公路隧道时,这项工程被认为是一项杰出的技术成就。但是在建造过程中有,有将近200人丧生,其中包括主管工程师。
5、位于坎德施泰格和戈彭施泰因之间,伯尔尼的斯匹耶兹通往布里格铁路线上的列奇堡隧道(Lotschberg Tunnel),是世界十大着名铁路隧道之一,位于瑞士南部,辛普朗隧道的西北,为瑞士伯尔尼至意大利米兰铁路干线穿过伯尔尼阿尔卑斯山的隧道。于1903年开工,建造历时十年,1913年建成。隧道全长14.6公里,海拔2690米。当时雇佣了大约4000名工人,这些工人大多数来自意大利,他们住在隧道两端的巨大的工棚里。1908年2月的一个夜晚,山南端的一个工棚在当晚的雪崩中被大雪埋葬了,这次灾难导致了12人丧生。但是更为糟糕的事情却发生在隧道里面,工程师们都非常自信地认为,隧道和正在他们开挖的山谷的地面之间至少有183米的距离,他们认为这样钻下去肯定会钻到岩石,而不会钻到其他的东西。但是,在1908年7月24日的一次引爆中,大量的冰状碎片和水涌出并灌进了钻坑,导致1554米长的隧道都被水淹没了。在这次事故中,有25名工人丧生。
事故发生之后,施工人员进行了为期数个月的试验性开挖和讨论,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已经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了,只有一个办法行得通,那就是修建一堵10米厚的墙来隔开受到影响的部分隧道以及那些被水淹没的机械设备。之后再转变开挖隧道的方向,向东掘进隧道。最后,分别从两端掘进的两支开挖队伍于1911年在山体中间胜利会师,隧道挖通了。该隧道于1913年开通运营。列奇堡隧道是欧洲最为壮观的交通要道之一。
6、在瑞士南部伯尔尼阿尔卑斯山,辛普朗隧道的西北。从坎德施泰格到戈彭施泰因,筑有铁路列奇堡隧道(Lotschberg Tunne,海拔2690米,长14.6公里,建于1903-1913年),通达伯尔尼和意大利的米兰。穿越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勒奇山隧道(Loetschberg tunnel)于当地时间15日隆重开通,成为全球最长的陆上隧道,并令欧洲中部穿越阿尔卑斯山的交通迈向新纪元。
勒奇山铁路隧道(Loetschberg Tunnel)总长34公里,目的是使来自欧盟的载重卡车在瑞士境内能用火车运送,从而减轻瑞士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隧道将打通阿尔卑斯山,使德国与意大利之间的旅行时间缩短一个小时。 勒奇山隧道于1994年从瑞士首都伯尔尼以南56公里处开凿,计划从山的南北两头分别修建,最后在隧道的正中央汇合。2005年4月28日,南北两段隧道几乎是完美的“相遇”了。北段隧道的钻孔中心点与南部隧道的钻孔中心点的水平偏离仅为13厘米,而两点的垂直误差不超过2.5厘米。2007年6月15日,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勒奇山隧道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陆上隧道。
以前,从德国到意大利需要3个小时以上。隧道开通后,旅途时间缩短至不到2小时。有了这条隧道,滑雪爱好者可以更快捷地到达瑞士滑雪胜地。这条隧道的 铁轨加铺了橡胶,因此可以适配来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高速列车,货运列车过隧道时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客运列车最高时速更可达250公里。
7、位于瑞士中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戈特哈德铁路隧道(The Gotthard Railway Tunnel)也可以叫圣哥达基线隧道、哥达基线隧道,2010-10-15全线贯通,这条全长57公里的隧道是目前全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
戈特哈德隧道造价近98亿瑞士法郎(1美元约合0.95瑞士法郎),是目前在建的连接德国、瑞士与意大利的高速铁路的一个重要工程。2017年该铁路通车后,从瑞士苏黎世到意大利米兰将仅需2小时40分钟,较目前缩短1小时。
届时,每天将有至少300次列车通过戈特哈德隧道,客运列车平均时速将达25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可达160公里。
由于戈特哈德隧道对贯穿欧洲大陆南北交通具有重要作用,正在卢森堡举行会议的欧盟27国交通部长当天通过视频见证了其贯通的整个过程,并感谢“瑞士人民为修建这条隧道作出的巨大贡献”.
戈特哈德隧道工程自1999年起正式展开,工程分5段同步进行,节约了施工时间。戈特哈德隧道总长超过此前世界最长铁路隧道、全长约54公里的日本青函铁路隧道,瑞士媒体骄傲地称其为“世纪隧道”.
圣哥达基线隧道(2016-17年竣工)和切纳利基线隧道(Ceneri Base Tunnel,2019年竣工)将连成一条超现代化的平轨铁路线,其最高点海拔仅为550米。这比起目前最高点为海拔1150米的穿山路线要低得多。
穿越瑞士的路线将变得更加平坦,长度也缩短40公里,旅行速度会更快。行驶在平轨上的货运列车可以加挂更多车厢,总重可以达到如今的两倍-即由2000吨增至4000吨,其行驶速度也能提高一倍。
这两条隧道与勒奇山基线隧道(2007年竣工)是阿尔卑斯铁路新干线的关键性组成部分。阿尔卑斯铁路新干线是世界最大的基建项目之一,它包括对两条穿越瑞士的南北向铁路线的扩建。其总造价预计将达到180-200亿瑞士法朗左右(其中圣哥达造价为97.4亿瑞士法朗)。隧道正式开通后,紧急停车站会为乘客提供逃生或疏散地。乘客不必穿越铁轨或使用电梯,他们可以直接登乘疏散列车。
一旦发生事故,受阻隧道内的烟雾会被吸出,新鲜空气则通过侧隧道和相连通道注入紧急停车站。轻微提高的气压会阻止烟雾通过逃生通道进入未受影响的隧道。如果列车停在紧急停车站前,则乘客可以利用相连通道逃至另一条铁路隧道里。专家称,从数据来看,高速列车旅行是最安全的交通手段。由两条隧道构成的圣哥达基线隧道意味着没有列车相撞的风险,同时还有高度复杂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
G. 雅康高速28公里的隧道叫什么
雅康高速大杠山隧道。
雅康高速全线中最难的节点工程——约28.7公里的隧道群,汇集了一批施工难度巨大的特长隧道,大杠山隧道就位列其中。雅康高速大杠山隧道是雅康高速公路泸定至康定段隧道群中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左线全长4730米、右线全长4723米,隧道口在海拔2016米的悬崖上。
隧道采用人工全断面开挖,克服岩爆、围岩变化频率快带来的施工组织难度、便道运输等困难掘进1202米,顺利开挖到ZK117加057处出洞。
大杠山隧道左线出口贯通后将洞内通风改为巷道式通风结构,能够减少通风管的使用成本及洞内空气的污浊情况,同时待仰拱铺设完成后可以将大杠山斜井洞口位置空压机改至大杠山隧道左线出口方向,以保证洞口文明施工,营造良好形象。为先开挖龙进中桥左线棚洞位置和2017年4月25日龙进隧道左线进洞施工计划创造了条件。
2017年3月17日,从中铁隧道股份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施工方获悉,雅康高速大杠山隧道左线大里程出口方向成功贯通。
H. 世界各国有哪些知名隧道
世界各国知名隧道有:
1、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建造时间最早的一条超长公路隧道。为此,日本官方还发行了“开通纪念”邮票,以此来纪念这条日本最长的公路隧道。
这条隧道连接群马县与新潟县,全长10.9公里。它贯穿了山峰险峻、终年积雪的谷川山脉。为防止山峰积雪崩塌、堵塞峒口,隧道采用了衬砌外伸的方式。此外,技术人员还采用了先进的隧道设备,设计一改长大隧道贯用的横向通风方式,率先运用电气除尘机和竖井相结合的纵向通风方式,降低了能耗,取得了明显成效。
I. 哀牢山隧道开挖了吗
玉溪新平县至临沧临翔高速公路,路线全长全长276.8公里(南线方案246.72公),拟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路基宽24.5米,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最大纵坡3%,估算投资460亿元。由于穿越“三江两山”(红河、恩乐河、澜沧江,哀牢山、无量山)等高山峡谷地带,桥隧比高达68.1%。北线方案穿越哀牢山地带拟建全长17850米长的特长隧道(南线方案将不必经过此隧道),拟采用3座斜井、1座竖井进行施工和将来保障通风。桥梁:全线设特殊大桥、特大桥8座,长5821米;大桥209座,长62844米;中桥72座,长5252米;小桥31座,涵洞367道。隧道:全线设隧道69座,长78.433公里;特长隧道5座,34041米。其中,大中山特长隧道8660米,无量山特长隧道7895米,泰和隧道长7430米,五老山隧道6700米,大峡山隧道3356米。长隧道15座,长23330米;中隧道15座,长10325米;短隧道34座,长1073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