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吃早餐遇和尚怎么办
Ⅰ 在缅甸街头,为什么四处可见和尚
缅甸的国教是佛教,具有崇高地位,每个缅甸男人一生必须出家一次做和尚。所以到处看到很正常哦
Ⅱ 对于缅甸的和尚都有哪些禁忌和严格要求
缅甸的和尚们摒弃一切杂念,苦行修道,认为这是达到幸福境界的唯一途径。而他们仍有许多禁忌,对妇女不能直视,即使是稍微触及一下女人的衣裳,也会认为使苦心孤诣的修行化为乌有。和尚不准杀生,但可以吃肉。男子在出家期间不能娶妻,要想结婚必须在还俗之后。缅甸信佛教的善男信女们朝拜佛像时不是烧香,而是奉献鲜花。每个家中都供奉有佛像,奉献的鲜花天天要换,因此使得缅甸鲜花行业生意兴隆。
Ⅲ 在缅甸为何会有很多的僧侣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裟、手持黑伞的僧侣,全国僧侣有十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两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
在缅甸形成一种规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现在已缩短为7天。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因此,在缅甸有“出家容易,还俗也容易”的说法。
Ⅳ 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拓展资料
缅甸人: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人
Ⅳ 在缅甸,人们对和尚的态度是怎样的
和尚在缅甸普遍受人尊敬。每天天一亮他们就出去化缘,人们都很乐意给予布施,有的还唯恐布施不及时、不周到;也有人早早就把饭菜做好,到家门口来恭候和尚来化缘,也有的人家甚至常年负责数名和尚的饭食。在农村,当人们见到和尚(特别是法师)时,都要就地跪拜,和尚出门乘坐车船,旁边的人都会自动起身让座;和尚在买票时,不是把钱直接交给售票员,而是把钱包打开,由售票员自己来取。
Ⅵ 去缅甸需要注意什么风俗,生活习惯,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不能用左手递给别人东西或者握手,不能穿鞋子去佛塔里面,不能摸小孩子的头,不能在出门的时候说不吉利的话,不能乱碰女孩子的任何部位、在一些特殊场合看到缅甸升国旗要站立、听到国歌也是(电影院、广场等)。就这些了。
Ⅶ 缅甸有什么忌讳
最佳答案 在缅甸旅游安全方面问题不大,因为缅甸不同于印尼,缅甸属于佛教国家,民风相对平和,所以打砸抢偷这些事情很少,至少仰光的治安要好过北京。但是如果你要去缅甸北部旅游就要多加小心,赌博和毒品在那里很昌盛;但如果在缅甸南部如仰光和BAGO及中部的BAGAN和曼德勒就根本毋需担心。 去寺庙参观不可以穿露膝盖的衣服,也就是说裤子/裙子一定要过膝,所以短裙是不允许的;另外缅甸的寺庙不允许穿鞋穿袜进入,所以最好可以带凉鞋或人字拖来缅旅游,方便很多。 和尚在缅甸是很受尊敬的,不过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不要随意摸小孩子的头,照相最好要经得别人同意,寺庙有些有壁画的地方会禁止照相(一般都会有禁止照相的标志)。 在缅甸讨论缅甸政府以及民主派人士如昂山素季都是不好的...这点一定一定要注意,毕竟出外旅游不要惹麻烦。 穿吊带裙上街完全可以,只要你不怕晒黑...嘿嘿~对旅游者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与在中国旅游无异,缅甸是个很好客的国家,所以大可放心,祝你在缅甸旅游愉快~
Ⅷ 在缅甸送人东西为什么必须在星期一到星期六,为什么星期天禁忌送东西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手持黑伞的僧侣,全国僧侣有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现在已缩短为7夭。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
缅甸人认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须做两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开在星期二做事,缅甸人有个风俗,每逢星期五这一天,忌讳乘船渡河。缅甸人送给别人东西时,必须在星期一至星期六进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纱笼等。避讳母鸡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财。避讳旅途遇蛇,若遇蛇,则应返回并推迟行期。忌在“安居期”(从缅历4月15日至7月15日)结婚、宴请、迁居、娱乐,僧人亦不得外出。
Ⅸ 为什么缅甸男人都要当和尚
缅甸的男人虽然生活悠闲,但他们一生必须出家一次,出家次数不限,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终身当和尚,更多的则是几年、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一般男孩到了5- 15岁左右,家长就要准备出家仪式,这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
在缅甸,无论是集镇还是山野村落到处都能看到穿着僧服的小和尚,年龄大一点的十多岁,小的只有五六岁。经向当地人了解,在缅甸所有男人一生中都要有出家当和尚的经历,出家的时间可以自由选择,短则三个月、半年,长则若干年甚至一生,也可以一生中若干次出家,总之出家和还俗是自由的选择,但是男人却几乎没有选择一辈子不出家一次的权利,如果一生中没有出家的经历,那就会被人瞧不起,在社会上没有地位! 缅甸的僧侣着装色彩是紫红色,尼姑的着装是粉红色,小沙弥则是纯白色,在热带的金色佛寺背景下分外耀眼。他们通常每天很早起床做晨课,念经文,用简单的早餐,然后洗涤打扫,到中午11时左右,他们用一天中最后一顿饭。这就是“过午不食”。因此,出家虽然不用像普通人一样工作,而是靠接受供养生活,但对于正在长身体的青壮年来说,下午和晚上都不吃东西还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 家长们将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扛在肩膀上,敲锣打鼓地送他去修行。在缅甸,对于贫寒的家庭来说,孩子去当和尚,意味着他将能吃饱穿暖。就算出家,缅甸男女也是不平等的。因为男人出家当和尚可以还俗,还俗后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妇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当了尼姑,则终生不能还俗,必须伺候佛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