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红宝是什么样子
㈠ 红宝石的鉴定特征
红色,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9。缅甸红宝石多呈鸽血红色、玫瑰色、粉红色,颜色鲜明不均匀,旋涡状(糖浆状),常有绢丝状金红石包裹体、弥漫状气液包裹体、八面体尖晶石、细片状云母、刚玉、锆石、石榴子石等矿物的包裹体;斯里兰卡红宝石与缅甸红宝石相似,但色浅,透明度高,金红石包裹体细长,不常见,有锆石晕圈包裹体、磷灰石包裹体;泰国尖竹纹红宝石,呈带褐红色或玫瑰红色,聚片双晶发育,色带和生长纹平直,包裹体少,常见指纹状包裹体和荷叶状包裹体。
二色性明显,呈橘红色—紫红色。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荧光,产地不同红色荧光的强度不同。红色区的铬吸收线和蓝区的铁吸收线。
㈡ 真正的红宝石是什么样
红宝石(ruby) ,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它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₂O₃)。红色来自铬(Cr),主要为Cr2O3,含量一般0.1~3%,最高者达4%。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中国新疆、中国云南等),非洲(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大洋洲(澳大利亚),以及美洲(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现在红宝石,主要产于莫桑比克。
结晶习性:属三方晶系、复三方偏方面体晶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色散:低 0.018。
多色性: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紫红/褐红,深红/红,红/橙红,玫瑰红/粉红。
光性:U—(一轴晶负光性)。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或十二射星光。
摩氏硬度为:9。
SG(相对密度):3.99-4.00。
解理:无解理,底面裂理发育。
发光性: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有明显的-弱红色荧光。
吸收光谱:Cr的典型的吸收光谱。688nm 690nm吸收双线 668nm 659nm有吸收弱线 以550nm为中心的吸收宽带(黄绿区吸收) 蓝区476nm475nm 468nm 紫区吸收。
色彩来源:微量铬使它显红色,铬含量越高越红,最红的俗称“鸽血红”。
象征意义:高尚、爱情、仁爱。
称号:“宝石之王”。
出生地:主要为火成岩或变质岩地区。
分级标准
红宝石的分级标准主要是依据1T和4C:即透明度(Transparency)、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来衡量。
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宝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在红宝石的肉眼鉴定中,一般将透明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亚半透明、不透明五个级别,如图1-1所示。
1.透明
能允许绝大部分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可以看到清晰的轮廓和细节。
2.亚透明
能允许较多的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可以看到物体的轮廓,但细节模糊。
3.半透明
能允许部分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仅能看到物体的轮廓阴影,看不到细节。
4.亚半透明
仅在宝石的边缘棱角处可有少量的光透过,但隔着宝石已无法看清其后面的物体。
5.不透明
基本上不允许光透过,光线被物体全部吸收或反射。
颜色标准
颜色:是指宝石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色彩。
由于光源会对红蓝宝石的颜色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明确要求如下:
1.将宝石置于白色背景下。
2.从宝石台面进行观察。
3.在自然光下观察红宝石。
通常红宝石色彩越纯正、越浓艳,品质越高,价值也就越高。在综合影响红蓝宝石颜色的各种因素之后,我们分别将红蓝宝石分成五个级别,其中红宝石分为深红色、红色、中等红色、浅红色、淡红色五级。消费者只需对比红宝石的五个级别,就可以对红宝石的颜色进行简单的分级。
在进行颜色分级时,需要考虑颜色分布均匀程度、反火(切工造成的内反射光)对红宝石颜色分级的影响,通常它们可以使红蓝宝石的颜色等级上升或者下降一个亚级。
净度标准
净度是指宝石中所含内含物的多少。
红蓝宝石里面通常会含有一定数量的内含物,内含物的大小、数量、鲜明程度、位置对红蓝宝石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在肉眼观察下,将红蓝宝石的级别分成五级,见红蓝宝石净度分级表。下图分别对应着红蓝宝石净度的五个级别。
红蓝宝石净度分级表
级别 净度 观察现象 位置
一级 极难见 肉眼下极难见宝石内部有内含物,仅偶尔可见细小的针状矿物 一般在亭部极难见的位置。
二级 难见 肉眼下难见宝石内部有内含物,一般为无色或与宝石颜色相近的其它矿物 一般在台面边缘极难见或亭部难见的位置。
三级 可见 肉眼下可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较大的无色或与宝石颜色相近的其它矿物 一般在台面边缘难见或亭部可见的位置。
四级 易见 肉眼下易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较小的裂隙或者颜色与宝石不同的其它矿物 一般在台面可见或亭部易见的位置。
五级 极易见 肉眼下极易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大的裂隙或较大的其它矿物 出现于宝石内部各个位置。
切工标准
切工:包括切磨的定向、类型、比例、对称、抛光程度等。
红蓝宝石的矿物晶体
切磨的定向:红蓝宝石的矿物晶体一般呈桶状、柱状和板状,如上图所示。把红蓝宝石的矿物晶体竖直方向称为C轴,假设一颗刻面宝石可以切割成刻面X和刻面Z,其中X的台面是垂直于C轴的,Z的台面平行于C轴,从右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刻面X和刻面Z的区别:刻面Z明显具有二色性。因此我们在切磨原石的时候要尽量使宝石的台面垂直于C轴,因为不具二色性的宝石价值要明显高于有二色性的宝石。
切工的类型:红蓝宝石的切工包括刻面形宝石和素面形宝石,其基本形状见下图。较大颗粒的红蓝宝石一般采用的是混合切工,通常它的冠部是采用明亮形切工,使宝石呈现出迷人的反火,亭部采用梯形切工,在使宝石保重的同时获得更好的颜色。
切工的比例和对称:红蓝宝石的颜色是其价值的体现,为了达到鲜艳的色彩,红蓝宝石的切磨角度并没有一个定性的说法,但是以下几点问题确会对红蓝宝石切工的比例和对称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很明显的不对称:虽然说红蓝宝石的不对称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明显的不对称会使红蓝宝石的亮光受到严重的影响。
底尖偏心:刻面严重偏离中心会影响光线从亭部均匀的反射出来,也会对红蓝宝石的反火产生不利的影响。
亭部过深:一些颜色较浅的刻面红蓝宝石的亭部通常会被切割得比较深,以便加深宝石的颜色,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颜色较深的宝石为了保重也采取这种切割方式,却对颜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宝石的价格还是以其重量乘以每克拉单价来计算的,所以购买时在考虑宝石价格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它们的亭深。
亭部过薄:过薄的亭部,会使光线进入宝石后,不能反射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窗口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漏光”,也会对红蓝宝石的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抛光程度:抛光程度的好坏影响红蓝宝石的光泽和反火,因此其也是切工评价不可或缺的因素。
克拉重量
克拉重量:是指宝石的重量。
红蓝宝石在同等品质的条件下,重量越大价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优质红蓝宝石的价格更是以几何级数递增。常见红蓝宝石刻面的大小与重量对应表列出了常见红蓝宝石刻面的大小与重量的对应关系。表给出了标准切工的红蓝宝石重量估算方法。
常见红蓝宝石刻面的大小与重量对应表[7]
形状 大小(mm) 重量 形状 大小(mm) 重量
圆形 2.0 0.04-0.05 椭圆形 3×5 0.28-0.36
2.5 0.08-0.09 4×6 0.53-0.64
3.0 0.13-0.15 4.5×6.5 0.72-0.87
3.5 0.20-0.23 5×7 0.94-1.16
4.0 0.29-0.35 6×8 1.60-1.87
4.5 0.39-0.50 7×9 2.37-2.92
5.0 0.53-0.65
5.5 0.71-0.90 长形混合形3×5 0.34-0.44
6.0 0.93-1.15 4×6 0.65-0.78
6.5 1.25-1.50 4.5×6.5 0.87-1.06
7.0 1.50-1.85 5×7 1.14-1.41
7.5 1.80-2.25 6×8 1.95-2.29
8.0 2.35-2.85 7×9 2.89-3.56
方形 2.00 0.07祖母绿形 3×5 0.30-0.36
2.25 0.11 4×6 0.57-0.70
2.50 0.13 4.5×6.5 0.78-0.97
3.00 0.22 5×7 1.00-1.30
3.50 0.33 5.5×7.5 0.35-1.65
6×8 1.80-2.10
7×9 2.90-3.15
红宝石重量估算公式
圆形 直径2×高×4.00×0.0018
椭圆形 直径2×高×4.00×0.0020(直径:长、宽平均值)
方形混合形 直径2×高×4.00×0.0018(直径:垂直、水平和对角线平均值)
长形混合形 平均宽度2×高×4.00×0.0022(直径:长、宽平均值)
正方祖母绿形 直径2×高×4.00×0.0023
长方祖母绿形 直径2×高×4.00×0.0025
方形 平均宽度2×高×4.00×0.0024
水滴形 直径2×高×4.00×0.0018
马眼形 直径2×高×4.00×0.0017
心形 直径2×高×4.00×0.0021
注意:以上公式是建立在腰中等厚度,亭部不突出,对称形较好的基础上的。较厚的腰可能需要一个达10%的修正(修正重量=原始重量+原始重量×10%),突出的亭部可能需要18%的修正,不对称的外形可能需要10%的修正。
区分
与红色石榴石
石榴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而红宝石多色性明显
紫外灯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而石榴石表现为惰性
放大检查时,石榴石内部较洁净,红宝石内气液包体和固态包体丰富。
与红色尖晶石
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
折射率比红宝石低
放大检查时尖晶石具串珠状排列的八面体负晶
与红色电气石
电气石具有更明显的多色性
刻面宝石在合适方向可见后刻面棱重影
与红柱石
红柱石具有肉眼可见的强多色性,颜色为褐黄绿、褐橙和褐红三种颜色
短波紫外光下红柱石具无至中等绿色、黄绿色荧光,而红宝石具无至中等红色荧光
红宝石在红区有明显的Cr吸收线
与红色玻璃
红玻璃为均质体无多色性
放大检查红玻璃内可见气泡、旋涡纹等现象
具有典型的贝壳状断口,棱线明显
玻璃密度小,手掂有轻感
简易鉴别
特性
红宝石是珠宝中珍贵的品种之一。红宝石颜色艳丽,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红宝石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等状,颜色有水红、粉红、鸽血红、玫瑰红等色的深浅之别。因为大颗宝石非常罕见,所以平常所见的颗粒较大的红宝石,一般是假的。假红宝石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以低档的红颜色宝石冒充红宝石,而且,凡假红宝石均无红宝石特有的色形和光性。第二种是人造红宝石。人造红宝石在比重、硬度、颜色等方面与天然红宝石极为相似。直观地判断,人造红宝石质地匀净,无天然杂质、色匀而正,常常颗粒较大,缺少自然感。
由于红宝石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也出现了很多人为提高宝石质量的办法。
鉴别
1.以人造的玻璃或其它物质填入红宝石的裂缝中,这种处理若非专业的鉴定师很难光凭外表鉴定出来。
2.夹层红宝石上端是一层透明的天然刚玉,底下的亭部是合成宝石,从上方观察可以看到天然的内含物,让人误以为是天然红宝石。
3.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焰烧制的方法,将原本无色的刚玉置入含有致色元素的化学原料中,再以高温加热使致色元素渗透宝石表面,使无色刚玉变成红宝石。
但颜色只达宝石表面无法深入内部,所以宝石不能重新切磨或抛光,否则会失去处理后的颜色。
㈢ 红宝石详细资料
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粉红色的刚玉,化学式为Al2O3,因含微量的杂质元素Cr而呈红色
(其它品种的红色宝石不能称作红宝石)。主要物理性质为:折射率:1.762~1.770,双折率为0.008~0.010;密度:4.00g/cm3;具典型的吸收谱线;硬度与蓝宝石并排在钻石其后,
为第二大硬度9,因此只有钻石才能在其表面刻划,用它的一个棱角可以很轻松的在玻璃的表面划一道线(玻璃的硬度为6以下);裂理较发育,常见的红宝石其内部有很多的裂纹,即所谓红宝石的“十红九裂”;具有较明显的二色性,有时肉眼从不同角度就能看出其颜色变化;加工之前的红宝石原形为桶状,板状。
二、产地及特征
红宝石的主要产地有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坦桑尼亚,中国的云南、安徽、青海等省也有产出,其中以云南产红宝石质量较好。下面分别一一介绍:
1 、缅甸红宝石:颜色纯正,色泽鲜艳,饱和浓烈,其“鸽血红”品种为世界上最珍贵的红宝石,如图,市面上几乎很难见到。另外在缅甸的孟索矿区新近发现的一种红宝石矿,其颜色呈暗红、褐红,中间呈不透明的乳白色、蓝色色调,通常它们都要经过热处理后,颜色变得较鲜艳,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红宝石。
2、泰国红宝石:红宝石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呈暗红色调。
3、斯里兰卡红宝石:颜色品种多,包括各个系列,从浅红到红,透明度高,其中的樱桃红也很有名,它是红色中略带一点粉色调。
4、越南红宝石:颜色呈紫红色、暗粉紫色,总体颜色介于缅甸红宝石和泰国红宝石之间,是八十年代发现的。裂隙发育。
5、坦桑尼亚红宝石:颜色为红到紫红,较暗,具黄色色调。裂隙发育。
6、中国红宝石:目前发现的红宝石总体来说,质量较差,无论是颜色、粒度,还是透明度。相比较而言,云南的红宝石质量较好,颜色有紫红色,玫瑰红色,浅红色,但是其裂隙较发育,因而影响其透明度。
三、星光红宝石
星光红宝石是红宝石中的一个品种,在光线照射下,宝石表面呈现三条以60度角相交的星线,如图4。
它是由于内部有天然的三组细而直的矿物包体对光线反射而形成的,这种红宝石不透明,并且加工成素面形。
四、合成方法及处理方法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技术已经成熟,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焰熔法,助熔剂法,水热法。其中焰熔法红宝石较易鉴定,通过观察内部弧形生长纹和气泡而确定为合成红宝石,市面上特别是旅游商品店出售的颜色鲜红、颗粒较大的标有“红刚玉”、“刚玉”“鲁宾石”的实则就是此种红宝石。助熔剂法红宝石需要专业人员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特征将其鉴定出来。水热法红宝石合成环境仿照天然红宝石的生长环境,内部特征极象天然红宝石,一般仪器都很难将其区分,常需借助其它大型仪器,如x射线仪。
目前市面上的红宝石大都经过了热处理的方法,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原本不透明并且色泽灰暗的红宝石变得透明、颜色鲜艳。这种方法处理后不再发生改变,并且已被人们广泛接收,在国家标准中称作“优化”,在宝石命名时可以不标注。而另外的处理方法如扩散法、染色法在命名时则需要注明“处理”。所谓扩散法是指用化学方法在颜色浅的红宝石表面渗入微米级的铬元素,使颜色加深,或者产生星光效果。染色是指直接将红色染料浸入红宝石裂隙中,戴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发生变化。
五、质量评价
对红宝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颜色、净度、切工三个方面。
1、颜色:首先,颜色要纯正,红宝石的颜色有多种,红色、橙红色、粉红色、紫红色、暗红色,其中以纯红色为最好,鸽血红就是一种纯正的红色,不含有任何的杂色。另外颜色要均匀,特别是有色带的红宝石肉眼观察时最好看不到色带。
2、净度:红宝石的净度是指红宝石在形成过程中,内部生成的一些矿物包体,气液包体,主要影响其出火、透明度,裂纹还影响其安全性,因此一颗好的红宝石其包体越少越好,特别是台面下的包体越少越好。
3、切工:红宝石的切工主要从琢型、比例、对称性和修饰度等方面去考虑,琢型是指宝石切磨的形状,常见有椭圆形、圆多面形、祖母绿形等。比例是指琢形的腰宽相对于全深的比,一般可接受的比例是60%~80%。对称性是指腰圆是否对称,底尖是否偏心,台面是否倾斜。修饰度是指刻面排列的整齐度,及抛光质量等。
目前在我国标准中,尚未有红宝石切工评价的标准。
㈣ 怎么看缅甸红宝石和非洲红宝石
基本来说,缅甸的红宝确实是出生显贵,如果你有幸拥有一颗,一定要去做产地鉴定,可以提高它的价格。
但是缅甸有两大矿,Mogok是公认的产出世界上最好红宝的地方,直到1992年,Mogok不再是缅甸最大的红宝产区,另一家新矿Mong Hsu的产量大大增加,但是这家的红宝基本都有高温加热,加热过程中还加入硼砂,融化后变成宝石里的玻璃充填体,这样的宝石在国际市场上声誉比较差,以至于一直都有争议是不是应该在评估产地的时候把二者分开,而不仅仅用“缅甸”作为产地。
还有一个新兴的红宝石矿是坦桑尼亚的Winza,这里的红宝被称之为”Winza Ruby",它的颜色和透明度非常好,质地和缅甸Mogok的有一拼,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也非常昂贵。这里大多数的红宝都是在亚洲市场上销售。
至于别的红宝,就还是看4C了。有些非洲的红宝个头大,但偏紫偏粉不透明,价格都比较低。
㈤ 缅甸红宝石的特点是什么,缅甸红宝石的特点是什么价格
缅甸红宝石因含有丰富的
Cr2O3,而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一红色。其颜色最高品质者被誉为“鸽血红色。缅甸产地的大部分红宝石荧光效应特别好,而缅甸红宝石颜色往往分布不均匀,常呈浓淡不一的絮状、团块状,在整体范围内表现出一种具流动特点的漩涡状,也称“糖蜜状“构造。高档缅甸红宝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是颜色的明度高并具有纯
正的红色荧光;二是内部因含有大量丝状金红石包体,使入射光线可以散射到宝石表面,赋予宝石更加柔和的颜色,这是其他产地红宝石所罕见的。
㈥ 震惊全世界的红宝石是什么样的
来自缅甸的日出红宝石(Sunrise Ruby)重达25.59克拉,有着浓艳纯正的红色,并且在苏富比日内瓦拍卖会上拍出了3042万美元的高价。 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颗日出红宝也是目前红宝石拍卖纪录中的王者。
做为红宝石中的鸽血红宝,它的切割工艺也完美呈现出日出红宝的光芒。
日出红宝石有着非凡的尺寸,它的色泽艳丽而纯净,拥有着良好匀称的切割形状,因此能产生多重内部反射,宝石的颜色因此变的更加红艳鲜美。 加上红宝石地质形成过程又十分复杂, 因此一般所见的红宝石通常都比较小颗,在此背景下,更让这颗日出红宝显的珍贵异常。 它饱满的光泽释放出璀璨迷人的魅力,红宝石从古至今也都有着权力与财贵的象征,它华丽高贵的气质不知让多人达官显贵为它所征服。 这颗日出红宝不仅是稀有独特的鸽血红宝,它背后的价值更是会永世流传。
㈦ 怎么辨别红宝石的好坏
1、颜色,颜色是红宝石最重要的品质指标,最上乘的红宝石呈现纯正鲜亮的红色至淡紫红色调。但当颜色中的橙色调或者紫色调过多,红宝石的价值机就会下降。此外,最优质的红宝石色彩饱和度,不显暗沉。鸽血红色就是一种高饱和度纯正的红色,是最高品质的颜色。
2、大小,宝石的大小与价格密不可分,一克拉以上的优质红宝石会有很高的价格。3克拉以上的高品质红宝石,以及大于1克拉的鸽血红都是值得收藏并且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间的。
3、净度,红宝石的净度是指红宝石在形成过程中,内部生成的一些矿物包体,气液包体,主要影响其出火、透明度,裂纹还影响其安全性。
在挑选红宝石时,在日常的挑选中,肉眼无暇或者微瑕的红宝石,部分红宝石只是在边缘的地方有一些瑕疵,只要经过镶嵌就基本看不到瑕疵。
4、切工,红宝石晶体的形状决定了切割方式,红宝石最为常见的形状是椭圆和枕形,圆形、水滴形、榄尖形也有,但大的、品质好的很少见。
5、产地,缅甸是最具盛名的红宝石产地,最顶级的红宝石几乎均出自缅甸,其中以抹谷和孟速产出的红宝石品质最具盛名。最高品质的“鸽血红”很多都产自这里,颜色纯正而浓丽,红艳似血,具有非常漂亮的“荧光感”,净度相对较差,含有许多包裹体,但价格很高昂。
(7)缅甸红宝是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红宝石的特征:
1、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它是刚玉的一种,属三方晶系、复三方偏方面体晶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2、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3、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4、发光性: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有明显的-弱红色荧光。
5、多色性: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紫红/褐红,深红/红,红/橙红,玫瑰红/粉红。
二、区分鉴别方式:
1、与红色石榴石
(1)石榴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而红宝石多色性明显
(2)紫外灯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而石榴石表现为惰性
(3)放大检查时,石榴石内部较洁净,红宝石内气液包体和固态包体丰富。
2、与红色尖晶石
(1)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
(2)折射率比红宝石低
(3)放大检查时尖晶石具串珠状排列的八面体负晶
3、与红色电气石
(1)电气石具有更明显的多色性
(2)刻面宝石在合适方向可见后刻面棱重影
4、与红柱石
(1)红柱石具有肉眼可见的强多色性,颜色为褐黄绿、褐橙和褐红三种颜色
(2)短波紫外光下红柱石具无至中等绿色、黄绿色荧光,而红宝石具无至中等红色荧光
(3)红宝石在红区有明显的Cr吸收线
5、与红色玻璃
(1)红玻璃为均质体无多色性
(2)放大检查红玻璃内可见气泡、旋涡纹等现象
(3)具有典型的贝壳状断口,棱线明显
(4)玻璃密度小,手掂有轻感
㈧ 怎么鉴赏红宝石
红宝石的英文名称Ruby,来源于拉丁语,是红色的意思。传说戴红宝石的人会健康长寿、聪明智慧、爱情美满,而且,左手戴上红宝石戒指或者左侧戴一枚红宝石胸饰,就会有一种逢凶化吉、变敌为友的魔力。
如今,人们把红宝石看作宝石中的珍品,把它当作七月生辰石,骄阳似火的七月,灿烂的阳光与红宝石夺目的红色光芒相互辉映,令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所以人们又把红宝石比作热烈的爱情,将其作为结婚40周年的纪念石。所以,红宝石象征着勇敢、热情、恒久不变的爱。
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宝石,与微量致色离子Cr3+有关,颜色可以是红色、橙色、橙红色、紫红色、褐红色。密度3.99-4.00,折射率1.762-1.770,抛光面显示亮玻璃光泽或亚金刚光泽。摩氏硬度9,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所发现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的高硬度物质。
一、产 地
1.缅甸
缅甸红宝石因含有较高的Cr2O3,而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红色,其中以“鸽血红”最为珍贵,它是一种颜色饱和度较高的纯正的红色。
高档缅甸红宝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是颜色的明度高并具有纯真的红色荧光,二是由内部因含有大量丝状金红石包体,使入射光线可以散射到宝石表面,赋予宝石更加柔和的颜色。
产地特征:
1)“糖蜜状”构造,缅甸红宝石颜色往往分布不均匀,常呈浓淡不一的絮状、团块状,在整体范围内表现为一种流动特征的漩涡状;
2)缅甸红宝石中的液状包体较少,以互为60º夹角的定向排列金红石最为典型。
缅甸红宝石中的漩涡状颜色分布 缅甸红宝石中三向排列的金红石包体
2.孟素
孟素是在缅甸发现的一个较新的矿区,产出的红宝石以具有蓝色—黑色的核心为特征。经热处理后样品整体呈红至暗红色。孟素红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表现为垂直Z轴方向的颜色分带,色带颜色由中心向外逐渐变浅。
产地特征:具有蓝色—黑色的核心。
具暗色核心的孟素红宝石
3.泰国
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红宝石的产出国。由于Fe元素含量较高,泰国红宝石的颜色往往较深、透明度较低,多呈棕红色至暗红色。颜色较均匀,色带不发育。
产地特征:
1) 几乎不含金红石包体,但富含水铝矿包体;
2) 具有“煎蛋”状图案的包体。
泰国红宝石中的“煎蛋”状流体包体
4.斯里兰卡
以透明度高、颜色柔和而闻名于世。而且颗粒较大,其颜色多彩多姿,几乎包括从浅红—大红各种过渡色。
斯里兰卡红宝石含有丰富的固态包体,主要为金红石和锆石包体。
二、人工合成红宝石
目前用于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方法包括焰熔法、助溶剂法和水热法。
鉴定特征:
1)气泡;
2)弧形、树枝状生长纹;
3)助熔剂包裹体、彗星状包体,糖浆状纹理;
4)铂金属片、无色透明的纱网状包体或钉状包体。
弧形生长纹 波状生长纹 气泡
助熔剂残余 铂金属片 金属包体
三、人工处理红宝石
红宝石仅经过简单的热处理,不改变原本的晶体结构,仍可认为是天然红宝石。热处理属于人工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历史悠久,结果稳定、持久而被广泛接受。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红宝石是经过简单热处理的。
红宝石的人工处理方法包括染色处理、充填处理和扩散处理。
1. 染色处理
方法与目的:将劣质的红宝石,即颜色浅、裂隙发育的红宝石放进有机染料浓液或有色油中浸泡、加温,使之染上颜色。
鉴定:
1)可见颜色集中于裂隙中;
2)表面光泽弱,局部油脂光泽;
3)紫外光下可发橙黄—橙红色荧光;
4)红外光谱显示染料的吸收峰;
5)紫外—可见光光谱中除了存在Cr3+谱外,还存在与染料有关的吸收带。
2.充填处理
方法与目的:通过真空条件下的加热处理或溶胶—凝胶的工艺,将充填材料注入或充填到红宝石的裂隙、孔洞和空隙中,以掩盖其裂纹缺陷、减少内反射,进而提高红宝石的颜色、通透性和纯净度。
鉴定:
1)裂隙较发育的红宝石中,放大检查可见裂隙或表面孔洞中的充填物,可能是铅玻璃、有机质等;
2)裂隙中含有残留气泡;
3)光泽较弱,部分样品呈现油脂光子;
4)经XRF、EPMA、LA-ICP-AES等定量分析,富含充填物质,且主要沿裂隙分布。
EPMA显示铅玻璃充填红宝石的Pb分布
3.扩散处理
方法与目的:利用高温使外来的Cr3+进入浅红色刚玉样品的表面晶格,形成一薄的红色扩散层,温度在1600~1800 ℃,在加热过程中添加Cr2O3、Al2O3等助剂。
鉴定:
1)放大检查,可见处理前的缺陷如裂隙或凹坑等的边缘或内部有颜色集中,有时也可见刻面棱线处颜色集中;
2)折射率值较高,有时高达1.788~1.790,甚至超过折射仪极限;
3)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有斑块状白色磷光。
四、质量评价
红宝石的质量评价也主要是从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重量(Carat)四个方面考虑的,也可称为4C分级。
1.颜色
颜色是评价彩色宝石最重要的指标。在红宝石的质量评价体系中,颜色的影响占50 %以上。红宝石的颜色分级是非常困难的,通常以颜色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来描述。
1)色相,是颜色的主要标志量,是各颜色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参数(见色相环图)。红宝石的红色调与Cr3+有关,当富含Cr3+而不含其它色素离子时,将呈现为鲜艳的红色;当含有杂质离子或有色包体时,红宝石将带有黄色、蓝色等杂色调,从而呈现为橙红色、紫红色。
从左至右,红宝石的紫色调愈加明显
2)明度,是人眼对宝石表面的明暗程度,即颜色的亮度。
从左至右,颜色明度依次提高
3)饱和度,也称彩度,是指彩色的浓度或彩色光所呈现颜色的深浅和鲜艳程度。
从左至右,颜色鲜艳度依次提高
对于高品质的红宝石,要求颜色鲜艳、纯正、均匀。其中以鸽血红或纯红色为最佳,其次为红色、粉红色、紫红色。
2. 净度
在红宝石的质量评价体系中,净度是仅次于颜色的第二重要因素。红宝石中存在内含物,会影响其透明度和颜色,所以内含物越小、越少、颜色与主体反差越小、所在位置越不明显越好。红宝石内含物极为丰富,裂隙也较发育,所以有“十红九裂”之说。
根据瑕疵的大小、数量、位置、颜色等,可以将红宝石的净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VVS、VS、SI1、SI2、I1、I2和I3。
VVS,指10倍放大镜下可见细微内含物,肉眼不可见,且不影响红宝石的美观;
VS,指10倍放大镜下容易可见内含物,有时肉眼可见,几乎不影响红宝石的明亮度;
SI1,指10倍放大镜下可见大的或数量多的内含物,且肉眼可见,轻微影响红宝石的美观,而几乎不影响其明亮度;
SI2,指10倍放大镜下可见明显内含物,且肉眼可见,轻微影响红宝石的美观和亮度;
I1,指肉眼可见明显内含物,对红宝石的美观、亮度和透明度有显着影响;
I2,指肉眼可见显着内含物,对红宝石的美观、亮度和透明度有显着影响;
I3,指肉眼可见大量显着的内含物,极大影响红宝石的美观、亮度和透明度;
3.切工
红宝石的质量评价体系中,切工是第三重要因素,价值影响通常在10~20 %。切工质量评价需考虑琢型、各参数比例、对称性、修饰度等几个方面,依次分完美(Excellent)、很好(Very Good)、好(Good)、一般(Fair)和差(Poor)。
红宝石最常见的琢型是椭圆型、短矩型,其次为圆多面型、祖母绿型。
1)参数比例:主要包括琢型的长宽比和全深比,可接受的全深比在60~80 %;
2)对称性:是指外形轮廓是否对称、底尖是否偏心,台面是否倾斜等对称要素;
3)修饰度:是指刻面排列是否整齐,是否有额外刻面,对琢型总体比列影响不大的偏差及抛光质量等。
4.克拉重量
在颜色、净度和切工相同的红宝石,克拉重量越大,价值越高。优质的天然红宝石非常稀少,且裂隙往往较发育,晶体颗粒较小。所以,3 ct以上的优质红宝石是极为稀少的,它的价格可能还高于同质量的钻石。
㈨ 缅甸红宝石
缅甸是世界主要的红蓝宝石产地(图4-26),其中红宝石的产出地区主要有抹谷和孟速,以下概述这两个地区的地质地理分布特征。
(一)抹谷矿区
缅甸抹谷宝石矿区是世界上“最经典”、“最重要”的红宝石矿区(图4-27)。几个世纪以来,抹谷矿区一直是市场上最优质红宝石(鸽血红)的供应地。该矿区早期的产量记录已很难找到,但据知情人透露,在缅甸红宝石矿业有限公司的一张产量统计报表中,1924~1939年期间的产量约为130万ct。
1.地理位置
抹谷矿区位于缅甸的克岱(Kathe)地区,首都仰光以北约700km、曼德勒(Mandalay)东北约150km的地区,海拔约1200m。矿带面积1040km2,包括了泰北克印(Thabeikkyin)和抹谷小镇。
矿带大部分区域位于多山地段,构成了掸邦高原(Shan Plateau)的西部边界。红宝石的大多数采矿活动聚集在抹谷、克亚特印(Kyatpyin)、克岱和鲁达(Luda)山谷的底端或侧端的冲积矿床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抹谷山谷,它是一个狭窄的冲积平原,长约5km,宽约1km,呈东北—西南走向。
2.地质概况
由于处在热带地区,每年的降雨量达到了360cm,野生动物多,加上地表多为沙土和深度风化的物质,所以抹谷的地质图很难绘制。
抹谷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岩石组成主要有变质程度较高的片岩、片麻岩、花岗岩侵入体和含有多种宝石的伟晶岩、含橄榄石的超基性岩、含红宝石和尖晶石的变质大理岩。
图4-29 斯里兰卡红宝石主要矿床地质和分布示意图
湄赛市场上出现的部分红宝石原石附带着围岩。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分析后发现,围岩主要矿物成分有绿色和棕色含铬的镁电气石、红柱石、铁铝榴石、铬云母、白云母、石英、绿色含铬和钒的透闪石、浅绿色的镁绿泥石、十字石和黄铁矿等。根据这些矿物组合可知,尽管孟速与抹谷红宝石均产于变质岩,但其生长环境有差异:抹谷红宝石赋存于角闪岩至麻粒岩相的变质大理岩和钙质硅酸盐的大理岩中,而孟速红宝石赋存于角闪岩相的变质大理岩和泥质岩石中,且抹谷刚玉矿区的变质程度高于孟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