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缅甸日军有多少被消灭
① 中缅之战日军死多少人
1942年,缅甸战役:日军伤亡约4500人。
1943-1944年,缅北滇西战役。历时一年半,盟军以阵亡31443人、负伤35948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
② 第一次缅甸战役中,日军,英军和远征军各伤亡多少
英军3.6万(到达印度的仅1.2万人,即参加缅甸战役的英军的1/3左右)。伤亡1.3万余人。
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
③ 在缅甸岛上,荷枪实弹的一千日军为啥被鳄鱼全吃光了
1945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日军近千名士兵,在孟加拉湾东岸缅甸的兰里岛,被成群的鳄鱼包围,几乎全军覆没。
那么,这群日军怎么就到了兰里岛的呢?装备精良,手握轻重武器,战力强悍的日军,又怎么会被一群鳄鱼给生吞活剥了呢?
(网络配图)
海上的英军听到枪声后,一边迅速地派出侦察艇查看情况,一边进入到战斗模式。但奇怪的是,岛上尽管枪炮齐鸣,却没有发现一个日军外逃的迹象,这让英军大惑不解,难道日军发生了内讧,抑或遭遇了其它同盟军的攻击?
英军在经过紧急研判后,决定暂不登岛查看,只需要牢牢封锁住日军的逃跑路线,这股残余日军就逃不出英军的手掌心。
时间来到了下半夜,岛上的枪声和吵闹声渐趋平息下来,一切重归平静。
拂晓之际,满腹疑惑的英军迫不急待地派出一小队士兵上岛侦查。
当这支英军登上小岛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无比惊骇,只见整个岸边和沼泽地里,到处都是日军残缺不齐的尸首,满岛上都是日军丢弃的枪械和刺刀,还有各种可以用来攻击鳄鱼的武器,如皮带、饭盒、钢盔等。当然了,鳄鱼也死伤惨重,留下了数十条尸体。
整个沼泽地都被鲜血染红,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的刺眼。
不过,还是有20来个日军侥幸逃生,但都已被吓破了胆,脸色煞白,语无伦次,成了英军的俘虏。
④ 抗日战争中,中国一共打死大约多少日军
首先,关于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阵亡的人数,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日方有意掩盖阵亡实际人数,目前还没有定论。
按照美国学者的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44万余;
抗战史专家张忠义旁征博引日军史料,得出的数字是45.5万人;
国民政府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采用的数字为55万,而中国社科院刘大年教授的统计认为,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00万人。
下面是日方一些数据:
在日本靖国(神厕)中供奉的灵位,与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不符,并且逐年增加。
日本权威历史学家伊藤正德在他的书中,记录战死在中国的侵华日军共计789370人。
由日本读卖新闻社编辑的《中国慰灵》也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数字:超过70万人,其中不包括苏联红军、抗日联军在东北和中国远征军在印缅的战果。
《中国慰灵》这部书还推翻了日本军部公布的权威数字;比如豫湘桂战役中的长衡会战(侵华日军称为湘桂作战), 日本军部提供的数据是侵华日军共计阵亡12209人,而据《中国慰灵》的记录,日军此战的总阵亡人数已超过10万。
虽然上面的几组数据还不是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阵亡的最后的数字,但随着日方史料的渐渐披露,我相信侵华日军战死中国战场的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国军人
⑤ 当年远征缅甸,以1万左右的兵力,歼灭日军10万余人的部队叫什么
第二支新一军,成名于抗战,原为孙立人之税警总团,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和他的部下在仁安羌重创日军主力33师团,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及盟军在亚洲战场唯一的胜仗。孙立人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蒋中正颁发四等云麾勋章表彰孙立人的战绩。美国罗斯福总统亦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英帝国司令勋章。 仁安羌战后,英国方面决定弃守缅甸,撤往印度,新三十八师奉命掩护盟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由于英军的溃退,导致了中国远征军陷入日军包围。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官杜聿明因对英国人的欺骗和不忠感到不满,拒绝了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执行了蒋介石令他经野人山热带丛林北上撤回云南的命令。孙立人则认为野人山属瘴疠之区,纵横千里,难以穿越,当机立断率新三十八师向西撤往印度。由于日军被杜聿明率领北上的大部队所吸引,新三十八师在撤退途中比较顺利地打垮日军的阻击。部队装备不但没有损失,还收容了数以千计的难民和英印散兵。 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军因遭到日军阻击和追击,丧失了穿越野人山的最好时机,半数葬送在野人山中,孙将军得知后立刻派遣新三十八师搜寻并救出部分友军转而撤往印度。 5月底,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到达印度边境。英驻印边防军要求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拒绝解除武装。恰巧,为新三十八师在仁安羌解救过的英联军第一师师长正于当地医院疗伤,闻知孙立人部的情况后,即前往调解。第二天,新三十八师开进印度,英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 1944-1945年,孙立人率新编成的新一军进攻胡康河谷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将之消灭。孙立人将军屡克强敌,战功卓着,其运用的战术、显示的战力备受国内外各方肯定,有“东方隆美尔”之誉;而被打败的日军在缅甸战后史料上,尊称他为“军神”。1945年5月,孙立人率新一军返抵广西南宁,准备反攻广州。同月,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之邀,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场,是中国唯一被邀请的高级军官。8月15日,侵华日军投降。9月7日,新一军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二十三军投降,并建造新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嗣后,新一军进行了休整和扩充,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号称“蓝鹰部队”、“天下第一军”。
求采纳
⑥ 中国驻印军总共消灭多少日本鬼子收复多少缅甸国土使日本人伤亡了多人以泰缅伪军的人数俘虏了多少
中国远征军主要的任务是去印度受训,然后回国干小 日 本。。。所以基本没有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打仗。。。同时因为远征军指挥不是中国人,好像是一个英国佬,所以在缅甸打仗打的相当猥琐,英国佬只是想保住自己就行了,基本不希望中国远征军回国抗日。
同理还有到俄罗斯受训的东北抗日联军。。。
这些在国外受训的部队,基本都是给当地政府强行留守原地,不准他们回国抗日的。。。理由很简单,那些外国人并不希望中国强大,只有等到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才象征性意义的命令这些部队打回去。。。
所以所谓的反法西斯战争,没有宣传所说的那么光明伟大正确,人家还是有些小九九的。。
⑦ 中国远征军第二次战役消灭了多少日本人
从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发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历时17个月,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俘获日军647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
⑧ 在二战中我们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共打了几次战役,消灭了多少小日本呢
1942年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1942年4月19日仁安羌大捷,是中国入缅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救英军大胜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之世界着名战役。 缅北大撤退 1944年第二次远征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密支那战役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抗战开始后,日本谋图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并给孙立人与戴安澜将军追赠了功勋章。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缅战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
同时,中国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2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3月,我驻印军新编第22师新编和第38师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前,由国内于1944年春先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30师、第14师、第50师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其发动进攻。新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自从我驻印军先后开出兰姆伽后,连续作战,屡创强敌,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们弄不清楚这支两年前曾败在自己手下的中国军队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猛之师。
中国军队在密支那休整约两个月后,向日寇发动了最后的攻击,用缴获的日军文件上的一句话来说:“支那军归国心切,锐不可当”。密支那休整后,新1军、新6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发动进攻。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随后,新1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国驻印军旋即南下,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⑨ 中国远征军消灭了多少日军
二战:中国远征军伤亡多少人、歼灭日军多少人、战役结果?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望采纳
⑩ 我国国军远征缅甸的时候 国内的日军被消灭了没也就是国内还有残留日军吗
国军远征缅甸是为配合盟军共同反法西斯的需要,那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为日寇所占,境内也仍有百万日军,直至日本受美军原子弹攻击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被遣送回国。很遗憾,除了被苏联和美国消灭的几万人,他们大部分还是安然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