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是怎么知道石头里有翡翠的
1. 怎么识别石头中有翡翠玉!识别的办法!
缅甸玉的识别:一、缅甸玉又称翡翠玉。曾在我国的清末民初风行一时:如清朝内务府大臣荣禄的一只翠玉翎管,价值黄金13000两。30年代中期,北京翡翠大王铁玉亭有一副手镯,以40000银元卖给了上海的杜月笙。� 由于缅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称水种),光洁明亮。且好的翡翠颜色既鲜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价值,故而称为“玉中之王”。被很多爱玉、佩玉的人所喜爱。日本、新西兰还把翡翠做为本国的“国石”。由于翡翠玉产在紧邻中国的顷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国加工的 特殊地缘关系,加之中国人对翡翠玉的特别偏爱,西方国家也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 ”。� 二、缅甸翡翠玉的颜色。缅甸翡翠玉的颜色因地域的习俗的不同,其细分方法稍有区别,在玉石王国的缅甸,把翡翠分为三大类12个等级。国内珠宝界则根据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细分到30余种等级。总论顷甸 玉的颜色基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 �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杂质元素。� 2、红色。含化学元素铁(Fc3+)(俗称为翡)。� 3、绿色。含2%以上的铬(Cr)(俗称为翠)。� 4、黑色。含2%以上的铬(Cr)及铁(Fe2+)。� 5、黄色。含元素钽。 6、紫色。含元素铬(Cr)铁(Fe)钴(Co)。� 特别是缅甸玉中的绿色,除其色泽艳丽、十分耐品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龄、性别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国人含蓄、平和、温雅、亲切的性格。社会需求量日益攀升。价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长。目前,国际市场上一只满绿的翠色手镯,价格已高达1000多万元 。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缅玉饰品,只要是真A货,水头足、工艺清湛、色彩协调,也价格不菲。 三、市场上的缅玉品咱及简单鉴别。�不管是从缅玉的矿藏量或开采量来讲,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机者和唯利是图的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造假、贩假,从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国的缅甸,假货也府拾皆是。假石头、假饰品随处可见。 目前市场上流行经营的缅玉种类,按真假等级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类。 A货,既是天然质地,也是天然色泽。鉴别办法从以下三点着眼:�(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于矿藏和开采量的关系及人们需求量较大的特定条件。目前市 场上很好的缅玉较少。特别是颜色翠绿,地子透亮的品种则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绿、波菜绿、翡色或紫罗兰飘花的品种当为常见。� (3)灯光下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手掂有 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余石质。� B货,将有黑斑俗称“脏”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去掉“脏”“棉”增加透明度,再 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替代育填物贯入用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结裂隙的 作用。� (1)B货初颜色不错,仔细观察,颜色发吊发邪,灯下观察,色彩透明度减弱。� (2)B货在二年内逐渐失去光泽,满身裂纹,变得很丑。这是由强酸对其原有品质的破坏引起 的。� (3)密度下降、重量减轻。轻微撞击,声音发闷,失去了A货的清脆声。 C货 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观察,颜色就不正,发邪。� (2)灯下细看,颜色不是自然地存在于硬玉晶体的内部,而是充填在矿物的裂隙中,呈现网 状分布,没有色根。� (3)用查尔斯滤色镜观察,绿色变红或无色。� (4)用强力褪字灵擦洗,表面颜色能够去掉或变为褐色。 D货,冒充翡翠饰品的D货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玉石类。即其它玉质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国翠玉和马来西亚翠玉、南阳独山玉、青海翠 玉、密玉和澳洲绿玉及东陵石等。上述翠玉与缅甸翡翠的区别:一 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 重量轻),光泽较弱。� (2)绿色玻璃及绿色塑料。这些替代品大部分颜色发呆难看,光泽很弱。相对密度很轻,硬 度低(用钉子可以刻动),无凉感。 上述方法,仅是笔者的一点经验和体会,真正要确切地鉴定还要借助于科技和先进的技术。 如高倍放大大镜观察、测量密度和热导系数、红外光谱拉曼测验等。参考文献: http://www.0755zb.com/Documents/2004/10/25/175835.Shtml参考:缅甸玉的识别:一、缅甸玉又称翡翠玉。曾在我国的清末民初风行一时:如清朝内务府大臣荣禄的一只翠玉翎管,价值黄金13000两。30年
2. 怎么鉴别玉石里面是不是有绿赌石怎么赌
翡翠的可赌性
一块未经开窗的翡翠,除了形状和重量,外表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 才能有真实的结论. 赌石的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 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当有两个以上的人提出不同看法时,便产生了赌. 切割石头,行里称为”解石”或”切石”.切割后出现了好了种水绿色,称为”涨”;反之便是”垮”. 赌石是赌财力,智慧,胆量和人格的具体表现.
赌石的类别
1: 赌雾 雾是外皮与底章之间的一层厚薄不等的膜状体,雾要薄还要透,主要赌白雾和黄雾等.雾赌错了就输.
2: 赌种 主要赌的是场口,因为每一个场口的石头都不一样.赌错了场口就可能输.
3: 赌裂 主要赌的是石头是否有裂,有裂就会赌输.
4: 赌底 底意为底章,术语叫做肉头,主要赌底的净度,粗细程度,如果底粗.黑.乱就算赌输.
5: 赌色 翡翠玉肉里面的颜色,没有色就输,主要赌正色绿,绿要翠要多要活.
赌的方法
1:擦石 擦石是一条古老的法则,效果好又安全.因为部位没有找准,就下道切割,盲动的,会把绿色”解”跑很容易赌输.擦石主要的看雾,底和色.因为有了擦口就可以打光往里看,来判断绿色的深度,宽度浓淡度.擦石的顺序:一擦颟,二擦枯,三擦癣,四擦松花.擦石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真正的绿颜色
2:切石 行话说:擦涨不算涨,切涨才算涨.切石是赌石最关键的步骤,输或赢的结论是把石头剖开之后才能认定.有些赌石商人,只要擦石见涨,他就转手出让,让别人往下去赌因为继续擦或是动刀切割,风险将会更大,涨与垮只在丝毫之间.可见切石是非同小可的.一种是原始的切割方法,是用弓锯压沙,缓慢的把石头锯开.若发现不能继续切割时,便于采取挽救措施.还有一种是用玉石切割机切割刀片上镀有金刚沙层,切割准确迅捷,但是夹具夹着石头泡在油里或水里不容易看到切割过程,完全剖开才能知道输赢.下刀切石首先是部位要找准.,一般是从擦口处下刀或是从颟上下刀,还可以从松花或是顺裂纹下刀,当切第一刀不见颜色时,还可以切第二刀,第三刀.行话说:一刀穷,一刀富,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3: 磨石 磨石是为了抛光, 把透明度完全的表现出来,这样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磨石有两中赌法,一种是暗赌[朦头赌],石头一点都没有擦切的痕迹,也没有自然的断口,.二是半明半赌,就是在石头上有敲口,与擦口,或是有小缺口.已经能够看到一部分石种的颜色或底水.但是还有其他部分仍是未知数有较大可赌性.
翡翠的松花
松花指的就是对赌石能起到分析判断作用的绿色堆积物,预测或赌石的主要目的是为探究翡翠块体内部有无绿色,所以对松花的分析和
判断是首要和必须的。
翡翠的癣
翡翠皮壳上常有一种形态不一的黑蓝色物质,对翡翠的绿色有侵害作用,癣在皮壳上有边缘,有层次,有走向,其形状象苍蝇的翅膀有的似白马牙,有的是一片片,一条条,一点点随意分布。癣很分明,大都是显得很光亮,不同其他表现。癣除黑蓝色以外,还有白色,灰色和白灰色。癣是皮壳上的一种表现,对块体内部有重大影响,对它的识别和分析,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进行推断和认定,为切石或赌石找到可靠的依据。
翡翠的绺裂
通常所见的翡翠块体,几乎没有解理,但都少不了大裂和小裂,按照行话所讲,大的称裂,小的称绺,和起来称作绺裂,泛指块体中所有的裂痕。
翡翠的颟
颟是缅语,意为潜在的物质。翡翠快体上的颟的出现,颟下有可能会出现高绿,但是还需要有松花的相伴这样下赌才有涨的希望,若只有颟而无松花皮下的绿色多为浅淡而不会浓艳。
翡翠的枯
翡翠皮上的枯,似一种燃烧过的木柴,颜色有黑色及黑灰色,褐色,形状为带状,肾状,钟乳状,结核状等。是绿色在过度期间分解出来的不纯杂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因为绿色零乱的块体上多见有枯,所以业界人士常说:有枯就有色。可赌性比较强。
可赌性强的块体
可赌的前提,必须是场口好,沙发好,表现好,否则赌起来无益。不如明买正卖。下面介绍几种已被行家认证可赌性强,可靠程度高的着名块体。
老帕敢的黑乌沙石 : 帕敢的黑乌沙是它的代表石种,沙发有力,皮黑似漆,白色颟带突出,颟上有松花,皮上有癣,皮下有雾,枯色分明。这是内含高色的真实表现。如若具备这些条件,赌来有希望。
后江场口的坎底石: 后江场区的底层石,皮薄,蜡壳完整,底章水头足。特别是大蒜皮壳铁生龙,白中显红,只要裂烂微小,一赌就涨。若师中夹紫色,那就不可赌了,因紫色浸染绿色,使其失去浓艳活放的翠绿色。
麻母湾的薄皮水石: 皮薄如纸,皮色蜡黄,皮细肉细,不用强光照看也能看清底里。虽有微小裂烂,只要从底面看准绿色,分清老种,颜色稳定而艳丽,下赌便赢。
大马坎的半山半水石: 这种石头黄壳黄雾且皮薄,可赌性强。若你厚皮而雾黑,便不可赌,赌来底灰水短,绿色往往偏蓝,又无反弹力。水石部分虽能见色,但不入里,膳食部分松花入里,一般颜色不相连接。
缅甸翡翠的采掘
很久以前,缅甸人无法将大块体的翡翠从土层中挖掘出来,常常用柴火把块体烧透,泼上冷水使之炸开,然后拾捡有绿色的碎块。双因切割费时费力,对挖出地面的大块体也常用此法进行破碎。缅甸是个农业国家,先进的挖掘机械甚少,而今的开采,除少数坑洞使用水压钻外,大部分仍是沿袭古老的人工挖掘。他们不作勘查,全凭经验和运气,能否挖掘到较好的品种,心里没有底,他们迷信翡翠有灵气,只要有好运,就能挖到好翡翠。尽管十分艰辛,人们还是年年如故。
缅甸矿区的开采时间,每年阴历九月至次年的四月。其余均是雨季,坑洞积水,气候炎热,生活和挖掘都十分困难。每到旱季,三五成群的玉工,自发地上山寻找老板,选中场口,用铁镐撬棍,像打井一样向地下深掘,若挖到石头,小件者送上地面分辨,大件者用水冲去泥土,细心判断是否翡翠,然后用尽大力抬上地面,若不好或不是翡翠,就避开其石,继续深挖。人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挖洞子”。
另一种方法叫做“开塘”,挖玉人不向纵深发展,而是横向浅挖开出一片信养鱼塘大小的坑口。边挖边寻找石头。这种方法常见在新场区使用。
第三种是“冲苗法”。挖玉人认为地面土层较薄,便利用抽水机引水冲淘,若发现有石头暴露,即刻挖出。这种方法在那莫场区常有人使用。
第四种是“打捞法”。挖玉人口衔通气胶管,眼罩防水镜,潜到江河水塘里去首席认砾石与翡翠,然后将其打捞上地面,分辨优劣和决定弃留。这种方法,沿伊洛瓦底江的场区场口而今仍在使用。
缅甸翡翠的场区和场口
缅甸翡翠出产于该国的东北部,这里与中国云南省邻近。矿区贯穿乌鲁江流域,夹持在高黎贡山与巴盖崩山之间,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为1400平方公里。选矿中心在隆肯。这里距密支那136公里,距离中国的腾冲360公里,距离泰国的清迈1200公里。采矿营地有三大处,老场区、后江场区、小场区。
矿区气候炎热,年平均降雨量为4000毫米上下,春复季是降雨最多的时候,不便工作,因而采矿和现场交易都在秋冬时节进行。每当中秋之后,各咱人马分头涌入营地,当中有挖玉人、玉石商、寻宝者和各种生意人,高潮时可达20多万,景象繁乱。自60年代以来,这种状况越演越烈,常久不衰。
缅甸翡翠的开采,至少已有两种多年的历史。曾经起起落落,而今仍是方兴未艾。随着翡翠的大量输出,场区在扩大,场口在增加。现在矿区的范围已扩大到东起和平,西至红木林,长约240公里;南起温朵,北至拉班,宽约170公里。三大场区的坑洞,大小已有100多个,共状如星落棋布,有知名度的不下70多个。
老场区 这个场区包括帕敢场区,大马坎场区、新场区,因地旦上连成一片,位于乌鲁江的上中下游,发现和开采时间最早,范围最大,场口最多,是缅甸翡翠的主要产地。
3. 缅甸翡翠鉴别 怎么鉴别看哪几方面
翡翠的鉴别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要多看看翡翠的相关问题才能了解到的,不是我讲几句话楼主就会懂得鉴别的,建议楼主去一些网站上多看看资料,多了解一点,可以去www.51vhu.com/category-1-b0.html里面找资料,这里有很多翡翠的介绍,也有很多翡翠图片
4. 缅甸矿区的翡翠到底是怎样被挖出来的
提起来翡翠,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晶莹剔透,成色上佳的翡翠也确实是好物件儿,也可以价值连城。缅甸北部地区就有一片翡翠矿区,那里埋藏了不计其数的翡翠,为了挖出翡翠,就兴起了缅甸矿工这个热门职业,那么这么珍贵的翡翠是怎么被挖出来的呢?内行人偷偷告诉你其中实情!
在缅甸挖翡翠,矿工们并没有运用什么先进的现代化方式手段,这也可能是翡翠本身就是易碎物,为了保护翡翠的完整原貌,工人们依旧使用最古老传统的手法。这就考验了工人们的技术功底了,因为这是一门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综上所述,大家是否明白缅甸的翡翠是怎么被挖出来的了吗?整个过程非常费劲且辛苦,这美丽的翡翠也凝结了工人们的辛苦汗水啊!
5. 怎么在赌石的时候看出石头里面翡翠的好坏
中不中,看个人运气的同时,对玩石的判断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是医生的望闻问切,买翡翠则是通过擦、切、磨三种方法来实现。
查看皮料的结晶情况
一般来说,翡翠砾石粗皮料结晶就大,结构就松软、硬度就低、透明度就差,为翡翠之下品;细皮料结晶细小、结构紧密、质地细腻、硬度高、透明度好,其中,尤以皮色黑或黑红有光泽者为好。这种仔料行话称“狗屎蛋子”,多为翡翠的中上品;砂皮料的性状介于前两者之间,品质变化较大,但其中也不乏好料。
查看皮料的结晶大小,除用肉眼直观外,还可用水进行查验。方法是将翡翠砾石在水中沾湿后拿出来,查看表皮上所沾水分干的快慢。干得快者,说明其结晶粗大、结构松散、或裂纹孔隙多、质地差,反之,则说明其结晶细小、结构致密、质地好。)
查看绿色
绿色的多少和色质的好坏决定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因此,要注意通过观察砾石内部绿色部分在表皮上显露的种种迹象,推断其内部绿色的状况。绿色的多少,与绿色部分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有关。翡翠中的绿色部分以呈团状和条带状集中分布者较有价值。这样的绿色显露于表皮时往往也呈团状或线状,也有时会呈片状。当绿色在表皮上以大面积片状出现时多为表皮绿,其内部往往无绿;而当绿色在表皮上呈线状或团状出现时,特别是当表皮上露出的绿线呈对称分布时,其绿会向内部延伸,甚至贯穿整块砾石。后者的价值自然比前者高,因此,有行话说“宁买一线,不买一片”。
拓展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紫色(称之翡)。
网络——翡翠
6. 翡翠是如何发现的
现在只剩下故事可以追寻啦.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缅甸人自己发现的,因为现在接近产地的小镇勐拱名字的意思就是鼓城,传说此地发现有鼓型的蓝玉,应该就是翡翠了。
7. 怎样判断石头是不是翡翠
摘要 看原石是否有翡翠可以看皮壳,皮壳越细的原石说明有水,原石内部有绿的几率会更大。此外也可以把强光手电筒打开并贴在原石上面,如果翡翠原石在强光下可以看到闪光的翠色颗粒,则说明原石里面有翡翠。
8. 怎样看出石头里有玉
中国历史上,成本最高的一次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2000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璞玉。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璞玉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璞玉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
很多人假设,如果卞和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因为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的。正所谓“神仙难断寸玉”。玉在地下时就很神秘,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等它从地下出来了,由于原石表层有一层风化皮壳的遮挡,看不到石料内部的情况,就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穿透皮壳,看清内部的优劣。皮壳里面是什么,依旧没有人说得清。而判断的过程就称之为赌石。
赌石赌的就是没切割过的翡翠原料,自古翡翠原石的买卖就是最神秘的一种交易,神秘就在这“赌”字上,因而买主又有赌玉的说法。赌赢了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赌输了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风险极大,也很刺激,故这种买卖从古到今经久不衰,清代檀萃所着的《滇海虞衡志》中就有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交易的记载。
8月中旬,在北京爱家收藏市场的赌石文化节,玩家赌兴很浓。赌石怎样个玩儿法,这里边说头儿大了。
(这块黑珍珠是真品吗)
玉是这样“赌”出来的
1、擦、切、磨
怎么擦,用多大力量擦,从哪个方向擦,或者这个石头能不能擦都要三思而后行。切石跟擦一样,行话里有云:擦涨不算涨,切涨才算涨。可见切的重要,买家的经验和运气在这时候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2、水里走一圈
让石头进水走一圈,然后察看石头表皮水分消失的快慢。快者,说明其结晶粗大、结构松散或裂纹孔隙多、质地差,反之,则说明其结晶细小、结构致密、质地好。
3、察看绿色
行话中有:“宁买一线,不买一片”和“宁买一鼓,不买一瘠”,这两句话就是指的石头里绿色的多少和色质的好坏决定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
4、察看裂纹
除了观皮、辨里、辨色外,还要注意察看裂纹。裂纹当然越少越好。在翡翠原料市场上,玉商为了显示翡翠的质地和颜色,常常把外皮切去一小部分,并把切口磨平磨光。这种被切开的口行话叫“开天窗”。为了赚更多的钱,玉商都尽力把“天窗”开在最能展示赌石质地和颜色的地方,因此,在评估“天窗”时,一定要仔细察看“天窗”及周围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切记不要对“天窗”显示的绿色估价过高。商报实习记者 王璀一
造假:
玉石“败絮”的切肤之痛
“赌石必须懂石,否则光凭肉眼从外观上看就成了赌运气。”原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院长吴国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很多当地的卖家把原石料上的绿点(翡翠)擦得很亮,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块石头有“料”;还有一些玉石上没有绿点,卖家在玉石外面再遮上一层皮,让人看不出到底有没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