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施甸有多少缅甸媳妇

施甸有多少缅甸媳妇

发布时间: 2022-07-02 11:52:29

1. 有谁知道云南那个位置跟缅甸挨到在啊,过缅甸要什么证件啊

西双版纳的一个叫什么洛的地方.挨着缅甸``要出境证才能出去``好象是只有云南身份证的人才可以过去的.不知道现在这个规定修改了没有哦~~~

2. 施甸县有多少人口

人 口
33万人
施甸县隶属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地处东经98°54′~99°21′、北纬24°16′~25°00'之间。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接壤,南以勐波罗为界与临沧市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北连隆阳区。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距省会昆明市654公里。

3. 保山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保山市辖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一区三县。
1、隆阳区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地处怒江山脉尾部、高黎贡山山脉之中,镶嵌于澜沧江、怒江之间。
2、施甸县为云南省保山市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接壤,南以勐波罗为界与临沧市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北连隆阳区。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距省会昆明市654公里。
3、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以东南西北为序,分别与施甸、永德、镇康、缅甸、潞西、梁河、腾冲、隆阳相接壤。县域东西最大距离64千米,南北最大跨度78千米,总面积2884平方千米。
4、昌宁县,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于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昌宁县东连凤庆县,西接隆阳区和施甸县,南与永德县隔河相望,北邻永平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4. 施甸县有地方和缅甸接壤吗

没有,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接壤,南以勐波罗为界与临沧地区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北连隆阳区。

5. 云南省保山市有多少个县

保山有三个县,分别是: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四县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县级市)、龙陵县、昌宁县一区四县,总人口246.8万人(2010年)。

(5)施甸有多少缅甸媳妇扩展阅读:

保山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2个县级区(隆阳区、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1个县级市(腾冲市),3个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2016年常住总人口259.7万人。

保山有世居少数民族13种,是傣泰民族的发祥地,中国着名的侨乡,有华侨、侨眷、归侨28.9万人。

南方丝绸古道、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2015年,保山市生产总值(GDP)551.96亿元。

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2018年3月,命名保山市为国家卫生城市。

6.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的历史

施甸县由旺镇辖街道、杨家、永福、坡脚、大庄、银川、木榔、源珠、华兴、中村、常村、四大庄、躲安、王家、岚峰、大秧田16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96个自然村。2003年末全镇有10109户,总人口39938人,其中农业人口37026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2.7%。

由旺镇位于施甸县坝子北端,距县城18公里,距保山城45公里,历来是施甸县经济发展较快,集市贸易较为兴旺,文化艺术较为繁荣的一个大镇。由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始建于明朝年间的土主庙、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名胜古迹(图二);有始建于光绪16年的由旺文笔塔(“文革”遭彻底毁坏,92年又恢复重);有组建于解放前后至今仍活跃在农村的农民滇剧团和花灯剧团。由旺,是施甸县民间艺术较为丰富的一个乡镇,无论是造型艺术或是表演艺术都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县内、市(区)内甚至省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从造型艺术上看,有泥塑、木雕、石刻、刺绣、编织、绘画、染织、纸扎等。

泥塑、木雕、石刻、绘画(图三、四) 在由旺的土主庙、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古建筑上都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明、清以来塑造的各种佛象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文革期间遭到彻底毁坏,现又由群众自愿集资重新恢复。 由旺老年协会,利用做庙会的机会集资

十多万元人民币,对土主庙重新扩建,新建了具有古建筑风格、雕龙刻凤的长廊八格、古亭三座、龙山水池一个,并修平道路、接通电源,每当庙会期间,便举行讲书、洞经、吹打弹唱等民间文艺表演,吸引了不少外地和当地的游客,成为人们闲暇时的旅游点。

由旺文笔塔(图五),由原正安皮革工业公司投资14万元人民币重新建造。外观上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又超过了原塔的高度。内部是空心的,转角楼梯一直通向顶层,通过了望孔可以观赏到四周风光,使由旺这方风水宝地更加增辉美丽,为施甸旅游增色加彩。
竹编业在由旺比较普遍,农户利用农闲时编织提篮、背箩、竹篮、囤箩、碗箩、坦笆等到集市上出售。作为一种副业收入。这些编织器具制作精密,工艺水平较高,还销售到外地倍受亲睐。

染织业,自明、清、民国及解放初期,由旺都有私营的染房,备有染缸、晾晒场。用人工织制的土白布染成青布(黑布)、蓝布、红布、黄布等。也有少量的蜡染,染制的花布多用于被包、背腰等。染料从一种植物“甸叶”中提取。由于轻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色彩鲜艳的棉布、丝绸及化纤布的大量生产,老式染织业已不存在。

纸扎(图六、七),在解放前和文革后较为时兴,一般有纸人、纸马、灵床、棺罩等。还有专供表演用的如大龙、小龙、仙鹤、旱船、跑驴等。首先用竹篾编制,后用棉的纸裱糊,用布绷制,再上各种颜料、色漆、清光漆等。制作精良、形象逼真,美观大方,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反映出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另外,还有用胶泥首先制成模子,再用棉纸层层裱糊,最后绘画、上色、着漆而制作出来的“狮子头”、“笑和尚”、“孙悟空”等面具,也是当地民间艺人的佳作。

由旺早在1929年便成立了“扶风社”,设置戏箱八个,购置服装、道具价值二万多大洋。先后到缅甸的果敢、耿马及施甸坝八乡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由旺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十分活跃,被世人冠以“滇戏之乡”、“花灯之乡”的美称。多年来,无论是省或市组织的农民调演,凡是由由旺镇出队代表县参加演出,大多获奖。而县内举办的文艺调演或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或其他节日活动,由旺从不缺席,演出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故而2000年3月由旺镇被云南省文化厅、保山行署命名为“云南民间民族艺术之乡”。
二、由旺花灯的基本情况

由旺不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还是滇西通往南亚的交通要道。由旺人民祖祖辈辈都有爱好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的传统习惯。解放前就有滇剧、老花灯、花鼓、山歌、小调、唱八仙、洞经、耍龙等民间文艺的表演队伍。

由旺镇现有滇剧团队二个,花灯队十一个,洞经队三个,龙队十个(其中大龙二个队),狮子队48个,高跷队五个,矮跷队一个,八仙队一个,秧歌队二个(其中百人秧歌队一个)、腰鼓队二个。共85个表演队伍活跃在各村各寨,其中由旺街道老年花灯队、银川青年花灯队、银川青年龙狮队影响力较大,演出地点已外延至德宏、缅甸等地。

由旺,素有施甸县“滇剧窝子”之称。由旺财神庙戏台,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台柱楹联:“檀板谱新声,千古英雄归月胆;梨园传旧事,一时子弟檀风流”。抗战时期,71军87师师长张绍勋撰楹联:“真中假,假中真,上下五千年无非似此;虚若实,实若虚,纵横数万里尽属如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太平寺戏台。1963年银川公社建盖现代戏台一个,1970年银川中学、由旺中学各建露天舞台一个,1980年由旺街北门建活动戏台一个。
民国十九年(1930),由旺的杨世昌、杨应昌兄弟二人出资组织“扶风社”,购买了全套戏装。并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到缅甸果刚县土司及英国官贵盖厅厅长家演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段林宾筹资成立银川滇剧玩友班。

“扶风社”、“玩友班”两剧团自成立后,不断扩大,经常活动,同时注重培养新人。先后共演出传统滇剧“秦香莲”、“孔明吊孝”、“山伯访友”、“五台会兄”等160多个剧目。自创滇剧“创业”、“第一炮”、“拥军优属”、“抢婆婆”等10个剧目。在长期的表演和编创过程中,他们对传统的滇剧表演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把清唱改为坐唱。代表剧目:《秦香莲》,表演时,由乐手自打自唱,自拉自唱,四个乐手分别饰演包公、陈世美、秦香莲、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七个角色,1981年代表地区参加省农民调演,式荣获表演奖。由旺滇剧靠长辈艺人以教传授,世代相传积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间乡土文化。
由旺花灯是从老花灯(玩灯)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地方剧种。演出场地由一家一户走上舞台演出。演出时增加故事情节、突出人物性格、明朗戏剧冲突,提高了艺术水平。由旺花灯的曲调始终保持着老花灯的基调,不断地丰富曲牌、剧情。所以在演出时,剧情能抓住观众的心,曲调通俗易懂,幽雅动听,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老花灯相传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是时,国泰民安。起初在正月初二至十五几日中,人们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说唱,自娱自乐。逐步发展成固定团体到亲朋好友家或者有钱人家演唱,获取一定的“彩头”(钱物)。传到皇宫后,皇帝李世民微服出宫观看,十分赞赏,与民同乐,于是下旨全国大放花灯,演出范围逐步扩大。从此,花灯这种自娱自乐形式也逐渐在全国流传开来。

由旺的老花灯是随着外来人员传进来的。起初,较为简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八十八师二六四团进驻由旺,随军带来中原花灯曲调及演唱技法,由旺花灯得以进一步完善。

起初,花灯演出,有固定时间,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为花灯的表演日。正月初二“出灯”,先到财神庙或山神庙及寺院向神祈祷,唐二(贺彩人)先贺彩,花灯队员演唱《参佛调》,然后才开始为期十四天的演出。正月十五过后,选一天“烧灯”,花灯队员演唱《送王调》,以示一年的表演全部结束。如今,花灯表演已不受时间限制,全年中,各种节庆、私人家做寿或其它红白喜事都可表演,只需在唱词或服饰上稍做变化即可。
花灯的传统调有:“参佛调”、“十二属”、“猜花调”、“祝英台探梁山伯”、“农谙调”、“劝世文”、“二十四孝调子”、“送王调”等100多首。

花灯的演出,民国时期一般由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有的以村寨为单位;有的由几个玩友组成;有的由当地的开明绅士组织几个村寨的文艺骨干进行演出。

解放后,党委、政府对民间传统文化非常重视,1950年下半年成立秧歌队,每年的年关、节日均由当地政府或群众自发地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1951年由政府组织组织了“歌咏队”。

1952年成立了“秧歌队”,庆祝土地改革的胜利。

1954年成立了“由旺、银川文化室”。

1955年成立了由旺“银川俱乐部”。

1957年由旺组织了“玩友班”。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山军分区命名“银川公社民兵俱乐部”,并赠送月琴、笛子、板胡等乐器及各种演唱材料。

1966年至1976年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77年1月成立“银川公社文化站”。

1981年11月成立“由旺公社文化站”。

1981年8月银川公社向浙江购买价值近万元人民币的古装戏服及戏剧导具等。

由旺花灯队自成立至今,经历五十多个春秋,培养出花灯艺术人才六代近四百人。并向上级有关部门输送专业人才数十人。先后共演出传统花灯剧:“三访亲”、“闹渡”、“状元与乞丐”、“游春”、“劝赌”等五十多个剧目。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红姐妹”、“红嫂”、“白毛女”等,花灯剧移植“沙家浜”等。自创花灯剧“送子参军”、“拥军优属”、“良种迷”、“争婆婆”等六十多个(件)。除参加县、地区文艺调演获奖外。部分剧本刊登在《施甸文艺》、《保山地区剧目选》,云南省戏剧编辑部编辑出版社90年出版的《红红的咖啡果》等刊物。

7. 云南省施甸县有多少年的历史

很久了,都是一些不知道的历史!

施甸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县境南部姚关蒜园村的小汉庄北侧万仞岗发掘出土的智人头骨化石(称姚关人),距今约8000年左右。从发现多处旧石器、新石器遗址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片及兽骨化石,表明距今约3500——4000年左右,古人类活动频繁,各族先民在这块上劳动、生息、繁衍。在姚关境内先后出土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展示2000多年前,境内的人民从事原始农业、牧业和狩猎的场景,创造出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文字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就置了不韦县,县令陈立,属益州郡;到南北朝(齐)(561-578年)时期置不建县,隶永昌郡;元朝十一年(1274年)设石甸长官司,隶镇康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更名施甸,隶永昌府;二十二年置施甸巡检司;嘉靖十九年(1540年)置姚关守备道;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平彝州;十八年裁州并入保山县;干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厅;民国元年(1912年)设施甸分治县,二十一年裁撤分治县。1950年设三、四、五、六、七区,属保山县;1962年12月1日,经国务院第123次会议批准设立施甸县,隶属德宏州;1963年12月改属保山地区。
据族谱记载,我们的祖先大都居住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在元、明、清三代充军,经商和迁徒入境定居。夏、商、周时为哀牢部族所居,按云南史学家之见,永昌濮即哀牢,故当时施甸历史文化,可称之“哀牢文化”,即布朗、彝等民族文化源。南沼统一云南后,大量汉文化传入,汉语与民族语言逐步释同。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邓子龙率兵3000南下,驻守姚关,筑五关即大关、小关、里骚关、芭蕉关、茨竹关,军民大规模开发建设,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融为一体。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原文化结合,明代古建筑、天王庙、玄帝观、玉皇阁、武候祠、万寿宫、戒月庵、财神庙、观音寺等仿效内地,至民国时期多达110座。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柱,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永昌兵备副使朝廷伟开创施甸、姚关和木瓜榔三所社学。雍正十二年(1734年)保山知县张福昶改设施甸文昌宫、姚关文昌宫、由旺玄帝观3个义学馆。光绪六年(1880年)由旺贡生李济川和廪生孔继勋创办少保书院,贡生朱以仁创办摩苍书院;十年(1884年)施甸街陆家巷陈小园在施甸街开办私塾,姚关大乌邑蒋文炽在大乌邑开办私塾;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设施甸、姚关、由旺高等小学堂,1912年开办第一所女子小学。民国13年(1924年)河北人戚福山率杂技班到由旺、银川、施甸等地表演;17年(1928年)四川艺人梁文兴到由旺龙井寺传授滇剧打击锣鼓技艺;18年(1929年)贵州艺人范秉章到保场萧祠,银川木瓜榔传授滇剧武打技艺;19年(1930年)由旺民间文艺表演团体扶风社成立,开始演出滇剧,并于民国25、29、31年三次出访缅甸演出。民国28年秋,八乡教育绅士段子勉及其他绅士在施甸街创办甸阳中学,1950年1月1日改名潞江人民中学,并创办第1期校刊《潞中学报》,8月,由旺区银川建立秧歌队和歌咏队,1955年成立银川农村俱乐部。1954年施甸街成立滇剧团,1963年1月建立施甸放映队,8月5日建立县文化馆,25日建立县新华书店;11月在银川何家寺创办第一所农业中学。1965年12月建立山区文艺工作队,开展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幻灯、代售图书等活动,1976年3月18日创办教师进修学校,1977年1月建立银川文化站,1978年3月15日创办师范学校;1979年10月1日,县电影院落成首映,1980年1月1日县档案馆成立,9月7日建立县图书馆,藏书2万册。1983年12月设立文化局,1995年成立县文化体育局。1984年6月4—5日,县城举办第一届端阳花木展销会;8月创办高级职业中学,1986年8月,《大西南文学笔会》编辑部和正安皮革工业公司联合举办首届“雪兰文学笔会”,10月30日县首届青年歌手调赛汇演开幕,石鼓山地面卫星接收站破土动工。各种外来文化和传入与各类文化机构的建立,使施甸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能和文化知识,还带来数千年培育而成的华夏文明与礼仪,遂使施甸告别了蛮荒状态,逐步迈向文明、进步的新时代。

8. 中缅战争是哪年

中缅战争是1762年—1769年。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惨重。

时隔18年后,即干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此事才结束。

清缅临时和约的正式文本没有保留下来,而双方向各自国君禀报的内容又有出入,双方战后交涉还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8)施甸有多少缅甸媳妇扩展阅读

中缅战争的影响:

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的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清朝军队进攻。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朝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

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了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干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但干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十八世纪中缅战争,总体而言,没有胜利者。自称十全老人的干隆帝在晚年也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但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暹罗因此而复国;缅甸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力量,由此建立了与中国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系。这又是当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虽然清缅战争以缅甸入侵中国为开端,但却是一场双方以争夺地区利益与霸权为目的的战争,战争以中缅议和、缅甸名义上对中国称臣为结局,两个国家都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兵员,耗费大量白银,最终也没能征服缅甸。

而当时在东南亚称霸一方的缅甸也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整个国家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对泰国的吞并战争也因为清国的巨大军事压力由接近完成最终化为泡影,而这也是清国对缅战争对东南亚产生的深远影响之一。

9. 有没有去云南缅甸那边找对象相亲的网站

云南没有缅甸县,只有施甸县。ynsd.gov.cn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4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5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17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9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3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58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28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5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4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