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彭加声五儿子改名姓什么
1. 云南那个地方离缅甸最近
缅甸东部的克钦邦和掸邦离云南最近。
1、克钦邦是缅甸北部的自治邦,首都在密支那,东北方向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克钦邦面积8.9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3%,南北长约470公里,东西宽约300公里。
2、掸邦位于缅甸东部,北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接壤,东面与老挝和泰国相接壤,西面与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相连。
克钦邦古代为中国领土,在唐代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的领土,元朝和明朝时期属于中国云南的一部分。清朝时期属于部落独立状态。克钦邦北部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这些地方在晚清和1941年民国时代被英国占领并入英属缅甸。
1947年缅甸各邦向英国争取独立,同年翁山将军依据彬龙协议同意将克钦邦、掸邦等地,划为自治区。
1994年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定,允许克钦独立组织可以控制克钦邦,但仍有少数克钦邦独立军和克钦独立组织的成员仍不满意,因此目前克钦邦的政局仍不稳定。
2. 果敢彭家声有几个老婆 果敢王用5年时间再崛起
彭家声现在应该躲在佤邦!或者中国境内!
老了,身前没有远见,没有垫后顾之忧,没有准备会出事,那点军队装饰吧了,已无力回天。
老白是傀儡,当傀儡的,哪还有什么实权,穿虎扁臼壮铰憋歇铂忙自然是缅甸政府的了。
彭家声有三个老婆,其中,大太太生了两男一女,两个儿子都有乃父之风,在经营着彭家的大部分产业。女儿也是人中之凤,嫁给了第四特区政府主席兼人民军总司令林明贤为妻。 彭家声的二姨太兰娥和三姨太刀美伦是亲姊妹,其实三姨太刀美伦是先过门的,二姨太兰娥后过门。三姨太的性格外向,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而二姨太正好和她的妹妹相反,性格温顺,不爱抛头露面,一天到晚,除了相夫教子,便是一个人独自做自己喜欢的针线活,从不多说话,也不轻易地和不熟悉的人打招呼。二姨太生有一男一女,三姨太生有一男二女,姐妹俩共侍一夫,倒也相安无事,只不过两个人很少在一起互相交谈,连吃饭也从来不在一张桌子上,这令我感到有些好奇。
3. 彭家声的人物经历
1931年出生于果敢的彭家声自称祖籍四川。四代前,祖辈来到果敢,做的是“翘头扁担”,挑钱银卖冥币,“后来才发了家,世居果敢。”
1949年,彭家声和罗星汉参加了土司杨振材开办的进修班,当年他18岁。给他们授课的是张文华、赵国柱等国民党残军军官,他们有的还毕业于黄埔军校,虽然在内战中兵败共产党,但对基本的军事素质训练和战略战术讲解还是很在行,很正规,管理也很严格。虽然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并不一定很系统、精深,但至少开启了他们的眼光和胸襟,激发了他们的霸气。
彭家声个性强、性情刚烈,胆子又大,在同学中颇有侠义之风,经常与人打架很令教官头痛。但他毕竟从中受益匪浅,为成就他以后的霸业打下了基础。本次培训原预定一年,由于时间紧迫就于当年10月底提前结束。结业后彭家声被分配到土司自卫队任分队长。
1963年,缅甸军政府突然同时逮捕了分别在仰光、腊戍、勐东的杨金秀、杨振材、罗星汉等人,果敢闻讯后反应强烈,公推杨振声为总指挥,短短几天就征召1000多人入伍,分守各关隘要道,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不久果敢部队调整后分成6个大队,彭家声被提拔为光明大队副大队长。
1964年,罗星汉投靠缅甸政府,大力分化、瓦解土司部队,致使果敢武装在1965年纷纷投降。杨振声感到大势已去带残部南下泰国,土司政权自此结束。部队解散后,彭家声回到家中。 缅军入驻果敢后社会混乱,匪盗横行,加之又实行大民族主义,歧视果敢民族,所以人们对缅军非常反感。 1965年7月,彭家声举起反政府大旗,成立“果敢人民革命军”带领30多个人上山开始打游击。这30多个人包括了现任掸邦特区副主席的杨忠卫。由于缅军入果时收缴了果敢境内的枪支,缺枪少弹,加上罗星汉又经常在政府军的配合下对之进行围剿,当时彭家声他们的条件的确非常艰苦。
果敢本地的势力几乎都是为了争夺贩卖鸦片的利益而存在,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本民族的武装也是极不信任的。但彭家声在此时起兵反抗缅甸政府,无论如何是符合民族大义的,因此他们大多还是给彭以支持,这才使得彭家声他们能够多次绝处逢生,队伍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 南下泰国的杨振声与早一年贩烟到此的杨振业生分结怨,后者率部北上,与彭家声部队会合,由杨振业任部队长,彭家声任副职。不久杨振声又派李正武、李文华带兵百余返回与之联合抗击政府军。乍一看来,反政府武装实力仿佛更强大了,其实不然,双李回果后与彭家声渐渐孤立了杨振业,而且矛盾俞演俞烈,最后终于发生了内讧。杨振业的堂弟杨振宗开枪打死了李正武,彭家声势力较弱不能与之抗衡,避于萨尔温江西岸。1966年年底杨振声的部队在泰国整训一年后回到果敢,带领这支部队的是其弟杨振勋,他此次回来主要是与彭家声合作,彭家声等亲自前往迎接,被其任命为旅长,彭进入该部队却受到其他人的冷遇和排挤。
1967年3月,彭家声乘杨振业运烟南下泰国时为李正武报仇,击毙了杨振宗。杨振业闻讯后兼程回果,决意与彭家声决一死战。为了能够确保取胜,他投靠了政府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政府军、罗星汉、杨振业等多股势力联合对付彭家声的局面。 1967年5月,杨振业在政府军的配合下对之发动了突然袭击。战败后,彭家声带领100多人退向杏唐,而杨振业为了报杀弟之仇紧追不舍,很快就将之包围。彭家声万不得已,奋力突围后退入中国边境。
恰在此时缅甸由于实行反华的错误路线,致使仰光发生反华大暴动,缅甸人对华人烧杀抢掠,任意欺凌。当时,很多华人、华侨被杀害,华人团体、学校被查封。中国政府多次抗议、警告,此事才逐渐平息。
为了和平,缅甸共产党此时空前团结,他们邀请彭家声加入,决心重新进入缅甸与政府反抗到底。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华人华侨的支持。彭家声加入缅甸共产党的队伍后,接受了他们的政治、军事教育,同时他又学习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部队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1968年元月,彭家声的部队经过严格训练和重新准备后,以“缅甸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进入果敢,势如破竹,连克红岩、慕太、邦永等地。并在以后的战斗中多次击溃政府军和罗星汉、杨振业部队。1969年3月,罗星汉和政府军放弃果敢,退至滚弄。至此,彭家声占领了除滚弄和南湖以外的果敢所有地区。以后他又频频向政府军发动攻势。4月果敢立县,彭家声以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的身份兼任县长,将政府机构迁至靠近中国南伞口岸的杨隆寨。
共产主义激发了彭家声灵魂深处的善良,在占领果敢初期,他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少税收,上访的百姓他都亲自接见,对部下和平民百姓都比较爱护。所以这段时间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甚至一些被罗星汉强迫搬迁至滚弄等地的烟农也悄悄搬回果敢。
1973年,彭家声被调往景栋,当年与政府军交火上百次,他的三弟彭家富在此期间曾踏响地雷,身负重伤。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缅共内部风浪起伏,分化严重,大民族主义使得缅共最终落个不了了之。彭家声也随之沉浮,从1977年开始,一直隐居贺岛。后来杨忠卫、罗大才、蒋忠明、白所成及杨茂良兄弟逐渐控制了果敢的局势,彭家声复出来主持局面。 彭家声于1989年成立民族民主同盟军,与缅甸政府达成停战协定(缅甸境内其他17支武装纷纷效仿),成立高度自治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任特区政府主席,并于次年同意在果敢进行改种禁毒。此后掌握兵权的杨茂良起而反对彭家声,彭避于勐拉(缅甸掸邦第四区)。两年后杨茂良的弟弟杨茂贤在中国贩毒被逮捕后执以枪决,杨茂良在国际禁毒联盟的压力下,被迫退出果敢政治舞台,当彭家声再次回到果敢主持政局时,杨茂良已将政府军引入果敢,缅甸政府得以长期在此驻军。
果敢从进入和平年代至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成立“果敢同盟军”,实行果敢民族自治,实行民族和解,提出了禁毒口号。从此缅甸境内的16支民族武装中,有15支放下了武器与政府讲和。彭家声成了一时民族英雄。 1992年11月,彭家声为争夺兵权与杨茂良发生内讧,双方兵戎相见。1993年5月,彭家声被迫退出了果敢地区。杨茂良开始主政果敢。
曾在1993年初被杨氏兄弟推翻的“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家声与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率林部及佤邦两个营的兵力进驻杨部辖区。此时,杨茂良正率部准备进攻“8·1”事件中的“叛军”领导人之一孟沙拉在我畹町境外澡塘河的辖区。杨茂良与缅腊戍军区谈妥进攻孟沙拉的条件,在返回木姐的途中接到信报后,于11月20日调头重返腊戍军区。随后,杨向缅政府提出上交军备仓库、要求缅军维持果敢地区安全、重新划地保证其安全等要求,缅政府马上应允。11月22日,缅东北军区第一战指6个快速营、1个炮营出动。2个营占领勐固地区,其余跨越萨尔温江在老街、清水河等地制高点驻守。
1995年12月20日,由缅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代表组成的“果敢临时政府”成立。缅军称,一旦局势稳定,就撤出军队。但云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禁毒研究所副所长梁晋云在1996年2月初的考察中看到,老街至清水河42公里的地段上,几乎所有的制高点均由缅军控制,似乎没有“撤出”之意。
据悉,彭家声与“鸦片将军”罗星汉、莱莫山土司的儿子坤沙为国民党残军93师在果敢开办的“果敢军事学校”学员。 2009年8月8日,缅甸政府军在一次禁毒行动中发现彭家声家族涉嫌私造军火,双方在持续19天的军事对峙之后,因17名缅甸警察被杀害,迅速激化矛盾,政府军很快派兵攻打了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
2009年“8·8事件”,果敢同盟军被击溃,彭家声远走他国。五年中有很多关于他的说法流传,一度传言他死亡、投降缅甸政府等。
“8·8事件“以后,彭家声只带着两名警卫员跑到萨尔温江边,部队仅剩几十个人,后面有政府军紧追不舍,彭家声辗转到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又因为严重胆结石,险些要了命。
为重新回到果敢,彭家声四处寻求帮助,他曾于2012年找到克钦独立武装总部。
2014年11月19日,缅军炮击克钦军校后,彭家声和他的儿子、果敢同盟军司令彭德仁接连指挥武装力量与缅军交战。每天不断有人将战场情况报告给他。
4. 果敢现在是在缅甸军政府控制下吗
是。
果敢,全称“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
北面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管辖下的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接壤,南面以南定河为界限与佤邦南邓特区相对,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的勐古镇、大勐宜和贵概镇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
国境线约250公里。
2005年相关数据显示,果敢当地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90%人口为果敢族,为主要缅北汉人聚居区。据2016年相关信息显示,果敢自治区下设1县、2区、2镇和28个乡、社区。
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
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
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签订,其中并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国放弃收复果敢的权利。果敢归缅甸掸邦管辖。
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 “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果敢曾经(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权。2015年3月26日,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对果敢地区采取了融入缅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缅语教师,采用缅语教学。
(4)缅甸彭加声五儿子改名姓什么扩展阅读:
果敢人的历史其实非常短,但是这个地区的关系却非常复杂。可以说,世上很难找到第二个地区,有果敢地区这么复杂的情况了。
第一,地域复杂。
因为处在中缅边境的交界处,因此在历史上,这里曾在两国之间辗转。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前,果敢地区一直属于中国。接着在清朝末年,由于清朝控制力减弱,果敢一度独立自治。
第三次英缅战争后,木邦土司带着48个小土司降英,果敢也被划进了这个范围,英国委任果敢土司为“世袭果敢训政布司”,但果敢土司不接受。
1890年,英军向果敢挺进,企图占有中国领土。1894 年,中国与英国签订《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果敢及北丹尼划归中国。但1897年,英国借口威逼中国,两国又重议此事,并签订了《中缅条约附款》。这样,又将果敢和北丹尼划入缅甸(那时候缅甸归英国管)。
1948年缅甸独立后,果敢首领杨振材兄弟为了在缅甸获得更多话语权,声明果敢归缅甸所有,并写入宪法。1962年,中缅两国勘定国界,果敢这时候正式划入缅甸版图。
1989年,果敢宣布脱离缅甸。1995年,果敢一分为三。
第二,人员复杂。
明朝末年前,这里只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只有一些土着生活在这里,被称为“老葫人”。
清政府迁都北京后,加紧了对南明政权及各种地方势力的清扫。
后来清军及吴三桂攻打云南,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与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余部逃到缅甸,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进缅甸讨伐朱由榔,缅王就把朱由榔交给吴三桂。其余明军及农民起义军余部,就跑到果敢地区躲避。同时,一些云南人也涌到这里来开荒种地,这里就变得热闹了。
在英缅战争中,不少缅甸人,乃至英国人又加入到这一地区。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员结构更为复杂。
第三,政权复杂。
果敢地区原本各自为政,形成许多小部落,小土司。后来,原籍南京应天府的汉人杨高学到果敢,加入“兴达户”。后来,其后人逐渐强大起来,在干隆60年(1758年)的时候,杨家后人逐渐控制了整个果敢地区,并把“兴达户”改名为“果敢”。
雍正八年(1730年),杨家后人杨猷才被清廷封为“诰封奉正大夫”。道光二十年(1840年),云南总督又奏封清朝皇帝,封杨家后人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
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委任作为杨家后人的果敢土司为“世袭果敢训政布司”,果敢土司不答应。
1948年缅甸独立的时候,果敢土司杨振材被选为缅甸首届上议员兼掸邦财政部长。其兄弟杨振声任果敢地区下议员。
1965年果敢进入动荡时期,杨家后人杨振业与彭家声组建反政府武装,而另一个势力罗星汉则与政府军联合,围剿杨、彭两人。1967年,另一杨家后人杨振勋回果敢加入彭家声反政府行列,但杨振业却又倒戈与政府一起,围剿彭家声及杨振勋。彭家声退入中国境内,接受缅共领导。
1989年,彭家声又宣布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由此打斗不休。1995年,果敢一分为三,彭家声、杨茂良、孟萨拉各霸一方。
直到今天,果敢依然没有和平统一与安定。
5. 果敢地区有可能从缅甸获得独立吗
一个国家的领土之争,向来是每个国家非常在意的存在,在任何时期我们都不能够容忍的就是别人侵犯我们的领土完整.然而在中国发展的这么多年当中,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分分合合,而如今能够有这样的版图,我们也知道我们失去了很多较为重要的领土,比如说曾经的蒙古也是属于我们中国,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之中分离了出去。

一个地区需要独立,除非是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机会,若是缺乏了其中一个条件,谁也不能够做到完全,得到所有人的支持。这个果敢地区是一个汉人地区的地区,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内部早已四分五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能够祈求他们团结一致,变成独立的一股势力呢?而且果敢地区独立出去对于这个地方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综合考虑之下果敢地区根本就没有独立出去的可能。
6. 彭家声现在回来了么 果敢同盟军彭家声现在回来了么
回来了果敢同盟军总司令现在是他的儿子,号称两个旅,兵力应该就一千多,
7. 彭家声有几个儿子
彭家声有四个儿子
彭家声有三个老婆,其中,大太太生了两男一女,大太太的女儿是人中之凤,嫁给了第四特区政府主席兼人民军总司令林明贤为妻。
彭家声的二姨太兰娥和三姨太刀美伦是亲姊妹,二姨太生有一男一女,三姨太生有一男二女,姐妹俩共侍一夫。
彭家声的四儿子小刚是一个骨子里透着聪明劲的小家伙,他和他的父亲长得十分相像,就连说话的语气都和彭家声一模一样。他平时喜欢看书学习,几乎是一个小书呆子。他和小素姬都是由彭家声的二姨太所生。小素姬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她的脸和彭家声长得也十分相像,而她的一双眼睛和她的母亲长得一模一样,水汪汪的,十分招人喜爱。
小依依是彭家声最小的女儿,由三姨太所生。小家伙由于生长在战争环境里,营养不良,她的头部很大,身子又比较瘦弱,头和身子简直不成比例,因此,她便有了一个“大头”的绰号。彭家声女儿小依依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谁要是叫她“大头”,她会很生气,并会用汉语骂“憨贼”。
参考:名人网【彭家声有几个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