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哪些地区用竹子盖房子
1. 傣族为什么用竹子做房子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经属于热带气候了。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2. 我国那个民族用竹子做房子多竹楼,竹屋什么的。
傣族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竹楼为干栏式建筑。
傣族竹楼是一种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层楼房。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屋顶盖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
底层有的架空,用来饲养耕牛、舂米或堆放杂物,有的用竹墙围作粮仓或厨房。二层设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并在一侧或两侧设有外廊和晒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通风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远,起遮阳避雨作用。廊下安装楼梯供人上下。
布朗族
民间建筑形式。多为干栏式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下关牲畜,放碓臼,楼上住人。楼下地板用龙竹剖开压成宽竹板铺垫而成;卧室与待客之处铺以蔑席,进屋必须脱鞋。室内中央设火塘,供做饭、取暖、照明之用。屋内所有家具几乎是竹子作成的,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两年就要用茅草翻盖屋顶。
还有一些民族,比如,瑶族、侗族、苗族等。
3. 竹子生长在我国什么地方
竹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像四川,重庆,湖南,浙江等,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中国有37属约500种,以四川地区为主。在中国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在重庆的梁平,浙江的安吉、临安、德清等地,都有漫山的竹海。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3)缅甸哪些地区用竹子盖房子扩展阅读
中国有名的竹海
1、王府竹海,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狮子庙镇境内,处于熊耳山南麓与伏牛山北麓的栾川北川深山区,是一个以避暑度假和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的生态区。景区各个项目建设完全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
2、蜀南竹海: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市境内,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5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由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组成,景区内共有竹子400余种,7万余亩,楠竹枝叠根连,葱绿俊秀,浩瀚壮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竹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府竹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蜀南竹海
4. 为什么傣族人要用竹子树高盖房子住,有什么好处
因为傣族人多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居住,那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经属于热带气候了。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这样的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所以他们常住竹楼啦!
5. 国外哪些地方盛产竹子
印度、东南亚盛竹子。
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1.亚太竹区: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2.美洲竹区:至南纬47о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纬40о的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
3.非洲竹区:该区竹子分布范围较小,南起南纬22o莫桑比克南部,北至北纬16o苏丹东部。
4.欧洲、北美引种区: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6. 我国最后的原始部落,房屋不用一砖一瓦,用的都是啥
位于中国和缅甸交界处的翁丁寨,是我国最落后的原始部落,这里的房子还是保留了原始的建筑材料茅草和竹子。世界上原始部落确实很多,但然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国内竟然还有原始部落;其实翁丁寨确实跟很多少数民族部落是相似的,保留了很原始的生活模式,但翁丁寨之所以称为原始部落,是这里真的基本上没有现代化的建筑以及文化。
翁丁寨由于属于很偏于的部落,这里保留了原始的茅草竹子建筑风格,加上充满原始部落氛围成功吸引很多中国游客。
7. 缅甸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1、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2、服饰
缅甸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
3、称呼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为叔伯)。
(7)缅甸哪些地区用竹子盖房子扩展阅读
缅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缅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其中影响最为广泛并为绝大多数缅甸人信仰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约占全缅87%的人口。基督教约在16世纪初传入缅甸,目前影响最大的是新教浸礼会和罗马天主教派。
缅甸人认为头部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地方,不喜欢别人触摸自己的头。妇女的筒裙被视为不洁,严禁晾晒在头部以上的高度,忌讳从晾晒的妇女筒裙底下走过。进入佛教寺庙和参观佛塔时应脱鞋、脱袜,不应与僧侣“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随意碰触僧侣袈裟或身体。
进入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场所前,应事先询问是否可以进入,如对方不欢迎非信徒进入,请勿强行参观。此外,缅忌讳随意抚摸儿童头部,用脚做指示、踢东西或触碰人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