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同古之战八路军在干什么

缅甸同古之战八路军在干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6-21 03:50:08

① 1943年中国远征军出击缅甸,远征军都参加了那几次战役

1942年春,日军进攻缅甸。为粉碎日军的进攻,应英美盟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于1942年3月上旬出兵缅甸,投入作战。中国远征军下辖第5、第6、第66军,约10万兵力,其中第5军为当时中国惟一的机械化军。

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机械化第5军第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的指挥下千里跃进,开抵缅甸南部重镇同古。这个师立足未稳,便与日军第55师团在同古城外围发生激烈战斗。日军不断增兵,以4倍的优势兵力合围同古城。中国远征军援兵受阻,第200师孤军奋斗,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奉命弃城突围。

同古之战后,中国远征军调整部署,准备在缅甸中部平满纳地区与日军主力决战。但是,在西路作战的英军一路败退。4月16日,英军主力7000余人在仁安羌油田附近被日军包围。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挺身而出,率部救出英军。为感谢中国军队的解救,英国女王向孙立人将军颁发了“帝国司令”勋章。

由于西路英军败退和东路中国军队失利,平满纳决战计划流产。中国远征军北撤,计划在曼德勒地区作最后决战。但是狡猾的日军迂回包抄,攻占滇缅公路重要枢纽腊戍,切断中国远征军归国的退路。中国远征军被迫放弃曼德勒会战,分多路撤退。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部从缅北向云南瑞丽方向撤退时,遭到日军伏击,戴安澜身负重伤,于5月26日在缅北茅邦村殉国,年仅38岁。戴安澜英勇殉国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哀悼,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也撰写挽诗致祭。

杜聿明率领的第5军军部及新22师廖耀湘部穿越缅北丛林,向印度撤退。官兵们在险恶的丛林中挣扎了近两个月,历尽千辛万苦,饱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于7月底退至印度。

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部队,翻越缅甸中部山脉,辗转进入印度境内。

其他几路撤退部队也都惨遭重创。据统计,中国远征军共损失5万余人,其中多半是在撤退途中死于饥饿和丛林病害。

中国官兵发誓要打回缅甸,重开滇缅公路,报仇雪恨。为此,中国政府将退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残部整编为新1军,代号“X”部队。郑洞国将军奉调赴印出任军长。其后,中国政府在云南组建了中国远征军Y部队。

1943年下半年,世界大战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盟军开始战略反攻。根据开罗会议决定,中国远征军X部队投入反攻缅甸作战。返身杀回缅北的中国官兵,沿着当年撤退时留下的斑斑血迹奋勇向前,节节推进,连克孟关、孟拱、加迈等缅北战略要点,全歼精锐的日军第18师团,重创第53师团。与此相呼应,中国远征军Y部队也从滇西奋勇出击。1944年5月中旬,由卫立煌、宋希濂等将军指挥的Y部队2个集团军近20万人,渡过怒江,分别向松山、腾冲、龙陵等日军据点发起雷霆般的攻势。

缅北、滇西战场连成一片,炮声震天,杀声撼地,立时成了二次大战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大战场。

然而,缅北重镇密支那的攻城战却打得极为艰难。日军负隅顽抗,城池久攻不下。1944年7月,史迪威将军委派郑洞国将军指挥攻城,郑军长选择在7月7日这个有号召力的日子发起总攻,中国官兵同仇敌忾,奋勇争先,突破城防。之后,步步为营,掘壕推进,最终攻占缅北战略枢纽密支那。

中国远征军X和Y部队,一路沿中印公路从缅北往回打,一路由滇缅公路往外突。两路大军相向而行,奋勇冲杀。1945年1月27日,两路中国远征军部队终于在缅北重镇芒友胜利会师。至此,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宣告胜利结束。

② 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的鏖战缅甸

1942年5军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1939年11月,日军攻占南宁,切断了桂越公路,次年6月,又切断了滇越公路。这样,滇缅路就成为中国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交通命脉),保卫滇缅路,在着名的同古保卫战中,200师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日军55、56两个师团4万多人),击毙日寇5000余人(未考),在同古坚守12天,同时,该师成功掩护友军英缅军第1师一部逃出日军包围圈。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200师收复棠吉,但是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200师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6月中旬,该师残部历尽艰难终于抵达云南永平(第200师入缅之役损失5000余人)。该师在遭受昆仑关、缅甸两次重创后,骨干大量损失,此后该师移驻昆明近郊——马街,开始了长期编练,部队官兵扩编至12000余人。
凯旋归国
1945年1月中旬,该师以奇袭的方式攻占日军重要据点回龙山。随后该师配合友军收复象鼻山、腰子山、冷山等日军据点。畹町为友军第2军收复后该师回驻昆明市郊。3月,该师换装美械。师长高吉人升任第5军副军长,以第49师师长罗友伦继任师长。4月,师长罗友伦调任第207师师长,以美国战车学校毕业生廖慷继任师长。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该师移驻罗次。9月,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奉命以武力解决龙云所部,该师即在驻地以宴请滇军炮兵团为名,命临时受该师节制的第96师287团将该炮兵团缴械。第600团团长董瀚因空难殉职。10月杜聿明调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该师抽调第598团作为司令长官部特务团脱离建制。该师另抽调所属第599团、第600团各一部作为基干新编第598团。
1946年3月,第5军各部开赴武汉,该师被留驻云南开远,负责滇南地区的守备任务,暂由昆明防守司令部节制。12月,该师北开武汉,归还第5军建制,负责清丰至濮阳之间公路沿线的护路任务。

③ 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和其事迹 例;王二小一一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一、戴安澜——身经百战,血染异域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他率领200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同古保卫战打响以后,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

虽是孤军作战,后援困难,但师长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

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

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战斗结束后,戴安澜在撤退过程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在缅北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壮烈殉国,时年38岁。

二、狼牙山五壮士——牺牲自己掩护乡亲们撤退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翼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准备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五个战士一边猛击敌人一边诱敌上山,崎岖的山路上满是敌人的尸体。六班完成了任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主力部队,六班五位战士将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一面攀登一面射击。壮士们居高临下,把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了下去。弹药用完了,班长指挥大家用石头砸,敌人又死伤无数。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看看还在向上爬的敌人,然后走到悬崖边上,他们脸无惧色,相继从悬崖边上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三、谢晋元——率800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在上海四行仓库奋战的中国守军壮士(资料照片)。谢晋元以卓越胆识和机敏的指挥,率部在弹丸之地与穷凶极恶的日军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10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曲抗击侵略的壮丽凯歌,史称“八百壮士守四行”。

1937年10月31日凌晨,在完成掩护大部队后撤任务后,“八百壮士”奉命全部撤入公共租界。此后,汪伪政府多次派人以高官厚禄诱降谢晋元,均被其严词拒绝。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士兵用匕首刺死,时年37岁。

四、王二小一一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五、赵登禹一一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

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④ 同古血战是怎么一回事

1942年1月日军攻占仰光,1942年3月19日,在200师师长戴安澜领导下,发动了同古战役,蒋介石的计划是以200师不惜代价死守同古争取时间,掩护远征军主力向同古一带集结。而主力第5军迟迟末集结,造成200师牺牲很大,但由于中方不愿进攻,只想保存实力,而英军却又将右冀空开,造成日军包围200师,孤军无援情况下。200师主动撤出同古。
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着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基本信息栏中文名:戴安澜别名:戴炳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出生日期:1904年11月25日逝世日期:1942年5月26日职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追授)毕业院校:黄埔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率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国内抗战
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
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因战功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苦战一月,毙敌6千,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 5 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各报记者在国内外报刊上报道大战经过,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远征作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 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
固守同古——掩护英缅军安全撤退
1942年3月8日,作为远征军先遣部队的第200师星夜赶到同古。这是一座位于缅南平原的小城,距缅甸首都仰光26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此时的英缅军,在日军凌厉攻势下,正如潮水般溃退。
19日,追击撤退英缅军至皮尤河西岸的日军,率先与防守同古的第200师先头部队接火。战讯传来,戴安澜宣布:“命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21日,同古城北的永克冈机场被日军占领,守城的200师后路被断。28日夜,日军派出小股部队突袭200师司令部,师长戴安澜手提一挺机枪,率部与日军作战。激战通宵,司令部全体官兵的子弹全打光了,刺刀也拼弯了,危在旦夕。幸亏天亮时,一营援兵赶到,师部才化险为夷。
由于英缅军已按计划撤退到卑谬,并且在与尾随而至日军的战斗中一触即溃,造成卑谬失守,使第200师陷入到日军第55、56、33师团的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全师被聚歼,30日晚,同古守军主动战略撤退。
同古一战,第200师以仅9000人的队伍,竟抗击两万多日军达12天之久,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这也是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首次胜利。
收复棠吉——亦难挽远征军之败局
进入4月,缅甸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由于英缅军连连丢城失地,中国远征军与英缅军间结成的中英盟军,正一步步陷入失败的泥淖。
4月5日上午,缅甸眉苗。时任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蒋委员长,乘飞机抵达设在这里的远征军前线指挥部,部署作战。其间,戴安澜一直不离委员长左右,备受青睐。
60多年过后,时任缅甸华侨志愿队队长的王楚英老人回忆,在眉苗,蒋除与含戴安澜在内的远征军第五军、第六军重要将领商定作战方案外,“(蒋)还特意召见戴安澜,一同进餐,留宿行辕,勉慰有加,甚为倚重”。
孰料一夜之间,战局陡转直下。24日拂晓,棠吉之战爆发。负责收复棠吉的第200师将士率先向日军发起进攻。鉴于敌守军强大,戴安澜便命部队先行强攻棠吉西侧的敌警戒阵地,并一举夺下。
然而,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无法遏止整个缅甸战场上中英盟军疾速溃败的车轮。日军第56军团除策应正面之敌外,继续秘密穿越缅泰边境1500公里的原始大森林,并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后方腊戍、密支那等城的中国守军面前。
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抵抗,中国远征军返回国门的咽喉之地便一一失守。
艰难撤退——将军殒身缅北丛林中
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月10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群密集扫射。于是,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安澜第200师,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在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毅然决定带部队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打游击,并寻隙退回国内。18日,第200师兵分两路,横穿细抹公路。前卫部队突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意欲逃跑的缅甸向导被士兵抓了回来。向导坚决拒 绝为中国军队带路,戴安澜气极,不停用马鞭猛击自己的马靴,随后命令部队立即分散突围。副师长郑庭笈劝阻:“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否改到晚上?”戴悲怆不已,“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只能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迎着日军用机关枪、步枪和炮火交叉组织的密集火网,数千名中国士兵义无反顾地端着刺刀冲了上去。敌人以逸待劳,据险伏击,200师伤亡惨重。激战中,一梭机枪子弹射中了戴安澜胸腹部,身后将士赶紧将其救起。师长受重伤,剩余官兵便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
26日傍晚,200师与敌周旋至缅甸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时,因伤口溃烂感染,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遗恨而逝,年仅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奠祭戴将军。

⑤ 同古保卫战中日双方伤亡情况

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中记载其55师团整个前期缅甸作战共阵亡702人,台湾官方战史《抗日战史》记载200师伤亡,伤亡共计约2500人。

中方伤亡中骑兵连64死10伤,炮兵连81死10伤,工兵连62死,598团537死132伤,599团474死46伤, 600团687死240伤,死亡多伤员少。

同古保卫战是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坚守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势下,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并拥有制空权的敌军苦战12天,歼敌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撤退,为远征军的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最后第200师全师安全转移,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胜利。

(5)缅甸同古之战八路军在干什么扩展阅读

战争结果

历时12天的同古大战终于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而告结束。日本人占领一座空城,中国军则退守100英里外的彬文那。战斗尚未结束,中日双方都迫不及待在各自首都发布战报,都称自己取得重大胜利。

双方舆论为此沸沸扬扬,国民情绪跟着振奋鼓舞。事实上该战役双方损失基本相等,日本人付出重大代价攻占一座废墟,中国人虽然后撤100英里,却阻滞了敌人攻势,因此公正的结论应当是:双方都取得了应有的胜利和遭到了不应有的失败。

⑥ 八路军是干什么呢

国军统时期应该叫叛军或土匪,打土豪。后面你懂的.

⑦ 同古会战的会战经过

第5军入缅的先头部队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是一支机械化装备的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勋的部队,先行入缅,士气高昂。军运卡车身上,贴满了用中、缅两国文字书写的标语:“中国军队为保卫缅甸人民而来!”“加强中英军事合作!”“缅甸是中国最好的邻邦!”“驱逐倭寇,扬威异域!”“为国争光,不胜不还!”
1942年3月7日200师日夜兼程,到达战斗第一线同古。同古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曼铁路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西北还有克永冈(开道)机场,是日军“必须迅速占领”之地。而我方则认为,它与西线普罗美和东线毛奇互相呼应,构成阻止日军北犯的屏障。尤其是3月8日,仰光失陷后,同古争夺战,就显得更为重要。
驻守在同古一带的英缅第1师士气极为低落,既不了解敌情,又未作迎战准备,只准备安全后撤,保存实力。1942年3月18日,日军向同古推进,英军同时撤往普罗美。从19日起,日军第55师团第112联队向同古发起攻击,第143联队于20日投入战斗,双方激战12天之久,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未曾遇到过的猛烈抵抗。
由于西线英军始终没有采取积极行动配合,加上英方延误,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未能按预订计划运送到同古前线,第200师苦战12天,伤亡2000余人,内缺粮弹,外无援兵,面对增援后4倍于己的敌人,困守孤城,形势危急。
杜聿明认为,“在此形势下,我军既不能集中主力与敌决战,以解同古之围,而旷日持久,仰光登陆之敌势必参加同古战斗,坐使第200师被敌歼灭。如此, 则我远征军将被敌人各个击破,有全军覆没之虞。因此,我决心令第200师于29日晚突围,以保全我军战力,准备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与敌决战。”于是第200师在戴安澜指挥下安全突围,连一个伤兵也未丢失。
同古保卫战是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坚守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势下,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并拥有制空权的敌军苦战12天,歼敌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撤退,为远征军的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最后第200师全师安全转移,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胜利。日军也承认, 同古战斗中,第200师十分英勇,对于日军来说则是缅甸战役中最艰苦的一战。
同古是南缅平原上一座小城,又译作东吁或者东瓜,人口11万。同古距仰光26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城北还有一座永克冈军用机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着名的同古大战就在这里拉开序幕。
编辑本段军力比对
1942年3月20日,中国远征军第200师与侵缅日军第55师团在同古城外发生激战,双方均有较大伤亡。根据战后日本防卫厅公布的档案材料,我们得以将当时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作一比较:
日军第55师团
兵员:20259人;150毫米野战炮:36门;迫击炮200门;坦克装甲车:40辆;空中支援:3个航空中队。
中国远征军第200师
兵员:11000人;75毫米野战炮:20门;迫击炮:100门;坦克车3辆(其余留在腊戍);空中支援:无

⑧ 抗日英雄缅甸战场 要名字和资料

1942年5月29日,在瑞丽江西岸热带丛林中的一片开阔地上,衣衫褴楼的士兵默默围着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几排清脆的枪声过后,干柴化作了轻烟,抗日名将戴安澜的英灵随之升腾而去。

戴安澜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他成长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中华民族危难的时代,他曾对好友说,我们生逢此时,只能历任艰难,舍生救国。七七事变后,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参加了保定、台儿庄、中条山等战役,之后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他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第200师师长。12月参加昆仑关战役,记者在报道那次大战的经过时,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1942年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率领200师作为先头部队奔赴前线参战,200师的军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同古是阻止日军北上的重镇,同古一战,戴安澜发布命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各级照此办理。”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200师抗击两万多日军长达12天,歼敌4000多人,使日军在缅甸首次遭到重创。蒋介石赞誉说:“中国军队的黄浦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

但是,由于英军的临阵撤退,使中国远征军的侧翼完全暴露了,大量日军绕到中国军队的后方进行围攻。戴安澜奉命率部突围,他们退入原始森林,爬山越岭70多天。全师官兵在没有道路、没有给养、没有水喝的艰苦环境下,躲过敌人飞机的搜索,艰难地向国境线跋涉。而与此同时,日军在战地广播中扬言:“要奠定东亚和平,非消灭第五军尤其是第200师不可。”

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200师突遭日军伏击,戴安澜不幸中弹,士兵们抬着他向国门进发。由于无医无药,伤口溃烂,每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总是问:“离云南还有多远?” 5月26日,200师行进到缅北的一个小村。这时,追兵已经被甩开了,离国门也只有三五天的路程。一直咬牙坚持了十多天的戴安澜的生命之烛燃烧到了最后。在弥留之际,他吩咐部下为他整理衣冠,把他从担架上扶起来。他深情地遥望北方,喃喃地说:“祖国万岁,反攻,反攻!” 戴将军以身殉国,年仅38岁。全师官兵放声恸哭,惊泣鬼神,他们砍伐树木,制成棺木,把将军入殓。他们冲破日军最后一道防线,到达了云南腾冲。

戴安澜将军一路马革裹尸,终于回到了祖国。他的灵柩每到一地,百姓无不沿途致敬。

为民族战死沙场 男儿之份也!——戴安澜

⑨ 滇缅公路八路军做了什么

摘要 你好,滇缅公路八路军和日军顽强抗战。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双方订立了军事同盟,决定中国编组远征军赴缅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诞生了远征军。

⑩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

有必要!

下面是我复制的,不用给我加分。下面的话纯粹是为上面那三个字壮胆

1942年1月,8万日军大举进攻缅甸,英国守军告急。

1月21日,丘吉尔在转致参谋长委员会的电报中指出:“缅甸如丧失,那就惨了。这样
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

日军进攻缅甸,既可以一举切断美英援华战略物资与孤立中国,又可以占领美英在缅甸的军事基地,伺机进攻印度,西进与德军会师中东。

在强大的日军面前,东南亚盟军部队节节败退:新加坡沦陷,英、印、荷、澳联合舰队在爪哇海战中战败,缅甸英国皇家空军基地马格威遭日军轰炸毁灭……整个亚洲大陆乃至世界都面临空前厄运。

此时,中国的抗战正处于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军事专家岳思平说,尽管如此,中国军民仍以极大的牺牲勇气和国际主义精神,动员10万精兵入缅作战。“派出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队伍,包括中国唯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曾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总部联络参谋的王楚英回忆说,3月20日,刚刚入缅的远征军一个师就在距仰光50公里的同古与日军交火,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以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4倍与己的日军血战,顶住了日军12天猛攻,歼敌近5000人。

“连日本人也承认这是南洋开战后第一次受挫。”老人骄傲地说,之后不久,他们又在仁安羌救出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名被围英军。

捷报轰动英伦三岛,英国政府为此特意给中国远征军师长孙立人将军颁发勋章。

在热带丛林中,10万远征军以6万人的牺牲书写了二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笔。

87岁的远征军老兵李润怀忘不了二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牺牲的情景。“1942年5月18日,我们与日军遭遇。将军亲临战斗前线,日军机枪集中向他扫射,将军身受重伤。”

摸着自己右脸上那块很深的弹伤,李润怀告诉记者,8天后,38岁的戴安澜将军牺牲在了异国的征途上。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共两军牺牲的旅以上将领达200多人。

1943年夏,从缅甸转战至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一部在美国空军及工兵的协助下,开始反攻缅北,在与有着〃常胜军〃之称的日军第18师团鏖战中步步获胜。翌年5月,经过重新组织的中国远征军16万余人开始历时8个月的滇西反攻作战,以巨大的牺牲清除了日军在云南的据点,继而入缅作战。

“我们打得很勇敢,以致于史迪威不得不下令‘凡未受命者不得擅自前往火线。’”另一位健在的远征军老兵薛文涛,至今还记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雪普莱在采访孟关之战后写下的这样一段报道,“如有人仍怀疑中国军队之作战能力,想系未见华军在孟关之战斗。”

接任史迪威担任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及中国驻印军总指挥的苏尔登将军后来的回忆说:“在此区作战的华军对盟方战役的整个成就贡献至伟,击毙大部分日军者皆因中国地面部队之功也。”

中国战区成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中国于1942年1月1日与美、英和前苏联等26个国家联合发表了对法西斯作战的《华盛顿宣言》。两天之后(即1月3日),美国罗斯福总统建议将缅甸、泰国辟出来并入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战区统帅,美国史迪威将军任战参谋长、中缅战区美军最高司令长官,拉开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序幕。

史迪威将军

作为中国人民一个真诚的老朋友的史迪威将军,1883年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1904年西点军校毕业后先后4次被派往中国,从一名学习中文的青年军人、公路工程师、教官逐步晋升为美国驻华使馆中校武官、准将、中将、四星上将,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在抗日战争中,他看到国民党集团的腐败无能,感到气愤和失望,由此和蒋介石发生了矛盾。史迪威提出“依据租借法案把送到中国的美国武器平均分给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在内的各抗日部队”而得罪了蒋介石,导致美国政府1944年10月对他发出一纸召返令……

在以后的两年里,史迪威将军虽然仍在美国军内供职,也曾指挥了着名的冲绳战役,并于抗战胜利后在“密苏里”号战舰上参加了日本签订的正式投降仪式,但终因心理失衡,抑郁生癌,于1946年辞世。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这位正直的美国军人。

高唱战歌进昆明

日寇的虎狼之师在太平洋战争中横冲直闯,一路所向披靡,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占领了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度支那等地。东南亚各国相继沦入敌手,日寇长驱直入缅甸南部,尔后疾速挺进缅北,中国云南边陲危在旦夕。应英军和美军的要求,为保卫云南大后方,在全国人民的巨大声援和支持下,中国政府决定出师抗击日寇。

1942年3月,第5军、第6军、第66军等10万中国大军沿滇缅公路入缅与盟军协同作战,其头部队是第5军200师的1万多名将士。作为中国组建于抗战中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并且是在广西昆仑关血战中歼灭了素有日本“钢军”之称的中村正雄旅团的中国威武之师,他们斗志昂扬地高唱战歌《战场行》进入昆明时,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战场行》这首歌是200师少将师长、着名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谱写的,歌词大意是:

弟兄们,向前走!

弟兄们,向前走!

五千年历史的责任,

已落在我们的肩头,

已落在我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的国家,

奴役我们的民族。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戴安澜将军

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的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1904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他的名字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曾与云南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成为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风云人物。

戴安澜于1925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受过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教育。次年毕业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区队长、迫击炮连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和副师长、师长,自号“海鸥”,人称“海鸥将军”。由于他在抗日战争中是最早提出响应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并始终英勇杀敌,参加过着名的台儿庄战役和昆仑关大战,多次负伤,战功卓着,最后率领所属200师从云南奔赴炮火硝烟的缅甸战场,“扬威国外,藉伸正义”,战死在缅北重镇茅邦,年仅38岁,人们又将他喻为“奋飞于抗战烽火中的一只勇敢无畏的海鸥”。

云南是最可靠的战略大后方

大后方的云南各族人民为中国远征军提供了一切后勤保障,1942年1~3月,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抗日前后,仅保山县府即交军粮4.5万大包,使远征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另据保山28镇不完全统计,远征军失利后征派民工破坏滇缅公路、招待伤员又开支“积谷”14066公石,开支国币480146元。三迤大地成了10万中国远征军供给充足、进退自入的最可靠的战略基地。

远征军的重大历史影响

200师开过昆明后,即赴保山板桥一带稍作休整,1942年3月开始进入缅甸作战。滇缅公路上运兵车、大炮牵引车的马达声,汽车喇叭声,脚步声和喧嚣声不绝于耳,松软的泥土公路上尘土飞扬。200师沿滇缅公路浩浩荡荡,一路进发,沿途均有云南各族人民提供茶水、送粮送蛋,欢送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这是中国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出师援助友邦、抗击侵略而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戴安澜心中顿时不由得涌上一股从来未有的豪气,他以岳飞、文天祥为榜样,并以诸葛武侯出征自勉,即兴赋诗两首:

策马扬鞭走八荒,远征大业迈奏皇。

誓澄宇宙安黎庶,手挽长弓射夕阳。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夷岛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这两首诗表达了戴安澜也可以说是全体中国远征军当时的义愤心情和视死如归的抗战决心。

200师以人不御甲、马不停蹄的急行军速度昼夜兼程,于1942年3月7日按时抵达缅甸东瓜(也称同古)。从此,“中国远征军”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专用名词,开始见诸于中外报刊和书籍,至今仍然闪耀着不可磨灭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光辉。在他们入缅作战的时间里,始终牵动着1300万云南各族人民的心,频传的捷报让人欢欣鼓舞,戴安澜将军的英名也由此深深地嵌在云南乃至全国人民的心中。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5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6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18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0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4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59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4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7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5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