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茶叶怎么种植
⑴ 茶树怎么种植呀,是种种子还是插枝呀
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a)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平整山地、做畦;
b)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3年木槿;
c)在茶园周围及茶树园间挖长0.5-1米、宽0.5-1米、深0.5-0.7米的穴坑,然后将杂草作底肥,一层肥一层土、种植木瓜(FructusChaenomelis),其株距2.5-3米;d)在茶园的四周,种植桂花;
e)在茶树两侧种植明日叶、除虫菊、三叶草,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多维模式发展高效的茶树种植方法,多层次绿化,保护生态,其生产出的茶叶,品质具有条索紧结、滋味醇厚、香高味重、汤色明亮的特点,其化学成份中氨基酸总重量浓度4.39-4.5%,水浸出物的重量浓度为44.51%以上。
,如何提高茶苗移植成活率,加速茶园早成园、早投产是茶叶生产单位和茶农的迫切要求。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此作如下浅析:
1、选择高质量的茶苗
无性系茶苗最好不要选择过小苗,也不要选择过大苗。小苗由于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移栽后失水严重,且体内积累养分少,根系幼细,移植时断根损伤大,抗逆性差,不易成活;而大苗植株和根系均较大,移植时的修剪损伤大,或者在起苗时断根多,或者种植沟较浅,从而影响成活率。最好选用1.5-2年生的扦插苗,其基部主茎直径要求,大叶种在0.5cm以上,中小叶种则要求在0.3cm以上。
2、出圃前进行炼苗处理
炼苗处理可提高苗的素质,增强抗逆性。实践表明经过炼苗处理后对提高移植成活率效果非常明显。可采用如下方法:
⑴水肥控制。由于茶苗在苗圃条件下管理,水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组织幼嫩,抗逆性差,在出圃前3个月要停止施肥,水分也要视气候情况尽量减少供应,以不旱坏茶树为宜,经过炼苗处理的茶树,外观长势可能差些,但成活率高,这点在购苗时也可作参考。
⑵疏棚。茶苗长期在苗圃生长,对光的适应性差,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因大田光线较强,容易烧伤。另外强光可抑制植株生长,有促进矮化壮株老化的效果。因此,在出圃前通过疏棚,可增加透光度,加强幼苗的光适应,可提高苗木的素质。
3、适时定剪,及时打顶
茶苗生长1年后,当苗长到15-20cm时,在离地10-20cm处剪去主轴,以促使分枝,提高苗木的质量。出圃前半个月先打顶,把主侧枝的顶芽摘除,促使茶苗幼嫩组织老化成熟,以减少茶苗的幼嫩组织器官,提高抗逆性。同时也促进腋芽饱满。
4、选择最佳的种茶和起苗时间
起苗时间一般根据种植时间要求确定,但高温干旱的夏秋季节不利于种茶,应选择在冬春季节为宜,以提高成活率及减少幼龄茶树管理成本。在起苗时最好选择阴雨天气,如遇晴天干旱气候,应提前一天浇透水,使土层湿润,以减少起苗时损伤过多根系。起苗时间不宜提早,近距离的应边起边种,远距离的应即起即运,起苗后不能超过1天停放期。
5、起苗技术与要求
起苗时不能用手拔,应用锄头挖,尽量少伤根,多带土,如外运茶苗也只能轻敲根蔸,使粗土散去,粘附在细根上的细土尽量保留多些,最好用黄泥浆沾根,并用稻草或编织袋包住茶苗根基部。在远距离运输茶苗,10株一扎,10扎一大捆,方便运输与记数。
6、及时种植,保证种植质量
茶苗运回后应放在阴凉处喷水保湿,要防止苗木风吹日晒、紧压堆闷,同时要及时种植,保证苗木鲜活,否则苗会因失水,使生活力下降而影响成活率。但种植必须保证质量,要按规格、按要求进行开小沟种植,如两天内不能定植的茶苗,应进行假植,即把茶苗暂时集中在无风、无积水的小面积土地上,把茶树根系埋在土壤中,并浇灌足水,如果假植的时间较长,则必须选择避风阴凉,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成适宜深度的沟,苗木单株排列,不重叠,且使根部舒展,培土踏实,每天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使茶树成活,然后根据进度,边取苗边种植。
7、移栽技术
采用沟植法,在全面开垦的基础上,开挖宽度均为60×50ccm种植沟,施入基肥并与土拌匀,上覆薄层土,表土厚度应以避免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为原则,再开栽植沟,深度以茶根能充分舒展为宜。茶苗种植深度要适当,一般以保持茶苗原来位置为原则,为防止沉降,稍高盖土。茶苗栽入沟中,左手持苗身,使茶苗垂直于沟中,根系保持舒展状态,随即右手覆土埋去根的一小半,左手稍将茶苗向上提动一下,使根系舒展,并以右手按压四周土壤,使下部根土紧接。继续将沟沿两边的土平入沟中,一直埋土至原来苗期根系土壤位置,适当镇压茶树周围土壤,然后即淋定根水,水要淋到根部土壤完全湿润,边淋边栽。定根水不管晴天或阴雨天,一定要淋,这是茶苗成活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新茶树根系与土壤间有很多空气,没有完全接触,根系吸取不了土壤中的水分。
8、适当修枝
移栽完毕后,为减少水分蒸腾等,可酌情用枝剪剪去部分枝叶,尤其是茶苗枝叶繁茂或干旱的情况移栽,修枝可起到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剪时不必强求一律,一般在分枝部位以上留1-3叶剪。小苗剪后还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面积,剪口要平滑,离临近叶片着生处距离适度,一般1厘米左右,不可太长或太短。
9、加强水分管理
茶苗种植后成活与否,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因此,种植后必须进行淋水灌溉,要保持土壤湿润,根据气候条件,在干旱季节,种植后1周,要求每天淋水一次,以后依次减少;淋水时间在每天下午或傍晚,不能在强光高温的中午淋水,必须淋透水,北面干风大,更应多淋水。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时可灌溉,但要适量;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大雨、暴雨,不能长时间积水。
10、适度遮荫
茶苗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从苗圃移栽到大田,对光的适应性差,小苗由于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容易烧伤。因此,移栽后失水严重可采用遮荫方法,有条件的可搭建遮荫棚,也可用树枝叶遮荫。
11、根际铺草,降温、抗旱保苗
幼龄茶树种植后由于新茶园往往树木稀少,土壤温度高,水分蒸发大而且茶树扎根浅,极易受土壤高温和干旱的为害。在茶树根际铺草(稻草或干草),可降低土壤表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要求茶苗行两边空地全部铺好稻草或干草,厚度约2-3cm,使茶园基本上看不到裸露表土。
12、浅耕除草,间种绿肥
浅耕可疏松表土层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水作用。新建茶园行间空隙大,春夏季易滋生杂草,容易滋生病虫害,与茶苗争夺水分与养分,影响茶树生长。在幼龄茶园内间种绿肥作物,在起到遮荫作用的同时,也可减少茶园的杂草、水土流失,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⑵ 茶叶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你好
茶作为世界几大饮品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对人身体具有一定保健功效。茶水也可以对人体过多脂肪进行消解,并清理肠道垃圾。茶叶益处多多,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茶树的种植管理技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探讨交流。
1、土壤条件
茶树属于喜肥的树种,所以种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种植茶树前对田地翻耕两次,第一次翻地深度达到10~20cm,然后以农家肥来养土,第二次深翻在40cm以上,再次施氮、磷、钾复合肥料。此外,还要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和埋在土壤中的石头及瓦砾等杂质,这样才不会影响到茶树根部吸收营养。当清理完杂质后就将土地挖成垄状,即长条形,宽度约为1~1.2m,为后期茶树幼苗种植做好准备。
2、幼苗管理
茶树一般种植的幼苗会同时种植3~4种,按面积大小来选择,50亩以下就3种,50亩以上就是4种。幼苗在移植的时候最好将根部沾染一些稀土,利于保证存活率。3种苗按收获时间的早晚分区种植,比例在1:1:1。一般幼苗在初次种植时都需要进行防寒,即在根部加上一些干草之类的东西,给幼苗保温保湿。种植后一定要浇透水,这个对前期茶树的生长很有好处。
3、后期肥水管理
茶叶树由于根系偏浅,所以队医干旱和湿涝抗性都不强。一般夏季一定要经常施水,但是尽量不要从顶部喷洒,一般建议是从中间的过道往两边甩水,这样会直接淋到根部,雨季要时刻注意防水。施肥以多次少量为主,最好是能以混合肥的形式进行。一般施肥时间在每次采摘前3天左右,这样有利于新芽的再次成长。
4、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叶树常需要做的,不过这里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较旺盛和长的比较大的草,毕竟几十亩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过来。其次对于一些落叶尽量的都清理走,因为茶叶树的叶子不是很好的肥物,最后就是一些病害的植株,一般处理不了的话最好移植走,避免感染更多的茶叶树。
⑶ 茶叶种植技术
一、地块选择与土壤管理
地块选择是茶树栽培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综合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势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来考察选定种植的地块。在茶树种植的土壤选择方面,倾向于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肥厚的微酸沙质土壤,这一类土壤一般具有比较良好的透气、排水优势。
平稳是茶树种植过程当中对于地势的最基本要求,建议茶农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进行茶树的种植。对茶园的土壤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土地肥力的保持,通过使用草叶的覆盖可以稳定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促进茶园土地的活性,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树种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的内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则是追肥的应用。茶农应当选择秋天时节在茶树之间挖掘土沟,进行肥料的施加,推荐史丹利纯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采用生物肥料与史丹利的纯硫基混合施加以丰富土地的营养成分。追肥的工作则是集中在茶树发芽的早春时节,首选尿素为主,有机肥为辅。土壤的填盖一定要注意搅拌的充分性与均匀性,为了避免土沟的下沉,应当是铺盖的填土高到地平线以上。
三、气候灾害和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干旱的预防以及害虫的防治。由于昭平县具有夏季高温少雨的基本特点,因此要在茶园的开辟上加强对抗旱能力的注意。为了预防干旱,理想的茶园应当选择在土层厚实的近水源地。病虫害的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绿叶蝉可选用藜芦碱、茚虫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瘿螨可选用矿物油、炔螨特,防治芽叶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施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农药使用的频率与课题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茶树天敌应当尽量采用利用而非杀灭的方式;加强对生物农药的积极应用与推广。
四、茶叶修枝与摘采
在适宜的时期对茶树树枝进行正确的修剪,对茶树的长势协调、茶叶的产量提高以及质量保证都是非常必要的。茶叶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干确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通过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树的主干,在首次的修剪当中一般落在茶树上挑选三四条比较粗壮的枝条来作为留用的主枝以备进一步培养;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选枝干中再选定两到三个分支。如此反复,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干,确定出整株茶树的树形。
采茶时间的科学确定具有两层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所采集到的茶叶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避免对茶树健康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实践当中,根据茶树特有的“早采早发”特点,形成了一套采茶的基本方法。
在理论上,茶叶摘采的一般部位出于中开面以及小开面的中间,无论是在春秋季节还是在冬夏季节都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茶树栽培管理当中,一般在春季将茶叶的摘采稍作提前,这样的茶叶采集方法有利于延长茶叶生长周期,处理好茶叶生长与采摘、质量与数量之间的矛盾。
拓展资料:
一、茶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参考资料:网络茶叶
⑷ 茶树怎么种植什么季节种容易成活
茶树早春深秋容易成熟。
茶树种植方法
1、种植茶叶树要先培育土
要种植茶叶树,培育土壤是关键,种植茶叶树的土地种植前要翻2次土,第一次翻土地要10-20厘米左右,之后给土地施放农家的营养土,第二次翻土地要40厘米以上,然后继续给土地放营养土。种植茶叶树的土地上的石头和杂草根都要清理掉,不然会影响到茶叶树的成长发育。
2、茶树苗的管理
种植茶叶树的时候,一般小茶叶树苗同时种植4-5种,如果按照种植茶叶树的面积来说,50亩地以下就种植4种茶叶树苗,50亩地以上就种植5种茶叶树苗。
茶叶树苗种植的时候给它们的根部沾一些稀土,这样能保证茶叶树苗的生存成功率。一般小茶叶树苗在第一次种植时候需要防寒处理,只要在茶叶树苗的根上加一些干的草,让茶叶树苗保持稳定的温度就可以。
3、后期肥水管理
种植茶叶树的时候要注意,因为茶叶树的根很浅,所以它们的防御湿涝、干旱的能力都不好。
要注意浇水的时候,从中间的沟渠向两边浇水,不要从茶叶树的树顶开始浇水,不然从树顶浇水会喷不到茶叶树的根,雨天茶农们要注意好好防水。还有给茶叶树施肥最好是少量多次的混合肥,施放肥料大约在采摘茶叶前的3天左右,这样茶叶树可以在生长出来新的芽。
(4)缅甸茶叶怎么种植扩展阅读
茶树病虫害防治
1、适时采摘。根据茶叶生产的要求及时采摘幼嫩芽叶,减少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害如小绿叶蝉、叶螨类及部分芽叶病害基数。
2、合理修剪。结合茶园栽培管理要求,宜在春茶结束和秋末进行茶树修剪,减少病虫基数和形成不利于病虫生存条件,一般春茶结束后采用深修剪或重修剪,秋末进行轻修剪。
3、茶园翻耕。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耕翻,对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象甲类害虫的生存不利,减轻来年此类害虫的发生。
4、及时清园。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防治叶部病虫害,减轻在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发生。
5、测土配方施肥。采用测土配方确定茶园土壤养分情况,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氮与磷钾、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
⑸ 茶叶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1.
土壤条件 茶树属于喜肥的树种,所以种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种植茶树前对田地翻耕两次,第一次翻地深度达到10...
2.
幼苗管理 茶树一般种植的幼苗会同时种植3~4种,按面积大小来选择,50亩以下就3种,50亩以上就是4种...
3.
后期肥水管理 茶叶树由于根系偏浅,所以队医干旱和湿涝抗性都不强。一般夏季一定要经常施水,但是尽量不要从顶部喷洒...
4.
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叶树常需要做的,不过这里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较旺盛和长的比较大的草,毕竟几十亩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过来...
⑹ 怎么样种植茶方法视频
种植茶叶的成活率高需要注意以下 方面:
1、选用良种壮苗。
2、适时栽植。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移苗时尽量多带土不损伤根部,茶苗太高可于移栽前离地15—20cm处进行修剪作为第一次定剪,应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其后做好防冻抗旱保苗全苗工作。
3、栽前黄泥浆蘸根,栽后浇定根水。根据多茶区栽植茶苗的经验:栽植前对茶苗根系进行黄泥浆蘸根处理及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可大大提高茶苗的成活率。
4 、进行浅沟栽植,浅沟栽植即按照确定的株行距开好种植沟或穴,使茶苗种植后的茶行应低于地平面5—10cm,能有效地形成茶树小区气候同时有利于茶树利用天然水,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
5、大小苗分开种植,以便管理和生长均匀一致,大苗每丛(穴)一株,小苗从(穴)2株,双行大行距150cm,小行距33cm茶丛错位排列,双行用苗3500株/亩左右,单行用苗2500株/亩左右。
6、栽植方法。栽苗时先将茶苗泥门对齐,交叉搭放,持于手中,对准栽植位置,同时手锄扒泥土盖于根上,约盖住根1/2 时,将交叉苗分开,使株之间均有泥土隔离,然后轻提茶苗使根舒展,再将泥土盖至泥门踏实再覆土3—5cm,茶苗全面栽后另应在行间或边上预植约5%的茶苗以作补苗之用。
7、栽后定剪,铺草
茶树栽好后,要做定剪和铺草工作,定剪高度一般控制在10—15cm,不超过20cm,但对于基部无叶茶苗,定剪时不管高度多少一定要留下2—3片叶片。
铺草有利于保水、保肥和防除杂草,铺草应铺在茶品旁两侧厚度一般在5—10cm。
这样可以么?
⑺ 缅甸东北种植茶叶有利自然条件
这里的气候相当的湿润,而且非常的温暖,种植茶树是非常好的,非常适合生长。
⑻ 茶叶怎么种植技术
茶叶种植技术:
开垦
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厘米。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米,然后翻垦。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初垦深度达50厘米,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厘米。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定植
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
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径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厘米。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修剪
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 修剪方法如下:
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厘米处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处定剪。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厘米,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
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
深修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的树,应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的一层枝叶,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
重修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一般以剪去原树高的1/2为宜,结合整理(抽剪),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
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0-15厘米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