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为什么去缅甸打日本人
A. 为什么当年国军抗战时期国内战事都没有解决却组织远征军去缅甸打仗很不理解
你好,因为当时日军已基本占领东南亚,日军把通向中国运输战略物资的道路基本上都封锁了,只剩下滇缅公路,几乎所有的抗战物资都从这里运进来,这条路如果断了,物资跟不上,抗战也就麻烦了,所以只有派远征军入缅作战才能保护这条路,才能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B. 为什么当时中国要派军队到缅甸去打日本人呢!这是别人的国家呀! 这个在军事角度上看有什么作用!
没听说过中缅公路?在中国沿海地区全部失守后来自海外的援助通道就只有这一条,日本攻下了缅甸这条援助通道就断了,当然要派兵去打。
C. 当年国民党为啥要派远征军去国外作战
主要是希望打通援华通道。中国北部是苏联的冻土,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大海,而且当时已经被日本控制。只有南部通往东南亚的道路是和国外连接的通道。英美等国援助中国的物资也是从这条通道运往中国。但在1942年日本进攻缅甸时,这条通道也就被切断了,中国这个时候第一次派出征缅军队,但是最后失败了,日本占领缅甸,援华通道就被切断了。只有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能够勉强把少量物资从印度运到中国,但是代价极大。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英国等国就正式成为中国的盟国对抗日本,当时盟军远东战区的司令史迪威希望中国战场发动反攻攻势,占领一些可以轰炸日本本土的中国东部机场,借此逐步赢得战争。但是中国国民政府则要求发动反攻的条件是盟国援助国军足够的物资。所以中国战线的反攻的前提就变成了重新打通援华通道。于是1944年到1945年,中国开始第二次远征缅甸的战役,这次战役规模较大,也是国军对抗日本的主要胜利之一。不过因为国军对整个战线的反攻仍然处于不积极态度。中国战场还没有进行全面反攻,日本就已经投降了。
D. 我的团长我的团 为什么会在缅甸这是什么战争
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分兵进犯东南亚各国。12月15日,日军占领了缅甸最南端的城镇高东等地和三个机场。12月23日至25日,日军轰炸仰光,缅甸形势岌岌可危。英国为了挽救其在缅甸的危机,于12月25日与中国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在美、英两国的建议下,于1942年1月2日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该战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缅甸,由蒋介石任总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任参谋长。从此,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组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42年1月初,气焰嚣张的10万日军分三路入侵缅甸。缅甸战场上打响了大规模的保卫战。为了援助缅甸的反法西斯战争,同时也为了保卫滇缅公路,从2月16日起,我国派遣10万远征军奔赴缅甸。远征军由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组成,军长分别是杜聿民、甘丽初、张轸。3月1日,滇缅公路上车轮滚滚,空中有盟军的飞机护航,在遮放集结的远征军乘上英军的红头大卡车,直奔国门畹町而去。这是我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一次派遣军队出国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后第一次援助他国作战。这次出兵,受到了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战局已十分危急。为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远征军立即组织了东瓜战役,集中7个师的兵力,将敌五十五师围困在仰光北面的东瓜。3月19日战役打响。远征军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采用“深筑高坑、坑道串通、广设埋伏、近距杀伤、利用夜间、短促突击”的战术,激战12天,消灭敌人5000多人,俘敌400多人。这就是有名的“东瓜大捷”。六十六军于4月上旬入缅。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军第一师及战车营已被日军包围了两昼夜,他们粮尽弹缺,水源断绝,一再告急。六十六军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少将率部奉命救援。经过3天苦战,击溃了日军主力,日军丢下1200多具尸体狼狈退出阵地。是役,远征军克复了仁安羌油田,救出友军7000多人,取得了入缅作战之后的第二次大捷——仁安羌大捷。大捷后,齐学启将军因公与师部失去联系,与本师负伤官兵18人向深山觅路西进,追赶师部。在离荷马林20英里处遭日寇骑兵追击,在机枪扫射之下,16人壮烈牺牲,1人落水逃生,齐将军头部中三弹、身中四弹,倒卧血泊中昏迷过去。他苏醒后,方知重伤被俘,被关在仰光中央监狱俘虏营。1944年5月,汪伪政权派陆军部长叶蓬赴仰光劝降,遭齐将军严辞拒绝。1945年3月7日,齐将军在狱中被汉奸行刺,于13日去世。冯玉祥将军曾在诗中赞颂齐将军:“还有将军齐启学,宁死不屈世惊叹……壮烈足称中华魂,光辉史册万万年。”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辉煌的战绩开始,一度扼制了日军的猖狂进攻,对整个战局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特别是东瓜保卫战、仁安羌解围战和棠吉攻击战的胜利,为中国军队打出了军威和国威,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
然而,事与愿违,因盟军指挥失策,协作不力,加之日军于1942年4月28日偷袭腊戍成功,切断了我方后路,16万盟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由主动陷入被动,并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大悲剧——兵败“野人山”(克钦山)。在这场灾难性的国际大撤退中,中国远征军除了第90师、第96师、第200师、新28师、新29师的残余部队得以撤退回国外,归路被截断的其他几个师只好于5月15日通过胡康河谷的原始森林撤往印度,其中新编38师跟随英军撤入印度利多,保住了队伍。北撤的远征军残部进入克钦山,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在纵横千里、地老天荒的原始热带丛林中艰难跋涉,与野兽和热带传染病进行殊死的拼斗……这片地球上的黑三角,竟吞噬了无数远征军官兵!一个半月前出征时浩浩荡荡的10万之众,仅残剩4万多人,那6万人多数不是在战斗中死伤,而是在溃败中被俘虏、被炸死、被饿死和被传染病夺去生命。于是,缅甸全境沦陷。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决定在中印缅战场反攻日军,夺回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供给线,并重组远征军战区,由陈诚任司令长官(不久卫立煌接任),节制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14个师,总兵力达16万余人。中国驻印军6万人,也已早有准备,于同年10月从印度阿萨姆省出发,反攻缅北日军,形成了三面包围日军的有利态势。12月,中国驻印军在于邦打响了反攻缅北战役的第一仗。1944年3月,肃清了胡康河谷之敌,并攻入勐拱城,直逼缅北重镇密支那。与此同时,滇西远征军于年初强渡怒江天险,进入高黎贡山地区,与驻印军对敌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8月底,中美盟军以伤亡5000多人的惨重代价,夺取密支那,挫败了曾经在中国发动芦沟桥事变的日军“常胜师团”——第五十六师团。10月中旬,中美盟军南攻八莫,12月收复南坎。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滇西远征军在中缅边境的芒友会师。至此,缅北战役取得了胜利,接着挥师南下光复腊戍,重新开通了滇缅公路。
根据战后盟军公布的档案材料,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兵员为10万人,伤亡总数达6.1万人,其中5万人是在撤退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踪的。盟军伤亡及被俘约1.5万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为中缅关系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患难与共的中缅两国人民,将永远珍惜这经过战火考验的“胞波”友谊。
E. 远征军入缅甸打日日本是对的,志愿军入朝鲜是对还是错
当然是对的,很多人都说,志愿军的人海战术让年轻的士兵白白失去了生命,所以抗美援朝是一场不值得的战争,虽然有许多人拿出证据打过这些人的脸,但还有一些人叨叨不休。
别的不提,就拿中美阵亡比例来说,美国则是将阵亡人数清楚的刻在了朝鲜战争石碑上,阵亡54246人,联合国军阵亡628833人,中国根据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史公布的数据,志愿军阵亡人数约是11万多,差不多是2比1,如果真要用人海战术的话,怎么可能区区的2比1交换比率,当时志愿军的武器,全方位落后于美军,而美军又占据防守优势,我们这一仗,打的极为艰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投入的兵力,最多也没超过联合国军的两倍,志愿军在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战果,战斗力不可谓不强。
那些说自愿军使用人海战术不珍惜战士生命的人,拿尸体堆积胜利的人,请好好摸摸自己的良心,当年没有这些英雄克服艰难先租,不惧牺牲保家卫国,我们能享有今天的和平生活吗?这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行为,简直丧心病狂。
自1840年开始,无论清廷,北洋还是国民政府,我们都在背负着‘东亚病夫’牌子,一次又一次的被蹂躏,在强敌环伺中瑟瑟发抖。甚至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日本人依然不认为是被中国打败的,让我们心有不甘。
而伟大的抗美援朝,则是把一个比日本很强大的敌人,连我们的国门都没摸到就被打的逃亡数百公里,整个近代有哪一次战争是能赢的如此干净利落。今天过惯了和平生活的一些人或许难以理解,67年前,我们为何付出巨大牺牲支援朝鲜,一些人从犄角旮旯找出那些所谓各色证据来证明那场战争是错误的,是不值得的。他们就像一群吃饭的人质疑,当初为何耗费巨大精力去种地一样可笑,还有许多人说美国会在鸭绿江停下,不会进攻中国,当初大清也是这么想的,但主动权在日本手里,人家听你的吗?
和平生长的土壤中从来没有妥协,更没有屈服,即使对方的武器装备超越我们一个时代,但那又如何?双方又着上百倍的火力差,可那又如何?五千年的历史教会我们,要想让侵略者彻底放弃侵略的想法,只有一个办法--把他打服了。
于是,1950年的冬天,无数的年轻的身影消失在了鸭绿江的夜色中,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创造了新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零下三十度,外军眼中移动的‘原木’,我们不能忘记上甘岭每秒六发炮弹下坚守的战士们,我们不能忘记黄继光,邱少云那些为了战争胜利而英勇现身的先烈。
我们拿着缴获的老式万国牌武器,把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一路从鸭绿江打回三八线以南,收复了朝鲜,甚至一度攻克韩铖,如果这都不叫胜利,那怎样才叫胜利?
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后成功了,胜利了,这份辉煌的战绩是中国重新屹立与世界之巅的一块基石,从那时起,我们不再是谁的跟班,我们与美苏平起平坐,苏联视我们为合作伙伴,156项工程随即展开,无数工程拔地而起,我们短时间内完成了基础的工业化。美国也在中苏交恶后果断伸出了橄榄枝,这些都是建立在抗美援朝的基础上,中国终于从一个任人蹂躏的弱国,变成了没人敢轻言开战的世界大国。
F. 国军在缅甸抗日为什么仗能打的这么漂亮
首先,入愐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战术、训练都是美军提供的。第二、当时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不少知识青年入伍抗战。知识青年的加入提高了战斗力。第三、入缅作战是为国争光,对部队士气起到极大的鼓励。
G. 中国远征军是哪年去的缅甸为什么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时间为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第二次入缅时间为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
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主要国际通道,1938年1月,随着战争一步步由东南沿海平原向西南高山地带延伸,国民政府开始修筑险峻的滇缅公路。
在中国全面抗战中,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的所在地 ,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 ,从而组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7)国军为什么去缅甸打日本人扩展阅读
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
1940年6月,日本乘英国在欧洲战场身处困境之机,胁迫英国关闭了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滇缅公路,英国被迫妥协,与日本签订了封路协定,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阻止日本攫取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 。
1940年9月23日,日军从陆路和海陆路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完全切断了中越国际通道 。中越、中缅国家通道被切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
1941年,日本陆相东条英机为了彻底扼杀中国对外运输,纠集了相当于10个师团的兵力,东起浙江宁波,南迄雷州半岛,发动了一连串的海上封锁作战。
2月4日切断香港到韶关的运输线,3月3日攻占雷州半岛,3月底占领并破坏汕头、潮州一带港端口,4月中强行登陆福州附近的马尾地区。4月19日占领浙江诸暨,封锁了从宁波到温州最后的缝隙,中国海上通道被完全封锁。中国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H. 中国当时在抗日期间为什么还派远征军去缅甸
为了打通滇缅公路获得国际援助。
在中国全面抗战中,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的所在地,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
1940年6月,日本乘英国在欧洲战场身处困境之机,胁迫英国关闭了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滇缅公路,英国被迫妥协 ,与日本签订了封路协定,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阻止日本攫取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
1940年9月23日,日军从陆路和海陆路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完全切断了中越国际通道。中越、中缅国家通道被切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
1941年,日本陆相东条英机为了彻底扼杀中国对外运输,纠集了相当于10个师团的兵力,东起浙江宁波,南迄雷州半岛,发动了一连串的海上封锁作战。
2月4日切断香港到韶关的运输线,3月3日攻占雷州半岛,3月底占领并破坏汕头、潮州一带港端口,4月中强行登陆福州附近的马尾地区,4月19日占领浙江诸暨,封锁了从宁波到温州最后的缝隙,中国海上通道被完全封锁。
中国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
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派遣军队入缅与英军协同作战。
(8)国军为什么去缅甸打日本人扩展阅读:
滇缅公路的价值意义:
第一,从战略意义上看,滇缅公路在抗战初期抢筑成功,对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妄想是一个有力的回击,而对于中国来说,滇缅路成了维系中国和东南亚两大战区的纽带,大批援华物资源源不断运入中国,打破了日军的封锁战略。
第二,滇缅公路被誉为“抗战输血管”,从物资上给抗战巨大的支持。据统计,缜缅公路货量1939年为27980吨,1940年为61934吨,1941年为132193吨。
在运入外国援华物资的同时,也输出了大量英美所急需的作为偿还物资的钨、铜、锡等有色金属及桐油等物资,支持了英美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三,滇缅公路的迅速建成有利于后方民族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战时交通状况的改善使得内迁的工厂迅速恢复了生产。因此,滇缅公路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有力的物资基础。
第四,滇缅公路的修筑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人民在缺乏先进工具的情况下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一项连英美专家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工程。
在当时严重失利的抗战形势下,这对于国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也使世界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远征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滇缅公路
I. 为啥被日本鬼子打的节节败退的“国军”,到了缅甸就能
第一次入缅作战 国军损失惨重 除了孙立人带着新38师退入印度损失较小 国军最精锐的第五军损失惨重
J. 内战战败后的国民党军入缅甸后的历史
1951年6月至7月,根据李弥部的动向,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先后集中7个团和4个团的兵力,对越境入窜的国民党军数干人实施围剿,在耿马、西盟、孟连、沧源、澜沧等县歼其700余人,余部又逃往国外。
1953年1月,在台湾国民党当局支持下,逃缅国民党军实力曾发展到1.85万人,编为1个总部、1个指挥所、3个军区、4个师及16个纵队,并改番号为“东南亚自由人民反共联军”。
11月以后,李弥总部及第8军、第26军部分兵力共5400余人撤往台湾。在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强大政治攻势下,留缅国民党军残部3000余人回国投诚。至1957年6月,逃缅国民党军仅剩3800余人,而且内部混乱,对云南边境的武装窜扰有所收敛。
1958年8月,逃缅国民党军500余人窜至滇南孟连县至勐腊县附近,进行小股袭扰。解放军昆明军区从5个公安边防团各抽调一部进行堵击围歼,给予其沉重打击。1959年5月,云南边防部队针对逃缅国民党军小股入窜的特点,制定和修改反窜扰作战方案,组织小分队分地区游击作战,粉碎了逃缅国民党军数十次窜扰。
1960年7月,台湾当局给逃缅国民党军空运大批武器装备,其实力扩增至9400余人,又加紧了入境窜扰活动。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解放军昆明军区集中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进行了两次勘界警卫作战,歼国民党军740余人。
此后,逃缅国民党军对云南潞西、镇康、孟连等边境地区进行了8次小股窜扰,遭到云南边防部队的沉重打击。到1966年9月,逃缅国民党军撤往泰缅边境地区,停止了对云南的武装窜扰活动。
1950年至1966年,云南边防部队对逃缅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武装特务进行大小战斗1302次,歼其29800余人,其中俘虏7600余人,迫降16000余人。
(10)国军为什么去缅甸打日本人扩展阅读
国共内战中,国民党军虽有巨大的优势,最终是还被解放军打败,逃到了台湾。那时候,除了一些沿海小岛还有部分国军残余部队,大陆上几乎是看不到国军的影子了。不过,在云贵川地区国民党还留有一小部分残余部队,他们没有来得及撤退,在无可奈何下只能逃到了缅甸。
这些国军残部逐渐在缅甸境内集合,很快就组成一支三万多人的武装部队,还有个番号国民党93师。蒋介石虽然败走台湾,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从来没放弃过反攻回大陆的念头。这样说来,远在缅甸的93师将会成为国军之后的重要力量。蒋介石甚至还将他们编入正规军,和其他部队一样给他们发放粮食军饷。
虽然国共内战中,国军被解放军打得很惨,但他们到了缅甸,和缅甸军队的实力比起来还是厉害不少的。缅甸军队每次讨伐93师都要反过来被93师教训一顿,缅甸肯定是很不服气,就告到了联合国。对于这件事,蒋介石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说法,只能想办法把这支部队运回台湾。
不过在93师中很多士兵并不愿意去台湾,他们中很多都是云南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梦想着重回家乡。出现这种情况蒋介石也没办法,只能把愿意走的带回台湾,不想走的就丢在当地,并且断绝往来。
虽然留在缅甸的国军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2000人,缅甸军队还是打不过。不过,这支部队没了供给,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他们就做起了毒品生意,成了金三角地区很有名的毒品武装部队。缅甸和泰国的部队来来回回打了很多次都是大败而归,泰国政府没办法只能主动找他们谈判。